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村土葬时,棺材埋在地下,为什么还要堆小土堆?有什么说法?

农村土葬时要堆小土堆,其中的说法,在历史文献中有记载。

这里先说“葬”。《说文解字》对葬字的解释是:“葬,从死从草。”

《周易·系辞》也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

现在民俗学者对古人“葬”的解释,通常有两个方面的理解。

一是早期古人把亡者放在草中叫“葬”。也就是人死后,尸体上面盖的是草,尸体下面垫的也是草。

这就说明早期的丧葬是非常简单的,人死之后,放在野外用杂草盖起来。

事实上,这种做法在现在一些地方还遗存这种习俗的影子。

比如,在湖南一些乡村至今还有这样的习俗,当老人无法医治,儿女估计即将离世时,将老人从卧室移到堂屋内一侧的地上,男左女右,地上放有稻草,稻草上铺上席子,让老人躺在席子上,儿女就轮守候在身边,直到去世。

二是无坟堆的埋葬。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有一定提高,有了棺橔,早期古人虽然将亡人的棺橔埋入土内。《周礼》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这也就形成了“入土为安”的传统信念。

但是,早期古人丧葬并不起坟堆,而是块平地。崔实《政论》说:“古者墓而不坟,文武之兆,与平地齐。”一两年后,埋葬亡人的地方就长出各种茂盛的杂草。

早期古人的丧葬方式同样是非常简单的,还没有留下先人坟墓的概念。

此种土葬后不建坟丘的习俗,现在依然被北方有些地方的少数保留。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葬后成坟,也就是葬后在地上堆起土堆,始于孔子。

《礼记·檀弓》有这样的记载:《礼记·檀弓上》:“孔子既得合葬於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於是封之,崇四尺。”

这只是记录一段谈话,葬后成坟堆是否始于孔,我们这里且不作讨论。

但从这段话可知,在墓穴上堆出坟堆的原因是“不可以弗识也”。孔子认为自己是“东西南北之人”,郑玄注释为:“东西南北,言居无常处也。”即成语“东西南北客”,指居处无定之人。

孔子如此说,是因为当时当时孔子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当时的诸侯国,在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的同时,希望得到重用。多年在外漂泊,地形地貌变化很快,如果父母的墓没有坟堆,回来时想祭扫,就找不到墓地。

因此,孔子将父母之墓堆成土堆的初衷,就是为了辨别和记住父母的墓的准确位置。到了后来,特别是明清时期,民间流行在坟墓前立碑,也同样是出于这种目的。

在此之后,坟墓出现了坟墓的等级制度,坟墓占地面积、坟的高度、墓碑的制式等,封建王朝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不同阶层的人不能僭越。

同时,坟堆的越来越体现阶级性,越是有钱人家的坟墓和碑,修得很越气派,而穷苦人家的坟墓,仅为一个小土堆而已。

坟堆的样式也因地方的所形成的风俗不同,也出现了多样化。

比如,在我家乡,男人的坟堆地面为栯圆形,前后直径要比左右长一些,而女人的坟堆地面为圆形,且越圆越好。

总而言之,农村土葬时要堆小土堆,主要目的就是一种标识,让后人在祭扫时,能够准确地找到和识别祖坟。这也是体现了儒家所提倡“孝道”中的“慎终追远”和“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墓葬的起源以及土丘坟的形成和发展
农村下葬后不包坟头,三天后才圆坟,要行开门、上梁、踩房子之礼
农村俗语:“清明上坟生土堆,子孙迁坟不能等”,这是什么意思?
清且涟猗 || 历史的土堆
棺材在下,地上为何还要堆一小土堆?并非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坟和墓是不一样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