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典赏析 ︳江上

江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王安石晚年寓居金陵钟山,“诵诗说佛”(苏轼语),追求心境的宁静。与此相适应,他的创作中出现了大量雅丽工致的绝句,在这种凝练轻巧的形式中,他表达了自己萧散恬淡的心绪,这首小诗就是这样的例子。

诗写泛舟江上所见的景物。写了秋阴,写了云、雨,写了青山和远处影影绰绰的风帆,都是很开阔、很宏大的物象,然而整首诗造成的艺术境界却不是雄健豪迈,而是空明幽淡,其关键便在一个远字。

诗人摄取了各种远景来构成他的画面。“江北秋阴一半开”一句,令人想见雨过天晴,阴云半开,一抹蓝天已带上了晚霞的辉光,给人一种悠远的感受。

“晚云含雨却低徊”一句,将黄昏时的云霞写活了。“低徊”本来指人的徘徊沉思,这里却用来表现含雨的暮云低垂而缓慢地移动,情趣横生,静中有动。

诗人在这两句中勾勒了一幅秋江暮云图。它颇有米家山水的朦胧含蓄之美,画面并不是明快清晰的,而好像是有意追求一种半明半暗,神光离合的境界:阴沉的秋空不是全部开朗而是“半开”,可见光线并不太亮;向晚的云霞也不璀璨明艳,而带着雨意,它不是暴风雨之前翻滚的黑云,却是低徊容与,悠然静穆。所以幽远淡雅便成了这幅画面的基调。

三四两句从云转到江边的青山,山是纠结盘曲的,像是要挡住诗人前行的去路,然而远处忽隐忽现的点点帆影,正告诉人们前途遥远,道路无穷。这两句写江行的特殊感受,不仅有景,而且景中有人,景中有意,蕴深邃的哲理于寻常景物之中,启人遐思,耐人寻味。

后来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由此生发出来的名句。这里青山的回环曲折,帆影的时隐时现,也都构成了淡远的画面,与上面两句浑然一体、融汇无间。

清代神韵派的倡导者王士禛论诗最重淡远,他甚至从大画家荆浩论山水画时所说的“远人无目,远水无波,远山无皴”,悟出了“诗家三昧”。

王安石的这首诗倒也颇能合于淡远的标准,而且无独有偶,王士禛也有《江上》绝句一首:“萧条秋雨夕,苍茫楚江晦。时见一舟行,蒙蒙水云外。”细品这两首诗,不难发现它们颇有相通之处。

虽然渔洋曾批评王安石“狠戾之性,见于其诗文”,“无一天性语”(《香祖笔记》)。然而,殊不知自己的作品也还落入了荆公的窠臼,这正是文学史上奇特而有趣的现象。

封面图片和文字内容均选自网络,旨在分享经典好诗词,与万千诗友共同弘扬传统文化。在此致谢原创者!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上  王安石
王宜早:忽见千帆隐映来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写下一首绝妙山水小诗,让人眼前一亮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王安石最经典的一首诗, 成为多少人逆境中的警句, 让人安慰不已!
王安石《江上》古诗赏析与原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