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臂刀王贺炳炎,第一位去世的开国上将,成都20万人冒雨相送

红二、六军团于1935年11月19号从湖南桑植出发,向西突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在这两只部队中,大部分的人对贺龙、萧克、任弼时都略有耳闻,却不太了解贺炳炎这位将领。身居红五军师长之位的他,在随队参加长征后,不畏艰险的冲锋在前,在攻克瓦屋塘时,被敌军击中手臂,成为了“独臂将军”。

要知道,1955年授衔时,数以千计的战士中,只有13位是独臂、独腿、独脚的将军,贺炳炎就位列其中。他们在身体残疾后,仍然为革命赴汤蹈火,创造了不朽的功勋,这才有了此后的荣誉和赞美。

翻开这段历史,想必大家都满腹疑问无从排解,贺炳炎是如何受伤的?治疗过程如何?最终为什么将手臂锯除呢?就不能有别的解决办法吗?今日,走进长征片段,一起来看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贺炳炎也是湖南籍的将领,1913年出生于刘家场一户农家。家里父母身体状况都不太好,九岁时母亲就撒手人寰,留下贺炳炎与父亲二人相依为命。因为家里穷得叮当响,贺炳炎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11岁的时候就开始讨生活,给富人家放牛、杀猪、打铁,还学的了用竹子编篾制品,比如簸箕、扁担、筷子、凉床、水壶等,他都能轻松做出来。当时的社会环境就是富人猖獗,穷人受苦的,很多穷人家的小孩性格懦弱无比,遇到了欺凌也不敢还手,可是贺炳炎不一样,他不仅会反抗,还会伸出援手去帮助和他一样处境艰难的人。

他的父亲亦是不满地主乡绅的丑恶行径,在贺炳炎16岁的时候,两人双双加入了贺龙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29年6月,因表现突出,被吸纳为共产党员。国民党对以贺龙为首创建的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虎视眈眈,派80个团围剿红军,贺龙在确保中央红军顺利转移的情况下,决定撤离新苏区,保留革命火种。贺炳炎在长征开始后,接到任务,其所率的红五师成为了后卫部队,主要负责把追尾的敌人给赶跑打退,让前方战士能够安心的突破封锁线,不至于前后夹击。

大队人马通过湘黔边界,意外状况发生了!

红军部队浩浩汤汤的行进着,瓦屋塘地带枪声四起,原来国民党第六十二师听闻红军准备西进,早就埋伏在了此地,来了一个守株待兔。红军走着走着,敌军狙击手就开始扫射,打了红军一个措手不及,而且,更要命的是,敌军抢占了绝佳的地理位置,占据了山头,红军没有可以躲避的地方,很是吃亏。贺炳炎走在部队后方,到了瓦屋塘时才发觉不对劲,他亲自上前打探情况,发现了敌军的一个致命弱点!

原来,急于给红军下马威的国民党,不知是来不及构筑工事,还是掉以轻心了,防御体系根基不稳,如果此时能够有一个突然袭击,国民党军定会全线崩溃,仓皇而逃的!

这么一想,贺炳炎当即发号施令:“吹冲锋号!全师向东山头攻击,越快越好!”这一举动让同师部的特务队长老杨感到万分不解,他询问道:“我们是后卫部队啊,击退敌军才是我们的任务,师长!”但参谋长王尚荣却了解了贺炳炎为何要这样做。

贺炳炎顾不得解释那么多,一句“胡扯!战场上哪有什么前锋后卫,枪一响,哪个上去有利哪个就上,不然就错过了有利战机!”让众战士们清醒了过来,大伙儿向东山发起了猛烈的冲锋,只不过不是与国民党军正面交锋,而是绕敌后方,攻其尾部。

正在拦截红军先锋队的敌六十二师,此时又见“屁股着火”了,机枪嗒嗒嗒的声音从敌军部队后方传来,手榴弹炸的泥土四溅、树叶哗哗掉落,一串串似是有“狰狞面孔”的火舌不停吐出,他们决定放弃阻截先锋队,集结全部力量攻打红五师!不得不说,贺炳炎这招出其不意用得好,占据易守难攻地利优势的敌军气焰嚣张,红军先锋队攻了那么久也没见打下来了,贺炳炎将火力一吸引,突破这道封锁线,就不再是难事了。

国民党军也不是吃素的,先来了几颗手榴弹招呼了红军,后又射击红军机枪手,一个又一个的机枪手倒在血泊中,贺炳炎只得自己亲身上场,可惜敌军火力太猛,一梭子弹不幸击中了贺炳炎的右臂,血渗透了衣物,流了出来,鲜红鲜红的,很是扎眼。

因失血过多,贺炳炎很快昏了过去,王尚荣赶紧赶过去,指挥战士抬起贺炳炎师长,并焦急的命令道:“快送卫生部,找贺彪部长!”当时红军部队虽然医疗水平不怎么样,但是很厉害的外科医生倒是还有几个,贺彪就是其中之一。时任红二方面军第四师卫生部部长的贺彪不仅是贺炳炎的战友,还是贺炳炎“话不投机半句多”的亲密友人。在受伤的讯息传到他耳中时,还没等战士们把贺炳炎送到营帐,贺彪就火急火燎的跑到枪林弹雨中去找贺炳炎了,于他而言,他是不愿意相信这一噩耗的。

可是,在半路遇到了紧闭双眼毫无知觉的贺炳炎,他才心痛到无以复加。

细细查看后,贺彪表示,贺炳炎伤得很重,击中手臂的子弹是汤姆子弹,弹头在臂大骨处炸开了,骨头炸出了一个大洞,整只手臂骨头都碎了,手臂垂下来,靠的就是几根筋连着,如果不立即实施治疗,很可能会殃及性命。所以,锯掉手臂是最好的选择。贺炳炎在得知要卸下自己的一条手臂时,悲痛万分,他嚎啕大哭地哀求道:“不能锯!我不能没有右手啊,我还要打仗啊……”此情此景,让军长贺龙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未避免言辞刺激到贺炳炎,他示意贺彪出门,两人在老乡家讨论这一事情。

贺龙问有没有可能不锯掉,重新接回去呢?得到的答案是否。

且不说受伤程度,就是大医院来治,结果还是一样的。而且,做手术绝对不能再拖了,不然伤口发炎溃烂,人也活不成了。只是没有麻药、器械,要在活人身上锯下手臂,这实在是一件难事,可是谁能想到,这居然成功了?

手术耗时两小时二十分钟,没有打麻药,贺炳炎嘴里咬着一块毛巾,被五六个战士绑在门板上动的手术,手术前,贺炳炎看着眼中含泪的贺龙军长,明明自己才是受伤的那个人,却安慰道:“老总,莫难过,叫贺彪来锯吧!锯了右手,我还有一只左手,仍能打仗啊!”看着贺彪不忍心下手的样子,贺炳炎轻声的说:“老伙计,我们开始做吧……”

手术后,豆大的汗珠仍然不停地从贺炳炎的头上往外冒,他愣是没喊一句痛。他挺过来了!战士们揪着的心放了下来,贺炳炎眼中含泪地问贺龙,以后还能不能打仗?贺龙坚定地说:“为什么不能打仗!你还有左手嘛,照样可以骑马、 打枪嘛!”

就这样,伤口痊愈的贺炳炎成为了长征路上的“独臂将军”,过草地时亲自尝百草,寻找能给战士们充饥的草根,是红军战士们敬爱的将领。在革命生涯中,他历任红军连长、晋北野战军副司令员、第1军军长等职位,先后11次负伤,留下16处伤疤!新中国成立后,其担任解放军第1军军长兼青海军区司令员、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等职务。

1955年,贺炳炎被授予上将军衔。1960年7月1日病逝,终年47岁。那一年断臂,也不过22岁罢了。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将军去世时,成都20万民众冒雨相送,场景之壮观,这一生足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独臂上将贺炳炎(连载九)
贺龙写信劝敌人别送死,不料对方撕信,割下送信人的耳朵
新婚之夜,开国上将坐着不动,新娘:不喜欢我?上将:我怕吓到你
新婚夜开国上将贺炳炎呆坐,新娘:不喜欢我干嘛娶我?将军:我怕吓着你
哪位开国上将因常挥刀冲入敌阵被称为“红军赵子龙”
共和国的两位独臂上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