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好教学反思“三部曲” 优化数学教学过程
做好教学反思“三部曲” 优化数学教学过程
  发表日期:2011年6月5日  共浏览284 次       【编辑录入:jsjdzrj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江都市大桥高级中学  韩彦  刘文强(225211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阶段的全面的教学反思才更有助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可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不同阶段教学反思的目标反思策略,以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

 

在新课程标准下,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阶段的全面的教学反思才更有助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结合版高中数学3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下文简称“2.2.1内容”)的教学案例,探讨不同阶段教学反思的目标反思策略,以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课堂教学前的教学反思目标及策略

1.课堂教学前教学反思目标。

   1)突出“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是说,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及能力处于什么程度直接影响到其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例如,学生要学会“2.2.1内容”,除了其已掌握的函数知识外,随机抽样知识掌握程度及操作能力也会影响其学习新知识。因此,教师在制定新课教学目标前,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对随机抽样知识掌握的具体情况,使教学在可预见的前提下向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向发展。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科学学习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或者按照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观点:如果不得不把所有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道了什么。由此,教师对教学中各种情况的预设,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程度,又要与教学目标相呼应。而且,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课堂教学前反思的目标指向。例如,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非心理因素的关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容易发现,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或研究性学习方式都能达成教学目标。譬如,在数据处理、用样本频率估计总体过程中,除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外,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或研究精神,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

   2)体现教学过程优化的目标。对现在的教学条件、教学手段、教具、学具进行反思,使新的课堂教学没计建立在对过去经验、教训和现在教育理念、教学条件反思的基础上,确保教学过程最有效进行。例如,“2.2.1内容”涉及大量图表与数据分析,教师必须借助PPT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用具,否则受有限时间及复杂图形难于绘制的条件限制,很难达到课堂教学高质高效的目标。如果可能的话,最好事先将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样本数据输入SPSS

件,以便在课堂教学相应环节中运作SPSS,让“频率分布图”自动生成,甚至包括“总体密度曲线”的产生,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强大功能,激发出对数学的情感。

2.课堂教学前教学反思策略。

   1)教学内容准备充分程度。首先是自我分析,例如,对教学内容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前后联系的把握程度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到采用能使学生认知结构容易发生迁移的教学方法。例如,将“频率分布折线”概念迁移到“总体密度曲线”概念,可采用增大样本容量、减小组距、增加组数,并借助PPT连续演示等方法,使学生想像到分布折线图的极限情况。其次是学情分析,即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适应本次课的程度。最后是师生间协调性分析,即学生可能对教师的预设适应与反应的程度、师生间的呼应情况、师生间的协作情况等。

   2)教学目标设定整体性程度。教学目标要完整地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层面,知识与技能,包括:①学生应了解、理解或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等学习目标;②学生包括:①突显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②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第三层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①设定情感、态度,主要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并从中体验成功喜悦;②价值观目标,即学习中体验数学对人生的影响,提高人生价值观认识,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

   3)教学方法、手段选择的恰当性。突出问题,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例如,为节约用水而确定本地或某市的月均用水量指标,就需要依据随机抽样所得的样本数据处理,估计出用水量的总体分布状态。由于该案例的分析非常贴近实际的生活情境,故能激发学生思考、分析的动力,而其利用直观教具进行实际操作,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创造条件,又是整个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关键环节。例如,PPT的运用和不同图表的对比演示等,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基于预设的教案及反思的再形成。教师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应考虑并提出各种教学活动设想,据此写出过程,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提供必须的备忘录。编制再反思教案时,可进一步推敲出一些基于预设的新问题或新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更先进、科学和实效的教案,使得教学目标成为更条理化、科学化,特别是对于未知生成的出现更具导向功能和教学机智的应对策略。

二、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反思目标及策略

1.课堂教学中教学反思目标。

   1)把握教学情境,调整教学思路。课中教学反思是为了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便把握教学节奏和提高教学效益。通常,一些偶发事件出现在教师备课时的周密预设视野之外,因此,教师要运用教学机智做出随机反应。例如,在“2.2.1内容”的教学中,学生提出是否扩大样本容量,提高对总体估计的有效性问题。当然,样本容量越大,对估计总体的有效性越高,但抽样的成本也提高了。那么,到底样本容量多大为好?这些问题涉及到概率统计的深层次知识及“投入产出”的相关理论。因此,教师应采取有效的回避方法:“目前我们所具有的知识基础尚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我们的努力学习,今后我们具有比较完整的概率统计及相关知识后,我们就能找到一个相对较好的方法来确定样本容量,今天对这个问题我们不作深入的讨论”。

   2)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使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理想效果。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这就是说,要充分、灵活地运用预先的设计。这不仅益于学生,还可激发教师探求必备或必须达到的实验技能目标。第二层面,过程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方法。例如,在作频率分布直方图时,学生对教师用“频率/组距”作纵坐标,而不用“频数”或“频率”作纵坐标时,表现出一定的困惑。此时,教师应先鼓励学生,肯定其想法不错,再说明用“频率/组距”做纵坐标有两个优点:①各矩形面积=组距×(频率/组距)=频率,②频率分布图总面积等于1。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困惑,也为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创造了机会。

2.课堂教学中教学反思策略。

   1)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行动。“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它强调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固定不变、按部就班、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主张课堂教学必须是构建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过程。因此,教师既要有预设,也要用教学机智应对不曾预设到的情况。例如,借助学生表情或突发奇想的发问等信息反馈,教师应及时做出反应,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运用比喻方式或增加适当的举例、临时演示等;对于课堂来不及处理的情况,教师可简捷摘记,如在教案相应部分作一记号,以期课后思考、分析。

   2)敢于面对提问,善于引导学生探究。教师只有敢于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提问,学生才会敢于想像、勇于实验、善于观察,积极探究。敢于面对学生的当堂提问,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学科专业能力,特别是作为数学教师,除需具备较好的预设能力外,还要有较高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评价能力等技术能力,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综合理论知识。因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或热烈场面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才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较高的综合教学能力能为学生树立高标,从而促使学生历炼出严谨的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引导他们走上自主探究或研究的道路。

三、课堂教学后的教学反思目标及策略

1.课堂教学后的教学反思目标。

    课堂教学后教学反思目标包括三个方面。

   1)教学中学生存在的基本问题。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最主要的因素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其中心理因素、非心理因素则是构成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的主要因素。教师应在课后具体分析学生存在的消极心理因素及其原因,探讨诸如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性格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要挖掘、剖析那些干扰了本次课堂教学的非心理因素。

   2)教学中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这包括:教学结构的安排合理与否,主次分明与否,教学重点、难点突出与否,流程快慢得当与否,以及学科知识储备是否充足,课前预设是否必要和应对非预设事件是否机智、合理等。关于知识储备,譬如,教师对概率统计这门高等数学类课程有较深的功底才能厚积薄发,上好“2.2.1内容”,不然,对学生的提问必然难以理想应对。

   3)教学方法不当问题。如教学用具、提问方法及频率、师生讨论、学生协作等不当问题。与前述两个教学阶段的教学反思相比,课堂教学后的教学反思目标不仅仅指向教学过程本身,更面向未来;既是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又是教学存在问题的理性思考,还是设计未来课堂教学新构想的依据。从控制论角度看,这是一个完整的教学反馈、控制过程。

2.课堂教学后教学反思策略。

   1)加强教学科研与实践活动。教学为科研带来研究对象,科研则为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思维与方法,而科研成果又为教学实践提供素材,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印证。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后及时提炼对教学的切身体验和感受,并用反思摘记、教学后记、教学随笔等记录下来;对深层问题还可借写论文、阅读理论文献、案例教学等方式作进一步探讨。

   2)依其他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评价作反思。教学督导和听评课活动是教学后反思的镜子,教师依据他人的教学评价,可以进行多角度反思,分析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与其他教师分析教学现象,交流教学心得,探究教学方法,寻求扬长避短的途径。

   3)从学生评价中认识自己。学生是最公正的评价者。教师在阅读学生周记、评阅学生作业中了解自己教学中的得失,或在与学生谈话、思想交流中从学生的眼中认识自己,都是教师进行教学后反思的有效手段。

   4)其他重要教学反思途径。这包括在校本培训或继续教育中,在行动研究、叙事研究、微格教学,在听取教育学术报告、教育理论讲座、教学现场指导以及教学专业咨询(座谈)等活动中,以利用网络资源等途径,都能不断获得反思认识与反思能力,从而促使自己更主动、深入地进行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张伦贤.浅议如何进行数学教学反思[M.成才之路,2009,(20.

2]白奋强.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些体会[M.陕西教育(教学),2009,(0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生成性教学的注意点
“122”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工作计划
课堂掌控、课堂评价、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评比听课反思)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实现有效教学若干因素的研究 -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