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人都有取与舍

人人都有取与

舍取是一种态度,简单是一种心境。人生之旅,有山有水,有风有雨,人走在山水风雨中,只有学会舍弃,保持简单的心境,才能生活得踏实、轻松、安详、幸福。

“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佛曰:舍得,舍得。有“舍”方有“得”。失去了的东西,正是为得到了的所付出的代价。舍与得,无非一种轮回,看破了,也就释然了。

舍之前,总要先取,才有得舍;取多了之后,常得舍弃,才能再取,所以“取”与“舍”虽是反义,却也是一物的两面。我们在生活中,时刻都在取与舍中选择,我们又总是渴望着取,渴望着占有,常常忽略了舍,忽略了占有的反面——放弃。懂得了放弃的真意,也就理解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妙谛。懂得了放弃的真意,静观万物,体会与世界一样博大的境界,我们自然会懂得适时地有所放弃,这正是我们获得内心平衡,获得快乐的好方法。 

人初生时,只知取。除了取得生命,更要取得食物,以求成长;取知识,以求内涵。既然长大则要有取有舍或取熊掌舍鱼或取利禄舍悠闲。人当取其所必需,取其所当有,取其所该有,而舍其不能有,舍其不当有,舍其不必有。这样,生命才会在“顺当”中度过。要想当一名考古学家,就得舍弃城市里的舒适;要想做一名登山健儿,就得舍弃娇嫩白净的肤色;要想当一名科学家,就得一丝不苟地努力,坐冷板凳;然而,要想出家,就得舍弃尘世的五欲之乐;甚至要想成佛,就得行菩萨道。舍弃是为更好地拥有!

人生本来就不是完美的,有所得必然有所失,如果在得到的同时,又不舍得失去什么,或者已经得到了还不满足,就会造成心理问题,日积月累就变成了心理障碍,“贪心”是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源。舍弃贪欲,可以轻装前进;舍弃贪欲,可以摆脱烦恼、摆脱纠缠,使整个身心沉浸到轻松、悠闲的宁静中去,去做自己要做的事,去做自己该做的事。舍弃该舍的贪欲,这样,会改善你的气质,会使你显得豁达豪爽,会使你赢得众人的信任,更会使你变得精明、理智。

人到中年,都会有许多幻想,都想在能够预知的、能够把握的领域里去搏击,去漂游,去尽享人生。然而,那种可能有多大?况且,如果所有的未来都在你预料之中,那样的人生对你还有魅力吗?我们先做个有点残酷的假设:假如我们预知自己的生命期限只有三五年的话,你会做些什么?可能有人会立即辞掉味如鸡肋的工作,或改行,或环游世界,或陪伴孩子,或孝敬父母,或呆在家里什么也不干。还有人果断地摆脱平淡的婚姻,重新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有人立刻向暗恋对象示爱,有人立即同拍拖多年的对象成婚,给对方最后的交待……

这预想中的结果总是意外,当“灾难”发生时或者已然发生,他们都还希望情况能像没有发生前那样,一味地追求完美,那也是贪心。比如有一个事业有成的女人,在她的标准中,一个人必须事业、婚姻、家庭都成功才算是最成功的,所以虽然他的老公对她已经没有任何的兴趣,完全表示不会再跟她有什么关系,跟她已经几乎不再有任何的交流,她也不选择离婚,仍然卑微地去乞求对方能改变。当然,如果这样做她不介意,没有抱怨倒也好;“可恶”的是,她很不开心,觉得很痛苦,而且总向儿子诉苦,希望儿子能像自己一样去求父亲与她和好,但是儿子已经看透了状况,不愿意再帮助她,所以弄得与儿子的关系也非常不好。也许,用贪心来形容她不太合适,因为拥有一个负责任的老公,对于每个女人来说都不算是什么高要求,但是关键在于,对于已然不可能再负责任的老公,她还在幻想着能改变,对于已经死去的婚姻,她还在幻想能活过来,这一切的“贪心”都是造成她痛苦的原因。有一首歌唱得好:解脱,是肯承认这是个错,解脱,是懂擦干泪看以后,找个新方向往前走。其实每个人都是贪心的,所以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你、我、他,漂亮的难看的,乐观的悲观的,成功的失败的,都会。不要以贪心为耻,只要你不是损人利己,但是也请我们认清,贪心其实伤害的是我们自己,所有人都是自己的贪心的最大受害者,所以希望我们能努力地去克服自己的贪心,走向更加健康、快乐与幸福的明天。

至于老来,则愈懂得舍,仿佛登山覆危。行舟遇险时,先得将不必要的行李抛弃;仍然嫌重时,次要的东西便得舍弃;再有险境,则除了自身之外,一物也留不得。所以,人到此时,绝对是舍多于取。不知舍的人,常常不得不最先落水、坠崖不仅把老本赔了进去,有的连性命都搭上了。如此说来人生是愈取愈少愈舍愈多怎么办呢?

    少年时取其丰舍其不能有;壮年时取其实舍其不当有;老年时取其精

舍其不必有。

    舍与得,没有必然的鸿沟,不是矛盾的对立,恰如因与果,并非你舍掉什么,什么就离你远去,而是在你舍之后,你舍的东西会以另外一种形式来回馈着你,滋养着你,支撑着你。舍了一束鲜花,装点的是世界,芬芳的是自己;舍得帮助他人,你才会拥有助人的快乐。舍,原来是心灵深处的微笑。

      索取,也是一种尊重许多人都习惯对别人只有付出(舍),不求回报(得),认为自己这样就是高尚无私。事实上,这只是一种一相情愿的“恩赐”。人与人的和谐共处之道,不是一味去施舍和怜悯,而恰恰在于给予和索取的平衡。只有达到这种平衡,我们才会有在感情上的尊重,人格上的平等,心灵上的濡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会取舍,简单生活
人生,克制了贪欲,就能幸福快乐
你的无耻贪欲,总要付出代价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心得
做人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只有淡泊名利,才能活得潇洒快乐
人生切记:不可太贪心否则一无所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