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太阳系(1)-太阳系概述

(本文的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总计5300字,阅读完大概需要15分钟)


大家好,从今天起,我们从历史文学的范畴里跳出,聊一聊宇宙天文物理甚至是神话方面的内容。
有朋友留言说,你总是绕不过历史与讲故事,能不能抽空也讲讲其他的呢?

好的,今天我们就不讲历史,聊聊太阳系。

当然,讲太阳系,我们不讲牛顿三大定律,也不说开普勒三大定律,也不说动能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更不涉及光栅与瞬时速度,那些不用看,敲键盘都能把自己敲困。

那我们讲什么呢?每一章节还是以划重点的方式,今天是第一期,太阳系概述。

开始聊太阳系之前,先普及一个概念,AU,何为AU?1个AU指的是1个天文单位,指的是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1个AU为1.5亿公里。

  • ·太阳系的组成

如果说问太阳系的位置,简单来说,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猎户臂。至于说什么是猎户臂,以后我们找机会聊,总之,太阳系不在银河系的中心地带,实际上比较边缘,也正是太阳系处于银河系的所谓适居带,才让太阳系中产生了地球这样一个能够孕育出生命的环境。

太阳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行星系统,具体来讲,包括太阳以及直接或间接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

所谓直接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就包括所谓水金地火木土天海这八大行星,当然还有曾经属于行星,后来被开除出行星队伍的冥王星,以及小行星带,柯伊伯带那些直接围绕着太阳运动的天体。

(太阳系总览,不要忽略那些小点点)

相反,间接围绕太阳运转的天体指的就是卫星等天体,比如,离我们最近的月球,又比如冥王星的伴星卡戎,其实冥王星本身也不是直接围绕太阳旋转的,以后我们单独讲述柯伊伯带的时候会详细论述。

所以太阳系到底是由哪些物质组成呢?简单说八大行星,一大堆矮行星与小行星,行星的卫星,各种彗星以及无尽的空间。如果,把太阳系比作一个房间,那么这些星体的存在,基本上可以理解为房间内的灰尘,渺小到极致。

  • ·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

根据现代科学的推断,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始于46亿年前一片巨大分子云中一小块的引力坍缩。大多坍缩的质量集中在中心,形成了太阳,其余部分摊平并形成了一个原行星盘,继而形成了行星、卫星、陨星和其他小型的太阳系天体系统。

(原行星盘想象图)

这被称为星云假说的广泛接受模型,最早是由18世纪的瑞典科学家艾曼纽尔·斯威登博格、德国科学家伊曼努尔·康德与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侯爵皮耶-西蒙提出。划重点啊,18世纪,瑞典、德国、法国。这么看来,从文化学术上,欧洲西部地区的这些国家,国与国的界限,并不深。

  • ·小行星带与小行星

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存在着一个小行星带。

在已经被编号的120437颗小行星中,有98.5%是在这里被发现的。换言之,这十几万颗小行星就在此处围绕着太阳做椭圆运动。

不过,有一点喜剧的是,在此处第一个被发现的“小行星”后来被命名为谷神星,却在2006年以后划入了矮行星的行列。

在1781年发现天王星之后,德国天文学家波德认为,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也许还有一颗行星。矮行星谷神星就是1801年在波德预测的轨道距离上被发现的,发现谷神星的人是意大利天文学家朱塞佩·皮亚齐。顺便说一句,了解意大利历史和文化的朋友可以看到,在意大利,叫朱塞佩Giuseppe这个名字的人特别多,几百年来,一大堆“朱塞佩”,这个名字到底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就是英文里面的约瑟夫Josef,大概意思是上帝眷顾。

(小行星带建模示意图)

好,话归主题,继续说小行星带。曾经有一个假说,称这个小行星带,当初是一颗类地行星名叫“法厄同星”,法厄同星被摧毁后,留下的残骸,形成了后来的小行星带。当然,这个说法至今也只能是假说,缺乏足够的证据。

  • ·类地行星、类木行星与冰巨星

前一段提及“法厄同星”的时候,我们提到一个概念“类地行星”,什么是类地行星呢?简单说来,您可以理解为“与地球类似的行星”。

所以“和地球类似”,可不是指类地行星都有水和氧气,像地球一样适合生存。而是指和地球类似都是以硅酸盐岩石为主要成分的行星。类地行星,由里到外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内行星,按照比例大小示意)

同时还有一个概念叫,类木行星,顾名思义,就是“和木星类似的行星”。类木行星,也叫气态巨行星,太阳系内这个概念指的木星与土星。换言之,木星和土星上面既没有木也没有土,两者都是气态。

(外行星,可就大得多了)

当初,天王星与海王星也被人们认为是气态巨行星,直道1990年代,人们发现,这两颗星体是与冰类似的挥发性物质组成,故将其称之为“冰巨星”。以后本系列中会将八大行星一一讲述。

  • ·矮行星有多矮?

所谓矮行星,是具有行星级质量,但既不是行星,也不是卫星的天体。也就是说,它是直接环绕着恒星,并且自身的重力足以达成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通常是球体),但未能清除邻近轨道上的其它小天体和物质。著名的冥王星,就是在2006年,被人类划入的矮行星的行列。

(冥王星,其实比月球还小)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迄今只认证了5颗矮行星:谷神星、冥王星、阋神星、妊神星和鸟神星。其中谷神星位于小行星带,其余四颗位于柯伊伯带或者更远的离散盘。

将来我们讲述冥王星的时候,会详细描述这颗矮行星中最有名的运动员,届时再详述其为何从行星降为矮行星,从而讲明矮行星与行星之间的区别。

  • ·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在哪里?它延伸在距离太阳30AU至50AU的空间之间,柯伊伯带是由大量碎屑组成,类似于小行星带,但是组成物体的主要成分是冰。

(艺术家笔下的鸟神星)

著名的冥王星与其伴星卡戎,鸟神星和妊神星,都位于这个柯伊伯带内。直观看来,柯伊伯带与火星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看上去类似。估计柯伊伯带有100000颗直径大于50公里的小天体,但柯伊伯带的总质量只有地球的十分之一或甚至只有百分之一。以后我们会专门为柯伊伯带做一期系列内的文章介绍,敬请期待。

(神秘的妊神星,当然这也只是推测所画)

  • ·离散盘

柯伊伯带再往外,就是更加神秘的离散盘了。

离散盘,在黄道部分与柯伊伯带重叠,并进一步向外延伸,被认为是短周期彗星的来源。在离散盘生存的天体都是以椭圆的轨道围绕太阳进行运转,多数离散盘天体的近日点在柯伊伯带内,但远日点又远远超过该距离,有些特别夸张,其远日点甚至距离太阳远达150AU。

在离散盘内,最有名且最大的天体,就是我们前文所提及的阋神星,阋(xi4),这个字相对比较罕见。阋神星距离太阳的平均距离为68AU。当初冥王星之所以被从行星将为矮行星,就多亏这位阋神星同学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为它的质量比冥王星大25%,又与冥王星有相近的直径。它是已知矮行星中质量最大的。已知它还有有一颗卫星,人类给它的卫星赠予一个十分美丽的名字,迪丝诺美亚,这是希腊神话中一位女神的名字。因为阋神星的存在,冥王星的行星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如果冥王星算行星,那么阋神星肯定更有理由算行星。

(阋神星之超远距离拍摄图)

  • ·太阳系的边界与奥尔特云

太阳系的边际在哪里?理论上讲,太阳系和星际空间的分界点并不明确,因为在边界上有两股独立的力量:太阳风和太阳引力。

太阳风影响的范围大约是太阳至冥王星距离的4倍,这是日鞘的位置,日球层的外侧边缘,也被认为是星际物质开始的位置。

但是太阳引力的范围却大得出奇,目前认为太阳引力能有效主导的范围,在日鞘还要向外延伸1000倍,那里存在着理论上的奥尔特云。

奥尔特云是假设的球体云,目前人类的飞行器还未能到达此处,它的距离大约从距离太阳50000AU(约1光年)并延展至100000AU(1.87光年),它被认为是被外层行星的引力作用从内太阳系逐出的彗星组成的。所以奥尔特云的天体运动的得非常缓慢。

所以简单说来,太阳系按照其引力所影响的范围,半径大概在2光年左右。这是一个很难用常用数据去界定的距离,光以每秒30万km走上两年,这样才能走出太阳系。

  • ·旅行者1号

旅行者1号(Voyager 1)是NASA研制的一艘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重825.5kg,于1977年9月5日发射,部分功能截至目前依然正常运作,并持续与NASA进行深空网络通信。

到目前已经四十多年,它是有史以来距离地球最远的人造飞行器,也很可能是第一个离开太阳系的人造飞行器。受惠于几次的引力加速,旅行者1号的飞行速度比现有任何一个人造飞行器都要快些,这使得较它早两星期发射的姊妹船旅行者2号永远都不会超越它。它的主要任务在1979年经过木星系统、1980年经过土星系统之后,结束于1980年11月20日。它也是第一个提供了木星、土星以及其卫星详细照片的探测器。

2012年8月25日,“旅行者1号”成为第一个穿越日鞘并进入星际介质的宇宙飞船。截至2020年8月2日止,旅行者1号正处于离太阳150.02 AU(2.24×1010 km)的位置,是离地球最远的人造物体。但即便是这样,旅行者1号还没有飞出太阳系。

我们用数据来量化体现一下这个旅行者1号的速度。

光从太阳走到地球(1AU),需要8分钟;

光从太阳走到柯伊伯带(40-50AU),需要6个小时;

旅行者1号从地球走到柯伊伯带,要12年。

所以旅行者号的速度,在天文学的范畴内,也只能是小儿科。

前文我们提到的日鞘层,距离太阳大概在80-120AU左右,目前旅行者1号,用了四十多年,刚刚飞出这个日鞘层。

而我们前文提到的奥尔特云在日鞘层再往外40倍的距离,大概是5000AU,根据现在科学家的推算,旅行者1号进入奥尔特云,大概需要300年的时间,但是旅行者1号一旦进入奥尔特云,想要穿出奥尔特云,大概需要30000年的时间,所以,这个奥尔特云是有多厚。奥尔特云的最外端距离太阳大概1.87至2光年。所以换个角度思考,光走两年,旅行者1号要走30000年。

这一小章节,使用旅行者1号把前文讲述的所有内容进行了一个简单的量化。

  • ·第九大行星?

省愚这一代人,在2006年之前学习的初中地理课程以及儿时所接触到科普书籍、电视中,都讲过,太阳系内有九大行星,所谓“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

但是2006年,冥王星被一群人类精英以投票的方式认定为矮行星后,九大行星就变成了八大行星。但是,实际上,人类中的一部分科学家一直怀疑在太阳系中还存在一个行星。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籍阿塞拜疆裔科学家撒迦利亚西琴写过一本书,名叫《地球编年史》。该书中提出一个说法,说太阳系中存在着另外一个行星名叫“尼比鲁”,其围绕太阳运动的周期是3600年,并且,书中还写到“尼比鲁”上的阿努纳奇是创造我们这一代人类的缔造者。

太阳系内到底是否还存在地九大行星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 ·天涯若比邻

有道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也就因此被中国的科学家命名为比邻星。

比邻星与太阳的距离为4.22光年。

目前已知比邻星的系统内有比邻星b和比邻星c两颗行星的存在。如果把比邻星b比喻成地球,那么比邻星c差不多可以比喻为海王星。

比邻星虽说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但是人类到目前还没有飞行器能够到达那里,以后可能会有,怎么说,还是拭目以待吧。

多说一句,比邻星很可能存在于一个三星系统内,其与半人马座α星A与半人马座α星B,三者很可能共同组成一个恒星系,这也是小说《三体》的原型。三个恒星组成的系统,所以比邻星所在的区域也极不稳定。

  • ·太阳系的独特之处

目前,人类的探测器尚未走出太阳系,类似于前文提到的旅行者1号这样的飞行器,当其真正在30000年走出奥尔特云的时候,其电量早已耗尽,早已无法和人类取得联系了。所以,根据现有人类所掌握的技术与知识储备去谈及太阳系的独特之处,多少有点坐井观天的意思。

相较于其它的行星系统,太阳系最特殊的是什么?是太阳系有个地球。地球到底有多特殊,我们到“地球章节”的时候会进行十分详尽的描述。

同时,太阳系缺乏比水星轨道更内侧的行星已知的太阳系也缺乏超级地球,换言之,缺乏一个海王星轨道之外的类地行星。

异于平常的是,太阳系只有小的岩石行星和大的气体行星;没有其它中间尺寸的行星典型,所以在地球和海王星之间似乎没有空隙。

此外,人类观测到其他行星系统中,像太阳系这种只有一个恒星的系统,实际是很少的。大部分行星系统都有具有两到三颗恒星,比如我们前文提到的《三体》原型,比邻星系统。

  • ·传说中的复仇女神

接着上面的话题讲,太阳系真的只有太阳这一颗恒星吗?是的,这是目前人类的普遍认知。但是,有人他不这么想。

某些占星术士和神秘主义者认为太阳其实是一个双星系统的主星,也即是认为太阳系本身一个有着两颗恒星的系统,太阳作为这个系统的主星,在遥远的地方存在着一个伴星,名为“涅米西斯”(Nemesis,有译作涅墨西斯),同时这个传说中的伴星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复仇女神”,当然还有一个更厉害名字叫“黑暗伴星”。

复仇女神概念的提出,始于1984年。为了解释地球周期性大灭绝的原因,人类率先提出这一设想,并且将其作为地球生物周期性灭绝的元凶。在这个假说里,它有可能是一颗褐矮星,也可能是一颗红矮星。假说提出,其近日点为一光年,远日点则为三光年,距离太阳95,000天文单位(1.5光年),为假定中太阳的伴星。当然,现实中尚未有证据证明其存在。

  • ·开启新章节

至此,太阳系概述到此即将告一段落,后面会陆陆续续进行太阳系系列的论述,也相当于从此短文开始,开启新的章节。

计划后期太阳系系列里会分别描述太阳与八大行星,传说中的“尼比鲁”、小行星带、矮行星、柯伊伯带、离散盘、奥尔特云与那颗传说中的“复仇女神”。

整个系列,既有科普,也有神话。

希望整个系列写完之后,能够满足感爆棚,让我们,拭目以待。

下一章节我们先讲太阳系内的家长-太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平线号探测器拍下太阳系真实画面,人类无法想象
探索柯伊伯带,“地平线号”拍下太阳系边缘照片,为何说难以想象
太阳系还有隐藏的行星吗?
了解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的一些相关知识
真实的太阳系超乎你想象
65亿公里外发现“太空雪人”,那究竟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