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3岁男子上午心电图和心肌酶都正常,晚上人就没了!医生找到原因
首发2024-04-16 10:22·虞医生聊健康

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这句话在医院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位患者今年才33岁,上午做的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一切都很正常,谁知道只是过了一会,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张先生今年才刚33岁,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但最近他发现自己的身体好像不是特别好,在腊月二十九的时候到今天,张先生总是出现一阵一阵胸闷的症状,但持续的时间不是特别长,总是在几分钟内得以缓解。

不过每当他上楼梯,走得快一些或者搬重东西的时候胸闷就特别明显,于是有天上午的时候就去附近的诊所做了检查。

医生听完他说的症状后怀疑张先生可能是心脏有问题,于是建议张先生做一份心电图检查。

张先生点点头表示赞同,因为他也上网查过,自己这个症状确实和心肌梗死特别相似,张先生毫不犹豫的做了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其实花不了什么时间,做完后结果就马上出了,有点早搏,窦性性心率,但基本上是正常的。

医生说:“虽然心电图显示正常,但可能是因为心肌梗死还未发展到那种程度,建议你再去医院做个血常规检查,重点查心肌酶”。

张先生深有同感,出了门诊后马上又跑到了一级医院抽血化验做心肌酶检查,奇怪的是结果出了后医生跟他说心肌酶很正常,血常规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是这里的医生也劝告他:“心电图、心肌酶只会在心梗发生的时候出现改变,建议留观”。

但张先生觉得现在是过年期间住院总归是不太好,而且医院检查心电图和心肌酶都是正常的,那还有什么必要做检查呢?

于是在张先生的强烈要求下,医生也只能给予出院,谁知道这一走就是永别。

到了当天晚上,张先生吃完饭后不明原因又出现了持续性的胸闷、憋气、大汗,这次不管怎么做都无法缓解症状,于是张先生的家人用最快的速度将其送到了医院,谁知道在急诊刚做完心电图,张先生的心脏就骤停了。

这可把急诊室的医生吓坏了,护士、实习生、主任轮番上阵给予心肺复苏、电除颤,但最终还是抢救无效死亡。

而张先生的最后一份心电图提示他存在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张先生的家属不服,指责医生为什么抢救不力,为什么早上的检查查不到张先生的具体情况。

医生也十分无奈,抱歉的将原因解释给了张先生的家属听。

首先,有可能是微小心肌梗塞。有时候心肌梗塞可能很小,不足以在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测中显示异常。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仍然会感受到心梗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等。

其次,患者是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冠心病引起的稳定性心绞痛在心肌损伤较轻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心梗症状,但心电图和心肌酶通常不会异常。

最后,和心理因素有关。有时候心梗症状可能与焦虑、紧张等心理因素有关,并不一定是心脏真的有问题,所以此类情况下心电图和心肌酶可以是正常的。

因此,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只有在心梗大爆发的时候才能明确的显示出来,就算是心梗大爆发这两项指标有时候也会失灵······

张先生的去世让所有人始料未及,同时也给大家提醒,心肌梗死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

急性心梗发作时,必要的检查和指标为何能提供证据?

心梗多数是由于冠脉发生阻塞引起的心肌细胞血液供应不足而缺血缺氧,最后导致心脏功能衰竭死亡。

一般来说,心梗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中的斑块破裂或血栓形成,导致动脉阻塞。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肌血液和氧气的主要血管。

当冠状动脉发生阻塞时,血液流向心肌的供应就会受到限制。心肌开始出现缺血,导致供氧和营养不足,这对心肌细胞的正常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如果冠状动脉的阻塞没有得到及时解除,心肌缺血会进一步加重,最终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坏死的心肌组织不能够再恢复功能,这就是心梗的严重后果。

根据心梗的原理,有一些必要的检查和指标是能准确反映出患者的情况的。

1,心电图。心电图是用来检测心脏电活动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心脏肌肉缺血、心肌梗死等问题。

·ST段改变。

心梗会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进而影响心脏电活动。在心梗发生时,心电图上的ST段可能出现异常改变。通常情况下,ST段会出现抬高(ST段抬高型心梗)或者压低(ST段压低型心梗)。这种ST段的改变是心梗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Q波出现。

在心梗后,心电图可能会出现Q波增宽和加深。出现Q波是心肌坏死的明显标志,尤其是对于已经形成的心肌梗死灶而言。

·T波改变。

心梗还可能导致T波倒置或者高耸。这些T波的改变也可能是心梗的指示性表现之一。

2,心肌酶指标。

心肌酶是一种在心肌细胞受损或坏死时释放到血液中的酶类物质。通过检测心肌酶的活性和浓度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发生了心肌损伤。

常用的心肌酶指标是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以及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这些酶类物质通常在血液中以低浓度存在,但当心肌细胞受损或坏死时,它们会被释放到血液中,因此浓度会升高。

·CK与CK-MB。心肌细胞内的CK由两个亚单位组成,也就是MM和MB。当患者的心肌细胞受损或坏死时,CK和CK-MB会被快速释放到血液中。因此,测量血液中CK总活性和CK-MB的浓度可以提供心肌损伤的指示。通常情况下,当CK-MB的占比超过总CK的一定比例时(通常为2-3%),可以认为心肌损伤与心梗有关。

·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是心肌细胞受损时释放到血液中的蛋白质。它在心肌损伤发生后很快升高,并且能持续很长时间。所以测量血液中得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能作为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之一。

3,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这种技术是通过给患者打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来检查患者的心脏是否出现缺血缺氧、是否坏死的方法。

这种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心肌是否受到供血不足或缺血的影响,从而帮助诊断心梗等心血管疾病。

·示踪剂注射。医生会给患者的静脉中打一种富含放射性同位素的示踪剂,这种示踪剂会跟着血液循环来到患者的心脏处,并且在心肌的组织中发生沉积,可能非常有效的反映心肌血流情况。

·成像过程。随后,患者会接受核素摄影机拍摄心脏放射性示踪剂的图像。这些图像可以显示心肌区域的放射性示踪剂分布情况,从而评估心肌的灌注情况。

·分析结果。医生会根据图像上示踪剂的分布情况来评估心肌的血流情况。如果某个区域的示踪剂摄取减少,可能意味着该区域存在血流不足或缺血,这与心梗相关联。

一般来说,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只要通过心电图、心肌酶指标就基本能诊断清楚患者是否患有心肌梗死,如果这两个指标没问题,大多数时候是安全的。

如果你怀疑自己有心梗,有些建议可以给到大家

临床上张先生这样的患者并非没有,他们被称为无症状患者或心梗前期、心梗早期患者,针对这类人群,有些药物是可以常备在家的。

第一,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能够有效的帮助减少血小板聚集,从而预防血栓形成,有助于缓解心肌缺血症状,但不建议长期服用,否则可能会引起脑出血,服用一段时间就要做详细的检查。

第二,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的血流量,缓解心绞痛症状,对于心梗前期心肌细胞缺血的症状缓解具有极大的帮助,也是心梗发作后居家救命的必备药物,大家可以放在家庭药箱中。

3,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的减慢心跳,降低心脏的供血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助于缓解心绞痛症状。

4,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助于减少心脏事件的风险,对于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型斑块的患者特别有效,也是救命的必备良药,建议大家放一些在家里,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医生还是提醒大家药物不能擅自使用,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量身定做使用,万一用的不对可能会加重病情,而不是挽救生命,当然出现胸口不适的症状时最好还是去医院观察一段时间,万一像张先生这样可真是太吃亏了。

文/明哲

#文章首发挑战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次胸痛,几乎要了患者和医生的命!医生:真的要切开心脏了!
心电图检查正常,出院6小时后心梗猝死!预防心梗该做哪些检查
【病例】都是应激性心肌病,讨论侧重点不同(2例报告)
电击伤致类心肌梗死样ST- T改变
当心!这些症状,也有可能是心肌梗死
这,真的是急性心肌梗死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