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中晚期文人画派
美术史27:清中晚期文人画派
高凤翰[1683-1748,山东胶州]-雪菊图
清中晚期文人画派
扬州画派
(清中期)金农、汪士慎、黄慎、高翔、郑燮、李鱓、李方膺、罗聘(“扬州八家”);
(清中期)华喦、高凤翰、边寿民、闵贞
各地方画派
(清中期)袁江、袁耀(“二袁”)、傅雯、朱伦瀚、李世倬(zhuō,指头画派)、潘恭寿、张崟[yín]、顾鹤庆(京江画派)、改琦、费丹旭(“改费仕女”派);
(清晚期)苏六朋、苏长春(“二苏”)、居巢、居廉(岭南派)
其它
(清中期)沈铨、张敔、沈宗骞、汪恭、顾洛、钱泳、钱杜;
(清晚期)戴熙、吴熙载、汤贻汾
————扬州画派————
(清中期)
088-金农[1687-1764,浙江杭州(居扬州)]
扬州画派画家、“扬州八家”之一
红绿梅花图
此画从款题中可知是金农将元人辛贡、王冕所创的粉、白梅法,集写于一画之中的杰作。全幅花枝繁密,生机勃发。以大笔淡墨画干,浓墨点苔,枝条疏密有致。勾花点蕊,以粉朱、铅白点染花瓣,清丽透逸,有暗香浮动,韵清神幽之感,款署“七十三翁杭郡金农记”。是作者晚年的代表作之一。
竹图
作者在自题中说自己所画此竹“无潇洒之姿,有憔悴之状”。画中竹叶晦暗粘连,似蒙尘厚重,苍凉凄婉。浓淡墨色营造出空潆深远的意境。构图婉丽可人,秀逸不凡。
兰花图
从自题中应知此图与《红兰花图》同作一时。笔法相同,构图上有所变化,增加了平地的兰丛,与上方倒垂之兰呼应。用笔更为豪放纵横,挥洒自如,红兰没有用浓墨点蕊,倒也艳丽脱俗。
红兰花图
此画写红兰倒悬而生。淡墨略加石绿,挥洒出飘逸的兰叶,以干墨勾边,着笔自如。以胭脂点写兰花,重彩略为勾描筋络,焦墨点提花蕊。色艳而不俗,灵动清新,笔意自由奔放,古拙丽秀,反映了作者独特而不落俗套的艺术视角。
梅花图
089-汪士慎[1686-1762?,安徽歙县]
扬州画派画家、“扬州八家”之一
春风三友图
此画写春天山间兰、梅盛开,新篁抽发的情景。墨色浓淡相衬,点兰、勾梅、撇竹,用笔瘦硬遒劲,挥洒舒放,自然天成。自题“春风三友。青杉书屋士慎”。
春风香国图
此画以梅兰竹、牡丹为题。梅花清淡秀雅,以墨笔写干,稍加点染,曲折秀逸。墨线勾花,略罩淡粉,铅白点蕊,神清韵足;中锋撇写兰叶,转折有致,以朱砂点写花冠,淡墨点心,新颖不俗。牡丹花叶以淡墨润染,钩勒花瓣罩染轻粉,晕染有湿润清丽,水气空朦之感。
梅花图
此画清淡秀雅,瘦劲姿媚,使我们看到了作者画梅的独特风格。金农曾评日:“巢林(汪士慎,字近人,号巢林)画繁枝,千花万蕊,管领冷香,俨然灞桥风雪中。”但我们看到作者遗存的梅花作品中,枝、花并不太繁,是以疏朗清瘦见长,给人一种疏影潇洒、冷香四溢的感觉,这幅《梅花图》便可作为佐证。
兰竹图
此画写兰竹二君,笔法殊异。以水墨渲染出山坡,随意提写野草。竹以浓墨撇出,清俊挺拔。兰花则以双钩白描手法勾出,纵横飘逸,花朵以淡墨稍加罩染,野趣自然。
090-黄慎[1687-1766,福建宁化]
扬州画派画家、“扬州八家”之一
双猫图
归舟图
携琴访友图
此图写城关外,崦岩绝蛾,左右对峙,山下道坦处,有三位骑驴缓行的老人,仆人肩背囊琴相随,寻视访友,情意甚殷。在百年老树环绕处,有静室明轩,幽雅宜人。正等侯来客,内外呼应。置陈布局,精心铺排,主次分明。茅屋、古树、老翁,勾点精到, 山崖城关,笔墨概括简练,笔触泼辣粗放。撷取人物神态驾轻就熟,功力坚深。
湖亭秋兴图
图中山石岐蹭,古树苍郁,湖水微波,亭内外人物形神皆备,各具情态,笔黑清润沉静。
090-黄慎[1687-1766,福建宁化]-花卉草虫册页
090-黄慎[1687-1766,福建宁化]-
091-高翔[1688-1753,江苏扬州]
扬州画派画家、“扬州八家”之一
弹指阁图
此图所绘的是清代扬州天宁寺西边的弹指阁,为文思和尚居址。行笔错落有致。以淡墨勾润,浓墨点视,清疏中流露出一股秀逸的气息。人物刻划,寥寥数笔,神情动态,栩栩如生。诗题与画意,浑然一体,耐人寻味。此图不仅是高翔的写实佳作,也是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款识:“莲界慈云共仰扳,秋风离落扣禅丝。登楼清聆市声远,倚槛窥鸟梦闲。疏透天光明似水,密遮树色冷如山,东偏更羡行庵地,洒诗筒日往还。弹指阁成作图。请倚青四兄先生和正,世愚弟翔。”印章有“西唐之印”白文印、“高生老”朱文印、“隐安”白文印。
梅花图
此画中的梅花古秀清逸。淡墨直写梅干,干墨辅写,盘虬曲折,以浓墨横向点苔,增添梅树苍劲峻峭之感。飞笔点写花蕊,花瓣却用胭脂色随意点染,一霎时便使画面灵气清扬。作者画梅风格洗练豪宕。
高翔、金农、汪士慎、罗聘——“画梅圣手”。
折枝榴花图
画折枝石榴一枝,似为随意涂抹,然逸笔草草,简静松秀,苍润淡雅,意趣盎然。构图别具一格,题诗布局亦独出心裁,于画左以行书通幅挥写七绝一首,蹊径另辟,以巧成趣,别有一番韵致。其诗日:“老父携孙湖水头,绿杨深处看行舟。残书手握午窗下,瓶供一枝安石榴。”此画是作者晚年右手病废后,以左手所作。
山水图卷
卷末款识:“雍正甲辰秋八月朔日写于五岳草堂。西堂山人高翔。”钤“西堂山人”白文印。“甲辰”年为雍正二年(1724年)。
画中峰峦起伏,草木葱茏,江面开阔辽远,远处渔舟往来,忙于劳作。山间水边的楼台亭榭幽静怡人。全图不以气势取胜,而是以情感人,描绘的应是画家所熟悉的江南水乡景色。画面构图具有一定的写实性,因而使人产生亲切感。高翔将写实与抒情相结合,融入对家乡山水民情的真切感受,运用疏淡的笔墨描绘出一个充满了生活情趣的“桃花源”。
此图在画法上继承了元代画家黄公望、倪瓒的传统,但又融会贯通,自成一格。山石均以“披麻皴”画出,略作苔点,几乎不用渲染,笔法简括疏秀,墨色淡雅,写出了山水的空灵之感。树木大多双钩枝干,树叶或圈或点,墨色清润,表现出江南草木润泽的特征。对于墨法,高翔有“惜墨如金”之称,他的作品以简淡清瘦、雅逸清幽为特征,这也正是他清高孤傲之性格的写照。
092-郑燮[1693-1765,江苏兴化]
扬州画派画家、“扬州八家”之一
甘谷菊泉图
作者以南阳甘谷菊花益寿延年之传说入画。巍峨的高山,峭壁陡立,一股飞泉,奔突直泻崖下,悬崖下长着两丛茂菊,叶壮花艳,华滋优秀,构图奇峻,意境高旷清逸。笔墨放纵,挥洒淋漓,神情飘没,新意独具。款题:“南阳甘谷家家菊,万古延年一种花。”作者画作多兰竹,写菊甚少,此图殊为难得。
墨竹图
此画中写修竹数竿,长短有殊,左斜右倾,顾盼有情。用笔遒劲圆润,疏爽飞动。竹后几根石柱挺立,水墨勾画,笔法秀挺硬气,皴擦较少却神韵俱全。竹用浓墨而石取淡笔,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妙趣横生。全图气势俊逸,傲气风骨让人感慨。
兰竹图
此图气势磅礴,山势险峻,巨石峥嵘突兀,一丛丛兰竹,舒散而出。以枯笔淡墨勾石,浓墨劈兰撇竹,兰叶竹叶偃仰多姿,互为穿插呼应,气韵俨然。以草书中竖长撇法运笔,秀劲绝伦。著名词曲家蒋士铨谓:“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姿致。”此画即为佐证。
092-郑燮[1693-1765,江苏兴化]-作品
092-郑燮[1693-1765,江苏兴化]-作品
092-郑燮[1693-1765,江苏兴化]-作品
092-郑燮[1693-1765,江苏兴化]-作品
092-郑燮[1693-1765,江苏兴化]-作品
093-李鱓[1686-1762,江苏兴化]
扬州画派画家、“扬州八家”之一
故园图
松藤图
此图为李鲜写意画中之精品,图中之松,不见首尾,可见其雄伟。老藤盘绕,枝叶交错,用笔挥洒,用墨酣畅。
松石紫藤图
此画中苍松高大挺拔,耸立天地之间,枝干虬劲盘旋。紫藤碎玉珠花,盘绕垂挂枝头。松下一丛牡丹,国色天姿,明艳动人。此画工整细致,设色雅致,为作者初师蒋廷锡时的作品,虽没有他后期豪放宕逸的风格,但自有清雅秀润的韵味。
梅兰竹图
此画以墨彩写竹、梅、兰三君子。翠竹修长挺拔,竹叶纵横纷披。梅树盘根错节,造型奇特,似龙舞九天。幽兰则清雅秀逸,姿态飘摇。墨之浓淡相宜相辅,多以双钩纵笔勾出梅之枝干,浓墨点苔,圆笔写花,极富情趣。幽兰以浓墨写出,似有临风飘逸之姿。画面繁杂却有序不乱,构图大气豪放,笔势劲健自由,情趣天成。
094-李方膺[1695-1755,江苏南通]
扬州画派画家、“扬州八家”之一
兰石图
此图以淡墨粗笔点写出大块山石坡地,几丛幽兰,花叶纷披,纠缠错结。以焦墨写兰叶,运笔如飞,纵横豪致,粗犷不羁之气充满画面。此画作于乾隆十八年十月,而李方膺于十六年被诬贪脏而被撤职查办。这画也许是他激愤心情的真实写照。
菊石图
此画中以浓淡墨彩描绘出石柱的挺拔、坚实;淡墨勾写菊花,以石青略点叶面。笔力疾劲,不拘成法。写出菊花凌霜傲寒的高风亮节。笔法纵逸,简括传神。
百花呈瑞图
作者擅写梅、兰、竹菊及虫鱼,笔墨豪放,向以纵逸豪宕取胜。但在这幅画中,用笔、设色都较工整收敛,清新明快,秀丽雅致。从自题七言中推知此画也许是为长辈所作,所以画面祥和安逸。
潇湘风竹图
此图以秃笔湿墨逆笔取势画风中之竹,通过竹叶的独特造型,表现出狂风大作的动态。作者成功地使不可见的风有了可视的形象,正如作者诗云“画史从来不画风,我于难处夺天工。请看尺幅潇湘竹,满耳丁东万玉空”。末识“乾隆十六年写于合肥五柳轩,李方膺”。钤“晴江”白文方印,“李生”朱文方印等。按乾隆十六年为公元一七五一年,作者时年五十七岁。
095-罗聘[1733-1799,安徽歙县(居扬州)]
扬州画派画家、“扬州八家”之一
午桥庄上
花卉图
此画是仿沈周的笔法所作的一幅小写意花鸟画。画中一株山茶花叶繁茂,后有嶙峋奇石耸立,奇石以焦墨勾出形状,淡墨晕染,山茶设色清丽、兼工带写。梅花则飞笔点出,天然之趣盎然。
秋兰文石图
此画构图简单,怪石以焦墨勾出,通体以墨彩晕染,厚重凝炼。秋兰则舍弃了当时所盛行的水墨撇写之法,而以双钩白描绘出,略施淡墨,写出兰丛繁茂之貌,以浓墨点提花心及地面野菜。兰之高洁晶莹与石之坚实沉稳形成鲜明对照,使画面自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灵动之感。
竹石图
此画中以浓淡二墨写竹竿枝叶,水墨撇脱,随意挥洒,以浓淡枯润的变化,尽现竹之风致意态,有云雾迷潆之感。画意空灵湿润。小溪之畔,怪石嶙峋,以干笔湿墨勾染点皴,色泽凝重,富有体积感。此画反映了作者驾御笔墨的高超水平,是不可多得的一幅写竹佳作。
锁谏图
本幅楷书落款:“仿阎立本锁谏图,寄萧生湘客装藏。扬州罗聘。”钤“罗聘”白文方印、“遯夫”朱文方印。本幅另有“清玩草堂”、“半丁审定”等鉴藏印五方。尾纸有 兰生于道光甲申年(道光四年,1824年)抄录的《晋书》中关于陈元达锁谏故事的一段文字,还有张唯屏于道光己丑年(道光九年,1829年)题写的对于《锁谏图》的考证文字。 此画最成功之处在于针对人物的神情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只见陈元达双手持笏,紧抱大树,嘶喊着进谏之言,尽忠、尽职的焦急心情溢于言表;两名侍卫拉住陈氏的腰带与上衣奋力外扯,他们虽然胡须飞扬,双眼圆睁,亦不能将其奈何;穿着便服的刘聪横眉相向,目露凶光,放在膝上的左手紧握,显然十分激动,余怒未消的神态跃然纸上;合手伫立的刘皇后眼见事端因己而起,心神不宁,急派侍女送交君王密柬以缓解急迫的形势。画面对紧张氛围的渲染及对人物形神的描绘吸引了观者的视线,显示出画家独具一格的精妙构思。就画法来看,人物容颜用细笔描绘轮廓,须发纤毫毕现,面部略施淡墨表现起伏,服饰穿戴的线条勾写顿挫转折自具章法,有拙涩古朴之趣,观者能从中感受到罗聘娴熟地驾驭笔墨的高妙功力。
以此图与现藏美国弗利尔艺术馆、相传为唐代阎立本所绘的《锁谏图》相比照,人物的位置、动作基本没有太多变化,罗氏之作只是省略了皇后一侧的假山石与树丛,添加了陈元达右侧的几名侍卫。另外,罗聘还将原本用设色之法图写的表现形式改作白描 ,使画作平添了些许雅致。
唐 阎立本 《锁谏图》:
http://www.yingbishufa.com/ldhh/img/yanliben003_3.jpg
http://www.yingbishufa.com/ldhh/img/yanliben003_2.jpg
http://www.yingbishufa.com/ldhh/img/yanliben003_1.jpg
墨竹图
兰菇图
竹兰石盆图
竹园清饮图
096-华喦[1682-1756,福建上杭/莆田]
扬州画派画家
万壑松风图
此图淡色绘林海松涛,远山风岚烟云缭绕,沟壑间一片苍松茂密,虬曲盘折。松干鳞结,松根深扎岩隙,老干新枝,挺秀俊拔。松针繁茂,其针如芒,密而不乱。浓淡远近,层次鲜明,睹其松似闻风声,其势雄壮。
白描仕女图
此图以白描的手法,绘出一位娟秀、娴静的仕女,坐在藤木秀榻上,侍女正将她所要的书卷捧到她的面前。背景不着一物,线条细劲流畅,连绵不绝。人物刻画细致生动。简洁的构图,流露着清冷和孤寂之感。
天山积雪图
华 喦 的人物画造型极具特色,以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和内在的神韵取胜。边塞行旅是华嵒经常表现的题材之一。《天山积雪图》是其晚年的代表作品。
本图画唐人远行边塞诗意。图中,天山脚下,一个身披大红斗篷、藏掖宝剑的单身旅客,牵一匹双峰老驼,艰难地缓行于冰雪之中。天色灰暗,四野空旷,道路漫漫,白雪皑皑。一只孤雁横掠空中,旅者和老驼举首仰望,此情此景似引起了游子的万千思绪。画中情景交融,意境含蓄。画面构图狭长,造成天高地迥的视觉效果,以衬托人物孤寂的内心世界。设色雅致,色彩之间的搭配,冷暖色调的对比,都十分考究。人物、老驼的形象塑造在写实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夸张手法,人物前倾的动势,老驼富于人情味的表情,都使得主题更为突出。作品展现了画家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出众的绘画才能。
画中自识:“天山积雪。乙亥春,新罗山人写於讲声书舍,时年七十有四。”下钤“华嵒”,右下角钤“空尘诗画”印。
桂树绶带图
在这幅作品中,华 嵒 将工笔与写意、没骨与勾染融汇一体,运用自如。画中以墨笔勾画、渲染桂树枝干、山石,以没骨法写叶,得清韵在疏枝间浮动之意。翠竹近似双钩白描而用笔形断意连,淡墨写脉,俊瘦硬朗。绶带鸟以细毫将羽毛细细绘出,喙、爪以胭脂点染,姿态优雅,圆润鲜活。整幅画以工带写,自成舒朗之气。
松鹤图
此画中一截老松,枝盘多变,形同龙爪,以细毫浓墨写松针。栖止其上的一群丹顶鹤,造型生动写实,设色清丽柔和,在质感与色彩上与松针形成鲜明对比。瑞鹤举止优雅,顾盼生情。精致处愈见其工,而不失笔情墨趣;写意处用笔洒脱,而不失含蓄蕴藉。此幅力作显示了华 嵒 在小写意花鸟画方面的非凡造诣。
海棠禽兔图
画中树枝栖一山鹞,蓄势下击秋海棠丛中的黑兔。禽、兽野逸之姿,刻画入微;动态活泼,眼睛传神,质感颇强。用干笔枯墨,简括几笔,勾出树枝。花叶色彩浓艳。自识“丙子春正月,新罗山人呵冻写,时年七十有五”。
097-高凤翰[1683-1748,山东胶州]
扬州画派画家
草堂艺菊图
此图以疏毫写草堂,细笔写修篁淡菊、老梅乔松。一翁策杖而行,当为画家自写。景物简繁错落,各得其所,布置极为精当。尤为可观者,是以精秀之笔,写出萧疏淡泊之气,实为大家手笔。
自画像
画面主人公伟躯美髯,倚坐在悬壁石台上,俯身凝视波涛中巍然屹立的危石和乔松,一只孤鹤从天飞来,姿态矫健。从高氏头戴斗笠、身着儒袍的装束看,应是他考中[贤良方正]前的形象。气势雄阔的景致衬托出他当时的凌云壮志,孤鹤、危石、苍松、劲柏寓意着主人公的孤傲性格。图中人物面部渲染细致,衣纹线条取白描法,树石勾皴点染工整劲健,具宋人笔意。全图用笔秀劲,构图平中求险,疏密结合,为高氏中年人物画佳作。自识“寥天孤鹤,托跡冥鸿,迥临绝峤,坐领长风。倘有成连刺舡,出没其中乎。丁未三月初一日,南村居士自题”。钤“凤”“翰”联珠印。按丁未为雍正五年,公元一七二七年,作者时年四十五岁。
雪菊图
此图以疏笔淡墨勾写菊花,下笔迅疾,以浓墨写意山石、叶脉,颇见精神。背景以淡墨刷染,花石周围留出空白,给人以白雪覆盖之感。画风率意粗放,行笔落墨中透溢出古拙的韵致。此图为作者右手患疾改用左手所作。
雪景竹石图
此图描写天气清寒,湖石罩雪耸立,在皑皑白雪中,高竹枯草,随风摇曳。雪景用水墨从背景拓出,浓淡掩映得宜。白雪覆盖着几枝绿竹,生意盎然,显得雪意更足。
098-边寿民[1684-1752,江苏淮安]
扬州画派画家
芦雁图
此画写两雁在寒沙折芦之间,一雁已息落,一雁盘旋将下,相望相依,宛如一对旅外的伴侣。一支芦花,秃笔蓬松;隐约渚沙,墨色枯淡。作者所画的鸿雁,墨中带赭色,头颈弯曲,一笔而成,由浓而淡;羽翮柔软润泽,无不情趣横溢。这种大写意的泼墨芦雁,是边寿民独特的创造。自题:“壬子立冬后二日,边寿民写于白沙旅馆。”作者时年四十七岁,正是画艺达到炉火纯青之际,这是其重要的传世代表作。
歪瓶依菊图
此是一帧情趣盎然的书画小品,笔意潇洒舒放,毫纵不羁,随意而行,却又恰成天然之趣。浓墨点叶,淡墨勾花,秀雅高洁,意韵高远。画面雅拙朴实,却自有一种脱俗越尘之感,让人爱不释手。自题“歪瓶雅称菊枝斜,花与真花颇不差。持去卖钱偿酒债,那知秋色落谁家。寿民”。
牡丹图
此幅为边寿民《芦雁花卉图册》中的牡丹图。用笔轻松随意,色彩朴素淡雅,写瓶中牡丹不加旁衬,鲜明突出。着笔虽不多,两朵牡丹的盛开、半放之态却活现于纸。画面墨气淋漓,情趣盎然。
杂画图
此是杂画册中的一幅,以没骨法写一尾鳜鱼,墨色浓淡自然,恰到好处表现鳜鱼的体质感,借用几笔淡墨勾出鳜鱼的头部。形象生动,似乎刚离水不久。口尚张穿一根柳条,几片柳叶,既使画面生又富于生活气息。
芦苇天鹅图
晴沙集影图
此图是边寿民画芦雁的代表作。图上仅绘芦苇丛边二雁,悠闲宁静,姿态生动自然。用笔洗练娴熟,墨色深浅把握自如,反映了画家长期与雁朝夕相对,观察入微,从而达到了“自与心会,画与神契”的意境。
本幅自题:“晴沙集影,淮海边寿民。”钤“颐公”白文印、“寿民”白文印。
099-闵贞[l730-?,江西南昌]
扬州画派画家
纨扇仕女图
此图仕女神态娇弱,流露出一种夏日疲困的气息。树干的苍老虬蟠与女子的妩媚身姿,曲线交叉,相映相称,构成新颖别致的格局,着意刻画仕女轻挥纨扇,脉脉含情之态。从图中可以窥见当时人对于仕女的审美情趣。闵贞传世的人物画以粗放写意者居多,此幅用笔严谨,人物线条的钩勒较为流畅自如,是风格清丽的上细之作,为作者五十岁时的作品。
蛤蟆仙人图
图中人蓬头弓背,双手抚蟾,眯目启齿,憨态可掬,笑吟吟地面向观众挪步而来。造型于狂放中不失严整,寓工于写;用笔于恣肆中不失紧劲,寄巧于拙。合碑版之方硬与狂草之畅快于画笔,兼具金石与写意趣味,独具特色。
八子观灯图
闵贞的人物画,从徐渭、朱耷的水墨写意中吸取营养,以粗笔见长,线条简洁,挥毫自然,廖廖数笔而神形逼肖。此图在构图颇具特点:画八个小孩俯身看花灯。用生动活泼的笔法将八个年龄相当、个头差不多的孩子的稚气天真的快乐的天性表现得别致。钱条流畅,粗笔挥豪,富于动态,笔墨酣畅,变化多端。
巴慰祖像
此图写清代安徽省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巴慰祖的肖像。素来信佛的主人公趺坐于绣团之上,身披红裳,似罗汉状。人物面部写实生动,参用西方绘画技法,晕染有致。而衣纹却用枯笔焦墨勾画。绣团又用工笔填彩写出。整个画面虚实相合,工写相辅,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各地方画派————
(清中期)
100-袁江[1671?-1746?,江苏江都]
袁氏画派画家
观潮图
图中远山连绵起伏,近处江面辽阔,波涛汹涌,江上船只往来。岸边,树木浓密阴郁,楼阁台榭临江于山石之上。用笔工细,幽雅华丽,此图为袁江的早期作品,描绘钱塘大潮的壮阔景色。浙江钱塘江因其特殊的地理形势形成异常壮观的大潮汛,观潮成为一年一度的盛大活动。此图采用了对角式构图,颇受南宋马远、夏圭边角式构图的影响,山石楼阁集中在左下角,而大半画面用以表现滔滔潮水和淡淡的远山,充分显示了江潮的汹涌壮阔。山石皴法多借鉴北宋李成、郭熙的用笔,江水画法细密严谨,亦有宋人余韵。
荷净纳凉图
山峦平冈,杂树竹林苍翠,溪水蜿蜒。近处荷叶连连,树下小舟泛波,船上亭内,人们在感受阵阵清凉。画境清爽明丽。
骊山避暑图
海屋沾筹图
此为袁江山水组画之一。松绕危岩,海涛汹涌。崖壁下,平坛楼阁,稳坐拍浪之间,波连薄霭横云,远山叠翠,峰峦起伏,气势壮观。石壁不加苔点,更感坚硬,楼阁界画,周密严谨,阁左上方云气中有一瑞鸟飞临,此为画眼所在。
别苑观览图
猫雀图
此画中一猫攀扶于老梅枯干之上,仰头注目枝头三只小雀,似欲捕捉。猫及老干皆以墨彩重写,又以细毫勾出猫之毛发,造型生动,富有张力。小鸟以淡彩写出,着笔筒约,安详适意,与猫之紧张动感形成鲜明对照。梅花刻画细致,娇嫩隽秀。
101-袁耀[乾隆中期,江苏江都]
袁氏画派画家
九成宫图
此幅以对角构图为主,建筑在画面中所占比重不大,但作者有意将建筑物安排在观者的视觉中心,使其在山重水复的背景中颇为醒目。著名诗人杜甫曾有咏《九成宫》诗,袁耀即根据诗意想象而画成此图。袁氏父子(袁耀是袁江之侄)所画的历代宫阙虽然各有典故,但样式大多雷同,富有装饰趣味而无明显的时代特征,画中人物的服饰也是如此,虽为古装却非唐非宋。
九成宫图十二屏
绢本,设色,223×720cm×12。1763年作。
2005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会,此画以1100万成交。
蓬莱仙境图
这是袁耀一幅优秀的山水界画作品。画家以宽阔的胸怀和超越的想象力,描绘出山川湖海吞吐日月的宏伟场面和壮丽景象。章法曲折有致,气势翻江倒海,令观者惊心动魄。画面上远近山峦,兀立隐现,在云烟幻灭之中宛如仙境。
巫峡秋涛图
此图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了巫峡秋景山水壮观景色。图中楼阁以界画为之,工整秀丽。山石用小斧劈皴,画法精工。水墨滋润,浓淡乾湿极富变化。构图繁复,景观开阔。右上自识“巫峡秋涛。时乙丑小春邗上袁耀画”。钤“袁耀”白文方印,“昭道”朱文方印。另钤鉴藏印两方。
雪蕉双鹤图
此图以雪蕉衬托双鹤,运用水墨烘托出湖岸水滨。白雪皑皑,绿蕉苍翠,以大笔挥就;双鹤形神兼备,得雅静舒适的情趣,与袁耀常见的山水、界画相比较,别具一格,显得活跃而富情趣。此画比画家现藏南京博物院的《阿房官图》要早四十一年。
102-傅雯[乾隆年间,辽宁北镇]
指头画派画家
103-朱伦瀚[乾隆年间,山东历城]
指头画派画家
104-李世倬[zhuō,?-1770,辽宁沈阳]
指头画派画家、虞山派画家
皋涂精舍图
图中描绘群山重峦,云雾缭绕,松林茂郁。四山所围的山头平坝上座落着结构宏伟的寺庙,其建筑精美,庭院幽曲,崇楼迥廊间花木扶疏。用笔精细严整,以干笔淡墨细皴写山峰,以浓墨淡墨彩界画写楼宇堂舍,山水明显地有摹仿"娄东派"画法的痕迹。此图是世倬应帝命根据乾隆丁卯年诗意所作。乾隆在诗中对他的创作十分欣赏,按皋涂精舍是香山玉华寺中的御用书屋,是著名古刹。
105-潘恭寿[1741-1794,江苏镇江]
京江画派创始人
重岩暮霭图
图中峻岩怪石突兀而立,山中泉水飞注入溪,杂树挺立浓郁,水阁依山临水,其中一高士展卷沉思,神态超然。境界幽美,深厚苍浑。
106-张崟[yín][1761-1829,江苏镇江]
京江画派画家
江村小景
107-顾鹤庆[1766-?,江苏镇江]
京江画派画家
108-改琦[1773-1828,上海]
“改费仕女”画派画家
元机诗意图
这幅作品画的是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像。鱼玄机是个很有才华,而遭遇却很不幸的人,她大约生于844年,卒子871年,字幼微、蕙兰,清代时因避康熙玄烨的讳改称为鱼元机。嫁给李忆为妾,因受李妻的妒忌,被迫出家,在长安咸宜观做了女道士。由于喜读书,有才思,擅作诗,受到当时文人们的重视,温庭筠等名家常与她作诗唱和。后因忌妒笞杀侍婢绿翘,被判死刑,其时年仅二十多岁。留有诗文一卷。
此图设色古雅,衣纹秀劲,玄机倚坐展卷。姿容秀美,含蓄深思,刻画传神。
宫娥梳髻图
改琦的仕女画形象纤细俊秀,用笔轻柔流畅,落墨洁净,敷色清雅,创造了清代后期仕女画的典型风貌。此图就充分反映了作者的特点。画中写清晨晓妆的情景,一个宫娥披发而坐,另一宫娥正帮她梳头,从自题中可知是坐者尝试新的发式,正让别的宫娥帮忙。人物的造型、神态活灵活现,富有生活情趣。设色素净,虽有红、绿、黑等重色,却更添清丽,是一幅意境醇美的仕女佳作。
靓妆倚石图
图中奇石厚重、翠竹青郁,一个面容姣好的少女,手里持着玉箫却无心吹奏,心事重重的倚在石上出神。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少女的云鬓姿容。线条流畅圆润,设色清雅。构图简洁,意境空远优美。
清改琦善画仕女图,名为《靓妆倚石图》,是一幅巧妙运用以景衬人手法的作品。画家以娟秀的翠竹,映衬纤美的少女;以玲珑剔透的湖石,映衬少女的聪慧伶俐;以少女手持玉箫倚石的细节,映衬出少女的凝神沉思。他细腻地表现出人物和景物的配合,画境空灵蕴藉,富有含蓄之美。
诗人诸德彝看透了画家的匠心,题诗二首,第一首云:“新换轻衫杏子绡, 湖山石畔倚纤腰。春愁满腹无人说,那有心情玉箫。”题诗的前两句,从画面形象入手,描写倚石少女的外形、服饰和神态,一个“倚”字,点明以景衬人的手法。后两句,突出少女与玉箫的关系,她持箫不吹,正因为她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满腹春愁,无处诉说,心神不定。以手指按捺管乐器的不同圆孔,便能吹奏出美妙的乐声。倚石沉思的神态,持箫不吹的细节,细致而传神地表达出少女怀念亲人的情思。画家改琦和诗人诸德彝运用相同的艺术技巧,配合默契,共同完成靓妆倚石美女形象的艺术创造。
钱东像
钱东字东臬,号袖海,又号玉鱼生,浙江杭州人。他与改琦之间相聚的时间虽不长,但情谊甚笃。此图为1823年改琦寓居扬州时为钱玉鱼的写照。因改琦对钱东的个性十分了解,所以能很好地表现出钱东与凡尘悬隔的“禅定遗照”。画面上人物趺坐于“贝多罗”树丫的“蒲团上”。钱东敛心,参禅,澄性养身,超脱世尘,面壁成佛的形象,反映了玉鱼老居士虔诚于佛心的志向。而旁边石案上放着的贝叶、经卷和灵芝、石磬之物,更是为了衬托出人物的性格。
108-改琦[1773-1828,上海]-作品系列
108-改琦[1773-1828,上海]-作品系列
108-改琦[1773-1828,上海]-作品系列
108-改琦[1773-1828,上海]-作品系列
108-改琦[1773-1828,上海]-作品系列
108-改琦[1773-1828,上海]-作品系列
108-改琦[1773-1828,上海]-作品系列
109-费丹旭[1801-1850,浙江湖州]
“改费仕女”画派画家
罗浮梦景图
此图写梦境,万玉竞艳之中,美女睇盼有情。作者以纵放的笔意写梅,枝条纷披,曲折纵横,冷葩寒萼,暗香浮动。仕女面容娇俏,具典型的费氏风格,柳眉细眼,脸庞长圆。梅花纯以水墨写成,仕女却设色妍丽,二者相为映衬,产生玄虚梦幻的效果。
姚燮忏绮图
姚燮,是清代后期的诗人和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此图是描绘姚燮与家中诸侍姬真实的生活情景。画中姚燮端坐于蒲团之上,怡然微笑似有所悟,身边诸姬环绕,或解书囊,或铺帛纸,或轻声对语,或倚树观望,或正结伴赶来,神形各异,仪态万千。加之空中明月高悬,夜色如水,桃林烟弥雾漫,竹林枝叶萧萧,构成一幅清逸出尘的画面。作者对姚燮面部细加渲染,有肖像写实效果,而其他人物则是以作者一贯的纤弱美女的形象写出,设色清淡,面目雷同,只在衣着发饰之上有所变化。
此图名为“忏绮”,是指姚燮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虚度年华的忏悔之意,旨在刻画“罗绮丛中悟此身”的禅学意境以及“鬓丝禅榻心暗伤,年华似水不可恃”的感触。但从画面来讲,不过是士大夫阶层一个生活场景的描绘而已。
月下吹箫图
此图疏梅朗月,青竹秀石,烟笼水面。茵茵芳草之上,雍容典雅的仕女正在吹奏洞箫。美奂美仑的意境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来。画面工写结合,疏密并存,浓淡相宜,人物神态形象的刻画是作者一贯画风的体现。
十二金钗图
此册共十二页,分画《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现选其中两页,之一为《黛玉葬花》,之二为《史湘云醉卧芍药圃》,画面人物纤细娇弱,娟秀清丽,刻画细致工整,具典型的费氏风格。环境则以逸笔写出,淡彩晕染,墨笔勾皴,空灵秀润,以衬托出中心人物。
109-费丹旭[1801-1850,浙江湖州]--作品系列
(清晚期)
119-苏六朋[1796?-1861?,广东顺德]
东山报捷图
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清雅与宁静。山间一隅,树木葱茏,一道清泉逶迤婉转,自山石之间缓缓流下,水声淙淙,使画中环境显得更加寂静安宁。对弈的二人神情专注,仿佛心无旁骛。画家通过对人物形体、姿态与服饰的具体描绘区分出二入主与客的关系。主人谢安的身体全部展现在观众面前,他神态高雅,气度雍容,衣冠线条宛如行云流水,简洁酣畅。客人的身体有一半被掩映在树后,他给观者的只是一个侧面,作者采用了这样一种对比的方式,有意弱化客人的形象,其目的就是为了突出画中主人的地位,从而使谢安的形象不言自明,虽是少许变化,却是别具匠心。
作品另外一个非常巧妙的地方,就是在画面的右上方,婉蜒曲折的山道上,一匹战马风驰电掣般飞奔而来。这一处微小的安排恰恰是这件作品的关键,战马上的特使是刚刚从战场上归来向谢安捷报的,这正是这幅《东山捷报图》的主题所在。作者有意把这—人一骑安排在这样的—个角落,是为了避免纵马狂奔的强烈动感破坏了画面的整体和谐与宁静。观者在看至挞匹奔马的时候,仿佛能够听到急促的马蹄声,使画面在舒缓与寂静之中平添了一种紧张与躁动,能够在—幅作品中处理好这种动与静的强烈对比是需要深厚功力的。整幅作品结构严谨,造型生动,笔法细致,设色淡雅。在山崖的晕染中,十分注重水分的应用,使崖石显得滋润透亮,如同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水气,具有典型的江南山水秀美华滋的韵味,色彩明快清爽,淡而不薄。树木的勾勒皴擦细腻精到,法度森严,颇有唐寅与仇英的遗韵。
清平调图
太白醉酒图
此图写李白醉酒于唐玄宗(李隆基)宫殿之内,由内侍二人搀扶侍候的情景。图中省略布景,人物造型准确,李白戴学士巾,五绺清须,面部用工笔描绘,层层晕色,表情活脱若生,眉宇间流露出高傲之态,十分传神。李白身穿白色朝袍,朱色靴、带,色调鲜明;内侍的服饰作皂帽、青杂色衣履,色调灰暗。以服装色彩明暗度的不同,烘托出李白高昂尊贵的气势。运思十分巧妙,多用方正之笔钩勒线条,设色富有层次。是作者于道光24年(1884)二月创作的名作。
120-苏长春[1814-1849,广东顺德]
五羊仙迹图
五羊仙是广州城的神话传说。古时候有五位仙人骑五羊,手执谷穗,在这里播下了五谷,广州从此兴旺起来。画中六人,除五羊仙外,还有一人可能就是题款上所提到的蝗。神此图全用焦墨完成,落笔草草,风致宛然。人物头像似不经意,却刻画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是苏长春代表作品。
124-居巢[?-1899,广东广州]
岭南画派先驱
五福图
此图为作者中年之作。构图新颖,小石头旁放着一双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小竹笼,笼中有五只小蝙蝠。以“石寿”、“五福”来“祝君”。画面活泼,寓意深长,有广东民间特点。
125-居廉[1828-1904,广东广州]
岭南画派先驱
花卉昆虫图
此图册共十二页,写花卉草虫,栩栩如生。运用恽寿平之没骨画法写花卉,结合作者自己所创的撞粉、撞水技法,以产生秀润亮丽、明暗参差的效果。昆虫多以工笔或兼工带写之法绘出, 自然生动,写实准确。画面有清新活泼、文静抒情的意趣。在这选其中二开,之一为《月季》;之二为《扶桑》。
富贵白头图
画中描绘在绿草如茵的土坡上,兀立一块玲珑的湖石,石的周围盛开着一丛牡丹,在春风中姹紫嫣红,争奇斗妍,引得蜜峰、蝴蝶在花间流连嬉戏。石上停栖着一双白头翁鸟,神态闲静,与喧闹的蜂蝶相映成趣。笔致工整,花鸟形态生动,设色浓淡相依,明丽艳秀,使人感受到春天明媚温暖的气息。此画为其晚年之笔。
————其它————
(清中期)
110-沈铨[1682-1760?,浙江湖州]
蜂猴图
本图画一只猴子在树上捅马蜂窝,两只猴子在树下注视,情节紧张而有趣。所画蜜蜂、猴子的谐音为“封侯”。侯是古时爵位名,为五等爵位的第二等,直到清代仍沿用。《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这种具有吉祥寓意和祝福的绘画是沈铨特别喜爱的题材。 猴子的画法精工,形态生动,自识中提到是仿宋代画猿猴大师易元吉的笔法。背景山石画得较放,点苔先用墨点再用石绿,树叶多用夹叶法,再涂以白色或浅绛色。整幅画工笔与写意结合,色彩与水墨搭配,具有沈铨绘画的独特风格。
沈铨的绘画主要继承黄筌画派精工富丽的画法,并把多种绘画技法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面貌。他的花鸟走兽画对后世影响显著,尤其对日本绘画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幅绘画作于1742年,沈铨六十一岁,是其画风成熟时的杰作。
梅花绶带图
此图写寒梅怒放,一绶带鸟栖于枝上,另有一小雀在其下方啾啾呜叫。梅枝曲折,由墨笔勾出,淡墨皴染,梅花由铅白点染,晶莹剔透。绶带鸟及小雀刻画细致入微,一丝不苟,有北宋黄筌之意韵。
松鹤图
此图写溪畔二只丹顶鹤,苍松浓郁,枯藤披垂,竹花互掩,清流湍息。一鹤回头顾盼,一鹤昂首唳天,极为生动。作者取北宋黄家院体画法,工细精丽,敷色浓艳,并极勾染之巧,颇有深厚的写生功力。画法吕纪笔,然亦有自己的特点。
桂鹤图
雪中游兔图
图中画两株老梅,梅花盛开,以白粉染出。树干以墨点染暗面,树后面竹一簇,梅树上下,兔雀相互呼应,生机盎然。天空涂以淡墨,以衬出茫茫白雪。此图与北宋崔白的写实手法有相似处,但沈铨在此画中很多地方不用线,而以明暗法代之应与他在日本的经历有关。此画作于他回国后四年(1737)。
111-张敔[1734-1803,安徽桐城(居南京)]
112-沈宗骞[乾隆-嘉庆,浙江湖州]
竹林听泉图
自题“乾隆辛卯清秋,仿天水夫人(官道升)遗法,芥舟沈宗骞”。下钤“沈宗骞印”白文印、“芥舟”朱文印。
近处苍苔布满溪畔石丛,坡地上生有一片翠竹,竹林间一座茅舍,从敞开的窗扉中可以看到屋里短榻上端坐一人,青衫白裳,沉浸在山林天籁的氛围中。远处是几抹山峰,以青绿色调皴染,山间溪流淙淙,白云弥漫,与近处风景的色调十分一致。
天台采药图
113-汪恭[乾隆-嘉庆,安徽休宁(居常州、苏州)]
新安画派画家
随园湖楼请业图卷
114-顾洛[1763-1837?,浙江杭州]
小青小影图
此画以淡墨写意绘庭院中的树木竹石,点撇随意,韵味清冷。圆月窗内,一女子瘦影独坐,正在阅览案几上的一纸薄笺。面容略带惆怅,似有万般心事。此画以景衬人,以景托情,将主人公的孤单、寂寞的心境表露无遗。
梅边吟思图
此图湖石奇立,梅枝虬曲盘折,小枝纵横,枝头冰葩寒蕊,缤纷似雪。一位女子立于梅树下,正在看一卷素笺,若有所思。作者以工整细致的笔法写人物,设色素雅,与环境的清寒冷艳协调一致,又能从笔法简逸的背景中衬现出来。
115-钱泳[1759-1844,江苏无锡]
临沈周梅花图扇面
116-钱杜[1764-1844,浙江杭州]
紫琅仙馆图
此图是钱杜为月樵先生所作,写紫琅仙馆之景。作者以高远法构图,近景古树参天,清溪潺流,小桥横卧,一人策杖而行。中景草屋数间组成一庭园,中间屋宇坐有二人,一位是主人,一位是访客,琴童侍立。远景山峦重叠,山泉直泻,白云缭绕,一寺院楼阁隐现於山间。全图青绿设色,用笔纤细精密,清新秀逸,具赵孟頫、文徵明山水之神韵。画家作此画时为57岁。
人物山水图
此册共十二页,选刊二页:一、《临居节西溪晴雪》;二、《临沈周丹台春晓》。此册虽称临古之作,实具作者自家面貌身骨,具有娟秀隽永之清韵,乃道光二年(1822)钱杜59岁时所作。
虞山草堂步月诗意图
(清晚期)
121-戴熙[1801-1860,浙江杭州]
虞山派画家
忆松图
《忆松图》是戴熙“师造化”的最好例证。画家跋云:“地近方山,山有龙池云洞诸胜,多松,漫溪弥谷,旷望无际,常月夜行万松中,遇要氏兄弟,结苑读书其下,赋诗赠答,慨然有卜邻之志。后来京师,每值风和月霁,辄追忆之,嘱写《忆松图》,落落五年末有以报,丁未早春,侨居都下颇忆故山松径……”《忆松图》颇有“北宋”山水的气势,在意境上突破了“四王派”末流的萧淡枯寂,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雄浑沉厚,山石形态及皴法。
云岚烟翠图
远处山峦起伏,树林茂盛,行云浮动于山间。山泉在云岚下汇成小溪,匝谷而下。茅屋草舍参差于谷中平坦处,隐见小院主人正忙於窗前。近处水波涟漪,岩头杂草横生,密林茂繁。整个画面明快秀雅。此图结构精微,风度闲逸;笔墨清润,全无俗气,虽貌似耕烟,然又别有一番气象。上题“云岚烟翠。拟大痴葱郁之象,不以家数求也。伯黍大兄属,时咸丰五年乙卯清明节醇士戴熙。”
122-汤贻汾[1778-1853,江苏常州]
秋坪闲话图
此图笔墨简淡,干笔皴擦、点苔。坡石杂树,枝干挺拔,画树叶用夹叶点叶,笔法细秀而苍劲,罩以花青、赭石。山坳间秋树掩映阁楼,坡石上二人对坐共语,意境幽深。款识:“秋坪闲语,今甫二兄大雅属即请正之,七十一叟,贻汾。”钤“龙山琴隐”白文、“忠孝子孙”朱文方印。另钤“虚奇定”、“莱臣欣赏”等鉴藏印。
123-吴熙载[1799-1870,江苏仪征]
花卉图
此画中绘设色折枝月季,色彩浓淡得宜,充满生机。构图新颖别致,月季高低相应、疏繁相衬。以没骨赋彩写花,水墨勾叶,点染自然,秀逸脱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明》
中国传世人物画:清代卷(二)
30 幅著名书画大师作品赏析【组图】
清代国画精品系列欣赏
国之精粹--名画之山水篇
吮毫描来影欲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