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光启的祠堂和故居究竟在哪里?(文字整理:大纬 飞华 安宇)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徐光启的祠堂和故居

究竟在哪里?

大纬 飞华 安宇

徐光启,上海人,我国明代著名的科学家和政治家。万历进士,官至崇祯年间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科学技术,勤奋著述,是介绍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积极推动者,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对这样一位名人士大夫祠堂和故居的研究,无疑是上海市民热切期盼的大事,也是上海学者和文物保护工作者们的重要工作。

明相国徐文定公祠--图片来源于网络

徐光启祠堂
所在的位置和规模

光启南路232弄--拍摄来自王安宇
  

光启南路250弄--拍摄来自王安宇

老城厢居民人人皆知,光启南路232弄1号和250弄6号是徐光启祠堂的所在地,属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许多市民慕名而来,瞻仰徐光启这位名人和一睹徐光启祠堂这座上海明代老屋的风采,但是,结果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年复一年,前往参观的人数越来越少,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 徐光启祠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铭牌--拍摄来自王安宇

   

徐光启祠堂现况--拍摄来自王安宇

光启南路232弄堂里,目前到处都是自行搭建的简易平房,属于棚户简屋区。一座仅3米多宽的矮小平房墙上挂着标明“徐光启祠堂”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铭牌,这显然是挂错了地方。往南走就是250弄6号,这里曾经是一个生产拉丝模具的工厂,现在已经停产,属于空置状态。

     徐光启祠堂所在地航拍

徐光启祠堂:东祠和西祠--以上航拍均来自寿幼森

无人机航拍的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徐光启祠堂由有两个祠堂组成,东祠和西祠。一个是徐光启1633年去世后,明代崇祯年间为纪念徐光启而建造的徐光启公祠(东祠),另一个是清代光绪年间建造的徐氏宗祠(西祠),清光绪四年(1878年)又将两者功能互换,把西祠改为徐光启公祠(又称“明相国徐文定公祠”),简称“徐文定公祠”、“徐公祠”,而把东祠改为徐氏宗祠,为徐氏后裔供奉列祖列宗之用。

东祠和西祠之间的施工缝隙--拍摄来自王安宇
东祠和西祠之间有明显的施工缝隙,证明了它们是不同年代建造的。上海地方志官网 /特色志/《徐光启故居:上海城区稀有的明代老屋》一文中说“徐氏祠堂,原为徐光启祠堂,有前后各4间房屋,后为老屋,前为新屋,建于崇祯元年,即1628年。”实际情况是徐光启祠堂分东、西两祠,东祠三间,西祠三间,总共六间
旧时文献“徐光启宅在太卿坊。(嘉庆志)”,“徐文定公祠在太卿坊。(同治志)”这两句话认定了徐光启公祠和徐光启祖宅均地处沿街或临近光启南路(太卿坊大街)的地方,与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完全相符的。

根据中国古建筑的建造习惯,一般是按照三、五、七开间来建造的,(四开间是极为少见的),而且,中间一间作为祠堂的主要厅堂,面宽相对较宽,两侧的房间面宽较窄,完全符合中国古代祠堂的平面布置规律。


徐光启祠堂的现状

 

东祠抬梁式木结构

西祠抬梁式木结构

 

东祠穿斗式木结构

西祠穿斗式木结构

    东祠明代木构架装饰细节

西祠明代木构架装饰细节--以上拍摄均来自王安宇

 
走进东祠和西祠,粗壮的黑色立柱和石础以及带有驼穿的穿斗式木构架和抬梁式木构架,完好无损,是原汁原味的明代古建筑样式,木结构装饰简洁而儒雅,气势宏大,尺度适当,令人震撼,这就是三百八十多年前遗存的“徐公祠”。

乔家路历史风貌区的改造即将拉开序幕,我们希望徐光启祠堂能够早日回归到大众的面前,让更多的市民有机会瞻仰这位近代科学先躯,学习他为改变祖国积贫积弱的局面、为发展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事业而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


徐光启的出生地

和故居究竟在哪里?

新书《上海年鉴1852》于2019年10月25日,在上海徐家汇藏书楼首发。1843年上海开埠,1850年,英商在上海创办《北华捷报》,1852年刊印《上海年鉴》英文版,2016年由上海图书馆在北京举办的拍卖会上拍下版权,交由上海地方志办公室授权影印翻译。“这是上海历史上的第一本年鉴,也是已知的中国内陆第一本年鉴。该年鉴记录了上海的气象观测数据、中国通商五口岸外侨名录、洋行名录、港口章程、中国对外贸易关税税率,《中英江宁条约》《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以及有关中国人的民俗风情等,内容丰富,极具史料价值,为外侨了解上海提供了权威的指南,它的诞生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详见中国方志网《上海年鉴(1852)》翻译出版2019-10-29)

《上海年鉴(1852)》--拍摄来自徐大纬
英文版《上海年鉴1852年》出版于咸丰二年,书中收录《徐光启记略》和《徐光启记略(续)》两篇文献,是英国记者在当年专程来上海调查与徐光启相关的实证资料,该文献为徐光启故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关键性书证。它记载了作者亲自考察过的一些遗迹,包括城内徐光启的故居与祠堂、晚年居住过的“双园”以及徐家汇徐家老宅的情况。文献中对徐光启的故居、祠堂和石坊的位置,均有明确和肯定的定位,现将文献中相关的内容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摘录如下。

摘录一 关于“明相国徐文定公祠"牌坊的表述:(《徐光启记略》)

原文:

In the street leading from the memorial gateway,in a straight line to the south gate of the city called“Tae king fang”Greet Statesman street”,rather more tha, half way down on the west side,may still be seen,a small stone gateway almost hidden from view,standing in a little from the line of shop fronts,with some fragments pf sculpture at the sides,and on the frieze the inscription,Ming Seang Kwo Seu Wan-ting Kung Tsze“Ancestrl chapel of Duke Seu Wan-ting,prime minister,during the Ming dynasty.”This now serves to point out the former risidence of the Sen family,which bore the double name of the How lo tang“Hall of future happiness,and the Tsun heun low“Gallery for honouring instruction.

译文:

从牌坊(注:“阁老坊”牌坊)通往南大门有一条马路,此马路被称为太卿坊,走过这条大街大半段路的西边隐约地可以看见一个位于店铺间的小石坊,石坊的边板上有一些雕塑,横梁上刻有铭文:“明相国徐文定公祠",此牌坊于作为徐氏家族故居的一个标志。此故居享有"后乐堂""尊训楼"的双重称呼。

“明相国徐文定公祠”祠牌遗存--拍摄来自王安宇


摘录一说明了三点:

1.“太卿坊”是指一条大街的名称,即指“太卿坊大街”。(注:曾名为阜民路,今光启南路)

2.太卿坊大街上有“明相国徐文定公祠"的牌坊,牌坊相当于一个指路牌,说明徐光启故居和祠堂就在附近。(注:此牌坊的残存至今犹存,位于光启南路和乔家栅路口)

3.徐光启故居有双重名称,即“后乐堂”或“尊训楼”。(注:今址在光启南路250弄6号)

摘录二 关于徐光启故居所在地的表述:(《徐光启记略》)

原文:

Here it is probable that Seu Kwang-ke was born about the year A.D.1560,as we know that here he afterwards lived.

译文:

徐光启很有可能大约在公元1560年出生在这里,据我们所知他后来就住在这里。

摘录二说明了两点:

1.徐光启出生在这里。(当时,作者未能完全明确徐光启的出生年月,徐光启实际出生于1562年4月24日)

2.徐光启出生后住在这里,这里不仅是徐光启的出生地,而且还是居住地。
 

另外,在《徐光启记略(续)》中,又曰“本文开头提到的徐文定公祠,即在徐家老宅,约于1635年敕建(注:皇帝恩准建造),位于沿街三开间房(旧祠)的左侧(注:西面)庭院,与一般古祠堂不同,里面没有柱子。”作者再一次明确地肯定了徐文定公祠,即在徐家老宅。这就佐证了嘉庆县志及后来的的同治志所述:“徐光启宅,在太卿坊(嘉庆志)。徐文定公祠,在太卿坊。(同治志)”以上两志所述的太卿坊,均指太卿坊大街。

《徐光启记略(续)》(168-171页)还摘录了几位在上海生活的徐光启后裔的出生地和居住地,例如:“徐光启曾孙徐学炳,居住在太卿坊;徐光启的五世孙徐玉章,出生于南门外的双园;徐光启的七世孙徐广芳,生于徐家祠......。”
 

如今,徐光启的祖宅、徐光启的故居、徐光启的祠堂和徐光启的祠牌遗迹至今全部犹存,这是不幸中的大幸,鉴于上述情况,希望有关文物保护单位尽快召开学术研讨会,整合和修复徐光启祠堂,并且将它们由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升级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乔家路历史风貌区的规划改建过程中,充分考虑把徐光启的遗址和遗迹纳入重点的历史文物保护建筑之中。

徐光启祠堂外景--拍摄来自常福庆


“九间楼”
是徐光启的故居吗?

关于“九间楼”,百度百科上作了如下表述:“九间楼(Jiujian Lou) 在南市区乔家路234~244号。原为徐光启故宅,建于明万历年间,因上下二层各九间,故称九间楼。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意大利人郭居静受徐光启之邀来沪传教,即寓此。该屋迄今已有三百余年,为该区仅存的明代宅第,屡经修葺,现上下各7间,为居民住宅。1983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上海文物局为徐光启故居(九间楼)挂铭牌和立保护石碑。”

徐光启故居(九间楼)简介铭牌--拍摄来自王安宇
 

那么,九间楼究竟是否曾经是上下二层各九间?是否是徐光启的故宅?意大利人郭居静受徐光启之邀来沪传教,是否寓居于此?要解答这些疑问,首先要来了解一下明代对建造民居所作的一系列规定。

九开间明太和殿--图片来源于网络

 

九开间北京孔庙大成殿--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代建国之初,对亲王以下各级封爵和官民的宅第的规模、形制、装饰特点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并颁布禁令。公、侯至亲王正堂为七至十一间(后改为七间)、五品官以上为五至七间,六品官以下至平民的为三间,进深也有限制,违者勒令改建。九开间是中国古建筑的最高级别立面是10根立柱隔出9个开间,主要用于皇家宫殿和庙宇,例如明皇宫太和殿(明称奉天殿)是九开间的,到清康熙八年重建时,改为了十一开间,故宫其他大殿均为九开间;明清时期北京三大皇家庙宇的孔庙,其最主要的大成殿也是九开间的。建筑等级制发展到后来,就不再仅仅是道德规范的事了,而是形成了一种律例,纳入了国家法典,用法律手段强制实施。所以,一般民宅是不允许建造九开间的

“九路头七间楼”--拍摄来自王安宇
徐光启故居(九间楼)的特点就是九开间,在明代建造宅第的严苛规制条件下,唯有公、侯至亲王正堂可以建造七开间,那么,为何“九间楼”可以破例呢?我们在当地调研了多位原住民得知,“从小到大都听老人讲,该楼为“九间头”,而不是“九间楼”。”他们说。“九间头”的称谓使我们联想到上海地区普遍采用的立帖式木结构,把几根檩条称为“几路头”,有九根檩条就称“九路头”。 
我们到乔家路“九间楼”现场踏勘,发现“九间楼”不仅是采用立帖式木结构施工方法建造的,而且,房屋的进深方向确实是九根檩条(详见上图园圈内所示),俗称“九路头”。如果“九间头”是对“九路头”的误读,那么,很有可能“九间楼”实际上就是一个“九路头七间楼”,实际上并没有九开间,即面宽七开间,进深九根檩条的明代大宅,这样就比较符合“五品官以上为五至七间”的规定了。
 
徐光启家祖上亦农亦商,可称殷实,但历经倭乱等变故,传到徐光启的父亲之时,家道已然中落,全家靠着母亲“早暮纺绩,寒暑不辍”(详见徐光启《先妣事略》)维持生计。可见,徐光启并非出身在官宦家庭,“九间楼”不可能是其经商的祖父和务农的父亲留给他的祖产。
徐光启1562年4月24日,8岁入龙华寺私塾读书,20岁的徐光启考中秀才,36岁中举,43岁才中进士,科举之路走得可谓艰辛。1608年徐光启46岁时终于被任命为翰林院检讨,但只属从七品的官,检讨不到一个月,其父病逝,依制回乡丁忧三年,作为从七品官的徐光启,当时还没有资格在丁忧的三年里建造一个“九间楼”的大宅,按照规定,他的官职只允许建造三开间的宅第
 
同年冬,郭居静司铎因徐光启之邀赴上海开教。朱晓红《徐光启——上海第一个天主教徒》一文中引用法国传教士高龙鞶的记录:“郭居静到上海开教,住徐光启家三天,但是,服丧期间,不便宣教,于是另购房产。”徐骥(徐光启之子)《文定公行实》:“是冬,郭居静应公之约,自南京至上海,公为之建教堂于所居西”。王成义《徐光启家世》35页:“郭神父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冬始到上海,寓太卿坊徐光启家中,三日后迁居上海南门外桑园,在此居二月,亲自付洗五十人。都是徐光启所劝化预备的。”。
上述文献资料相互印证的结果表明:“1608年冬,郭居静司铎到沪开教,先住徐光启家三日,后转住双园。徐光启赎回本宅西侧的自家一处房产,改建成天主教堂。”,可见,整个过程和“九间楼”是没有关联的,那么,郭居静司铎1608年寓居九间楼就是一个讹传。

徐宗泽司铎--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后来许多晚清和民国时期的资料和文献记录中出现了偏差,例如徐宗泽司铎《中国天主教传教士概论》述“上海开教”一节:“郭公于1608年冬始到上海,寓居徐公家中。那时徐阁老住在南门沿乔家浜之九间楼,郭公先在此居住三日,后迁至南门外的双园”“郭居静寓居“九间楼”三日”,“郭居静在九间楼开教”等等各种讹传流传至今,一直都没能得到肃清。

《增补徐光启年谱》--拍摄来自徐大纬


八年后,徐光启55岁时的家书(1616年)(见《增补徐光启年谱》201页):“郭先生(注:郭居静司铎)何时来,何时去,仍在西园否?”和1619年4月14日徐光启家书(见《增补徐光启年谱》222页):“旧年先生到,住在西园。今年若旧年先生欲来,可仍在西园住。若有新先生来,可请于盘龙住。(注:盘龙即今日青浦蟠龙镇,为躲避倭寇入侵,徐光启早年在蟠龙镇置地建房)如无房,可收拾几间,得在东园内者佳。”。这时,徐光启55岁-58岁,从六品,仍然没有具备允许建造七开间的“九间楼”的资格,所以,前往上海暂住的司铎们,徐光启一律将他们安排住宿在双园的西园或东园里(注:双园即今城外桑园街,系徐光启祖父遗产)。

乔家路234-244号“九间楼”--图片来源于网络

直到1619年9月,徐光启升詹事府少詹事,正四品,操练新兵。不久,告病回家,此时徐光启57岁,官职已经达到了允许建造七开间的资格,且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打理家务,然而,毕竟年时已高,身体不佳,建造“九间楼”并非一件易事,据说,他是和儿子徐骥共同完成的。
 
1628年崇祯元年,任礼部右侍郎(正三品),66岁,回京入朝。69岁升礼部尚书(正二品)。1633年8月徐光启71岁升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从一品),同年去世。
 

从时间线上看,徐光启极有可能是在1619年-1628年(万历四十七年至崇祯元年 徐光启57岁-66岁)告病回家的这九年时间里完成建造了“九间楼”,扣除准备建材和施工的周期,最多只剩七至八年的时间,可以居住在“九间楼”里,而这仅是猜测而已。直到1628年8月28日回京朝见,徐光启再也没有回过上海了。

九间楼 2019.4.2--拍摄来自王安宇

关于徐光启晚年在上海到底生活在哪里的说法至少有两种版本,其一是《上海年鉴(1852)》“徐光启记略(续)”165页的记叙“在上海县城南门约一英里康衢村的双园,是一个宜人的景点,徐光启晚年退居时生活在那里。”。其二是坊间流传较多的说法,“徐光启曾在徐家汇一带建农庄别墅,还居住过较长时间,他著名的《农政全书》就是在那里写成的。”云云。

在徐光启1619年-1628年期间的九年晚年生活里,很是繁忙,又是住在双园,又是住在徐家汇农庄别墅里写《农政全书》(1625年-1628年),与毕方济神父共同翻译《灵言蠡勺》和辑录军事文章等等,如此,徐光启到底还有几年可以住在“九间楼”里呢?
 

结束语

 
严格地说,故居主要指出生、童年时期或更长时间与父母等长辈一起生活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徐光启的祖宅、故居和后来的祠堂都应该是在光启南路250弄6号,而“九间楼”则是徐光启晚年曾经居住过一段时间的旧居。
 
2022年正值上海先贤——徐光启诞辰460周年,我们建议在他的祖宅、故居和祠堂——光启南路250弄6号,隆重举办一场具有一定规模的纪念活动,附近有“明相国徐文定公祠”的祠牌和“九间楼”,四百多年前的这一切全都活生生地呈现给大家,在这样的场景下,举办一场纪念从上海走出来的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和中西文化交流先驱的徐光启,想必其意义和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希望有关部门立即行动起来,抓紧时间整理周边场地,修复徐公祠和九间楼,使之成为上海提升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的最佳教育基地。
资料(图片)收集、拍摄:

徐大纬、王安宇、寿幼森、常福庆、网络

文字整理:

徐大纬、周飞华、王安宇、


来源:“三月的斋卤味”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间楼”是徐光启的故居吗?
老上海记忆(十一)老城厢里的徐光启故居
看展回顾 ‖ 第41期:最后的老城厢
上海南市老城厢(上)
老上海的痕迹(三十五,九间楼为什么只有七间?)
南市老城厢——喬家路【圖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