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翎 | 电影皇后胡蝶声音背后的那个人

文 | 张翎

《胡蝶回忆录》(联经出版社,1986;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是世上唯一一本由胡蝶口述整理、记录了胡蝶从上海到温哥华一生踪迹的传记。

距初版三十六年之后,作家出版社于2022年初推出新版,更名为《胡蝶口述自传》。此书作者刘慧琴,是我的长辈和挚友,所以我想写一写这本书背后的故事。

《胡蝶口述自传》,作家出版社2022年2月出版

我和刘慧琴相识,算起来大约也有二十年了。最初我们是在一些海外华文作家的活动上相见,话题只限制在寒暄问候和匆匆道别上。

真正与她相知,是在2007年,当时我在为华工历史小说《金山》作案头,曾去温哥华收集资料采访华工后代,刘慧琴也是我的受访者之一。那时我们只是熟人,并非深交,她却热情邀请我在她家落脚,并和她的几位文友一起,开车接送我。

我并不是她唯一接待过的作家。几十年里,南来北往的作家学者如陈若曦,於梨华,陈建功,铁凝,严歌苓,陈骏涛,池莉,项小米,牛玉秋,吴泰昌,陈瑞琳,江岚等,都得到过她的盛情款待。

《胡蝶口述自传》一书的作者刘慧琴

在她家里,我们有了几次深谈。她家客厅的灯光剪出一个小小的圆圈,世界的喧嚣被阻挡在外,我们终于能在那个小小的空间里安静地倾听彼此。刘慧琴给我讲了她的身世。

她的外公是最早来到北美修铁路采矿的那一代华工,她的外婆是独在异乡的外公从旧金山买来的小妾,卑贱地尽心尽力地养育了十几个儿女,并和外公一起供养他在广东台山那头的家。

刘慧琴的一位亲人,冒着整个家族的非议,娶了一位有印第安血统的女子为妻。这桩跨越了两个弱势族群的婚姻,却诞生了一个维系一生的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刘慧琴在加拿大出生的母亲,被叶落归根的外婆带回广东老家,却成为了台山女子师范的第一届毕业生;刘慧琴行医的父亲英年早逝,成为寡妇的母亲,以惊人的勇气在中年重启命运之帆,回到加拿大,组成一个关系复杂的新家庭。

刘慧琴的舅舅们,是中国最早一代的海归,他们所属的那个融中西文化为一体的留学生圈子,在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一道前卫的特立独行的风景。

刘慧琴全家30年代中期在上海留影,前右一为刘慧琴

那几天我是一块海绵,贪婪地吸收着她的故事。我从未想到,那个在公众场合言行举止冷静克制、中规中矩的刘慧琴,竟有一个如此丰富、几乎可以用活色生香来形容的身世。她的倾诉选择了我的耳朵,彼此感觉相宜。客套如蛇皮蜕下,我们从熟人成为莫逆。

我在书写《金山》的过程中,她的家族故事如脉搏,始终在我的字里行间隐隐跳动。从此无论世上有多少飞尘,我们始终看得清彼此,始终在最需要的那个时刻送与对方信任和支持。

也就是在那时,刘慧琴和我谈起了胡蝶。她口中的胡蝶,不是那个万众簇拥、高光之下的电影皇后,而是一个收紧了指头缝、小心翼翼地按着养老金的数目来筹划日子、连狭小公寓里的停车位也分租出去的老妇人潘宝娟。

胡蝶亲笔签名赠与刘慧琴的照片

胡蝶亲赠刘慧琴的照片,摄于1968年,时年60岁

温哥华这样的老人成千上万,但这一个还是不同于那些个,因为这一个曾经站在山巅,看尽了人间繁华。胡蝶在从山巅走到平地的过程中,遭遇了她的英文教员刘慧琴。假若不是在这样的一个当口,镁光灯下的胡蝶和清高自持的刘慧琴,会有对话的可能吗?我猜想不会。

幸好,她们在对的时间相遇,才有了三十六年前的《胡蝶回忆录》和今天的《胡蝶口述自传》。读这部传记,人各有所得。历史学家看到的是大动荡的时代剪影,电影人看到的是珍贵的银屏史料,设计师看到的是轮转的时尚风潮,小说家看到的是变迁中的人性。

而我,身为刘慧琴的朋友,看到的却是静静地站在胡蝶身后、把潘宝娟的声音化成文字的那个人。

胡蝶应算是我祖父那一辈人的话题。在遇到刘慧琴之前,我对胡蝶的认识是平面的,仅是记忆存储中的一个小角落,在是在的,却不会去轻易翻动。刘慧琴让我看见了胡蝶的节俭,胡蝶的小心矜持,胡蝶对丈夫潘有声的真实思念,胡蝶的蓝颜知己朱大哥对她几十年不渝的呵护体恤,胡蝶对这份情谊的珍重和不安……刘慧琴让胡蝶从山巅走下来,充满人间烟火气,我们有了对视的可能。

当她俩在温哥华相遇时,经历巨大生活落差的,不只是胡蝶一人。刘慧琴出生于上海,在一个经历过中西文化熏陶的家庭背景里长大,后来考上北大西语系,师从俞大洇朱光潜等名家,毕业后先后进入作协和社科院外文研究所,和杨绛冯宗璞沈宁(夏衍之女)成为同事朋友。她所经历的,是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

刘慧琴在温哥华胡蝶公寓内与胡蝶合影(1979年左右)

胡蝶在温哥华寓所阳台上留影(刘慧琴摄,蝴蝶签名,1984年左右)

在尘埃落定之后,她才会醒悟: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里,她和许多人结下的患难友情,是那一代知识分子个人史的剪影。她经历和见证的往事,多年之后依旧使她颤栗不安,心有余悸。

但她毕竟在体制内供职,在故土过的是衣食无忧的日子。人到中年,她决定放弃所有,一如当年的母亲,到彼岸开始一段独自抚养三个儿女的艰难维生路程。基因的力量不可违逆。

当刘慧琴和胡蝶在温哥华的那个英文教室中以师生身份相遇时,她们都失去了熟悉的社会参照物,都有各自的生命巨变需要应对。胡蝶已是节衣缩食量入为出的家庭妇女潘宝娟,而外文研究所的学者和作家刘慧琴,则已成为在困顿挣扎中竭尽所能抚养儿女的普通母亲。她们在成长过程中,都经历了广东、海派和西洋文化的混杂熏陶。历经沧海阅人无数的胡蝶,一眼就看清了刘慧琴的体己。胡蝶对刘慧琴敞开心扉,是偶然,也是必然。

当我们的谈话深入到胡蝶的身世时,我未能免俗,也问了天底下所有人都会问的那个问题。刘慧琴告诉我胡蝶的回答 “清者自清。” 半个多世纪以来,胡蝶的名字已经和某个军统名人紧紧地绑在一起。面对这个已成为她身份标签的事件,这样一个简短的回答,未免略显苍白贫瘠。

那时《胡蝶回忆录》早已问世,胡蝶也已香消玉殒多年,面对我的疑惑,刘慧琴说如有机会再版,她将寻找更多的资料作为那个简单回答的佐证。多年之后,她终于兑现了她的诺言。

这次在《胡蝶回忆录》基础上再版的《胡蝶口述自传》,除了文字的修订之外,还增加了许多历史背景知识和珍贵的历史照片。刘慧琴用大海捞针般的耐心,在史料中寻找线索,一一对照核实,列出了一个胡蝶大事年表,其中包括了抗战期间胡蝶在重庆的踪迹。

根据刘慧琴的调研,胡蝶一家在烽火中抵达陪都重庆的时间,大约在1944年六月。胡蝶立即奔赴桂林投入了电影《建国之路》的拍摄,回到重庆时已是1944年年底。抗战胜利后,她立即安排和家人分批返沪。

在重庆她至多生活了几个月的时间,且一直与母亲与继子住在一起,其间数次出现在公众场合和媒体记录之中。这段时间里,在云南从商的潘有声时时往返于昆明和重庆之间,他们当时尚年幼的继子,至今对父亲的来访有着鲜明的记忆。刘慧琴梳理的时间线,使得那些言之凿凿的 “霸占” 说法,开始显示纰漏和疑云。

写这本书的过程里,另有一些故事,是刘慧琴不曾在序言和后记中提及的。当时刘慧琴的两个女儿在加拿大东部求学,但她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幼儿,需要她的时刻照拂。一个全职工作的母亲,只能抽周末的时间来到胡蝶家中采访。

在胡蝶公寓中干坐的小儿,常常会在百无聊赖中央求母亲:“你什么时候能写完带我玩呢?” 母亲的回答总是:“快了,快了。” 孩子的可怜要求使她于心不忍,她会在采访告一段落时,让孩子和胡蝶一起到胡蝶住处附近的海滩用面包屑喂海鸥,而她自己,则坐在车里整理刚刚记录下来的采访笔记。

刘慧琴至今保存着儿子和胡蝶的合影,这些照片把朝阳和夕阳相伴的瞬间,定格为永久的记忆。《胡蝶回忆录》的文字,就是这样在牙膏一样挤压出来的点滴时间里,聚沙成塔,渐渐成形。

在整理《蝴蝶回忆录》期间,刘慧琴的儿子与小女儿在胡蝶温哥华公寓内合影(刘慧琴摄,1984年左右)

刘慧琴身上有一股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典型的清高自好,在书写这本书时表现得尤为淋漓尽致——她十分在意被人误会是在沾名人的光。三十六年前《胡蝶回忆录》出版时,诗人痖弦是玉成者。今年《胡蝶口述自传》出版后,痖弦也是最早的读者之一。痖公对此书的评价是 “干净”,因为写作者始终把自己隐退在胡蝶的声音之后。

而我,则觉得刘慧琴把自己撇得太清了。她私下里讲给我听的她和胡蝶之间的交往琐事,如果也能出现在书中,如同一部电影的拍摄侧记,将会是全书严谨的行文风格之外的一个活色生香的声部。

我曾直言不讳地告诉过刘慧琴我的遗憾,她但笑不语。这些年里我们经历了彼此生活中的许多磨难,我们早已跨过了那个察言观色的客套阶段。对于我的直言,她不一定同意,但她从不以为忤,她的宽容仁慈给了我偶尔 “撒野” 的勇气。

“在这个众说纷纭的世界里,我终于为胡蝶留下了她自己的声音。” 这是刘慧琴多次对我说的话。她把自己静静地安放在 “整理者” 的定位上,甚至把初版的稿费全数留给了胡蝶。“她比我需要,” 这是她的简单解释。在这个通货膨胀的时代里,形容词不值钱。拿 “高风亮节” 来说她,也是俗套,但我一时也找不到更合宜的词,就暂且放在此处留用。

“还有一些重要记忆,我还没有时间梳理。” 刘慧琴告诉我。我知道她的 “一些”,是指她在现今听起来不可思议的复杂身世,以及她在作协和外文所里所经历的种种往事,包括她大学刚刚毕业,即作为随团翻译派往新德里,参加亚洲作家会议筹备会议的所见;她和杨绛钱钟书一家的多年相处,还有那件一度传得沸沸扬扬的邻里争执;她眼中的作家和同事冯宗璞;她和夏衍之女沈宁几十年里的相互扶持……

对于她这样行事严谨,落笔需斟酌再三的人来说,她的故事太多,气力不够。每次看见她为还各样的人情债,做着这样那样耗费心神的杂事时,我总为她感觉心疼。我的脑子在此时分成两半,一半是作家,一半是朋友。

作家心疼她的时间,朋友心疼她的身体。作家的那一半希望自己能更狠地 “压榨” 她,像挤牛奶一样地挤出她的记忆,让历史得以在文字中存留。而朋友的那一半则希望她放下手中的一切,让记忆、写作、人情世故统统见鬼,只愿她牵着孙儿的小手,在阳光海滩上行走,闻一闻海腥味。

这两半常常吵得声嘶力竭,好在她知道我根底里的善意,一次又一次地原谅了我词语上的尖利。

1987年刘慧琴回国探亲,在杨绛钱钟书家中合影

《胡蝶口述自传》从中国电影史和胡蝶个人史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的一本书。我非专业电影人,也非历史学家,甚至也不是文学评论家。这篇文章算不得是书评,我只想借此说几句私心话而已:我希望人们在聆听胡蝶生命中的最后声音时,不要忽略那个严实地隐退在胡蝶身后的码字者。这个人的存在,才给了这本书以灵魂。

在我动笔之前,刘慧琴再三交代我要把重点放在胡蝶身上,不要过多写她自己。我当然没有听她的。胡蝶是半个世纪以来人人皆知的高光点,而刘慧琴不是。真正知道刘慧琴的人不多,我有幸成为其中之一。

对于这本书的再版,我除了高兴之外,还有些小得意,因为我厚颜地自认为在其中也有小小的一份功劳。这几年我没少 “压榨” 刘慧琴,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求她放下琐事,逼她尽快完稿,劝她考虑这样那样的出版意向。

她对我则是一贯的纵容仁慈,把我种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行径一律称作 “鼓励。” 幸好还在正月,我就权且把她的好话当作红包收下了,也在此祝她虎年生翼,耳聪目明地写下更多的往事。

2022.2.9

(首发于2022年3月3日《北京晚报》)

2020年刘慧琴在温哥华为胡蝶潘有声夫妇扫墓,胡蝶墓地已被青草遮掩,经清理后得以再现

刘慧琴简介:

祖籍广东台山,生于上海,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先后供职于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世界文学》杂志编辑。1980年移居加拿大,海外华文女作家。曾任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会长,现任加拿大华人文学学会顾问、编委。与晚年胡蝶为至交,为其整理、撰写回忆录。

胡蝶简介:

胡蝶(1908年3月23日-1989年4月23日),原名胡瑞华,籍贯广东鹤山,出生于上海,中国最优秀的电影演员之一,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在明星日报举办的选美活动“电影皇后的选举大会”中胡蝶被评为第一名。 

1925年,胡蝶参演个人首部电影《战功》从而开启电影生涯 ;同年,在剧情电影《秋扇怨》中首次担任女主角。1928年,她受邀加入明星影片公司。1931年3月,她主演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在上海新光大戏院公映  。1932年,出演《啼笑因缘》 。

1933年1月,胡蝶以21334的票数当选由上海《明星日报》评选的“电影皇后”,之后在'中国电影皇后竞选'中,她又夺取'三连冠' ;3月,她又主演了中国首部左翼电影《狂流》 ;同年,主演的电影《姊妹花》则成为她表演生涯的代表作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胡蝶前往香港,先后拍摄了古装片《绝代佳人》以及爱情片《孔雀东南飞》等影片 。

1946年,胡蝶从上海迁居香港,在香港主演了电影《春之梦》等片后,决定告别影坛而专心辅佐丈夫潘有声从事经营 。1960年,她则凭借主演的爱情片《后门》获得第七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1966年,她拍完《塔里的女人》后结束了电影生涯 。1989年4月23日,胡蝶在加拿大去世,享年81岁。1995年获中国电影世纪奖——女演员奖。 

这是六根推送的第2683篇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蝶:电影皇后 啼笑因缘
大揭秘:电影皇后胡蝶
电影皇后:胡蝶(长图)
胡蝶简介
【转载】Rose【胡蝶:电影皇后,啼笑姻缘】
《风月》82期胡蝶:电影皇后 啼笑因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