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外科学——疖、疔

1、结块范围约3cm,突起根浅,中心有一脓头,出脓即愈的疾病是(单选)
A、疖病
B、无头疖
C、蝼蛄疖
D、有头疖
E、有头疽
 
2、患者,男,50岁,左臀部一疖肿,红肿焮痛,伴身热恶寒,口干,便干溲赤,舌苔薄黄,脉数有力。治疗时应选用的方剂是(单选)
A、黄连解毒汤
B、仙方活命饮
C、四妙勇安汤
D、银翘败毒散
E、普济消毒饮
 
3、下列疔疮,容易损筋伤骨的是(单选)
A、烂疔
B、红丝疔
C、颜面疔
D、疫疔
E、手足疔

4、蛇头疔的成脓时间是(单选)
A、3天 
B、5天
C、7天 
D、10天 
E、14天
 
5、红丝疔的好发部位是(单选)
A、面部
B、胸腹部
C、四肢后侧
D、四肢内侧
E、四肢外侧
 
 
 
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疖病是指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几个到几十个,反复发作,缠绵不愈。也可在全身各处散发疖肿,一处将愈,他处续发,或间隔周余、月余再发(A错)。无头疖是指皮肤上有一红色结块,范围小于3cm,无脓头,表面灼热,触之疼痛,2~3天化脓,溃后多迅速愈合(B错)。蝼蛄疖指多发于儿童头部,临床常见两种类型,一种是坚硬型,疮形肿势虽小,但根脚坚硬,溃破出脓而坚硬不退,疮口愈合后还会复发,常为一处未愈,他处又生;一种是多发型,疮大如梅李,相联三五枚,破溃脓出而不愈合(C错)。有头疖指患处皮肤上有一红色结块,范围小于3cm,灼热疼痛,突起根浅,中心有一脓头,出脓即愈(D对)。有头疽特点是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焮热红肿胀痛,迅速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范围常超过9~12cm,大者可在30cm以上(E错)。
 
2、【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该患者表现,发于左臀部,发热,口渴,便秘,溲赤,苔薄黄,脉数有力,符合热毒蕴结证表现,治疗方剂选用黄连解毒汤(A对)。仙方活命饮适用于体虚毒恋,阴虚内热证(B错)。四妙勇安汤适用于热毒伤阴证(C错)。银翘败毒散适用于风热证(D错)。普济消毒饮适用于风热上攻证(E错)。

3、【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疔是一种发病迅速,易于变化而危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多发于颜面和手足等处。其特点是疮形虽小,但脚跟坚硬,有如钉丁之状,病情变化迅速,容易造成毒邪走散。发于颜面部的疔疮很容易走黄而有生命危险。发生于手足部的疔疮则易损筋伤骨而影响功能。而且烂疔、红丝疔、颜面疔、疫疔均易发生传变而造成走黄,手足疔则易损伤筋骨(E对)。

4、【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蛇头疔成脓时间约10天左右,此时多阵阵啄痛不休,常影响食欲和睡眠(D对)。
 
5、【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红丝疔是发于四肢,皮肤呈红丝显露,迅速向上走窜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外因是手足部生疔,或足癣糜烂,或有皮肤破损感染毒邪,内有火毒凝聚,以致毒流经脉,向上走窜而继发红丝疔;若火毒走窜,内攻脏腑,可成走黄之证,好发于四肢内侧(D对),常有手足部生疔或皮肤破损等病史。
 
 
 

细目一  疖


要点一 疖的定义与特点

 
疖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肿势局限,范围多在3cm左右,突起根浅,色红、灼热、疼痛,易脓、易溃、易敛。临床分暑疖(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

要点二 疖的病因病机


常因内郁湿火,外感风邪,两相搏结,蕴阻肌肤所致;或夏秋季节感受暑毒而生;或因汗出不畅,暑湿热蕴蒸肌肤,引起痱子,复经搔抓,破伤染毒而成。
 
患疖后若处理不当,疮口过小,脓毒潴留,或搔抓碰伤,脓毒旁窜,加之头顶皮肉较薄、头皮窜空而成蝼蛄疖。
 
凡体质虚弱,或伴消渴、习惯性便秘等慢性疾病阴虚内热者,或脾虚便溏者,容易染毒而成疖病。

要点三 疖的临床表现


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可伴发热、口干、便秘、苔黄、脉数等症状。

1、有头疖 

患处皮肤上有一红色结块,范围约3cm,灼热疼痛,突起根浅,中心有一脓头,出脓即愈。

2、无头疖 

皮肤上有一红色结块,范围约3cm,无脓头,表面灼热,触之疼痛,2-3天化脓,溃后多迅速愈合。
 
3、蝼蛄疖 

多发于儿童头部。临床常见两种类型。一种是坚硬型,疮形肿势虽小,但根脚坚硬,溃破出脓而坚硬不退,疮口愈合后还会复发,常为一处未愈,他处又生。一种是多发型,疮大如梅李,相联三五枚,溃破脓出而不易愈合,日久头皮窜空,如蝼蛄串穴之状。病久可损及颅骨,如以探针或药线探之,可触及粗糙的骨质。
 
4、疖病 

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几个到几十个,反复发作,缠绵不愈。也可在身体各处散发疖肿,一处将愈,他处续发,或间隔周余、月余再发。患消渴病、习惯性便秘或营养不良者易患本病。

要点四 疖的治疗方法

 
以清热解毒为主。暑疖需兼清暑化湿,疖病多虚实夹杂,必须扶正固本与清热解毒并施,或兼养阴清热或健脾和胃;对伴消渴病等慢性病者、必须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1、内治
 
(1)热毒蕴结证
 
证候:常见于气实火盛患者。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轻者疖肿只有一两个,多则可散发全身,或簇集一处,或此愈彼起。伴发热,口渴,溲赤,便秘。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2)暑热浸淫证
 
证候:发于夏秋季节,以小儿及产妇多见。局部皮肤红肿结块,灼热疼痛,根脚很浅,范围局限。伴发热,口干,便秘,溲赤。舌苔薄腻,脉滑数。
 
治法:清暑化湿解毒。
 
方药:清暑汤加减。

加减:疖在头面部,加野菊花、防风;疖在身体下部,加黄柏、苍术;热毒内盛者,加黄连、黄柏、山栀,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积实。
 
(3)体虚毒恋、阴虚内热证
 
证候:疖肿常此愈彼起,不断发生。或散发全身各处、或固定一处,疖肿较大,易转变成有头疽。伴口干唇燥。舌质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加减。
 
(4)体虚毒恋,脾胃虚弱证
 
证候:疖肿泛发全身各处,成脓、收口时间均较长,脓水稀薄。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质淡或边有齿痕,苔薄,脉濡。

治法:健脾和胃,清化湿热。

方药: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2、外治

(1)初起,小者用千捶膏盖贴或三黄洗剂外搽,大者用金黄散或玉露散,以金银花露或菊花露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或紫金锭水调外敷;也可用鲜野菊花叶、蒲公英、芙蓉叶、龙葵、败酱草、丝瓜叶取其一种,洗净捣烂敷于患处,每天1-2次,或煎后每日外洗2次。

(2)脓成,宜切开排脓,掺九一丹,太乙膏盖贴;深者可用药线引流。脓尽用生肌散掺白玉膏收口。

(3)蝼蛄疖,宜作十字形切开,如遇出血,可用棉垫加多头带缚扎以压迫止血。若有死骨,待松动时用镊子钳出。可配合垫棉法,使皮肉粘连而愈合。

细目二  疔


要点一 疔的特点与种类

 
疔是一种发病迅速、易于变化而危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多发于颜面和手足等处。其特点是疮形虽小,但根脚坚硬,状如钉丁,病情变化迅速,易毒邪走散。发于颜面部的疔疮,易走黄而有生命危险;发于手足部的疔疮,易损筋伤骨而影响功能。

根据发病部位和性质不同,疔分额面部疔疮、手足部疔疮、红丝疔、烂疔、疫疔等。

要点二 颜面部疔疮的定义与特点

 
颜面部疔疮是指发生于颜面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颜面部疖、痈。由于发病部位不同,名称各异,如疔疮生于眉心者,叫眉心疔,又称印堂疔;生于两眉棱者,称眉棱疔;生于眼胞者,称眼胞疔;生于颧部者,称颧疔;生于人中者,称人中疔;生于人中两旁者,称虎须疔;生于口角者,称锁口疔;生于两唇内里者,称反唇疔;生于颏部者,称承浆疔等。

要点三 颜面部疔疮的病因病机

 
主要因火热之毒为患。其毒或从内发,如恣食膏梁厚味,醇酒辛辣炙煿,脏腑蕴热内生;或从外受,如感受风热火毒,或皮肤破损染毒。火热之毒蕴蒸肌肤,以致气血凝滞,火毒结聚,热胜肉腐而成。若火毒炽盛,内燔营血,则成走黄重证。

要点四 颜面部疔疮的临床表现与疖的鉴别


1、颜面部疔疮的临床表现

多发于额前、颧、颊、鼻、口唇等部。初期,在颜面部某处皮肤上忽起一粟米样脓头,或痒或麻,以后逐渐红肿热痛,肿势范围约3-6cm,但根深坚硬,状如钉丁,重者有恶寒发热等症状。中期,约第5-7日,肿势逐渐增大,四周浸润明显,疼痛加剧,脓头破溃。伴发热口渴,便干溲赤,苔薄腻或黄腻,脉象弦滑数等。后期,约第7-10日,肿势局限,顶高根软溃脓,脓栓(疔根)随脓外出,肿消痛止,身热减退。病程一般10-14天。
 
若处理不当,或妄加挤压,或不慎碰伤,或过早切开等,可引起走黄,见疔疮顶陷色黑无脓,四周皮肤暗红,头面、耳、项俱肿,伴壮热烦躁,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苔黄糙,脉洪数等。
 
2、颜面部疔疮与疖的鉴别
 
疖好发于颜面部,但红肿范围不超过3cm,无明显根脚,一般无全身症状。

要点五 颜面部疔疮的治疗


内治以清热解毒为大法,火毒炽盛证宜凉血清热解毒。外治根据初起、成脓、溃后,分别采用箍毒消肿、提脓祛腐、生肌收口治疗。

1、辨证论治
 
(1)热毒蕴结证
 
证候:红肿高突,根脚收束,发热头痛。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2)火毒炽盛证

证候:疮形平塌,肿势散漫,皮色紫暗,焮热疼痛。伴高热,头痛,烦渴,呕恶,溲赤。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治法:凉血清热解毒。
 
方药: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加减。

2、外治法
 
(1)初起  

宜箍毒消肿,用金黄散、玉露散以金银花露或水调成糊状围敷,或千捶膏盖贴,或六神丸、紫金锭研碎醋调外敷。

(2)脓成  

宜提脓祛腐,用九一丹、八二丹撒于疮顶部,再用玉露膏或千捶膏敷贴。若脓出不畅,用药线引流;若脓已成熟,中央已软有波动感时,可切开排脓。

(3)溃后  

宜提脓祛腐,生肌收口。疮口掺九一丹,外敷金黄膏,脓尽改用生肌散、太乙膏或红油膏盖贴。

要点六 手足部疔疮的临床表现

 
发病部位多有受伤史。
 
1、蛇眼疔 

初起时多局限于指甲一侧边缘的近端处,轻微红肿疼痛,2-3天成脓,待出脓后,迅速愈合。若失治,可在指甲背面上透现点黄色或灰白色脓疮,或整个甲身内有脓液,或甲下溃空,或胬肉突出,甚至指(趾)甲脱落。
 
2、蛇头疔 

初起指端感觉麻痒而痛、继而刺痛,灼热肿胀,色红不明显,随后肿势逐渐扩大。中期肿势扩大,手指末节呈蛇头状肿胀。酿脓时有剧烈的跳痛,患肢下垂时疼痛更甚,局部触痛明显,约10天成脓。伴恶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后期一般脓出肿退痛止,趋向痊愈。若损骨,则溃后脓水臭秽,经久不愈,余肿不消,或胬肉突出。
 
3、蛇肚疔 

发于指腹部,整个患指红肿疼痛,呈圆柱状,形似小红萝卜,关节轻度屈曲,不能伸展,若强行扳直,即觉剧痛。诸症渐重,7-10天成脓。溃后脓出黄稠,逐渐肿退痛止,约2周痊愈;若损伤筋脉,则愈合缓慢,常影响手指的屈伸。

4、托盘疔 

初起整个手掌肿胀高突,失去正常的掌心凹陷或稍凸出,手背肿势通常更为明显,甚则延及手臂,疼痛剧烈,或伴发红丝疔。伴恶寒发热,头痛,纳呆,苔薄黄,脉滑数等症状。约2周成脓,可损伤筋骨,影响屈伸功能,或并发疔疮走黄。若溃后脓出,肿退痛减,全身症状亦随之消失,再过约7-10天愈合。

5、足底疔 

初起足底部疼痛,不能着地,按之坚硬。3-5日有啄痛,修去老皮后,可见到白色脓点。重者肿势蔓延到足背,痛连小腿,不能行走,伴恶寒发热,头痛,纳呆,苔黄腻,脉滑数等。溃后流出黄稠脓液,肿消痛止,全身症状也随之消失。

要点七 手足部疔疮成脓期切开引流要求

 
宜及早切开排脓,一般应尽可能循经切开。蛇眼疔宜沿甲旁0.2cm挑开引流。蛇头疔宜在指掌面一侧作纵形切口,必要时行对口引流;蛇肚疔宜在手指侧面作纵形切口,切口长度不得超过上下指关节面。托盘疔应依掌横纹切开,切口应够大,保持引流通畅,手掌处显有白点者,应先剪去厚皮,再挑破脓头。甲下溃空者需拔甲。

要点八 红丝疔的定义、特点及治疗


1、红丝疔的定义、特点

红丝疔是发于四肢,皮肤呈红丝显露,迅速向上走窜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其特点是先有手足疔疮或皮肤破损,红肿热痛,继则患肢内侧皮肤出现红丝一条或数条,迅速向躯干方向走窜,可伴恶寒发热等症状,邪毒重者可内攻脏腑,发生走黄。

2、红丝疔的治疗

治疗宜清热解毒,佐以凉血活血。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灶。

(1)内治法

1)火毒入络证
 
证候:患肢红丝较细,红肿疼痛。全身症状较轻。苔薄黄,脉濡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
 
2)火毒入营证

证候:患肢红丝粗肿明显,迅速向近端蔓延,并伴臖核肿大作痛,全身寒战高热,头痛,口渴。苔黄腻,脉洪数。
 
治法:凉血清营,解毒散结。

方药: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加减。
 
(2)外治法

红丝细者,宜用砭镰法,局部皮肤消毒后,以刀针沿红丝行走途径,寸寸挑断,并用拇指和食指轻捏针孔周围皮肤,微令出血,或在红丝尽头挑断,挑破处均盖贴太乙膏掺红灵丹。初期可外敷金黄膏、玉露散;若结块成脓,则宜切开排脓,外敷红油膏;脓尽改用生肌散、白玉膏收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颜面疔』颜面疔疮病证概述
效方治疗疔疮 5
《中医外科学》重点梳理
2 颜面部疔疮
下篇 第四章 外科病证 第一节 疔
蛇头疔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