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轮考点】考纲重点之中诊八纲辨证(一)
userphoto

2022.05.26 山东

关注

01

下列哪项是阳虚证的典型表现(单选)

A.神疲乏力

B.形体消瘦

C.形寒肢冷

D.舌暗脉细

E.大汗淋漓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C。

阳虚证是指人体阳气亏损,其温养、推动等功能减退,故其典型表现为形寒肢冷(C对)。神疲乏力是气虚证的典型表现(A错)。形体消瘦是阴虚火旺的典型表现(B错)。舌暗脉细常见于血瘀证(D错) 。大汗淋漓常见于气脱证(E错)。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2

下列选项中,属于阴虚证典型表现是(单选)

A.发热恶寒

B.五心烦热

C.精神萎靡

D.苔黄脉细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B。

阴虚证是指人体阴液亏少,其滋润、濡养等功能减退,且无以制阳,阳气偏亢,故以口咽干燥、五心烦热(B对)、潮热盗汗等为典型表现。发热恶寒是寒淫证的典型表现(A错)。精神萎靡常见于气血亏虚(C错)。黄苔主热证、里证;常见于热证,脉细可见于气虚、阴血亏虚、湿证(D错) 。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3

下列哪项是亡阳的表现(单选)

A.汗出热而咸

B.面赤肢温

C.脉浮数而空

D.口渴饮冷

E.以上都不是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C。

亡阳是指人体的阳气极度衰微而欲脱,温养、推动等功能严重减退,故见身恶寒,手足冷(B错),肌冷,冷汗淋漓(A错) ,口不渴而喜热饮(D错) ; 虚阳欲脱于外故可见脉浮而数,温养、推动气血的功能严重减退,故可见脉空(C对)。汗出热而咸、面赤肢温、口渴饮冷,均见于亡阴证(人体阴液严重耗损而欲竭)。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4

伤阴的临床表现是(单选)

A.肌肤、口唇、舌咽干燥,尿少便干

B.形体消瘦,五心烦热,盗汗,脉细数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C。

阴虚证是指人体阴液亏少,其滋润、濡养等功能减退,故肌肤、口唇、舌咽干燥,尿少便干,舌少苔(A对) ;阴虚无以制阳,使得阳气偏亢,故形体消瘦,五心烦热,盗汗,舌红,脉细数(B对),故二者均是伤阴的临床表现(C对)。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5

形成亡阳病机的因素是(多选)

A.过用汗法,汗出过多

B.元气耗散,虚阳外越

C.邪盛正衰,正不敌邪

D.寒湿侵袭,损伤阳气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ABC。

亡阳证是指人体的阳气极度衰微而欲脱,可因阳虚进一步发展,元气耗散,虚阳外越所致(B对),或因阴寒之邪过盛而致阳气暴伤(C对),或因过用汗法、汗出过多(A对),亡血,失精等致阴血消亡而阳随阴脱所致,或因外伤、剧毒、痰瘀阻窍而使阳气暴脱所致。寒湿侵袭,损伤阳气,至多会导致阳虚(D错)。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中医诊断学
第七章  八纲辨证(一)
第一节  阴阳
 
考点一:阴证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1.概念

凡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阴证。凡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内的、向下的、不易发现的,或病邪性质为阴邪致病、病情变化较慢等,均属阴证范畴。
 
2.临床表现

(1)望诊:面色苍白或暗淡,精神萎靡。

(2)闻诊:语声低怯。

(3)问诊:身重蜷卧,畏冷肢凉,倦怠无力,纳差,口淡不渴,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溏泄气腥。

(4)舌脉:舌淡胖嫩,及脉沉迟、微弱、细。
 
考点点拨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可以统括其余六个部分,所以阴证的临床表现需重点掌握。对于阴证的临床表现要结合阴的特性来把握。
 
考点二:阳证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1.概念

凡符合“阳”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阳证。如表证、热证、实证,或症状表现于外的、向上的、容易发现的,或病邪性质为阳邪致病、病情变化较快等,均属阳证范畴。
 
2.临床表现

(1)望诊:面色潮红或通红,身热喜凉,狂躁不安,口唇燥裂。

(2)问诊:恶寒发热,口干渴饮,小便短赤涩痛,大便秘结奇臭。

(3)闻诊:呼吸气粗,语声高亢,喘促痰鸣。

(4)舌脉:舌红绛,苔黄黑生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
 
考点点拨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可以统括其余六个部分,所以阳证的临床表现需重点理解记忆。对于阳证的临床表现要结合阳的特性来把握。
 
考点三:阴虚证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1.概念

指体内阴液亏少而无以制阳,滋润、濡养等作用减退,以咽干、五心烦热、盗汗、脉细数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
 
2.临床表现

(1)望诊:形体消瘦,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潮热,盜汗。

(2)问诊:口干不欲饮,咽干,四肢温和,小便短黄,大便干结。

(3)舌脉:舌红少津或少苔,脉细数等。

阴虚证的辨证依据:①病久体弱。②以五心烦热、尿黄便结、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为主要表现。
 
考点点拨

阴虚证的临床表现是一个高频考点,几乎每年都有相关的考题,要求大家重点把握。考查的重点是阴虚证的一些特征性的表现如五心烦热、口渴而不多饮等。注意与阳虚证相鉴别。对这个证的掌握对于大家以后复习脏腑辨证会有很大的帮助。
 
考点四:阴虚证的证候分析
 
1.原因

(1)热病之后,或杂病日久,伤耗阴液。

(2)情志过极,火邪内生,久而伤及阴精。

(3)房事不节,耗伤阴精。

(4)过服温燥之品,使阴液暗耗。
 
2.证候分析

阴液亏少,则机体失却濡润滋养,同时由于阴不制阳,则阳热之气相对偏旺而生内热,故表现为一派虚热、干燥不润、虚火内扰的证候。
 
3.常见者有肺阴虚证、心阴虚证、胃阴虚证、脾阴虚证、肝阴虚证、肾阴虚证等,并表现出各自脏器的证候特征。
 
考点点拨

此考点直接出题的可能性不大,但理解阴虚证的证候分析有助于记忆其临床表现。
 
考点五:阳虚证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1.概念

指体内阳气亏损,其温养、推动等作用减退,以畏冷肢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2.临床表现

(1)问诊:畏冷,肢凉,口淡不渴,或喜热饮,或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不利,大便稀薄。

(2)望诊:面色㿠白。

(3)舌脉: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或数大无力。

(4)可兼有神疲,乏力,气短等气虚的表现
阳虚证的辨证依据:①病久体弱。②以畏冷肢凉、小便清长、面白、舌淡等为主要表现。
 
考点点拨

阳虚证的临床表现是一个高频考点,需重点把握。注意与阴虚证相鉴别:阳虚证表现为一派虚寒表现,阴虚证则表现为一派虚热表现。掌握此考点对于以后复习脏腑辨证时会有很大的帮助。
 
考点六:阳虚证的证候分析
 
1.原因

(1)久病损伤,阳气亏虚,或气虚进一步发展。

(2)久居寒凉之处,或过服寒凉清苦之品,阳气逐渐耗伤。

(3)年高而命门之火渐衰。
 
2.证候分析

(1)由于阳气亏虚,机体失却温煦,不能抵御阴寒之气,而寒从内生,于是出现畏冷肢凉等一派病性属虚、属寒的证候。

(2)阳气不能蒸腾、气化水液,则见便溏、尿清或尿少不利、舌淡胖等症。

(3)阳虚水湿不化,则口淡不渴,阳虚不能温化和蒸腾津液上承,则可见渴喜热饮。
 
3.临床常见者有心阳虚证、脾阳虚证、胃阳虚证、肾阳虚证、胞宫(精室)虚寒证以及虚阳浮越证等,并表现出各自脏器的证候特征。
 
考点点拨

此考点重在理解,可有助于大家更好地记忆阳虚证的临床表现。
 
考点七:亡阴证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问诊:汗热味咸而黏、如珠如油,身灼肢温,虚烦躁扰,恶热,口渴饮冷,小便极少。

2.望诊:皮肤皱瘪,面赤颧红,呼吸急促,唇舌干燥。

3.舌脉:舌干红,脉细数疾无力。

亡阴证的辨证依据:①有阴液严重耗损的病理基础。②以身热烦渴、唇焦面赤、脉数疾、汗出如油为主要表现。
 
考点点拨

此考点虽没有直接考查过,但是在脏腑辨证以及中医内科学的考题当中常会涉及,所以需重点掌握。注意本证发汗的表现为汗出如油,其次注意要与亡阳证相区别。
 
考点八:亡阴证的证候分析
 
1.原因

亡阴可以是病久而阴液亏虚的进一步发展,也可因壮热不退、大吐大泻、大汗不止、大量出血、严重烧伤致阴液暴失而成。
 
2.证候分析

(1)由于阴液欲绝,阴不能制阳,故见脉细数疾,身灼烦渴,面赤唇焦,呼吸急促等阴竭阳盛的证候。

(2)阳热逼迫欲绝之阴津外泄,故见汗出如油。
 
3.亡阴所涉及的脏腑,常与心、肝、肾等有关,临床一般不再逐一区分。亡阴若救治不及,势必阳气亦随之而衰亡。
 
考点点拨

此考点是理解性内容,有助于大家更好地记忆亡阴证的临床表现。直接考查的概率不大。
 
考点九:亡阳证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问诊:冷汗淋漓、汗质稀淡,肌肤不温,手足厥冷

2.望诊:神情淡漠,呼吸气弱,面色苍白。

3.舌脉:舌淡而润,脉浮数而空或微细欲绝。

亡阳证的辨证依据:①有长期阳虚病史,或有导致阳气暴亡的因素。②以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为主要表现。
 
考点点拨

此考点是一个经常会考到的内容,考查的内容常侧重于亡阳证出汗的特点、四肢的厥冷以及其脉象。因此对本证的临床表现要结合其证候分析加以理解并熟记,不要死记硬背。其次注意其与亡阴证的区别。

表7-1亡阴亡阳辨证鉴别


考点十:亡阳证的证候分析
 
1.原因

(1)一般是在阳气由虚而衰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2)亦可因阴寒之邪极盛而致阳气暴伤。

(3)因大汗、失精、大失血等阴血消亡而阳随阴脱。

(4)因剧毒刺激、严重外伤、瘀痰阻塞心窍等而使阳气暴脱。
 
2.证候分析

由于阳气极度衰微而欲脱,失却温煦、固摄、推动之能,故见冷汗、肢厥、面色苍白、神情淡漠、气息微弱、脉微等垂危病状。
 
3.临床所见的亡阳证,一般是指心肾阳气虚脱。由于阴阳互根之理,故阳气衰微欲脱,可使阴液亦消亡。
 
考点点拨

此考点重在理解,以便更好地记忆亡阳证的临床表现,应注意导致亡阳的原因。建议结合中医基础理论里的阴阳亡失病机进行复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考研倒计时34天­­||考前必记【中诊】高频考点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及其应用——阴阳
中医诊断学 八纲辨证之阴阳辨证
【中内】20考研进行时-第177天
六经辩证是中医辨证的灵魂——各种辩证体系的联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