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史青年通读本 第二编 中古史 中

第九章 隋之统一与唐之继起

从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起,到755年安禄山造反以前,共经过一世纪半有余。虽然治乱不齐,从大体上说来,总要算中国的盛世。

隋之统一南北

隋文帝杨坚,是北周的外戚。北周武帝,本是个英明的君主。因他能励精图治,所以北齐为其所灭。但他的儿子宣帝,却极荒淫。宣帝死后,儿子静帝年幼,几个用事的人,引隋文帝出来辅政,大权遂落入其手。在外有兵权的人,有好几个起兵反对他,都给他打平。公元581年,周遂为隋所篡。此时南朝本已衰弱,加以陈后主的荒淫,不多几年,也就为隋所并了。

当东晋南北朝时,政治上虽然分裂,以民族论,大体还是统一的。到隋唐时,就连少数的客族,也同化于中国了。政治上复见统一,自然有欣欣向荣之象。

隋文帝是个勤政爱民的人。他在位时,曾因年岁饥荒,自己率领百姓,出去就食。在路上,差人把百姓所吃的东西取来看,见其很坏,为之流涕。他承南北朝分裂之后,对内要图谋统一,对外有时也要用兵。[1]然而对于正赋,丝毫未曾增加;对于苛税,又经全数裁撤。国用却还很充足。府库既有盈余,到处的仓储也很丰富。这一点,论史的人都归功到他的躬行节俭。这确可以算是一个贤君了。[2]惜乎他用法太严。有一次,竟定了一条法律,抢人家一个钱的,也要处死。虽然古代的钱价,远比现在为贵,也是从来未有的事。这又不能不算是他的缺点了。

专制君主政体,把全国的大权,都集中到一个人手里,而皇位的继承,又和家族中的继承,并为一谈。祖孙父子,代代相传,如何会都得好人?如此,因君主的不好,国事就要受其影响了。隋朝就是一个例子。隋文帝的太子勇,是很粗暴的。而其次子晋王广,却颇能有意做作,装作好人。文帝是最相信他的皇后独孤氏的话的。独孤后也喜欢晋王,就废太子勇而立他为太子。文帝死后即位,这就是著名荒淫的隋炀帝。

炀帝之开运河

隋朝是建都在长安的。炀帝即位之后,又以洛阳为东都。在那里大营宫室。又开通济渠,把谷洛二水引入黄河。再自河入汴,自汴入淮,以接通江南的邗沟。又开江南河,从现在的镇江到杭州,共长800里。运河沿岸,都筑了堤,种着杨柳。炀帝坐了龙船,往来于洛阳、江都之间。

运河与南北交通之关系

开运河的工程太大了,一时都要役使人民,自然要算是虐政。然而合前后而观之,对于交通,却是有利益的。原来中国的大川,都是从西向东的。所以其交通,东西易而南北难,沟通南北的运河,实在相需最亟。春秋末年,吴国因伐齐之故,开始沟通江淮。这一条河,后人称为邗沟,就是现在的淮南运河。邗沟之西,当时还有一条鸿沟。是从河南的荥泽县,引河水东南流,经历豫东、鲁西,接连淮水的。[3]其作用,颇和现在的贾鲁河相像。汉朝建都关中,要运河南、山东的粮食,去供给他。当时所利用的是河渭。所以到东汉明帝时,有从荥阳通到千乘[4]的运河。鸿沟在这时代,却渐渐的湮塞了。直到隋炀帝,才又把河淮沟通。唐宋之世,还深赖其利。[5]元明清三代,建都在北平。所要便利的,又是从江南到北平的水路。所以又引汶水分流南北,以成现在的山东运河,和淮南、江南运河相连接。历代的开运河,在当时或不免劳费,然合前后而观之,在经济上和文化上,确是有利益的。即以工程论,亦和长城并称为中国的两大工程。

隋之灭亡

炀帝既十分奢侈,还要外事四夷。西则招致西域诸胡,诱西突厥献地,开设郡县。东则三次发大兵,征讨高句丽。[6]遂至群雄并起,天下大乱。炀帝却还滞留在江都。后来又想迁都南京。跟随他的,都是些关中人,心上很不愿意,把他杀掉。隋朝就此灭亡了。[7]

隋末群雄

这时候,北方群盗如毛。而在河南相争持的李密、王世充,和河北的窦建德,势力较大。次之则是据陇右的薛举,河西的李轨,和马邑的刘武周。[8]

唐之兴起与平群雄

唐太宗像

唐高祖李渊,是隋朝的太原留守。听了他次子世民的话,以公元618年,在太原起兵。先取关中,以为根据之地。次平河西、陇右。刘武周南攻山西,也给唐朝打败了。李密为王世充所败,投降唐朝,旋又出关谋叛,为唐朝伏兵所杀。世民攻王世充,把他围在洛阳。窦建德发兵来救,世民据虎牢迎击,把他生擒。王世充也就投降了。北方大局略定。南方则萧铣据江陵,地盘最大。唐朝遣将把他灭掉。长江下流,也有纷纷割据的,后来都并于杜伏威。伏威也投降唐朝。其余割据一郡或一县的,也大多数来投降。间有少数,则用兵力戡定。只有割据北边的几个人,依附突厥的势力,平定比较难些。然到太宗即位之后,亦就都平定了。

唐高祖的平定天下,都是秦王世民的力量。他的哥哥太子建成,兄弟齐王元吉忌他,要想谋害他,反给秦王所杀。高祖亦传位于秦王,是为太宗。这事在公元626年。太宗是著名的贤君,他勤于听政,明于知人。用房玄龄、杜如晦为宰相,王珪、魏征等做谏官,也都是有名的贤臣。所以在位时,海内太平,百姓安乐,而对外的武功亦很盛。

【小结】

(一)试述南北朝统一的经过。

(二)试述隋朝治乱的大略。隋朝和秦朝比较,有何同异之点?

(三)隋炀帝所开的运河,大略如何?运河是否起于隋炀帝?隋以后运河的变迁如何?

(四)隋末群雄,哪几个最重要?唐朝怎样平定他?

(五)唐朝在何处起兵?以何处为根据地?

* * *

【注释】

[1] 见下章。

[2] 《文献通考·国用考》,有一段论隋朝的财政的。周时的盐、酒、入市等税,文帝都把他免除,赋役也有减免。

[3] 参看第一编“中古史”第二章附注。

[4] 千乘,东汉县名,故城在今山东高苑县北。

[5] 唐朝建都在长安。他的运输是按着水的涨落:二月里从扬州出发,从邗沟入淮。四月里自淮入汴。六、七月里,达到黄河口。八、九月里,又从黄河入洛水。自此而西,陆运以入渭水。宋朝建都开封,称通江淮一带的水为东河。当时江淮流域的物品,都靠这一条水,运输到京城里。就是广东的货物,也有经江西到长江;陕西的货物,亦有经四川到长江;接连着运河,以入京城的。所以沟通江、淮、河、汴的运河,利益实在很大。

[6] 详见下章。

[7] 王世充在东都,和唐朝初起时,都曾立隋朝的一个王做皇帝,然而不久,就都把他废掉了。

[8] 现在的甘肃省,大部分总称陇右。其西北一部分,称为河西。

第十章 隋唐之武功与对外交通

对外交通,是社会自然的发展;武功则是国家的政治势力。二者本不是一件事。然而其关系,是很密切的。武功盛,则国家的声威远播,来朝贡的国就多,因此会引起社会的交通。况且盗贼不作,往来便利,民间的交通,自然格外兴盛了。隋唐的武功,是和两汉并称的。所以其对外交通之盛,也彼此相伯仲。

后汉时,匈奴败亡,漠南北之地为鲜卑所据。两晋时,鲜卑部落纷纷侵入中国,于是丁令又起而乘其后。丁令便是西洋人通称为突厥,中国人通称为回族的。回族之名,源于回纥。突厥、回纥,都是一个部落之称,并不是他全族的总名。他全族的总名,汉人称为丁令,南北朝时作敕勒,唐人则作铁勒。这一个民族,是住在西伯利亚南部,从贝加尔湖畔,蔓衍于两海[1]之北的。恰在蒙古地方的游牧种族和西域诸国的北方。当南北朝时,此族已纷纷侵入漠北。鲜卑的分部,有一个唤做柔然的,不服拓跋魏,为魏所破,逃到漠北,征服敕勒。就靠着他们,和北魏对抗。又被魏太武帝击破了,把他们迁徙到漠南。这一部分的铁勒,就慢慢地和中国人同化,柔然也自此衰弱了。南北朝末,柔然复强。当时东西魏对立,怕他和敌人联络,都很敷衍他。然而柔然终于不能复振,于公元6世纪中叶,为突厥所灭。突厥是起于金山[2]的。既灭柔然,声势大盛。葱岭以西之地,亦都为其所征服。俨然是亚洲北部的一个大帝国了。

隋代之武功

突厥对于周齐,还是维持着柔然对东西魏的位置的。隋文帝统一之后,骄横如故。需索不遂,就要起兵侵掠。文帝乃运用外交手腕,先离间其西方的可汗,和其大可汗分离。突厥由是分为东西。后来又离间其东方的可汗,和大可汗相攻,把大可汗灭掉。东突厥就臣服于中国。炀帝时,西突厥可汗来朝,亦为中国所羁留。北方积年的大敌,居然给中国征服了。

西域各国,是比较文明的。汉末大乱,和中国的国交,虽然中断,然民间的贸易往来,则迄未尝绝。中国对于西域各国人,初称为西域胡,简称西胡,后来也径称为胡人。两晋南北朝时,胡人往来或留居中国的很多。苻秦强盛时,曾遣吕光[3]征服葱岭以东诸国。然而未及还兵,而苻秦已乱。中国对西域的国交,不久又断绝了。直到拓跋魏强盛后,才又有往来。此时中国对于西域交通的范围也很广。隋炀帝时,曾令裴矩招致西域诸胡,前来朝贡和互市。一时张掖[4]之地,成为中外贸易的重心。当时裴矩曾撰有西域各国的图志,惜乎现在都亡佚了。交州的南境,当晋时分裂为林邑国,屡次侵寇交州。隋炀帝即位后,遣兵把他打破。又曾用兵于流求,并遣使通赤土。流求就是现在的台湾。赤土,大约是暹罗湾沿岸之地。炀帝本是个奢侈无度的人。他的通四夷,不过是出于侈心。当时招致西域诸胡,沿途盛行供张。又引诱西突厥献地,在今青海、甘肃之间,设立四郡。谪发罪人去居住。还要从内陆转运东西去供给他。这些,都是很劳费的。后来又三次征高句丽。调兵运饷,骚动更甚。因此弄得天下大乱。这真是敝中国以事四夷了。然而中国的国力,当这时代,确有对外发展的可能,不过给炀帝一个人弄糟了罢咧。所以隋灭唐兴,武功更见兴盛。

唐初之武功

唐初,对外最大的问题,还是突厥。隋末大乱,中国人逃到突厥去的很多。因此其众骤盛。北边割据的人,都对他称臣奉贡。唐高祖初起,也很敷衍他。然而突厥骄而且贪。天下既定之后,还要连年入寇。太宗乃乘其饥荒和内乱,于公元630年,把他灭掉。突厥强盛时,东征西讨,本是多用铁勒之众的。当时铁勒各部,以薛延陀、回纥为最强。突厥灭后,薛延陀继居漠北,又为太宗所灭。回纥继居其地,对中国就很恭顺了。

唐代疆域图

葱岭以东各国,从汉末以来,互相吞并,国数渐次减少。到唐时,只剩得高昌、焉耆、龟兹、于阗、疏勒等几个较大的国家了。[5]高昌本是晋朝所设的郡,后来独立为国的,所以华化最深。此外诸国,唯于阗人的相貌,颇像中国人。其余,大概是深目高鼻的西洋种。太宗因高昌逆命,用兵把他征服。又遣兵讨破焉耆和龟兹。葱岭以东,就都臣服。天山北路,从现在的伊犁向西,都是西突厥的属地,或属国。当太宗时,就有来朝贡的。公元657年,高宗乘西突厥内乱,把他灭掉。中国的属地,在名义上,就直到波斯。比汉朝都护管辖之地,远得多了。

西藏和中原,南北朝以前是无甚交接的。隋唐之世,后藏地方,有一个女国,曾经来通朝贡。而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吐蕃,亦于唐初兴起。吐蕃先世,《唐书》上说他是羌种,又说他是北凉之后,似乎都不足为据。据清朝人所翻译的《蒙古源流考》[6],则吐蕃王室的先世,是从印度来的。这话信否虽亦难断定,然而吐蕃后来的文化,确和印度很为接近,或者不无理由。先是西晋时,鲜卑慕容氏的支庶,有一个唤做吐谷浑[7]的,曾经侵入青海,国号就称为吐谷浑。历晋、南北朝,都通朝贡。其文化虽然无足称述,较之前此的羌人,却进步许多了。唐初,吐蕃的君主唤做弃宗弄赞的强盛,把吐谷浑打破了。太宗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这事在公元641年。公主是信佛的,佛教就流行于吐蕃。是为西藏开化之始。

从佛教输入以来,中国和印度的往还,可谓很为密切。然而国交上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唐太宗时,高僧玄奘因求法到印度,对北印度的乌苌国王,盛称太宗的功德。乌苌国便遣使来朝。太宗亦遣王玄策往使。适会国王薨逝,叛臣篡位,发兵拒击玄策。玄策逃到吐蕃边界上,发吐蕃和泥婆罗[8]的兵,把他打败,擒送阙下。这是中国兵威对南方最盛的一次。从此以后,印度和南洋各国,来朝贡的就颇多。

太宗的用兵,可谓所向无前,只有高句丽,太宗自将伐他,仍未能取胜。直到高宗时,才乘其内乱,把百济和高句丽,先后灭掉。此外东北诸国,如现在热河境内的奚、契丹,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的靺鞨,从黑龙江流域直至兴安岭山脉以北的室韦,亦都臣服于唐。

唐之属地管辖

总算起来,唐朝的疆域是比汉朝更广大了。唐朝对于来降的国和部落,都设置羁縻都督府州。以其国王和酋长为都督、刺史。总计其数,共800有余。羁縻府州,只是一个空名。实际上管理属国和属部的,是边州都督和都护。都护府有六:安北、单于两府,是管理漠南北的。安西、北庭,是管理西域的。安东是管理东北诸夷的。安南是管理南方诸国的。[9]

唐代之东西交通

唐时,东西的交通亦很盛。隋时通西域,共有三条路:其(一)出天山北路,经铁勒、突厥之地而至拂苏。这是从亚洲北部到欧洲的。拂苏就是东罗马。其(二)是出葱岭向西南到波斯。其(三)是出葱岭到北印度。唐时还是如此。又有一条路,从安南经云南、缅甸到印度,分支出柬埔寨,和广州通海的路相接。广州通海的路,是经麻剌甲海峡入印度洋到大食的。

唐代之对外贸易

大食,就是现在的阿剌伯人[10],其地本隶属于波斯。唐初,回教教主默罕默德[11]兴起。骤臻强盛,灭波斯,伐东罗马。到唐朝中叶以后,葱岭以西,就全给他吞并去了。大食强盛之时,地跨亚欧非三洲,和唐朝可以算得东西对立的两大帝国。两国在政治上无甚关系,而贸易上的往还,则极为密切。据阿剌伯人所做的旅行记:公元1世纪后半,西亚细亚的商船才达到安南地方。三世纪中叶,中国的商船南达槟榔屿,4世纪到锡兰,5世纪到亚丁。终至在波斯和美索不达米亚,独占商权。直至7世纪末,大食人才代之而兴。然则当唐初,还是中国人独占商权的时代,阿剌伯人的代兴,要在武后之世了。不论是中国人,阿剌伯人掌握商权的时代,中西的贸易都是很兴盛的。到唐朝中叶以后,中国在广州,已设有市舶司,以管理外来的商人而收其税。直到公元878年,黄巢作乱,攻陷广州之时,据居留在中国的阿剌伯人记载;回教徒等被杀的,还有12万之多。而长江流域的扬州,当唐中叶后,留居的贾胡,亦复不少。[12]可见贸易兴盛的情形了。

【小结】

(一)国家的武功,和对外的交通,有怎样的关系?

(二)从秦汉到隋唐,占据蒙古地方的是哪几种人?

(三)何以突厥当周齐时,很为骄横,到隋唐时,就给中国人征服了?

(四)试述隋唐对西域的关系。

(五)隋唐时通西域的三条路,哪一条最平坦易行?哪一路经过之地,较为繁盛?

(六)唐代对南方的通路如何?

(七)唐代海外交通的路线如何?

(八)唐时,西方最强大,而且和中国交通最盛的,是什么国?其创业的为何人?

* * *

【注释】

[1] 谓里海、咸海。

[2] 今阿尔泰山。

[3] 即后凉之祖。

[4] 今甘肃张掖县。

[5] 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县。龟兹,今新疆库车县。焉耆、于阗、疏勒,今县均同名。

[6] 此书为信喇嘛教的蒙古人所著,名为《蒙古源流考》,其中三分之二,反是说的西藏的事情。

[7] 慕容魔的庶兄。

[8] 今廓尔喀。

[9] 安北、单于两都护府,是统辖漠南北的,属关内道,其治地时有迁徙。安西都护府,治今库车。安北都护府,治今迪化。安东都护府,设在朝鲜的平壤。安南都护府,设在越南的东京。

[10] 即阿拉伯人。

[11] Mahmet,这是现在通行的译名,《唐书》作摩诃来。

[12] (12)《唐书·田神功传》,说他的兵在扬州大掠,大食、波斯的商人,死掉好几千。这事在公元760年。

第十一章 隋唐之政治概况

中国历代,每逢海宇升平之际,对于政治制度,总有一番改革的。隋唐之世,就是这个时候了。

隋之政制

隋朝的政制,是沿袭魏晋南北朝,而加以改变整理的。自魏晋以后,宰相之官,废而不设,而其实权则在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隋朝也还是如此。[1]三省的职权:中书是和皇帝议定办法的,门下省加以审查,然后发下尚书省,施行出去。所以尚书省实在是庶政的总汇。历代都分曹办事。到隋朝,又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分统诸曹。这是模仿《周礼》的六官的。其制度,遂为后来所沿袭。[2]中国的法律,大体上是定于晋朝的。其刑法,则经南北朝至隋而后大定。原来古人称加害于身体的为刑,[3]两汉之世,则称为肉刑。汉文帝因受女子缇萦的感动,把肉刑废除,代之以髡钳和笞。[4]笞刑看似轻微,实际上往往至死;至于髡钳,则所谓“仅剔其毛发”,又未免失之过轻了。南北朝之世,徒流之刑,才逐渐兴起。到隋朝,乃加以整理,而成笞、杖、徒、流、死五刑。死刑分绞斩两种。徒的年限,流的里程,以及笞杖之数,各有规定。从此以后,历代亦就大体相沿,无什改变了。[5]选举制度,隋朝也有改革。后世盛行的进士科,是起于隋炀帝的,但其制不详,隋朝最有关系的,是将前此由郡县长官自辟的佐官,改由吏部除授。这一件事,从前议论的人,颇有不以为然的。但长官自用僚属,往往不免徇私;徇私引用的人,尤易于通同作弊。隋朝此举,实在对于选政,是颇有裨益的。

唐初之政制

唐朝的制度,又是沿袭隋朝而渐变的。三省的长官,多不除人,但就他官,加一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目,其人就算做宰相了。中书门下两省的事情,亦往往在政事堂内会议,不一定是中书先决定办法,然后门下加以审查,这是所以求简捷的。御史一官,到唐代威权渐重,亦颇得重视监察之意。[6]外官:从南北朝以来,州的区域,渐次缩小。第八章中,业已述及了。隋时或废州存郡,或废郡存州,然不过更换名目,实际上还是一样。唐朝则并州郡为一级,而郡大抵是虚名。其上设道,置采访使等,也是个监察之官,和汉时的刺史一样。

赋税及取士制度之改革

唐代的制度,最有关系的,是赋税和取士之制。古代农民,有两种负担:一种是税,是田上所出的农作品。一种是赋,是马、牛、车、辇等军用品。汉世税称田租,有田的人才出。赋则变为口钱,是全国的人一律要出的。汉魏之际,户赋渐兴。晋武帝平吴,定户调之式[7]。全国人民,因年龄、属性之别,而授田有多少之差。年龄、属性相同的,授田都是一样。所收的赋税,自然也是一样。此制定后,天下旋乱,实行至何程度,很是疑问。北魏孝文帝时,又有均田之令。其用意,也和晋朝的户调式一样。但有桑田、露田之别。露田是要还官的,桑田则作为私有。平均地权,两汉以来,久经有此议论。激烈的要把土地都收归国有,[8]缓和的则主张限民名田。[9]总因土地多在私人之手,不易实行。当时有一种议论,说平均地权之策,宜于大乱之后,土田无主之时行之。户调式和均田令,就是实行此等学说的。露田、桑田之制,大约是所以调和私有财产的。[10]唐朝的制度,也还是如此。私有的田,称为世业;由官给,将来要还官的,则称为口分。唐制更精详的,是乡有宽狭之别。田多,足以分给居民的为宽乡,不足的为狭乡。狭乡授田,要减宽乡之半。庶人徙乡,和贫无以葬的,得卖世业田。如能从狭乡徙宽乡,得并卖口分田,这是奖励他移徙的意思。[11]世业田虽得卖买,但最小最大,仍有一个制限。而乡有余田,也是要分给昆连的乡的,县州也都是如此,不能据以自私。其赋税,则凡受田的人,都要交纳田上所出的谷物,谓之“租”。成丁的人,为公家服役,谓之“庸”。[12]随乡所产,出丝麻和其织品,谓之“调”。所以此制称为租庸调法。租庸调的制度,是很精详的,然此制不易实行。[13]后来无田的人,官不能授;土田依旧自由卖买;有钱的人,还是恣意兼并;而赋税却是按人丁征收的,就有有田无税,无田有税,田多税少,田少税多的弊窦。人民无法,乃诈称读书、做官的;或者实系在家,而诈称出家,否则诈称客户。社会的经济,既不平均;国家的收入,又因之减少。其弊可谓很深了。此等积弊,如欲彻底清厘,非将户口和土地,一并查明,把非法兼并的土地,勒令退出,再行分给无田的人不可。然其事更不易实行。到公元780年时,杨炎做宰相,乃勒令诈称客户的人,各就其居住之地,造成簿籍,而按其财产的多少以纳税。分夏秋两季输纳,谓之两税。国家的收入,因而增加,人民的负担,亦得均平。但平均地权之意,就丝毫没有了。[14]取士之制,在古代,大夫以上,都是世官,士以下,则行乡举里选之制,已见《上古史》第八章。据说,古代还有一种诸侯贡士于天子之制,[15]西汉时,董仲舒根据此义,劝汉武帝立郡国选举之法。郡国各按人口为比例,岁举孝廉若干人。州刺史所举的,则谓之秀才[16]。初时政府是完全信任举主的,举到的人,即便任用。后来徇私冒滥的多了,东汉以来,乃渐渐加以考试。但非常行之制。魏晋以后,品评人物之权,操于中正之手,考试制度,自更无从说起了。唐时,才确立一种科举制度。官颁考试章程。士子自揣合格的,可到州县里去报名。州县依法加以考试。合格的送到尚书省里,再由礼部加以考试。由州送省的,称为举人。中央政府所设科目很多。其常行的,为明经、进士两科。明经所考的,是帖经、墨义[17],进士所考的是诗赋,都是无用的东西,所以颇为时人所诟病。但是所考的东西,有用无用,是一个问题;考试制度本身的好坏,又是一个问题。帖经、墨义和诗赋,虽然无用,论考试制度的本身,确实是公平的。因有科举制度,所以能够逐渐将等级铲平;因有科举制度,所以人民向学的,不待劝勉而增多。这都是科举制度,给予我们的好处。

唐朝还有一种有名的制度,便是府兵。府兵之制,起于北周,隋唐袭之,而唐制尤为详备。其制:于地方设折冲府。每府都设折冲都尉和左右果毅校尉。人民有兵籍的,则蠲其租调,于农隙加以训练。府兵在平时,依旧种田。有事时,发令调集,命将统率出征。还师之日,将官便将差事缴消,兵亦各回老家。此制的优点,在于国家无养兵之费,而得多兵之用;兵又都是有身家的人,无“无家可归”之弊,亦无屯聚一处,受野心家利用之患。到府兵之制坏,而藩镇之兵起,唐朝的纲纪,就要大坏了。

唐朝女后之祸

唐朝的中衰,是起于高宗之世的。高宗初年,任用太宗旧臣,一切政治都谨守太宗的成规,所以“永徽之治”史称其媲美贞观[18]。后来宠任武昭仪[19],废皇后王氏,把他立做皇后。正人都因直谏贬谪。高宗又因患风眩,委政于武后,政治就渐坏。高宗死时,武后在政治上的威权,业经养成了,便把中宗废掉,立睿宗做皇帝。后来又把他废掉,自称则天皇帝,改国号为周。中宗初被幽禁在外,后来才听宰相狄仁杰的话,把他召回京城,立为皇嗣。狄仁杰又荐张柬之做宰相。柬之潜结宿卫将士,乘武后卧病,举兵扶中宗复位。女子在历史上,很少掌握政权的,而武后自称皇帝,共有16年。其前后掌握政权,则共有四五十年之久,[20]也可以算得一个奇才。但他居心不正,并不以治国安民为务,只想扩张,保守自己的威权。而又十分奢侈。所用的人,亦多非正人。任用酷吏,大肆杀戮,以防天下的反叛。当他在位之时,百姓很受其荼毒;而且政界上的恶风气养成了,一时不易廓清。中宗是个极昏庸的人,复位之后,宠信皇后韦氏,听其干预政事,仍和武氏余党结合,以致政事弄得更糟。后来竟把中宗杀掉,要想另立幼君,临朝称制。睿宗的儿子临淄王,起兵把他讨平,扶立睿宗为帝,立临淄王为太子。武后的女儿太平公主,要想谋害他,总算给他除掉。睿宗亦传位于太子,是为玄宗。

玄宗即位之后,任姚崇、宋璟为相,把武后以来的弊政,逐渐铲除,唐朝又号称中兴。但是玄宗中年以后,也渐渐的怠荒了。废贤臣张九龄,而任奸佞的李林甫为相,把一切政事,都交给他。玄宗则宠爱杨贵妃,恣意骄奢淫逸。李林甫死后,竟任和杨贵妃冒认同宗的杨国忠做宰相。于是开元之治坏,而天宝之乱作了。[21]

唐朝当太宗和高宗初年,国威还强,四夷降伏的很多,管理他们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高宗中年以后,兵力渐衰,加以武后握权之时,尽力对内,无心留意外事。于是吐蕃首见鸱张,西域和陇右都受其侵扰。突厥亦复强盛。契丹又背叛,河北大受蹂躏。东北的靺鞨族,也于此时自立为渤海国了。[22]渤海尚无甚侵扰,而吐蕃、突厥,都是中国的大患,契丹也和中国很为接近,不能没有法子制驭他。但此时府兵之制已坏,连皇帝的宿卫也调不出来,而改用骑[23]了。更如何说得上制驭四夷?于是玄宗欲除外患,不得不加重边兵,而藩镇之祸以起。

藩镇之起源及安史之乱

所谓藩镇,是指节度使而言之。唐初戍边的兵,大的称军,小的称守捉,或称城,或称镇,统带这些兵的人,都称为使。合许多军、守捉、城、镇而称为道,又有总管他们的人,即称为大总管,后来改称大都督。大都督带“使持节”的,人家称他为节度使,后来就变为官名。玄宗在沿边设了许多节度使,而西北二边,因为制驭突厥、吐蕃,和奚、契丹之故,兵力尤重。这许多异族,一时确给唐朝镇压下来了。[24]然而中国的兵力,也成为偏重之势。唐朝用兵,任用蕃将时很多。但蕃将虽有功劳,不能做到元帅的。李林甫怕边将功名盛的,要入为宰相,才把此制破坏。于是安禄山就以胡人而兼范阳、平卢[25]两镇的节度使了。

安禄山是一个有野心而无大略的人;史思明较有谋略,其实亦系粗才。这两个都是胡人;他们手下的兵,亦多杂有蕃人。所以安史之乱,亦可以说是唐朝好用蕃将、蕃兵,而后来政治腐败,不能驾驭的结果。安禄山的造反,事在公元755年。此时唐朝内陆,毫无兵力。所以禄山的兵一动,而河北、河南,相继沦陷。潼关又不守。玄宗就逃到四川。当玄宗出奔时,路过马嵬驿[26],兵变,逼着玄宗,把杨国忠和杨贵妃都杀掉。人民又劝玄宗留太子讨贼。玄宗也听了他。太子走向灵武[27]即位,是为肃宗。此时安禄山已在洛阳称帝。但他本是个粗才,手下的将帅,尤其都是骄横的武人。既得长安,恣意淫乐,更无意于进取。唐朝乃任用郭子仪,先平河东;又借用回纥的兵,把两京[28]收复。其时安禄山业已为其子庆绪所弒。唐朝以九个节度使的兵,围之于邺[29]。史思明据范阳,已降又叛,把九节度的兵打败,连安庆绪也杀掉。唐朝又任用李光弼,和他相持了两年。思明又给其子朝义所杀。才乘机把他打平。此时肃宗亦已死,代宗业已即位了。

安史之乱,前后不过八年[30]。因张巡、许远死守睢阳[31],江淮财富之地,幸获保全;所破坏的不过北方。然自此以后,藩镇的兵,就遍于内陆;而河西、陇右[32],又为吐蕃所陷;回纥也骄横起来;唐朝的内忧外患,就日甚一日了。

【小结】

(一)隋唐的相职如何?其时重要的监察官是什么?

(二)试举隋以后五刑之名。何谓肉刑?废除肉刑的是什么人?

(三)隋朝对于选举制度的改革,最重要的是什么事?

(四)自晋到唐,有何种平均地权的立法?为什么不能收效?两税与租庸调的异点何在?试列举之。

(五)科举制度的前身如何?

(六)唐朝的科举制度,优点和劣点在哪里?

(七)武后在政治上的功罪如何?

(八)何谓府兵?何谓藩镇之兵?

(九)安史之乱,原因安在?试略述其经过。

(十)试略述唐自开国至玄宗时治乱盛衰之大略。

* * *

【注释】

[1] 隋朝改中书为内史,唐朝复旧。

[2] 吏部是天官冢宰之职,户部是地官司徒,礼部是春官宗伯,兵部是夏官司马,刑部是秋官司寇,工部是冬官司空。但古司空,实在是管建设的官,并不是管工事的。参看《上古史》第五章注释④。六部本是尚书省里的六个分部,但后世尚书省或不设,而兵部则仍存。

[3] 监禁、罚金等,不伤害身体的,古人不称为刑。刑与死有时为对称;又有时将死亦包括于刑之中,称为“大刑”。

[4] 缇萦是汉文帝时,太仓令淳于意的女儿。因意犯法当刑,他跟着父亲进京,上书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文帝受他的感动,乃下诏把肉刑废除。

[5] 肉刑废除之后,刑罚的种类太少,施行起来,很难得其平,所以自汉以后,颇有提议恢复的。究因失之残酷,无人敢坚决主张,未能实行。然刑罚不得其平,也不是一件妥帖的事。这一个问题,在司法界上,悬而不决者颇久。到隋朝的五刑既定之后,自然就无须乎此了。所以“徒”“流”二刑的行用,确也算得中国刑法上的一个进步。

[6] 御史是秦官。他原来的职掌,大约是帮皇帝看文书的。帮皇帝看文书,要审查他的内容,合法不合法,所以后来便变做监察的官,专以弹劾为职务。御史的机关,称为御史台。其长官,历代或称中丞,或称大夫。明时改称都察院,长官称都御史。

[7] “式”系一种法令的名称。

[8] 新莽变法时,所实行的,就是这一种主张,见《中古史》第二章。

[9] 此议亦发自董仲舒。谓虽不禁私有;亦不求各人所有的土地,立刻平均;但为有田的人,立一个最大的限制,不得逾越此数。

[10] 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古人的桑树,是种在宅地上的。这桑田,大约是住宅所在;或者虽非住宅所在,而系历来私有的土地,此时不夺其所有,然照立法者的意思,整理起土地来,住宅亦要限制他设在这个区域之中的;所以称为桑田。

[11] (11)口分田非其所有,而许其卖却,大约是将卖得之费,作为国家奖励其迁移之费。

[12] (12)每年20日。有闰之年加两日。

[13] (13)实行租庸调法,最紧要的,是户口和土田的帐籍,都要十分清楚。然这两者,到后来都糊涂了。就是此法初行之时,其精详明晰,曾达到何等程度,也是一个疑问。大抵户口、土田的清晰,总要地方自治进步,才能够达到目的;单靠官力,是很难办到,也很难维持的。

[14] (14)所以从前读史的人,评论杨炎,说他功罪不相掩。

[15] (15)见《礼记·射义》。此等制度,究竟古代实有其事与否?系另一问题。即使仅是一种学说,也总是后来立法的渊源;况且学说也不会毫无事实做根据的。

[16] (16)东汉避光武帝讳,改称茂才。

[17] (17)帖经是责令人背诵经文的。把经文抹杀上下文或中间,令应试的人,默写出来。墨义则问其意义,应试的人,照注文回答。所以明经的考法,是只能试验书读得熟不熟的;应试的人,只要把书读熟就够了。所以当时的人,很瞧不起明经。

[18] (18)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永徽是高宗的第一个年号。

[19] (19)女官之名。皇帝的妾,名义上都是女官,有许多名目。

[20] (20)武后的立为皇后,在公元655年。至公元683年而高宗崩,中宗立,武后临朝称制。明年,武后废中宗而立睿宗。公元690年,武后称帝。至公元705年,而中宗复位。临朝称帝之时,政权固然全在他手里;当其做皇后之日,实际上也久已参预政治,握有政权了。

[21] (21)开元、天宝,都是玄宗的年号。开元自公元713至741年,天宝自公元742至755年,就是安禄山造反这一年。

[22] (22)参看第十七章。

[23] (23)一种募兵的名称。

[24] (24)当时和吐蕃争夺的,是现今青海省的地方。黄河北岸,全给中国恢复。突厥自被中国征服后,遗族时有反叛,都给中国所镇服。公元862年,骨咄禄又叛,中国就不能平定。骨咄禄死后,其弟默啜继之,更为强盛。直至公元744年,突厥又有内乱,玄宗才遣兵把他灭掉。自此突厥不能复振,漠南北之地,为回纥所据了。奚、契丹是营州(今热河朝阳县)都督府管辖的。武后时,契丹酋长,亦曾反叛。至玄宗,才把营州都督府恢复。

[25] (25)范阳军,治幽州,今河北北平县。平卢军,治营州。

[26] (26)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县。

[27] (27)今宁夏灵武县,唐灵州治。朔方军亦治此。郭子仪就是朔方军的节度使。

[28] (28)唐都长安,以洛阳为东都。

[29] (29)今河北安阳县。

[30] (30)公元755至762年。

[31] (31)今河南商丘县。

[32] (32)今甘肃省之地。

第十二章 隋唐之学术文艺

魏晋来之学风

魏晋南北朝,可以说是经学、玄学、佛学,同时并行的时代。因为两汉的儒者,泥古太甚了,所以激成一种喜欢探求原理的趋向,而形成所谓玄学,第二编第八章中,业经说过了。玄学的思想,自然和佛教接近的,所以东汉以后,佛学渐次昌明。然而在中国社会上,素占思想重心的儒学,自然还保存其相当的位置。

两汉的儒学,有今古文之分,第二编第四章中,也业经说过了。今古文之学,本来是各守专门的。[1]到汉魏之世,郑玄、王肃辈出,才杂糅今古文,以意去取。自此以后,两汉专门传授的统绪,渐渐的失传了。郑玄在当时,是很负盛名的。而王肃是晋武帝的外祖,他的著述,在晋初也颇占势力。从此以后,经学界今古文之争,一变而为郑王之争。王肃这个人,颇有作伪的嫌疑。因为东晋时,有一部号称孔安国传的《尚书》出现。其中经文,有一部分是假的,注则全部是假的;而其说法,和王肃的说法相同之故。[2]这许多,都是后来的人,考据出来的,在当时的人,则并不知道。当时儒家的思想,大抵不免于琐碎。因为经是不能直接解释的,总得根据前人的注。前人的注,自然有不完全处,不明白处,有待补充解释;于是更为前人的注作注,是为义疏之学。南北朝的经学,可以说极大部分,是给义疏之学所充塞的。当时的儒者,是喜欢考据事实,而不甚问其所以然的。承汉代泥古的学风之后,一切事情的办法,都要以古礼为根据,所以治“三礼”[3]之风极盛。礼在古代社会里,自然是生活的轨范。到后世,社会的生活变了,如何还可拘守?如此,自然要激起有思想的人的反抗,都走向玄学、佛学的路上去了。[4]

玄学是混合儒道两家的思想的。他们所注重的书,是《易经》和《老子》、《庄子》。所考究辩论的,大概都是哲学上的问题。至于佛学,则初输入时,都是些小乘之说。信他的人,亦大抵是宗教上的信仰。公元4世纪之末,大乘经典,开始流行。从此以后,佛教的哲学,就日盛一日。[5]佛学盛行之后,自然有将他和中国固有的思想相比较的。于是有人主张佛学和儒道,两家之学,名异而实同。也有人主张根本上不能兼容的。彼此辩论之说亦不少。

当时虽在丧乱之际,讲学之风亦颇盛行。有名的经学大师,门徒往往至于千百。他们或者公开讲演,或者集众辩论。辩论之际,也是很激烈的。[6]讲玄学、佛学的人,亦有此种风气。有学问的君主,如梁武帝、陈武帝等,亦时时聚集群臣,亲临讲会,他们所讲论的话,编纂成书的也不少。[7]

隋唐之经学

到隋唐之世,风气又一变了。此时义疏之学,派别繁多,就是专门研究的人,亦不能尽通。谨愿之士,都苦其琐碎;浮夸的人,则借此自炫。义疏之学到此,就有加以整理的必要。而当东晋南北朝之世,南北治经的风气,亦有不同。北方是谨守汉人旧说的,南方则王肃一派之学颇盛。晋以后人的说经,又颇有杂以玄学的。隋朝统一以后,论政治是南并于北,论经学则北并于南。唐太宗时,命隋朝的宿儒孔颖达等纂修《正义》。至高宗时,又加订正颁行。所取的都是南方之说。隋唐之世,是文艺盛而经学衰的。唐代读经的人,大抵是为应科举起见。既有官纂之本,别种书,注意的人就少了,而南北分离的经学,至此遂告统一。

论文学,唐代却是一个大改革的时期。汉代的散文,本来和口语接近。东汉以后,渐变而崇尚偶俪,遂成所谓骈文。所谓骈文,其初不过是句调求其整齐,措辞求其美丽。这不过是就散文加以修饰,原非截然异物。到后来,修饰之风,愈趋愈甚。一句句都要对起来,再加以要用许多辞藻来涂泽。说一件事情,不是直说的,而要用古事来比附。如此,就和口语相去日远,寝至不能达意了。当时这种文字,称之为文;其实际应用的,则称为笔。笔使用俗语,比较多些;也不大用辞藻涂泽、古事比附。然而其句调的要求整齐,还是一样。这也是和口语不合的,所以也不能达意。文字的浮靡,乃后起之弊,在古代,本来不是如此的。浮靡既甚,就有人要想返之于古。这种风气,南北朝的末年,已经有了,到隋朝而更甚。然而不知道用古人说话的法子来说现代人的话,所做的文章,简直是说的古话。那其不能适用,和将辞藻涂泽、古事比附的,又有什么区别呢?

诗体:魏晋南北朝时,有两种:一种就是汉代的五言诗,一种是乐府。这两体都有作者。但是(一)古诗和乐府,都源于歌谣。歌谣是简短的,主于“比”“兴”的,用“赋”的地方较少,[8]所以于详细的叙事,和质直的言情,都不甚相宜。(二)而且这时候人,口中吟诵的音调,渐渐地变了。其最显著的,则就一个字,都能分别出平、上、去、入四声。就觉得古诗的音调,还未尽和谐。(三)从南北朝以来,外国的音乐,输入的多了。歌辞既生新体,文人的作品,自然也会随之而变化。所以当隋唐之世,诗和文,都是要发生新体制的时候。此等趋势,乃自魏晋南北朝之世,酝酿而成;滂薄郁积,以待唐代诸大家。

唐代诗文学诸大家

唐初诸文人,想革六朝浮靡之习的也不少,但总不免于竟说古话。所以其病又不免流为僻涩。到韩愈,才真能以古人的义法,说今人的语言。改革之业,至此就告成功了。所以称赞他的人,说他的文字,能起八代[9]之衰。次于韩愈的,则有柳宗元。论唐代散文的,多以他们二人并称。文学是堆积的。新的既兴,旧的不能就废。所以韩柳等所创的新文体虽兴,旧文体在社会上,还是很通行的。在唐代,一切应用文字,还是旧体多,新体少。但是新体的位置,也已经给人确认了。于是骈散分途,称旧体为骈文,新体为散文。尊重新体的人,因其是取法于古,又称之为古文。唐代的骈文,和南北朝以前的骈文,又有区别。其原因,则南北朝以前的骈文,都不调平仄,唐代的骈文,就渐渐调起平仄来了。调平仄的文字,最适宜于“宣读”。又宣读的文字,句调以无甚长短,而又不板滞为最宜。所以到唐末,又生出一种四字六字相间的句法来,亦称之为四六。到宋代而大为流行。

韩愈庙

不论有韵之文,和无韵之文,凡调平仄的都可称之为律。所以唐朝人所做的赋,对于古人,亦称为律赋。然则唐宋人的四六,对于旧式的骈文,亦可称之为律的,不过没有这名目罢了。至于律诗,则是南北朝以来,久有端绪,到唐朝的沈宋[10]而后大成的。五言古诗,和从乐府变化而成的七言歌行,到唐朝,体制都日益恢廓。可以详细叙事,可以质直言情。其中最为特出的,尤其要推天宝乱离时的杜甫。他所做的诗,把当时政治的兴衰,民生的疾苦,都曲曲传出。后人至称为诗史。韩愈和白居易所做的诗,也是很长于叙事的。白居易的诗,尤其明白如话,老妪都解。此外如李白的高超,高岑的悲壮,王孟的雅淡,以及中唐诸子的清俊,都是各有特色的。[11]唐代是诗学最盛的时代,名家之多,真是举不胜举。其参酌外国音乐之调而新创的词,虽然到五代以后,才渐次发达,然在唐代,其体制亦早已成立了。唐末的温庭筠,算是词人中首屈一指的。

李白像

艺术与西方文化之影响

论艺术,隋唐时代,也是很兴盛的。而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亦不少。中国的文字,形体很为繁复。笔画配置之间,很可以生出美感,所以亦成为美术之一。隶书初起,本是应用的。到后来,又渐渐地变成美术了。在东汉之世,历史上就屡有所谓善“史书”[12]的人。此时的人,所擅长的,大抵是隶书。他们所写的隶书,都是有挑法的,又称为八分书。其旧式无挑法的,则施诸实用,亦称为章程书。这就是今日的正书。草书亦有擅长的人。其后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个字分开的,谓之章草。又有两字牵连,上一字的下体,就可算做下一字的上体的,则谓之狂草。草书的形体,离真书太远了,不能应用,则又有所谓行书。不论哪一种字体,都有善于书写的人,而成为一种美术。魏晋以后,篆、隶的应用,渐渐地少了,所以书家亦以擅长真、行、草三体的为多。其中最为有名的,当推东晋时的王羲之。历来评书的人,都称他为古今之冠。唐朝的欧、虞、颜、柳[13]等,亦都有名。李阳冰又以篆书见称。

写字纯然是中国的美术。至于绘画,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就多了。古代的绘画,是偏重于人物的。所画的亦多系故事。其余山水、花卉、鸟兽等,不过是人物画的布景。人物画的生出新意,受佛画的影响当最多。而西域画亦次之。在唐时,吴道子最为有名。同时又有杨惠之,善于塑像。其作品,现尚存于江苏昆山县的甪直镇,受印度的影响也很深。此外便要数到雕刻和建筑。雕刻最伟大的,是大同武州山和洛阳伊阙的佛像,都是北魏时的作品。

建筑受西方的影响也不少。尤其塔,是中国本来所没有的。绘画发达之后,山水、花卉、鸟兽、虫鱼等,都独立自成一艺。其中山水画,尤为中国人所嗜好,唐以后特别发达。唐朝的王维、李思训,一专取神韵,一注意勾勒,为后来南北两派之祖。

【小结】

(一)魏晋南北朝,社会上有几种学术思想同时流行?其中哪种是偏于思想的?哪种是注重事实的?

(二)南北朝时的经学家,后人都称他是汉代经学家的功臣,这是什么缘故?

(三)隋唐的经学,和南北朝的经学,有何异同?

(四)何谓骈文、散文?从西汉的散文,变成东汉以后的骈文;东汉以后的骈文,又变做唐代的散文,是怎样的一个变迁?唐代的散文,何以又称为古文?

(五)唐朝人的诗体,比之前代,有怎样的一个变化?

(六)何谓古体、律体?

(七)韩柳是什么人?李杜是什么人?

(八)中国的字,为什么会成为美术?

(九)隶书和正书的区别如何?为什么正书之外,要有草书?草书之外,又要有行书?

(十)中国最有名的书家是何人?

(十一)中国画和西方文化的关系如何?

(十二)中国的雕刻、建筑,和西方文化有何关系?

* * *

【注释】

[1] 专门,谓专取一家之说,不把他家的说法,掺杂进去。

[2] 这一部分《尚书》和全部孔安国《传》的作伪,是南宋时候,才有人怀疑;明以来渐渐发现,到清初的阎若璩,才考定其为伪作的。伪作的人的学说,和王肃关系极密,则到丁晏而论定。阎氏所作的书,名《古文尚书疏证》。丁氏所作的书,名《尚书余论》。

[3] 三礼,谓《周礼》、《仪礼》、《礼记》。

[4] 当时的人说经,亦有掺以玄学的,如魏晋时何晏所做的《论语集解》,王弼所注的《易经》便是。但这究竟是少数。

[5] 大小乘和佛教的哲学,参看下章。

[6] 见南、北史《儒林传》。

[7] 其书目,俱见于《隋书·经籍志》。

[8] 比、兴、赋,是做诗的三种法子。汉朝人讲《诗经》,就有这种说法。比是以此物比彼物,如以美人比名花。兴是见此物而想起彼物,如见名花而思美人。实写美人的美,那就是赋体了。

[9] 八代,谓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

[10] 宋之问、沈佺期。

[11] (11)高岑,谓高适、岑参。王孟,谓王维、孟浩然。论唐诗的,有“初盛中晚”之说。虽然没有明确的界限,也可以见得风气变迁的大概。大抵初唐是浑融的,还没有十分发泄。盛唐最为博大,是唐朝诗学的中坚。中唐渐趋清俊。到晚唐,就颇流于纤弱了。

[12] 这史书两字,是指写字说的,不是说历史一类的书籍。因为古代写字的人唤做史,所以人所写的字,也称为史书。

[13] (13)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

第十三章 隋唐之社会与宗教

隋唐社会之风尚

隋唐之世,以社会风尚论,也是一个转变的时期。前此士庶的等级是很严的。这时候,因为士族贪图财利,和庶族结婚、通谱的渐多,彼此的血统,渐相混淆,实际的区别,就不如以前的严重。不过终唐之世,门第好的人,在社会上,还是有相当的地位;还有人喜欢和他们结婚的;用人,有时也还参考他的门第;这个只好说是等级制度的惰力性。到五代之世,社会经过一次剧烈的变动,这种风气,就荡然无存了。当士庶等级森严之世,士族的位置,是生来就高的,用不着钻营奔竞。当时所注重的是乡评。乡评虽然辨不出真正的好坏,表面上的好坏,是有凭据的。所以当时的衣冠人物,不敢有十分偭规越矩的举动。等级之制既坏,就不然了。唐朝的士风,是最坏的。上书干谒等事,都不以为耻。应试的士子,也有蹇驴破帽,奔走于王公大人之门的。[1]中叶以后,藩镇割据,士子亦往往依附他们,替他们效力。这是激成宋朝人讲气节、重名誉的一个原因。

日常生活之间,风尚亦随时转变。饮茶在南北朝以前,是南人之习,到唐朝,就渐渐的通行全国了。[2]古代礼服,都是上衣下裳。只有燕居的深衣,把衣裳连结为一。魏晋以后,渐次把衬在里面的袍衫,用作外服,而便服则转尚裙襦[3]。还没有以袴褶[4]为外服的。到隋唐时,则袴褶又渐通行,而成为戒严时的礼服。胡人所着的靴,也渐以之代履了。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的。后来渐渐用床,也都是跪坐。到胡床通行后,才渐有垂脚而坐的。桌椅等物,也就渐次兴起了。这许多事情,看似无关紧要,却也是中外文化的和合。

唐代之农工商业

中国是以农立国的,全国的大多数,都是农民;所以农民生计的舒蹙,和国计民生关系最大。要农民生计宽裕,是要(一)地权平均;(二)谷物价格稳定;(三)还要海内太平,赋役轻简。在唐初颇是其时。租庸调的制度,到后来,渐渐的废坏了,在初行时候,总该比较完整的。这时候的地权,也该较为平均。调剂谷价的法子,自汉以来,是靠常平仓。当新谷登场时,由国家收买若干,以提高谷价。到明年青黄不接时,用平价卖出。这本是很好的法子。但是到后来,谷物的市场广了,而官家的资本甚微,就不能控制谷价。隋朝的长孙平,乃又创义仓[5]的法子。丰收之年,劝人民随意出谷,即在当社,立仓存贮。到凶荒之时,即以之充赈济。此法令人民自谋,并令人民自行管理,尤其尽善尽美。虽然后来有因管理不善,移之于县,以致全失初意的;日久懈怠,也未必全国都能举办;然而既有这个法子,以后总有一部分能照办的地方。这于农民生计,也大有裨益。再加以唐初海内太平,兵革不作;对外的战争,也不甚影响到国内;人民自然要富庶安乐了。但是太平渐久,则资本的蓄积渐多,人民总有遭遇不幸的。况且生计渐见宽余,则生活程度,也随之而提高。一遇水旱凶荒,就不免要流离失所。而并兼的现象,就要随之而起。到玄宗开元时,已经很厉害了。

农工两业的智识技能,颇有从外国输入的。譬如制蔗糖的法子,就是唐太宗时取之于北印度。[6]又如琉璃一物,中国人本不会制造。北魏太武帝时,有大月氏人到中国来,说是会造的。乃令其采矿山中,试行制造。一时所造颇多,成绩也很良好。[7]后来不知怎样,其法又失传了。隋时曾在广州招致西域人,想设法制造,没有成功。然而制瓷之术,却因此而大有进步。唐代昌南镇的瓷器,就是后世景德镇的瓷器的根源。[8]

商业,也是很兴盛的。全国可通的水路,都是运输所资,即陆路亦极活跃。只要看唐人诗中“估客”“估帆”等字样,也可见得其兴盛的情形。对外:隋时已设有互市监,这是管理西北陆路的贸易的。唐朝又在广州设立市舶司,以管理海路的互市。因为商业资本的盛大,而当时所用的货币是铜钱,不足则参用布帛,运输既苦不便;就是计其总额,怕亦不足供流通之用。于是汇兑的法子开始发现。这便是唐人所谓飞钱。把钱交给公家的机关或富豪,托其汇划,商人便可轻装前行。这也可见得当时商业的发达。

唐代佛教之发达,辟佛的议论,是盛于唐朝的。唐朝的韩愈,做了一篇《原道》。对于道佛两家,都深加诋斥。这一篇文字,最为后来辟佛的人所称诵。天下事,看反对方面气焰之盛,便知道其本身是一个权威。所以我们看唐宋时代辟佛的议论之多,便知其时的佛教,正在兴盛。佛教是有大小乘之分的,唐时所盛行的是大乘。大小乘的区别,是小乘还有畏怖生死之念,不离乎缘觉、声闻的境界。[9]大乘则说非行“菩萨行”,不能成佛的。所谓菩萨,便是处处以利他为念的;和我们寻常人念念以自己为本位的,恰好相反。至其对于佛的观念:则小乘所崇拜的,就是释迦牟尼其人。大乘则说佛有三身:释迦牟尼这个人,是佛的报身。[10]从生物学上说,他是同我们一样的。至于和自然法无丝毫不合;我们所做的事,而合乎自然法,他就会保护我们,给我们福利;不合乎自然法,他就会惩戒我们,给我们祸灾;这个是佛的法身,实在不是指具体的一个人,而只是自然法的写象。至于笃信佛教的人,有一种特异的感觉,如临终时见佛来接引之类,则是我们的意念所造成,所以谓之应身。名为佛,还只是一种心理现象。所以大乘的说法,是没有迷信的意味的。

唐代佛教宗派之大概

佛家的宗派,是很多的。其中最重要的,略如下表所列。佛家看得一切事,都是因缘际会所成,没有自性的。所以说万法皆空。性相两家,就是阐明此义的。《华严经》则发挥“菩萨行相”,具体的叙述一个菩萨的样子给我们看。这三家,都是有教理可讲;可以从学问上研究的;所以称为教下三家。禅宗则单从心体上学习禅定,求其彻悟,用不着什么学理上的研究;所以不立文字,[11]称为教外别传。佛家的修持方法,是要一心不乱的。所谓“十二时[12]中,常念于法”,就是不论什么时候,不起一点不合理的念头。这事谈何容易?所以有一种简便的法子,教人家一心念佛,自然没有工夫再去想不正当的念头了。这是净土宗所提倡的法子。因其简便易学,所以在社会上流行最广。现在手持念珠,口中宣诵佛号的,所行的还是这一宗的方法。不过念佛有“观”“想”“持名”[13]之法,他们只行着一个持名;而且口诵佛号,而心不在焉,那就全失净土宗的本意了。密教是另有修持方法,非传授不能明白的。现在蒙古、西藏所行的喇嘛教,就是密教。在中国内陆,已经失传。

唐代道教之改革

北魏时所崇奉的道教,本来是从三张[14]之法,变化而来的。虽然渐次脱离秘密教的地位,然而方士的色彩,还很浓厚。本来道教的内容,是很复杂的。所谓“清净一说,炼养服食一说,经典科教又一说”。[15]唐朝因自己姓李,道家所崇奉的老子,也姓李,就把他认为远祖尊称他为玄元皇帝。在中央特设崇玄馆,为管理道教的机关。科举中也有道举一科,是考试《老子》的。

清净之说,算是道家的哲理。炼养服食,是沿袭方士。经典科教,则是模仿佛家的。从唐朝以后,道教的地位更高,秘密教的色彩,渐次除尽。炼养服食,大家也不甚看重了,只是以清净为其教义。在社会上,靠着他的经典科教,和佛教并行。

唐代西方宗教之东渐

西方的宗教,推行到东方来的,要以祆教[16]为最早。此教为纪元前五六百年时波斯人苏鲁阿士德[17]所创,以光明代表净善,黑暗代表秽恶,崇拜火和日月星辰。中国人称为胡天,亦称为火祆。南北朝时,即已输入中国。唐时波斯为大食所灭,祆教徒在西方,受了压迫,颇有东来的。两京和碛西诸州,都置有祆祠。次之是基督教。其教徒阿罗本,于公元635年到中国。太宗许其立寺,称为波斯寺。玄宗时改称大秦。其教徒自称其教为景教。[18]又有摩尼教,是公元前3世纪,波斯人摩尼[19]所创的。其初输入,在唐武后之世。此教为回纥人所信。中叶后,回纥人入中国的多了,此教亦随之而盛。两京和长江流域,都有其寺。此等宗教,在教理上,无甚可以补中国的不足之处,所以其流行远不如佛教之广。唐中叶后,回纥人在中国颇为横行,久为中国人所恶,只因忌惮他的势力,隐忍着他。九世纪中叶,回纥败亡。其时唐朝的皇帝是武宗,是个相信道教的。于是乘机把佛教和火祆、景教、摩尼教等,一概废掉。佛教因根柢深厚之故,武宗死后,旋即恢复。其余诸教,就不能复盛了。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小结】

(一)南北朝时等级之制,为什么会破坏?

(二)唐代的士风如何?

(三)为什么茶税起于唐时?

(四)衣裳之制,和现在哪一种衣服相像?袴褶之制,和现在哪一种衣服相像?袍衫之制,和现在哪一种衣服相像?

(五)要农民生计宽裕,要有什么条件?

(六)试述常平仓和义仓、社仓的大略。

(七)唐代农工的智识技术,有何从外国输入的?

(八)隋唐时代管理互市的机关是什么?

(九)飞钱是钞票不是钞票?

(十)唐代辟佛最有名的是什么人?

(十一)佛教大小乘教理的区别,大略如何?

(十二)试述佛教重要的宗派。

(十三)唐代道教有什么变迁。

(十四)唐时传入的外教,共有几种?为什么不能盛行?

* * *

【注释】

[1] 见《文献通考》卷二十七引江陵项氏的话。

[2] 见《唐书·陆羽传》。

[3] 襦是短衣之名。

[4] 褶是一种短的衣服,着在外面的。袴褶之服,谓不着袍衫,又不着裙,径以袴褶为外服。参看第一编“上古史”第四章。

[5] 义仓是专以赈济为目的的。南宋时朱熹所创的社仓,则平时也可以借贷给农民做资本,所以其办法更为进步。至于以社为范围,由人民自行管理,则和义仓是一样的。

[6] 见《唐书·摩揭陀传》。古代只有米麦所做的糖。

[7] 见《北史·大月氏传》。

[8] 见梁启超《世界史上广东之位置》。

[9] 畏怖生死,是说怕不能成佛,死了仍入轮回。缘觉,谓因所遇的缘而自行觉悟。声闻,是听了人家的说法,才觉悟的。

[10] 佛说做了什么事情,就该受什么报应。佛在没有成佛的时候,所做的事情,也是应该受报的。所以他最后一次到我们这个世界上来做一个人,也是前此所做的事情当然的报应,所以谓之报身。

[11] (11)佛教的每一宗,都有经(佛所说)论(佛教徒所说)为其根据,只有禅宗是没有的。

[12] (12)从前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记一昼夜的时刻。每一时,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

[13] (13)观如观看佛像。想如没有佛像时,冥想有一个佛像。持名,就是口诵佛号。

[14] (14)谓张衡、张陵、张鲁。见第二编“中古史”第四章。

[15] (15)见《文献通考·经籍考》。

[16] (16)音他烟切。就是胡天的天字,加一个示字的偏旁。

[17] Zoroaster.

[18] (18)唐时景教教徒,立有一块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其事在公元781年。约公元1625年,在长安出土。

[19] Mani.

第十四章 中国文化之东被

中国的文化,固然向西、南、北三方面都有传播,而对东方的关系尤为深切。[1]

隋唐之征朝鲜

朝鲜半岛,在汉时,本是中国的郡县。自三国以来,内乱迭起,对于东北,管理的力量,就渐渐地减退了。4世纪中叶,鲜卑慕容氏[2]侵入黄河流域,中国对东北的威力,乃完全丧失。乘中国威力的减退,起而自立的:在半岛的北部有高句丽,西南部有百济,东南部有新罗。高句丽因地接大陆之故,向西北开拓,辽东全为所占,并有时侵及辽西,俨然是东北的一个大国了。在半岛内部:其初是高句丽要南侵,新罗、百济联合着抵御他的。后因新罗盛强,百济妒忌他,反和高句丽联合。于是新罗势成孤立,不得不求救于中国。这是隋唐间半岛内部的形势。高句丽对中国,当北魏时,就颇为桀骜的,而且对辽西还时有侵略。所以隋文帝和炀帝,都要出兵征伐他,却都不得利。文帝只是命将出兵,损失还小。炀帝则三次亲征,调兵运饷,骚动全国,反因此成为中国扰乱的一因。唐太宗的用兵,总算是所向无前的了。然而亲征高句丽,也是不利。这是因三国以后,迭遭丧乱,东北方的实力,不甚充足之故。[3]直到高宗时,才乘他们内乱,于公元660和667年,先后把百济、高句丽灭掉。当中国灭百济后,百济王族,曾借兵于日本,要图恢复,给中国兵打败。于是中国对东北的声威大振。

隋唐时代日本之朝贡

日本自三国时,其女主卑弥呼受封为亲魏倭王之后,晋宋齐梁四朝,都和中国有来往。其所上表文,常自称倭王,再加上一个都督某某等国诸军事、安东将军的称号。中国也就因而封之。此等事情,日本学者,多不认为他们王室所为,推诿在地方酋长身上。直到公元608年,日本遣小野妹子使隋,日本学者才承认他是两国国交的开始。此时日本的国书,已改表为书,自称日出处天子,称隋炀帝为日没处天子了。唐朝兴起以后,日本因仰慕中国的文明,屡次遣使前来。从公元630到894年,264年中,共遣过19次使。[4]此时的日本,仰望中华,自然如在天上。但是在表面上,颇欲以对等之国自居。所以终唐之世,并没有一道表文。[5]然而唐朝也并没有争他什么礼节;和他往来,很形敦睦。可见得说中国人夸张傲慢,是不尽确实的。[6]

中国文化之传入日本

朝鲜半岛,受中国文化的卵翼,本来很深。一切事情,差不多都是中国的样子。所以中国人称他为君子之国。[7]便日本也是如此。中国文化的输入日本,可以分做三条路:其(一)是中国人民移殖海外。如初将蚕丝传入日本的弓月君,据他们说,是秦始皇长子扶苏之后之类。[8]其(二)是从朝鲜半岛,间接传入的。如初传中国文字的王仁,就是由百济前往。其(三)是日本自己求之于中国的。譬如当南朝时候,日本曾遣使来求织工和缝工。到隋唐时代,两国的交通,更形频繁。小野妹子使隋时,就有日本学生和僧人跟着来。到唐朝,更形热闹。每一次使臣来,无不带着许多学生和僧人。他们的大行改革,在7世纪中叶,正和唐征高句丽、百济,年代相当。一切制度文物,无不以唐朝为模范。[9]他们称为大化革新。主持其事的,就是一班留学中国的学生。

日本是没有文字的,所用的就是中国字。因日本语言和中国不合,所以当8、9世纪之间,又有假名之作。假名分为两种:一种是片假名,是借中国字的偏旁造成的。如以阿为ァ,以伊为ィ之类。[10]一种是平假名,便是片假名的草写。这颇和腓尼基人取埃及字的一部分,造成西洋字母相像。不过西洋人有字母后,文字是独立的;日本假名,则仍和中国字并用罢了。

【小结】

(一)中国文化,为什么传播于东方,更较西、南、北三方为盛?

(二)试述自汉至唐,中国对东北国威盛衰之大略。

(三)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东北去,是走海路的,还是走陆路?

(四)自三国至隋,日本对我的国交,形式上有何变迁?

(五)中国文化,是怎样传入日本的?

(六)日本造假名之法,和中国现在的注音符号,同异若何?

* * *

【注释】

[1] 西方诸国,是自有文化的。南方诸国,则兼传印度的文化。唯有东方的文化,几乎全受之于中国。

[2] 慕容氏本来是晋朝的平州刺史。

[3] 中国对朝鲜半岛威力的充足与否,全看辽东西的实力充足与否。隋唐征高句丽所以失败,路途辽远,调兵运饷不易,实在是很重大的原因。

[4]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上卷第六章。陈捷译,商务印书馆本。

[5] 黄遵宪《日本国志》卷四《邻交志》一。

[6] 中国人对外国,要以天朝自居;外国人来聘问,便说他是来朝贡的;使臣进见,要争什么跪拜等礼节;在近代是确有其事的。然自唐以前,其实并无此事。此等偏狭之见,可以说是自宋以后,受了异族的压迫,逐渐激成的。

[7] 《后汉书·东夷传》:“凡东夷:率皆土著,喜饮酒,歌舞,或冠弁衣锦,器用俎豆,所谓中国失礼,求之四夷者也。”

[8] 说扶苏之后,未必确。是中国人的移住,那一定是真的。

[9] 如日本的田制,就是取法于唐朝的租庸调,其法律,也是根据《唐律》的。

[10] ァ即读为阿,ィ即读为伊。

第十五章 唐之衰亡与五代之纷乱

从公元755年安史创乱起,到公元978年宋太宗灭北汉,统一中国止,凡220余年,中国又要经过一次扰乱和分裂了。这便是唐朝衰亡,和五代纷乱的事实。

唐代藩镇之跋扈

唐朝的衰亡,和藩镇的跋扈,关系最大。藩镇本是设在沿边的。从安史乱后,却遍布于内陆了。其中为患最甚的,是安史余孽。当时没有能够彻底打平,仍授以节度使。河北一带,遂为其所占据。名为降伏,实在是据土自专的。唐朝所派的节度使,有的也要和他们勾结。肃宗、代宗两世,都是如此姑息着。到德宗即位,要想整饬纲纪,便因河北诸镇,要自行承袭,发兵讨他。此时河北方面,连兵拒命的,有卢龙、天雄、成德、平卢诸镇。[1]正在兵连祸结的时候,又因财政竭蹶,发泾原[2]兵东讨,路过京城,没有好好的犒赏,兵士怒而作乱,奉朱泚为主。[3]德宗逃到奉天[4],朱泚便发兵把奉天围困,形势很为危急。幸得良将浑瑊,竭力守御;又有河中[5]节度使李怀光入援;朱泚才算解围。旋李怀光又因和宰相卢杞不睦,造反。德宗再逃到汉中。此时反叛的人,实在太多了;政府的兵力,万万不够戡定。德宗乃听了陆贽的话,下诏罪己;赦其余诸人的罪,专讨朱泚,总算把他打平。后来又把李怀光也打平了。其余诸镇,就只好置诸不问。德宗死后,经过顺宗以至宪宗。此时河北三镇[6],虽然逆命,倒还安分守己些。而淮西一镇[7],跋扈更甚。宪宗任用裴度,坚持用兵,到底把他打平。淮西平后,河北三镇,就也都归降了。这实在是唐朝的一个转机。不意宪宗死后,穆宗即位,宰相以为天下已平,把河北的问题,不放在心上;给野心家利用去,再行反叛;就终唐之世,不能收服了。河北三镇,固然形同独立;就是其余诸镇,也时有称兵拒命的。就使表面上恭顺,政府对于他所管辖的地方,权力也不甚完全。而藩镇也多数陷于威权不振的地位。他们的得立,本来所靠的是军士的拥戴。军中有野心的人,就把重赏勾结军士;或乘节度使死亡之际,或者竟把前节度使杀掉,由军士拥立他。朝廷实力不及,只得加以任命。如此得来如此去,当时的节度使,实在也是很危险的。所以读史的人,说唐中叶以后,是“地擅于将,将擅于兵”。

宦官与党争

藩镇既跋扈于外,宦官又盘踞于内。这也是唐朝衰亡的重要原因。唐朝皇帝的宠信宦官,自玄宗之于高力士始。但还不敢干预政事。到肃宗时,李辅国便异常专权。代宗时,程元振、鱼朝恩,又相继用事。唐朝皇帝的卫兵,本来是从府兵里调来的。但是还有一种开国时从征的兵,事定后无家可归的,把渭水北岸的闲田给他耕种;他们也仍分班入卫,谓之禁军。至于神策军,则本是洮西的藩镇,[8]所以捍御吐蕃的。安史乱时,神策军入援。后来河西、陇右之地,给吐蕃攻陷了,神策军无家可归,就驻扎在陕州[9]。代宗时,吐蕃攻陷京城,代宗逃到神策军里。此时统带神策军的,就是鱼朝恩[10]。京城收复以后,鱼朝恩就把这一支兵,护卫代宗回京。从此以后,神策军也就算做禁军了。德宗回京以后,鉴于臣下的容易反叛,特在神策军中,设置护军中尉,任命宦官去做。此时神策军的兵饷,最为优厚,有许多兵,都愿意隶属于他。神策军之数,遂增至15万。而其权都在宦官手里。宦官自此以后,就不可复制了。德宗死后,太子顺宗即位。顺宗是在东宫时,就深知宦官干政之弊的,即位之后,要想除去他。然而在位不满一年,就因有病,传位于宪宗。宪宗虽能削平藩镇,却自己就给宦官陈弘志所弒。传穆宗、敬宗两代,都无甚作为。到文宗,又想除去宦官。两次都没有成功。从甘露之变以后,文宗且受了宦官的监制,形同幽禁,郁郁以终。[11]从此以后,宦官的势力,更为深固。唐朝的君主,虽然武宗是比较英武的,宣宗是号称明察的,也终无如之何了。

当宦官擅权之日,朝臣又要结党相争。唐朝的党争,是起于宪宗之世的。其时李吉甫做宰相,牛僧孺对策,颇讥切时政,两人因此结下冤仇。李吉甫的儿子李德裕,后来就和牛僧孺各结党羽,互相排挤。文宗至于叹息说:“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

流寇与唐之灭亡

宣宗死后,传懿宗而至僖宗。其元年,就是公元874年,王仙芝和黄巢,在山东河北作乱。后来王仙芝给官军打死,而黄巢竟从河南打到湖北;沿江东下,经浙闽而入广东;再从广东打回安徽,渡江攻破东都,直入潼关。僖宗年幼,专相信宦官田令孜。令孜挟着他逃到四川。长安遂为黄巢所据。海内的藩镇,也有坐视不出兵的;调得来的兵,又不肯力战;围着一个京城,竟不能攻下。不得已,就要沙陀的兵进来了。

沙陀两字,是个简略的称呼。他完全的名称,应唤作沙陀突厥[12]。他是西突厥的别部。西突厥亡后,住在北庭都护府附近的。唐中叶后,勾结吐蕃,把北庭都护府攻陷。后来吐蕃人要把他迁徙到河外,[13]沙陀乃举部归唐。唐朝人拣他精锐的,编成沙陀军。初时住在灵州,后来移到河东的北边。旋因反叛,被中国兵打败,逃入鞑靼[14]。京城既不能收复,不得已,赦其酋长李克用的罪,召他回来。李克用带着沙陀、鞑靼万余人南来,居然把黄巢打败,京城收复。然而自此以后,中央政府的威权,更陷于不振,命令简直不行。各地方纷纷割据,就要入于五代十国之世了。

此时保据淮南的有杨行密,便是十国中的吴;据两浙的为钱镠,是为吴越;据岭南的为刘,是为南汉,都是唐朝的节度使或刺史。据四川的有王建,是为前蜀,是唐朝的禁军将,随僖宗入蜀的。据湖南的有马殷,是为楚;据福建的有王审知,是为闽,其初都是强盗,占据地方之后,唐朝授以节度使。而李克用据河东,兵最强。黄巢的降将朱全忠据汴梁,[15]最有雄略。

僖宗死后,唐朝的皇帝是昭宗,颇想振作有为。然此时关内一道,全是宦官的势力。所有藩镇,都是神策军将,和他们互相勾结。朝廷动辄受他们干涉,以致乘舆播迁。其初都是靠李克用入援,把他们吓退的。后来河南、淮北,都给朱全忠所并。河北亦被其慑服。河东屡受攻击,李克用的兵势也弱了。宰相崔胤,乃和朱全忠相结,要想除掉宦官。宦官急了,把昭宗劫迁到凤翔[16]。朱全忠举兵将凤翔围困。李茂贞苦守经年,到底不能抵敌,只得和朱全忠讲和,把昭宗送还。昭宗还京之后,遂大杀宦官,只剩得几十个老弱的。唐朝的宦官,从中叶以后,把持朝局,几历一世纪半。因兵权在手,皇帝大臣,和他们斗争,总是不胜。借用外兵,是极危险的,所以历代都没有人敢做。这时候,到底逼着走这一条路。宦官亡后,昭宗便被朱全忠劫迁到洛阳。旋弒之而立其子昭宣帝。不久,就实行篡位了。时在公元907年。

五代之递嬗

属于私人的军队,其强盛,是很不容易持久的。往往一个中心人物死亡,就腐败下去了。梁太祖虽有才略,而其儿子末帝懦弱。李克用死后,其儿子存勖,却年少气盛,梁遂为其所灭。存勖迁都洛阳,国号亦称为唐,是为后唐庄宗。后唐灭梁之时,威声颇为远播。他又把前蜀灭掉。一时偏方诸国,都怀着恐惧。然而庄宗荒淫无度,宠信伶人和宦官,政治大乱。梁太祖的将高继兴,一度来朝之后,看穿他不能有为,竟尔回去,据着荆、归、峡三州[17]自立了。这就是十国中的南平。庄宗因内乱,被伶人所弒。李克用的养子明宗即位,较为安静。明宗死后,亦没有儿子。因他的养子和女婿的争斗,就把契丹引进来。

契丹之兴起

唐朝中叶以后的外患,可以分做三方面:正北是回纥,西北是吐蕃,西南是南诏。回纥虽没有同唐朝打过仗,然自安史乱后,对于中国,是很为骄横的。吐蕃因占据陇右,一动兵就达到京畿,为患最深。南诏则四川和交州两方面,时时受其侵寇。到9世纪中叶,回纥为黠戛斯所破,弃漠南北而走西域。唐朝的北方,就无复边患。吐蕃亦因内乱之故,其将据地来降,河湟之地,为中国所恢复。不多时,南诏也就衰弱了。唐朝靠着天幸,三方的外患,都自然平息。然因内乱之故,到底让一个契丹,养成了气力。

契丹是鲜卑遗族。其根据地,在今热河境内西喇木伦流域。当南北朝时,屡受北齐和高句丽的侵略,部落离散。隋时,休养生息,渐渐的强盛了。唐朝武后时,因造反又遭破坏,衰弱多年。到唐末,他部落中却出了一个英杰,便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这时候,因幽州守将暴虐,中国人民,多逃亡出塞。辽太祖加意招致,跟着他们,学习得许多知识技艺。契丹本分八部,至此并合为一。自回纥亡后,北方已无强部。许多零碎的部落,都给他征服了。疆域既广,部众又多,遂成为中国北方的劲敌。

后唐明宗的女婿石敬瑭,本来是做河东节度使的。明宗的养子废帝,要把他移到山东。敬瑭就造反。废帝派兵把他围困起来。敬瑭割燕云十六州,以求救于契丹。辽太宗亲率大兵南下,把唐兵打败。册立敬瑭为晋帝,称臣于辽,是为晋高祖。

晋高祖死后,侄儿子出帝立。晋高祖对辽,是很恭顺的。当时亦有许多人,心怀不忿。晋高祖知道国力不足;而且有些口唱高调的人,往往心怀叵测,所以总隐忍着。出帝立后,和辽开衅。论中国这时候的兵力,也还可以一战。然而政治太坏了;又看了晋高祖以假借外力得国,很有想仿效他的人,所以汴梁到底被契丹打破。出帝被虏。辽太宗入汴京。辽太宗是个粗人,不知道治中国的法子的。他派了许多亲信的人,去做节度使和刺史。契丹的行军,是不带粮草的;其军队中另有一支,称为打草谷军,四出侵掠。既入中国以后,也还是如此。于是中国人群起反抗。太宗无法,只得再回老家,又死在半路上。太原节度使刘知远乘机入大梁自立,是为后汉高祖。

后汉高祖入汴京后,明年即死。儿子隐帝立。仅三年,而为其臣郭威所篡。是为后周太祖。五代中唐、晋、汉三代,都是沙陀人,到后周,汉人才又算恢复过来。后周太祖死后,养子世祖立,内修政治,外征邻国。宋代统一天下的基础,实立于此。

燕云十六州

这时候,南方的吴,已为南唐所篡。又把闽、楚两国都灭掉。土地既广,声明文物,亦略有可观。而当后唐明宗时,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又收两川自立,是为后蜀。其后人是很狂妄的。两国都有窥伺中原之意,都想和契丹交结。周世宗乃先出兵,把这两国打败,然后北征契丹。业经把瀛、莫、易三州恢复了,正要直趋幽州,惜乎天不假年,世宗因抱病还军,未久即死。他的儿子年幼,遂为宋太祖所篡。

十国之兴亡

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即位之后,一切因仍周世祖的政策。但是有一端,和世宗不同。周世宗是想先恢复燕云的,宋太祖却想先统一本国。故把契丹之事,暂置为缓图。此时割据诸国,都衰微不振。宋太祖乃把南平、后蜀、南汉先后灭掉,又灭掉南唐。这么一来,吴越知道不能自立了,太宗时就纳土归降。当后周代汉时,汉高祖的兄弟刘崇,据河东自立,是为北汉。称侄于辽,求其救援。宋朝因不愿和辽启衅,所以最后才灭掉他。到北汉灭亡,中国就又统一了。

五代十国,是一个很纷乱的时代。但是政治虽然黑暗,社会还是进化的。只要看印刷术在此时大有进步,便可见得。古代的金石刻,都是直接供人观览的。汉朝的石经,还是如此。后来摹拓的事,渐渐的发明了,乃改刻石为刻木。公元590年,隋文帝敕天下废像遗经,悉令雕版,为印刷术可考之始。[18]但在隋唐时代,刻书的事还不多。所以要得书的人,总还是手钞。到公元908年,宰相冯道、李愚,才请令国子监校正《九经》,刻版印卖。此事继续20余年,到公元959年,然后告成。自此以后,公家私人刻书的事业,日渐兴盛。得书的难易,较诸以前,不可以道里计了。

【小结】

(一)唐朝藩镇跋扈的情形如何?其原因在哪里?

(二)试略述唐德宗、宪宗、穆宗时藩镇的叛服。

(三)唐时藩镇之患,较之汉末至南北朝的州郡,同异如何?

(四)唐代的宦官,和东汉的宦官,同异如何?

(五)唐朝自崔胤以前,为什么都不敢借外兵来除宦官?唐朝的宦官,为什么非借外兵之力,不能除去?

(六)试述唐朝禁军、卫军和神策军的区别。

(七)唐朝的党争,原因如何?和汉朝的党锢,同异如何?

(八)黄巢的军队,为什么能如此横行?当时藩镇甚多,为什么不能阻止他的横行?既据京城之后,为什么竟不能恢复?

(九)试述沙陀突厥的起源。五代之中,哪三代是沙陀人?

(十)契丹的根据地何在?契丹当唐末,为什么骤强?契丹的强盛,和中国文化的关系如何?

(十一)燕云十六州的割让,和中国关系如何?试根据地理形势,加以说明。

(十二)晋高祖和出帝对契丹的政策,孰得孰失?

(十三)十国兴亡的大略如何?

(十四)周世宗要先复燕云,宋太祖则要先平定本国,二者孰得孰失?

(十五)试略述中国印刷术发明的经过。

* * *

【注释】

[1] 卢龙军治幽州,今河北北平县。天雄军,治魏州,今河北大名县。成德军,治恒州,今河北正定县。平卢军,治青州,今山东益都县。后移于郓州,今山东东平县。

[2] 泾原军,治泾州,今甘肃泾川县。

[3] 朱泚本是卢龙军节度使。当时藩镇,虽然据地自专,朝廷的命令,他们也还看重。尤其得之不以其正的,如能得唐朝的命令,颇可以慑服手下的人。朱泚便是因此而颇感激唐朝的。当时朱泚身自入朝,命其弟滔知留后。德宗征讨藩镇之初,朱滔还是帮助朝廷的。后因赏薄怨望,也和反叛的人结合。朱泚住在京城里,唐朝虽然抚慰他,他自己总不免有些疑忌。泾原兵作乱之后,就奉以为主了。

[4] 唐县名,今陕西武功县。

[5] 河中军,治蒲州,今山西永济县。

[6] 卢龙、天雄、成德。

[7] 淮西军,治蔡州,今河南汝南县。

[8] 神策军,初治临洮西磨环川。临洮,唐郡名,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

[9] 陕州,今河南陕县。

[10] 鱼朝恩,本是神策军中的观军容使。节度使死了,没有派人,这支兵就归他统率。

[11] (11)顺宗和文宗,想除掉宦官,现在历史上所记载的,都不是真相。顺宗所用的,是王伾、王叔文等。他们的党与,像柳宗元、刘禹锡等,都是一时的名人。文宗所用的,第一次是宰相宋申锡,因事败贬谪而死。第二次是李训、郑注,是位次低微,出身微贱的,因为当时大臣中没有能谋诛宦官的人;而擢用有风骨的大臣,也不免宦官的疑忌,所以特地用这两个人。郑注运用手腕,已经把宦官中最有权势的王守澄杀掉了。郑注出为凤翔监军(治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谋选精兵,入送王守澄葬,因令宦官送葬,把他们尽数杀掉。不知如何,李训在京城里,诈称殿后有甘露降,谋令宦官前往查看,把他们杀掉。事机泄漏,宦官劫文宗入宫,以神策军作乱。李训被杀,连累不与谋的宰相和朝臣,杀死的无数。京城秩序大乱。郑注亦死在凤翔军中。是为甘露之变。

[12] (12)沙陀突厥所居之地,有一个大碛,中国人称为沙陀,因称其人为沙陀突厥。他的部落,本称处月。其酋长姓朱邪,实在也就是处月的异译。后来他们姓李,乃是唐朝的赐姓。

[13] (13)语见《新唐书》本传。这所谓河,当是指塔里木河。

[14] (14)靺鞨别部,居阴山。

[15] (15)河东军,治并州,今山西太原县。宣武军,治汴州,今河南开封县。

[16] (16)凤翔军,见注(11)。节度使李茂贞,亦宦官的党与。

[17] (17)荆州,今湖北江陵县。归州,今湖北秭归县。峡州,今湖北西陵县。

[18] (18)见明陆深《河汾燕闲录》。

第十六章 宋之统一与变法

宋之统一

五代十国时的国家,原即是唐朝藩镇的变相。此时天子的卫兵,亦即是前此节度使的亲兵。他们得贿赂,受运动,推翻一个节度使,拥戴一个节度使,是不算一回事的。五代时还是如此。所以置君如弈棋。此等骄横的军队,是决不能作战的。其余藩镇的兵,也都是如此。所以统一之功,骤难告成。到周世宗出来,把政治和军事,都整顿了一番,才觉得旌旗变色。宋太祖、太宗,袭其余荫,20年间,就把宇内都削平了。

宋初之政制

宇内既经削平,自然要有一番新布置。节度使的大患,是以一个人专制数州至十余州;他所属的支郡[1],都被他压制了,失其独立之权,遂至形成割据。武人是不知政治的。而当扰乱之世,各州的刺史,亦以武人为多。属下的县令,给他压制得豪无展布。况且所用的,也都是些不相干的人。苛敛繁兴,又往往以部曲将吏主其事。所以民困滋甚。宋太祖乘宴饮之际,讽示宿卫诸将,令其自行辞职,解去兵权。于是肘腋之间,时虑叛变之患除掉。节度使所属的支郡,都令其直达京师,得以自行奏事。节度使出缺的,都代以文臣,谓之知军州事。便县事,也以京朝官出知。[2]又在诸州设一通判,令其权力和知州平行。苛捐杂税,大加裁撤。并在各路设立转运使,以掌理一路的财政。诸州的兵,强壮的都送到阙下,升为禁军,直属三衙管辖。[3]老弱的才留在本州,谓之厢兵。不大教练,只好当当差徭而已。经这一番改革,政权、财权、兵权,就都集于中央了。

改革之背景

大凡一种制度,经久不变,就要生出弊病来。宋初的中央集权,读史的人,都说他矫枉过正。在当时情势之下,或亦不得不然。但是历久不变,就要生出弊病来了。其中最大的,就是兵数日增,而不可以一战。宋朝开国时,禁军之数,不满20万。后来逐渐增多。[4]到英宗时,竟超过100万。兵数是增多了,战斗力却减弱。宋初因为厢军不足用之故,地方戍守,都遣禁军分班前往,谓之番戍。[5]其意,一以重地方防务,一亦使军士习劳。但是仆仆道途,于各地方的情形,都不熟悉;和百姓亦没有相当的联络;作战起来,就有许多不方便之处。反因此增出一笔衣粮之费。

唐中叶以前,国家的收入,是靠田租、口赋做大宗的。别种收入,在承平时不甚注意,而且还要把他裁掉。唐中叶以后,赋役之法既坏,又为各藩镇所专。国家的用度却多了。不得已,乃新增了许多税目,如盐税、茶税等。还有地方政府所增加的杂税。[6]宋朝因为要养兵之故,这许多税项,都没有裁,而且都逐渐成为中央重要的收入。如此,历代到财政竭蹶时,因其租税本来稀简,还有搜括的余地,宋朝就没有了,遂成为“竭天下之财,以养中央之兵,而不可以一战”的模样。这是北宋政治上最大的积弊。

宋朝开国后的20年,就是公元979年,太宗灭北汉,把中国统一,乘势进兵伐辽,想把燕云恢复。其结果,在高梁河[7]战败,太宗身受重伤。公元986年,太宗又命将伐辽,亦不得利。辽人却屡次南下。真宗时,辽兵直抵澶州[8],中外震骇。群臣多有劝真宗迁都的。幸宰相寇准,力主亲征。真宗渡河,辽人乃请盟而还。此事在公元1004年。自此以后,宋辽始终和好,直到北宋末年,宋约金攻辽时,未曾开过兵衅。[9]然到仁宗时,今宁夏、甘肃境的西夏复强盛,从公元1034年起,到公元1044年止,和宋朝构兵凡十年。宋朝也总不得利。陕西地方,弄得凋敝不堪。其结果,到底也以岁赐成和。国威的不振如此。内政则从对辽和议成立后,就开始腐败。原来宋朝因兵力不足,和议成后,深怕他破裂,而又没有法子可想。因辽人迷信很重,乃托言有天书下降,算做一种祥瑞。其意,本来想借此恐吓辽人。[10]然因此之故,各地斋醮,和土木之事繁兴,耗费甚多,财政渐觉困难。既然只想维持和议,再不想恢复燕云,自然兵力也要腐败下去了。所以澶渊和议的成立,就是宋朝内政腐败的开始。真宗之后,继以仁宗。在位凡41年。[11]他的性质,是颇宽仁的。然而是个无用的人。一切政治,更其废弛。宋朝到这时候,要图振起,就非改革不可了。

但是要图改革,还有一种困难,这便是宋朝政治机构的不灵。历代官制,宰相的权柄都较大。宋朝却沿袭晚唐、五代,以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理财,[12]政权不甚统一。加以宋朝最重言路,御史一官,气焰很高。宋朝人的风气,又喜欢说话,喜欢争意气。所以宋朝宰相,权力不甚充足,遇事每多掣肘。这也是王安石变法所以困难的一因。

王安石的变法,还有一层社会背景。从唐中叶到五代,是经过长期的分裂战乱的。每当战乱之时,人民总格外困苦。宋朝统一以后,虽然把政治整顿一番,于民生问题,却未能十分注意。所以当时的人民,很为困苦,如地权的不平均,役法的苛重,农民资本的缺乏等,都是当时的一个大问题。

宋初疆域图

王安石之改革

仁宗死后,英宗即位,仅四年就死了。神宗即位,是个有为之主,乃擢用王安石,以行新法。

王安石所行的新法,范围是很广泛的。他首创制置三司条例司,派人出去调查各地方农田水利和赋役的情形。又行青苗法。将常平、广惠仓中的储蓄,当春时借给农民,待秋收时还官,出息二分。改差役为雇役。差役是按人口资产的多寡,把人户分别等级,地方上有公事,派他们去当差徭的。这都是要赔钱的。因差事不能分割,人民不堪负担,往往至于破产。安石令其出免役钱。向来不当差徭的人家,出助役钱,把这钱来雇人充役。后来又行方田均税之法,以纵横各千步之地为一方,将面积确实丈量,并参酌其地形地味,以均定赋税。这几件事,都是和民生有关系的。

王安石又想改革选举之法。他是注意于养士,而不但注意于取士的。所以要改革学校。学校是历代都有的,但不免有名无实。安石乃在太学中分立三舍。凡初入学的学生,都居外舍,以次升入内舍和上舍。升到上舍时,可以不经礼部的考试,径赐之以进士第。至于科举,则罢进士以外的诸科,[13]但存进士。改试策论和经义。其经义,也不是前此的墨义,而改为大义了。[14]他又改革兵制,把冗兵裁去大半。拣重要的去处,设置将官,令其统兵驻扎,而改掉前此番戍之制。王安石是主张民兵的。乃先行保甲之法,以为民兵的预备。保甲之法:是以五家为保,十家为一大保,五百家为一都保。家有二丁的,派一人为保丁,轮班警备盗贼。后来又教保长以武艺,令其转教保丁,逐渐训练成民兵。

新法旧法

王安石所行的新法,是有利有弊的。其中在理论上,在实际上,都是利多弊少的,第一要推雇役。青苗有打倒高利贷的好处,也有抑配、追呼、放失等弊病。[15]方田均税,则并没有认真推行。学校和科举,在实际上是无甚关系的。因为不论是诗赋,是策论、经义,总不过借此进身,而和实用也都不甚切。其无实际而且不免于骚扰的,怕要算民兵制度为最甚了。[16]但是不论什么事,要是肯平心静气,从实际上研究其利弊,逐渐加以改良,总可以去其弊而存其利的。而当时反对新法的,不肯平心商榷。于是旧党得政之时,把新法废掉;新党得政之时,又把他回复过来。就不论新旧,都不见其益,而只见纷扰之苦了。

王安石为相,前后共七年。当神宗在位时,始终守其法没有变。公元1085年,神宗死了,儿子哲宗年幼,太皇太后高氏临朝,用司马光、吕公著为宰相,把新法一切废掉。太皇太后死后,哲宗起用新党,复行新法,谓之绍述。旧党多遭贬斥。哲宗死后,徽宗即位,初时颇想调和新旧,后来也倾向新法。用蔡京为宰相,旧党重遭贬斥。徽宗和蔡京,都不是有什么政治主义的人。徽宗是很骄奢淫逸的。蔡京则一味窥时俯仰;搜括了天下的钱,来供给他用。在神宗时,便已对西夏用兵,不很得利。哲宗、徽宗时,也还是如此。又适值辽亡金兴,自己没有实力,反想靠人家的力量,去恢复失地,就要引起大祸了。

【小结】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政策怎样?其利弊如何?

(二)宋朝的兵制,和唐朝的府兵比较,利弊如何?和藩镇的兵比较,利弊又如何?

(三)王安石的变法,政治的背景如何?社会的背景又如何?

(四)青苗法的用意和办法怎样?

(五)差役和雇役的区别如何?二者孰为合理?

(六)方田均税的办法怎样?

(七)王安石的科举法,和唐朝的科举同异如何?其改革的用意何在?

(八)保甲除用为民兵外,还有何种作用?

(九)宋朝新旧党争的始末如何?假使当时两党不互相反对而合作,其结果当如何?党争除政见之外,还有什么成分?

* * *

【注释】

[1] 除节度使自驻的地方外,其余所属的州,都称为支郡。

[2] 州的长官,本来是刺史;县的长官,则是县令。此时都不除人,而派朝臣出去管理,实在也是以差遣治事。

[3] 殿前司和侍卫马步军司都有都指挥使。

[4] 其原因,(一)由外州的兵,升做禁军的多。(二)由募兵都是无身家的,难于裁遣。(三)宋朝到饥荒时,又往往以招兵为救荒之策。

[5] 唐宋时的番字,实在就是现在分班的班字。

[6] 如宋时所行的商税,就是其中的一种。唐五代藩镇所行的苛税,宋朝虽把他裁减,亦只是去其太甚;像商税等勉强可行的,并没有裁尽。

[7] 在河北宛平县西。

[8] 今河北濮阳县。

[9] 北宋末年,进兵伐辽,事在公元1122年,上距澶州和议,共119年。

[10] 真宗的托言天书下降,照旧史说,是王钦若借此陷害寇准的。因为辽兵入寇时,王钦若主张迁都,寇准主张亲征,后来亲征成功了,王钦若觉得惭愧,乃向真宗进谗,说:“这是城下之盟。”真宗以为耻辱。请问他有何雪耻的方法?王钦若说:“非恢复燕云不可。”真宗说:“这事吾不能行。”王钦若说:“其次唯有封禅。”然封禅要有祥瑞的,王钦若乃又教真宗,说:“祥瑞不妨假造。”于是天书之事起。这话不近情理,大约是不满意于王钦若的人假造的,不足凭信。《宋史·真宗本纪论赞》,说天书之事,系因辽人信天,想借此恐吓他,以固和议。这话虽出推测,和当时的情形相近,该是事实。

[11] (11)公元1013至1063年。

[12] (12)枢密使在唐朝,本是宦官所做的官,主宣传诏命。后因宦官跋扈,参与机密,到宋朝,遂变做主兵的官。三司是户部、度支、盐铁,各有使和副使。其上又有三司使、副、度支、盐铁两使,都是唐朝中叶以后,管理财政的官。因为其时政治失却常轨,所以财政不尽属户部。以行政系统论,本该废此二使,将职权还给户部。宋朝却没有如此做,就把当时管理财政的三个机关,合而为一,而称之为三司。

[13] (13)进士以外,其余的科目,总称为诸科。因为只有进士一科,受人看重,所以王安石把他废掉。然而前此设科甚多;各种人才,都可以进取;此时并做一科,强天下的人都走一条路,在理论上就未免欠妥了。

[14] (14)墨义见第十一章。只需背诵前人的注。大义是要自出心裁,发挥经文的意义的。

[15] (15)抑配,谓人民不愿意借而强迫他借。因为官吏承办公事,说要散青苗钱而散不出去,怕的要担处分,所以不得不如此。然到后来,放了出去,而人民不能还,又要用官力追缴了。甚至有强人作保,借的人逃走,而勒令邻保均赔的。

[16] (16)当时司马光等反对的话,都载在《宋史·兵志》上。这些话,大约不尽虚诬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提醒】唐朝军队体制编制
唐朝
五代风云(三): 庞勋兵变,唐王朝灭亡的丧钟
一个消失的民族,却创建过三个正统王朝,有一位建立者被骂千年
中国朝代大事记——唐朝
一个突厥的部落分支,竟成为唐朝皇室,并且还连续入主中原三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