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国袍”溯源:它从楚墓来,却作汉服名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已出版《图解中国传统服饰》

哈哈,不好意思大家,我最近沉迷于观察和思考这个魔幻的世界,所以这篇也是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偏历史溯源,一部分则偏古风讨论。

历史溯源的话,其实也很简单,一句话说完——所谓“战国袍汉服”更适合说法是“战国楚服”。至于“楚服”能不能算网络运动“汉服”概念中的服饰,出于什么样的标准算或不算,留给汉服圈去吵。

1

“战国袍”的出处:江陵马山楚墓

“战国袍”所仿制的文物对象主要来自于江陵马山一号楚墓的N15小菱形纹锦面绵袍,原件也是这座墓出土服饰中尺寸最大的一件,达到了衣长200厘米、袖展345厘米、袖宽64.5厘米的惊人数据。

(N15小菱形纹锦面绵袍,图/《江陵马山一号楚墓》)

(N15的相关数据,图/《江陵马山一号楚墓》)

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其实并不大(此墓之前介绍过,见《江陵马山楚墓:交领衣褶自风流 | 一墓一往事》),只有一棺一椁,但保存十分完好,“出土时色泽如新”。这座墓在报告中推定年代为“战国中期偏晚或战国晚期偏早”,具体时间定在“约公元前340年之后至公元前278年之前”,且“具有鲜明的楚墓特征”。由于墓主人的具体信息并未留下,从墓葬性质推论她为”士阶层中地位较高者“。虽然整体保存不错,但墓主也仅留骨架,估算她年龄约40-45岁,身高约160厘米。

打开棺椁以后,里面就是来自东周时期楚国的包裹,因为棺内的确被衣衾包裹给塞满了。

(江陵马山楚墓的棺椁,图/《江陵马山一号楚墓》)

(棺内的衣衾包裹,图/《江陵马山一号楚墓》)

文物编号也是从这个“包裹”打开的顺序开始的,先是独立放在最外面的N1素纱绵袍,这件尺寸相对同墓出土的其他服饰就显得很小,衣长仅148厘米。

(棺内的衣衾包裹[浅色部分即为N1],图/《江陵马山一号楚墓》)

(N1素纱绵袍,图/《江陵马山一号楚墓》)

(N1的相关数据,图/《江陵马山一号楚墓》)

这件也是本号的老朋友了,我在2009年的文章里就提到过它,后来转到了公众号《被误解的曲裾——秦汉的兵哥哥 | 旧文重发》。这件服饰尺寸虽然不大,但经过结构复原以后,上身效果可以看到下摆呈现燕尾式交叠,也就是早年被认为是“短曲裾”的服饰

(N1复原品的穿着效果)

在当年汉服圈热点仍然是争执于曲裾是否存在的大背景下,那篇文章和实验主要是向立体剪裁的现代人上了重要的一堂传统服饰课——服饰穿着中的二次定型对于最终的视觉效果影响有多大(其他讨论详见《高春明反正系列:一次成型与二次成型、曲裾与直裾 | 旁听服饰史》)

既然文物编号与衣衾打开的顺序相关,聪明的人应该已经猜到了,N15小菱形纹锦面绵袍虽然尺寸最大,却是从外向内数的第十一层(以报告中的计数方式)。N15是以倒着的方式包裹墓主尸身,也就是领子在脚端,下摆在头端。

(N15打开图,图/《江陵马山一号楚墓》)

(逐层打开的衣衾包裹,图/《江陵马山一号楚墓》)

不过这个包裹整整十三层,包裹方式并不一致,有正有倒,尺寸也是大大小小的,至于是否与什么葬俗方面的讲究目前没有看到专门的研究,仅有《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中将它与一些文献对比找不同之初,但毕竟是楚墓,所以这些差异更多地被认为是楚风缘故。

2

“战国袍”的异化:历史复原与古风改造

既然“战国袍”来自于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它应该被叫“马山袍”“楚袍”之类,为什么如今成为了“战国袍”的代名词呢?而且,江陵马山楚墓也出土了像《被误解的曲裾——秦汉的兵哥哥 | 旧文重发》里这样的N1短袍,为何最后流行的却是N15呢?这个问题本文回答一部分,另外再起一文回答剩下的部分。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人类都是贪图捷径的。

如何将古代服饰再次还原出来,让真人或仿真人像进行穿着展示始终是服饰史研究推广中的一个执念,也是非常容易受到关注的一个方式。比较早的先驱者有之前提过的《当再看到复原服饰人像时,希望你能想起他——程枕霞》,程枕霞所做的事其实就是很多人的理想,只不过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实现方式,蜡像能更好的将人物本身也进行还原,但社交媒体更常见的博主真人穿着则更有参与感,也更类似古代版的“旅拍”,比如《#流水线公主#:我们为何选择在景区穿民族服饰?》提到的那样。

(程枕霞复原的古装蜡像)

而展示的服装从哪来,根据什么来制作,也有很大的理念差异。早期我们所看到的,多根据古画与文献来进行制作,当然也有如《绝密!民间服饰复原组不会告诉你的速成秘笈》里提到的仿造日本的怪路。

(日本古代服饰复原)

但随着像飘过沂州(啦啦哦)这样的示范,人们发现使用出土文物来进行还原制作不仅可行,而且好用。因为真人穿着的效果与文物展示照是完全脱离的,如果复原者不诚实或者做一些尺寸上、穿着方式上的改动以达成更符合受众审美的目的,即便有人怀疑也是根本抓不到证据的。因为即便有服饰平铺图也很难看清制作细节和尺寸,更何况如今所谓复原是不放这些东西的,连层次也不分解,拍摄角度都是挑着剪。这就使得“复原”这条路在很多地方已经被走歪了,成为了一面引流旗帜。

以江陵马山楚墓相关服饰复原为例,至少有这些问题——

①避开出土信息,强调战国时期。

②避开文物原貌,迎合古风审美。

③避开剪裁特色,展示一般信息。

④避开穿着复原,采用古装方式。

于是一个顶着“战国”帽子,看似有文物背书,实则依旧混淆着人们古装臆想的“袍”出现了。抛开儿这些背书和自以为是的滤镜,所谓“战国袍”更像是古装的袖子、下摆加长加宽版。

(“战国袍”,图/某宝)

就拿很多人都做过的龙凤虎纹为例,出名的原因是1984年出版的《中国历代服饰》里绘制了这件,取名为“楚国贵妇的直裾单衣”。这本书绘制的服饰图例流传甚广,且给出了刺绣纹样的清晰图。

(楚国贵妇的直裾单衣,原图出自《中国历代服饰》)

(刺绣纹样,原图出自《中国历代服饰》)

其实这是一个组合产物。纹样原件是N9龙虎凤纹绣罗单衣,但N9出土时“双袖未装缝”,但报告中给出的分片尺寸十分详细,所以王亚蓉复原时参考了N13一凤一龙相蟠纹绣紫红绢单衣的形制进行制作(这件没见到真人穿着效果图),而N13在报告中给出了带比例尺的线图,且经赵丰等实测N9与N13的身长数据也极为接近。报告中提到,N13的形制与那件巨无霸N15是相同的。(所以,N9N13也有和N15一样的“小腰”结构,之前有搞复原的汉服爱好者曾说“龙凤虎直裾”没有“小腰”是错误的,发掘报告里之所以分开提,是因为N15是绵袍,N9N13是单衣。)

(N9龙虎凤纹绣罗单衣的部分裁片,图/《马山楚墓龙凤虎纹绣罗单衣的重构初探》)

(N13一凤一龙相蟠纹绣紫红绢单衣,图/《江陵马山一号楚墓》)

(N13线图,图/《江陵马山一号楚墓》)

(N13、N9的相关数据,图/《江陵马山一号楚墓》)

(王亚蓉复制的N9,网络图片[文字为原图自带])

如果只看平铺图,很容易误认为这款服饰是和西汉俑那样领口呈现浅交领形态。由于目前追捧的明制交领高且闭合,于是给了一些人错觉年代更为久远的古装交领交叉应该更小、显得更为闲适慵懒。加上前交领更接近对襟状态,不论是在裁片制作上,还是对穿着者的身形修饰上都更有利,所以目前古装剧除非不得不依从的设定,也几乎都做成浅交领的状态。

(《三国机密》中采用同款纹样制作的戏服)

(《长相思》剧照)

(《庆余年2》剧照)

(西汉戴冠木俑,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战国袍,图/B站)

又或者将它当作普通的交领衣,某复原组的真人示范照甚至不如《三国机密》的戏服来得坦荡,基本上能遮的都遮了,但没意识到交领形态其实也有不同(如果意识到这点的模特动作一般是双手一高一低,一手遮腰,一手遮胸,如东汉某袍的图)

(某复原小组制作的战国龙凤虎纹直裾袍)

之前在《江陵马山楚墓:交领衣褶自风流 | 一墓一往事》里提过,江陵马山楚墓很多服饰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小腰”,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也专门论述过,还附了一个纸模型图(天天推这本书是必看,倒是看啊)

(王㐨所绘的N15剪裁图,图/《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N15腋部嵌小腰立体效果模型,图/《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单衣小腰部位立体结构线图,《马山楚墓龙凤虎纹绣罗单衣的重构初探》)

(小腰结构示意图,《东周至西汉楚地袍服结构探析》)

关于马山楚墓服饰剪裁上的特殊性,已经有不少文章讨论过了,我们这里只说穿着后的一些视觉差异。由于袖根处多了这个“小腰”插片,导致腰部的余量比一般交领直裾古装更大,且无法完全平铺,但以往只强调可以拉到身后形成类似曲裾的视觉效果(因为曲裾问题是汉服圈早年吵得最凶的议题)而忽略了交领形态也会随着变化。很简单的一个思考,下摆都背拉过去了,领子当然也被拉过去了。(以往汉服曲裾的剪裁方式是从腰线以下延长接出一块三角,以维持交领形态的如常,这就是一个很现代人的思考方式,曲裾讨论详见《「曲裾」到底是不是臆想之物?| “汉服”溯源》。)

但由于插片的存在,衣襟并非均匀地被拉过去,加上腋部的阻挡,视觉上呈现出类似圆弧大襟的状态

(“小腰”拉直后效果,服饰为啦啦哦制作)

此时即便双手端袖,交领的交叠角度也会比较大。由于服饰袖子比较宽,拉高的交领会挤压袖根,造成腋下堆褶(如果袖根宽于上身,扎腰带也会造成腋下堆褶)。

(“小腰”拉直后效果,服饰为啦啦哦制作)

(漆木俑,图/《沙洋塌冢楚墓》)

如果坚持采用类似现在古装交流的穿法,不将插片的余量拽出来,那将直接在插片处产生堆褶,等于插片无效加入。由于即便没有“小腰”这些服饰本身分片就已足够裁制成衣,且更方便制作,所以插片一定是有所用途的。

(不拉直“小腰”后效果,服饰为啦啦哦制作)

在某商家图里更加可以看出问题所在,就如《自己的馆藏文物都能搞错,究竟谁来给博物馆里的服饰秀把个关?》里提到的问题一样,马山楚墓的服饰也没有系带,却被商家添加了系带。系带限制了服饰二次定型的效果,导致领口松垮外豁。这样的确迎合了很多人对于古装的想象,可以赢得喝彩,却是一种虚假的狂欢。(这个商家积极参与博物馆所谓复原秀活动,现在知道博物馆那些bug哪来的吧)

(某商家的“战国袍”,图/微博)

剩下的一题大家应该会抢答了,即便这个衣服的外襟都被拉到了身后,下摆怎么会呈现如睡袍一般的大“入”字打开状呢?下摆本身是类似直筒的,即便会打开也是类似拧麻花后的开口(收紧-分散),也就是一些灯人被误认很像和服的下摆。

(平山战国中山王墓 银首男俑铜灯)

目前“战国袍”的交领与下摆都十分松散,这对拍照效果是有利的,可以让穿着者显得更加仙气飘飘。其实一些复原作品在拍照时也会刻意将下摆摆成一个扩散状好让视觉效果更好,而跟风进行商品化制作的人往往不是从1:1复原开始的,而是看着照片并依赖自己的以往经验进行制作,也就在这个基础上更加剧了这个审美导向。

(“战国袍”,网络图片)

3

楚服还是汉服?

江陵马山楚墓的发掘晚于马王堆汉墓发掘十年,由于出土的全是直裾袍而不见曲裾袍而引发了不少疑问。因为从当时已发掘楚墓木俑和帛画看,曲裾袍应该十分普遍,但马山楚墓的服饰中却没有任何一件是曲裾式的。加上马山楚墓的所有衣衾都是从棺内发现,也等于是裹在墓主尸身外的,所以当时就有学者认为“马山一号楚墓出土衣物主要是死者穿着的丧服”。而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衣物主要是随葬品,也可能更接近当时的生活着装”。

曲裾与直裾的存在,算得上早期服饰的一个大谜案,尤其是曲裾袍这种绕襟式样,在后世几乎找不出它的遗存。而为什么下摆要做成绕身的原因也一直困扰学者,孙机在1982年发表的文章《深衣与楚服》中将深衣几乎等同于曲裾,并且提出这是“因为汉以前我国服装中的内衣,特别是裤,还相当不完善”,“为了使这样一套不完善的内衣不致外露,所以下襟就不便开衩口。既不开衩口,又要便于举步,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用曲裾交掩的服式”。这个说法流传甚广,但实际上不论马山楚墓还是马王堆汉墓都出土了裤子或裙子/裳,遮挡下体不成问题。即便是这些衣服本身也十分宽大,不论是走路还是走光都不至于过分担忧。

(马山楚墓出土的单裙和绵袴,图/《江陵马山一号楚墓》)

值得注意的是孙机与沈从文都提出了“楚服”这个概念,马王堆三号汉墓中也有遣策上写“美人四人,二人楚服,二人汉服”,说明楚服作为一种带有特征的服饰直到西汉依然流行。孙机认为战国时北方各国都着曲裾,楚人也普遍穿着,而楚俑的数量多、保存状况好,能提供更充足的资料;沈从文则提到楚服“特征是男女衣着多趋于瘦长,领缘较宽,绕襟旋转而下”。

(图/《深衣与楚服》)

(图/《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所以不少人认为遣策中所提楚服即曲裾式,汉服为直裾式。但由于马山楚墓出土服饰从平铺看均为直裾式,俑却为曲裾式,所以楚服研究里也常觉得楚服分为这两式。

不过现在我们知道了,马山楚墓的俑和出土的服饰是有关联的,出土服饰可以经过二次定型穿成俑的样式,原来对于楚服的分法显然是缺乏更深层的考证精神。

(彩绘着衣木俑,图/《江陵马山一号楚墓》)

马王堆汉墓作为地域上楚系的继承者,出土服饰中虽然有平铺就可分辨的曲裾袍和直裾袍,但数量上曲裾袍占多数,且女尸身上可看清样式的均为曲裾袍。马王堆汉墓的这两式服饰在裁剪上有明显区别,曲裾袍的下半部分呈现明显的斜裁形态。假使,马王堆汉墓的曲裾袍是对战国楚墓直裾袍二次定型呈曲裾外观的继承和模拟,那么这个斜裁很有可能就是在模仿外襟被拉拽后的状态。

另外,马王堆汉墓曲裾袍腋下没有插片,却有一个被描述为“(上衣部分)六片拼合后,再将腋下缝起”的结构,从线图看位置就在小腰处,报告中称“袼”,而马王堆汉墓直裾袍腋下并无这个结构。

(朱红菱纹罗丝绵袍,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曲裾袍的形制和裁缝方法示意图,图/《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直裾袍的形制和裁缝方法示意图,图/《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将这个称作“袼”应该来自于《礼记·深衣》中“袼之高下,可以运肘”的记载,但似乎马山楚墓的“小腰”更接近这个说法,而马王堆汉墓曲裾袍则更似一种补强结构,所以郭德维就主张马山楚墓中的才是“袼”。但为何要在这个缝缀一块,是不是汉代曲裾对于楚服的某种遗存呢,就更加不得而知了

由于先秦到汉的墓葬由于年代实在久远,有服饰实物出土且保存良好的极少,我们只能从有限的资料中去讨论。但不论是马山楚墓还是马王堆汉墓,都是与我们如今对于古装理解很不一样的服饰,虽然我们在纯视觉的角度上可以将这些似模似样的“复原”出来(也没人像我这篇这样抠得这么细,也没空一个个阅卷)但只要不是真正严谨的“复原”,破绽总难免露出,更何况“战国袍”终究只是披着一层历史外衣的古风写真。所以,相比一些打着“复原”旗号的作品,我对“战国袍”更大的兴趣来自于它为何会成为了新一代汉服流行爆款……没错,这是下一篇的内容。

感谢阅读,喜欢请记得分享哦^_^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杂志精选| “抽象的抒情” 中国纺织考古的探索之路
《芈月传》中的楚人服饰是不是战国时期真实的楚国服饰,有何不同
【战国时期楚国女性服饰】 根据江陵马山一...
江西靖安县发现古墓,墓内竟出土了一件华夏民族“最”古老衣服
马山楚墓:2500年前的女子衣衫华美,马王堆汉墓只是它的继承
长沙城地下古墓纵横 汉代王陵有26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