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好,李焕英》:你好,80年代的年轻人!

强烈建议听一听这首歌,可以更好地理解80年代年轻人,尽管他们如今已经是退休的老年人了。但是,谁没有过青春的憧憬呢?

春节档我就看了两部电影,就是票房最高的那两部。我这人哭点比较低又有鼻炎,所以《你好,李焕英》从张小斐说贾玲来她开心就开始哭了,两包纸巾紧巴巴地用完一包半。我愿称《你好,李焕英》是一部工整而稚嫩的诚意之作,但无论搞笑还是铺垫都没有废笔,努力遵照着“契诃夫之枪”的原则,看得人极为舒坦。

影片中贯穿始终是的关于“妈妈也曾是花季少女”的理念十分触动人,不过由于电影是一个女儿穿越的视角,对于“妈妈”青春时代的故事没有开展更多。比如,“妈妈”是如何和“爸爸”谈了三年恋爱?“妈妈”是如何来到这个单位?结婚生子之前“妈妈”有没有属于个人的人生理想?但80年代的父母也很少愿意和孩子分享这些内容,导致电影其实对于真正经历过80年代的人很难产生足够的共鸣。(我看到是上午场,和大爷大妈以及他们的孙儿们一起看,全场只有我哭成鬼)

△ 《你好,李焕英》海报  / 官博

有一部同样1981年拍摄的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可以很好地弥补视角上的不足。从这个片名就可以看出,从十年动荡走出来的80年代年轻人是怎样的一个心态了。那一代的年轻人,都有一种岁月被迫蹉跎的紧迫感,对新时代满怀激情,就像一开始那首歌里的歌词一样:

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会,

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

为祖国,为“四化”,流过多少汗?

回首往事心中可有愧?

啊,亲爱的朋友们,

愿我们自豪地举起杯,

挺胸膛,笑扬眉,

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截屏

网络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而对于80年代的年轻人而言同样适用,尽管他们中很多人从我们有印象开始就是中年人,甚至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童年不幸的缘由。《你好,李焕英》之所以让很多观众感动,或许也正因为他们没有这样堪称完美的母亲。

纪录片里有好几个一晃而过的镜头会让人产生恍惚感,那就是成为中年老年以后的母亲们一样会摆出的姿势、搭配的方式:

△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截屏

对于很多影视表达而言,小姑娘就梳俩小辫,成熟女性就烫头发,年老女性就盘起发髻。事实上,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自己最好年纪的时尚妆扮,仿佛他们需要穷其一生去治愈的青春。

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吐槽自己妈妈爱烫头,卷卷特别多,蓬蓬得看起来还特别硬。这种看起来难以理解美发审美,包括如今被认为适合中年女性的“妈妈烫”,在那时候都是青春女性的时髦发型。

△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截屏

△ 1981年,浙江

△ 1981年,《卖大饼的姑娘》

△ 1981年,浙江

所以,莫嫌弃这样的卷发,那是妈妈的青春!

烫发在当时并不是一件可以轻松达成的成就,不论是凭票还是排队,烫发这件事都是紧俏的风潮。在被压抑的年纪里,烫发被斥作资产阶级生活做派,而80年代大街小巷的越来越多的烫发又被批评为年轻人腐化堕落的标志。

电影里可能是参考了原型李焕英女士更早期的照片,也可能是地域的原因,张小斐的版型其实更偏向70年代的面貌。

△ 《你好,李焕英》剧照 / 豆瓣

△ 网友晒出的原型李焕英的老照片/豆瓣

△ 1970年代末,北京

还有一部分原因或许就是来自于大家对于80年代的理解偏差,《翻开80年代的毛衣书,尽是不落伍的时尚弄潮儿 | 服饰博览》里已经展示过一部分,其实整个80年代就已经显露出惊人的“现代”态势,转变非常之快。

当时的有志青年都渴望抓住时代的浪潮,以弥补自己被迫蹉跎的岁月。什么理想,什么使命,什么奉献,还有友情,都是当时最热门的词汇。他们可能也是最为文艺的一代人了,年轻人开始大方地聚在一起,英语角,读书会,都是当时十分热门的活动。当你发现时代留出了许多空白急需年轻人去填补,激情与抱负就会遍地滋长。

△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截屏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首歌里还有一句特别有名的歌词“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这是对未来充满何其美好的期待、也对自己的付出何其无憾无悔的心理状态。现在的年轻人对于爱好或爱豆虽然很容易说出“一辈子”“永远”这样的词汇,反而很少会有这样的“约定”,因为一旦将时间具体化,就会发现人生迷茫。

《莫让年华付水流》这部纪录片将视角聚焦在十个不同行业不同出身的年轻人,记录他们当下的状态。2006年的时候,也就是过了25年,央视曾经回访过影片中的人物,正好契合了“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由于视频资料找不到,只能找到回访的文字资料。部分人物资料里找不到,是另外找资料补充的。)

他们中有十分传奇的人物——沈幼棠,从初中文化到哈佛博士后,妥妥超过了现在许多自媒体上的励志文章。

当时仅有初中文凭的沈幼棠在医院做了2年杂工,不怕讥笑、无惧艰难,取得了多项心血管方面的科研突破,而后破格被提拔为讲师。纪录片录制4年后,1985年他以“博士后”同等学力去往哈佛大学深造。如今可以在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的科研团队页面看到他的介绍,担任灵长类研究中心顾问和生理学实验室主任等职。

△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截屏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截屏

同时他也有属于那一辈人独特的印记。在回访的节目里,他表示在美国过着与美国隔绝的生活,只专注于自己的专业,20年只进过3次电影院,只看中国新闻,甚至他觉得语言上依然有障碍。

还有陈喜德,因为议论四人帮在1969年被打成“现行反GM”,10年后才得以平反,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学钻研太阳能利用。在这过程中他的妻子和女儿不离不弃,并且倾其所有支持他。纪录片录制的时候,他刚刚成为上海能源所的一员,从业余钻研变成了正式的科研人员。

△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截屏

△ 回访节目里的陈喜德

他的想法也很有那一代技术人员的印记。他一直希望有个老板可以聘请他,给他创造条件专门研发太阳能,但当美国人聘请他以后他又觉得用自己技术让美国老板赚中国人的钱不好,所以1990-2005年间他远走泰国,自己又当老板又当研究员,赚来的钱投入研究,申请十几个专利。在回访里他说自己研发的太阳能热水器成本只要400元。

相比陈喜德,陈祖慎的人生更接近我身边所认识的一些技术人员所走过的一生。

陈祖慎,电扇厂的技术工人,纪录片采访他的时候当时的厂子甚至不支持,他关于技术要申请专利的理念也不被认同,他的成果被束之高阁。他是那个年代执拗的技术工人,为此放弃当时很吃香的成为管理干部的机会。纪录片的第二年,他进入业余工业大学学习,1993年电扇厂倒闭,拥有一技之长的陈祖慎没被时代的洪流冲垮,回访时他是一家企业的技术主管。

我年轻的时候,我没有虚度,… 我还是脚踏实地的在技术方面我去做了一些工作,结果给我的一个人生带来的好处,… 93年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但我的人生在这段时间里边,我可以凭我的技术的打下的基础,我始终可以,有自己的出路——陈祖慎

△ 回访节目里的陈祖慎

也有自小就确立了人生方向,却因为时代的跌宕而走过大起大落最终归于成就与幸福的一生。

邵丹,6岁时已经展现出钢琴才华并可上台演出。动乱时期,她作为黑五类的子女,只能用爸爸用纸糊了琴键悄悄练习。由于成分问题,她报考二十多次文艺团体均以失败告终,直到动荡岁月过去她才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如今她和丈夫是一对钢琴伉俪,丈夫是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教授,妻子是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钢琴学科主任、教授。

△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截屏,童年画面是更早时期的影像资料插在其中

△ 新闻里的邵丹照片

当时纪录片挑选的人物都很有趣,角度各异,使得过了几十年以后再去回看他们的一生,会觉得质朴而真实。

我们选择平凡岗位上的青年,是为了扩大这种精神品格在现实生活的影响,推动着社会的前进。平凡而有所创造,对平凡事业的酷爱,使人们看到青年人的心灵和道德力量,看到新一代不是捂着创伤叹息、怨恨,而是振奋精神,把握今天,探求人生之路。平凡是伟大的根,时代、生活、人民在呼唤着青年,(自然包括我们在内)多么需要水滴石穿的精神和毅力?普通青年如同不被人注意的点滴水珠,但它点点滴滴将汇集在浩瀚的生活海洋之中,而每一滴水珠同样能反射出太阳耀眼的光辉。——《时代的责任——<莫让年华付流水>创作心得》

朱练君,纪录片拍摄时25岁,双腿无法行走,双手肌肉萎缩,但是热爱文艺写作,还发表了一些小小说。她写字格外吃力,镜头里需要双手辅助一起写。如今的她,是京剧票友圈子颇受好评的女老生,坐在轮椅上唱戏着实不易,她依然热爱文艺、热爱生活。

△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截屏

△ 朱炼君近照 / 网络

真心觉得现在的粉圈应该看看,什么才叫“努力”,什么才叫“坚强”,什么才叫“正能量”。

俞华昶是回访唯一一个仍在原单位的人。在职业还是分配的年代,成绩优异的俞华昶却被分配去动物园当饲养员,连老师都替他不平。他从抗拒到接受,最后爱上了这份工作。回访的2006年时的收入是3000元,比当时上海的职工平均收入略高而已。

△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截屏

△ 回访节目里的俞华昶

纪录片拍摄时,他头上还有被黑猩猩咬伤的痕迹。他训练黑猩猩穿针引线,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当时他对于动物表演的认知里取悦来动物园参观的人就是成功,随着时间推移他在2005年开始采用新的正强化训练,在反思中改善自己的工作。

这部纪录片还特意关注到了当时年轻人的恋爱,并且片中展现出来的80年代男女交往的风气比现在很多00后都要大方坦荡。

△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截屏

张明明,本职是一个电车司机,在那个还对女司机没有恶意的年代,还会参与影视拍摄。由于当时职业的特殊属性,她最终没有迈出成为专业演员的那一步,但依然成为了很多人羡慕的可以游走于两个自己喜欢职业身份的人。

△ 1979年《小字辈》杂志画面 / 豆瓣

△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截屏

她在电影《小字辈》里的男友是一位交通警察,而现实中的男友则是一位大学教师。但在回访中可以看出,张明明最后结婚的对象另有其人。带着以前的男友拍过纪录片,这在现在看来会让很多人不舒适,但在张明明的丈夫却表示这很正常,结婚也可以离婚。

纪录片的初衷是想记录80年代青年人追求爱情的自由与美好,但回访里张明明丈夫的感情观显然为此添上了更好的注脚。

△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截屏

△ 《你好,李焕英》海报  / 官博

电影《你好,李焕英》里“妈妈”和“爸爸”虽然谈了三年,但在车马很慢的年代里,可能仅仅几次深入的通信便会认定终生。尽管80年代年轻人生育的孩子在网络年代,诉说着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创伤,显然80年代青年并非都是优秀的父母,这或许为什么这部电影看起来更打动年轻观众的缘故吧!

80年代的青年人,如今已经垂垂老矣,“再过X十年我们再相会”带回来的消息经常也是谁谁已经走了的消息。了解他们的过往,了解他们的青春,或许是对那一辈人最好的纪念。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传统服饰】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81年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那时我们正年轻
1981新影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
【1981新影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
视频: 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1981年出品
莫让年华付水流(1981)
点播: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主题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