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吉良 | 失 乐 的 校 园


想起小时侯读书时,让我最难抹去记忆的是快乐的校园。那时下课铃响后,没等老师说下课,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冲出教室,驰骋操场,追逐嘻闹,扬起阵阵沙尘。课间十分钟,仿佛就是我们下节课专致听老师讲课的助动器和加油站,让自己百倍精神抖擞。课外活动更是我们各自展示喜好、表现才艺的极佳机会,女同学踢毯子、跳橡皮筋、唱歌、跳舞、老鹰捉小鸡,男同学打篮球、打乒乓、走军棋、走象棋,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龙门阵”,让我们正在成长的身心得到极大的滋润和营养。而午休的两个小时我们还可以走出校园、走向田野、溪边、山涧,呼吸新鲜空气、领略大自然风光、探究万物长生奥秘,使我们在玩乐中懂得了很多在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那时老师只要我们在上课之前安全返回校园就没事。

长大以后,我也成了老师,经历过少年的校园,深知快乐是孩子学习和成长不可或缺的动力,而游玩则是孩子快乐的源泉。所以无论是当班主任还是当校长,总喜欢在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时间把学生赶出教室,让学生尽情地到操场上蹦蹦跳跳,以满足他们的天性,消弭学习带来的负面情绪。特别是我在宁海中学任校长的几年里,不遗余力地推动高质轻负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出教师要用高效精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校园活动。那时候,课间和课外活动是没有一个学生留在教室的,体育课也不允许被主课挤占。

宁中拉练麓山顶放风筝

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校科技节、前童军事拉练,声势浩大,学生社团活动层出不穷,这氛围感染着宁中每位师生,深得学生的喜爱,健全了学生的心智,展示了学生的个性,挖掘了学生的才干,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内动力,使整个校园充满着生机活力。相信经历这段时光的学生,一定会留下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

中艺术节节目

离开学校二十年,学校于我已经渐行渐远。曾几何时,星移斗转,喧闹而快乐的校园,却慢慢变得安静而枯燥了。今年,我们单位组织了一个有关学校教育的调研,听有关人员介绍,现在的小学生,学生课间和午间是不允许走出教室的,必须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休息,也不允许学生在教室里随便走动,这样的管理方式,美其名曰:“静默管理”。静默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不能喧哗、不能走动,安安静静地坐着。我想,什么静默管理呀,不就是不让学生走出教室去操场蹦蹦跳跳吗?不就是以牺牲学生的课间活动来换取所谓的校园安全,以剥夺学生的快乐来规避学校可能的过错吗?我惊愕。回家后我赶紧到网上查找有关资料,想知道这样的管理经验是否全国各地已成燎原之势。果然,在网上看到许多的城市,象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武汉等地的中小学如出一辙,都在实施这样的管理创新,一些学校还制订出一整套课间、午间“学生不走出教室”的制度来约束、奖惩,列入文明班级、优秀班级、三好学生的考核,给课间、午间安静的班级加分,给跑出教室的学生扣分,要是那个学生跑了出去,不但自己挨批,还影响班级集体荣誉。

课间静默

讲一个真实的案例。北京某名小校因课间、午间管理严格,使得学生无法得到正常的活动和人际交往,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生想你不让走出教室,我上厕所尿尿总可以出去吧,于是甭管有尿没尿,借口上厕所成了学生跑出教室冠冕堂皇的理由。一旦在厕所碰到熟悉的同学,那个激动、那个开心就甭提了,他们在厕所一起聊天,一起分享零食,一起打游戏,因此,课间上厕所,俨然成了学生最快乐的时光。但秘密早晚总是要泄露的,后来学校知道了,毅然决定每个班级增设一个班干部职位,叫作所长,专门负责抓课间、午间上完厕所仍不及时回教室的同学。厕所最终只遗憾地留给同学们一个念想。

上段时间,我西安的姨娘来宁海探亲,她讲她的外孙女读三年级,有一次课间十分钟突然跑出教室,当场被老师抓了回来罚站,但她的外孙女竟没有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站着还嘻皮笑脸的,惹怒了老师,老师一个电话打给了家长,要家长到学校谈话,家长一听就这么个小事,至于吗?觉得老师小题大作,闹得双方都不愉快。

课间十分钟、午间休息时间、课外活动的消失,有诸多社会因素所致,能怪学校和老师吗?当然不能全怪他们。学校和老师也有很多无奈。学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一个学生一旦出了伤亡事故,个别家长“校闹”不必说,上百万的赔偿会压得学校喘不过气来,为了避免种种风险,只能取消或减少活动时间、降低运动强度来应对,因噎废食成了最好的选择。能怪社会和家长吗?比起孩子的人身安全来,所有的问题都显得不重要,他们希望孩子在校园里快乐,但更希望平安,当然最好两者兼顾、两全其美,但平衡点在哪儿呢?他们与学校老师一样迷茫。能怪教育行政部门吗?教育部早有规定,要确保中小学生每天一到两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没有说可以关在教室里,所以最多也是监管督导不力罢了。

孟子说 ,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我想,为教育的守正创新计,为下一代人发展计,为中华民族复兴之大业计,无论是学校的老师、家长,还是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是值得认真反思的。让课间、午间以及课外活动回归正道,还给学生玩的自由,才是一条好路径好赛道。

我们知道,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的要义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通俗地说,就是培养学生成为身体健康、心智健全、品质优良、个性发展和具有审美情趣的人。而一个长期安静坐在教室里、没有课间活动的孩子,对达成教育目标、促进孩子成长成才恐怕勉为其难。

试想,温室里的幼苗能茁壮成长吗?研究表明,足够的课间活动,让学生沐浴在明亮的大自然光线里,是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学生在课间活动时,接受的平均户外光线是普通室内光线的二十倍左右,这样的强光照射会使视网膜照明增加,使多巴胺释放增加,从而抑制眼轴长生。研究还发现,课间活动少的孩子近视发生率是课间活动时间长的孩子二到三倍左右。此外,让学生久坐教室还会导致腰椎、颈椎劳损,影响身体健康。

同样,没有阳光的心理能阳光吗?但凡稍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孩子的特点就是天生喜欢蹦蹦跳跳,玩是孩子最本能、最向往、最快乐的事。有一位长期在一线教书的老师说,我从来不怕孩子在课间、午间、所有的课余时间调皮捣蛋,怕的是孩子不调皮、不捣蛋。不调皮、不捣蛋的孩子,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身体有病了,没有力气玩了。要么是心理出问题了,自我封闭起来了。试想一个连皮都不会调、蛋都不会捣的孩子,他能有什么出息!说得多形象生动呀。所以,教育部明确规定要保证在校小学生两小时、中学生一个小时课外活动时间,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

 筑牢安全篱笆就没有安全隐患了吗?我们知道,静默管理的初衷是出于保护孩子的安全,让学生不出事少出事,因为全国有太多的校园伤害案例,让学校精疲力尽。为了避免种种风险,学校只好通过取消课间、午间活动,减少体育课、降低体育项目强度、难度来维护学生安全。北京海淀区一位老师解释,学校不是要有意限制孩子自由,主要是想保护孩子安全。无奈之情溢于言表。但家长们不禁要问:把孩子一天到晚圈在教室,影响了身心健康算不算安全隐患?过走廊、上厕所就不会发生危险吗?很多孩子跳楼自杀不是一霎那间的事?一些家长还提出疑虑,学校担心孩子安全,把孩子圈在教室里,是否短视行为?长此以往,岂不是更没有安全意识?避免了眼前的担心,而忽略了长远的后果,孩子的将来更加令心担心!

老实讲,一个连课间都难以走出教室的孩子,将来能否担负起家庭、社会、民族重任,的确令人担忧。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清郑燮有诗: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孟子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意思是,人必须从小经风见雨,锤炼打磨,跌倒滚爬,今后方能成器。孩子总是要长大的,要一步一步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要为人夫为人妻、为人父为人母,要闯荡江湖,或职居庙堂的。很难想象,一个长时间囿于教室、接受静默管理的中小学生,将来能否承受得了这责任之重?

我无意针砭学校教育时弊,纯粹是为了孩子的现在和未来,希望把课间、午间和课外活动、体育课一古脑儿还给学生,让失乐的校园重新回到快乐的学堂。孔子教学生学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其中乐射御相当于现在的活动课程,可见孔子那时就非常重视学生的玩了。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他认为玩和学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两者的结合能更好地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心健康。事实上,很多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式方法,我们的先贤们早有定论,无需再去创新。譬如心理学研究己经表明儿童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就是喜欢玩,那我们就遵循着,让孩子好好玩呗,别再去折腾什么静默管理了,这样,才真正回归教育的本义。

宁中拉练前童小学露营


作者简介

万吉良,原浙江省宁海中学校长。曾担任宁海县桃源街道办事处主任、宁海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书记等职务。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投稿微信18969872107
□ 文章:万吉良
□ 图片乡土宁海等

□ 排版:天姥老人

 审核:水东居士

□ 宁波南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创建书香校园,争做书香少年
2011年3月第三周值周总结
任曙林:那时的中学生真好看
教室里的最后一排
仅两成家长将教学水平列入好老师的前三项标准
于十拨小学参观校园解说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