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新修版

《中国武侠小说史》新修版,罗立群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21年7月版。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研究中国武侠小说发展演变的学术专著。全书共分为十章:第一章绪论,论述侠的起源、定义、历史源流、文化形态、侠义精神,武侠小说的三大支柱、两种类型、新派与旧派,以及武侠小说与民族文化心理,武侠小说与欧洲骑士文学、日本武士文学的比较等。第二章至第七章论述古代武侠小说,第八章论述民国年间的武侠小说,第九章评述港台新派武侠小说,第十章讨论当代内陆武侠小说创作。

该书深入分析了中国武侠小说这一文化现象,对武侠小说的产生、分期、发展、演变均有独特的创见,并深度评析了各阶段的重要作家作品。本书脉络清晰,架构合理,资料翔实,评述精当,且注重理论批评与审美感悟的结合,表现出独特的学术个性。

目 录

初版序 朱一玄

再版序 宁宗一

新版自序

第一章 绪论

一、侠的定义与起源

二、侠的历史源流

三、侠的文化形态

四、侠义精神

五、武侠小说三大支柱

六、武侠小说的两种类型

七、武侠小说的新派与旧派

八、武侠小说与民族文化心理

九、侠士、武士与骑士文化异同与文学比较

第二章 武侠小说的雏形期

一、先唐社会的任侠风气

二、神话传说与史传文学的影响

三、最早的一篇武侠小说《燕丹子》

四、诡奇怪诞的魏晋六朝武侠小说

第三章 武侠小说的成熟期

一、唐代武侠小说的繁荣

二、唐代武侠小说的内容

三、唐代武侠小说重要作家作品

四、唐代武侠小说的艺术特征

五、唐代武侠小说的地位与影响

第四章 武侠小说的低谷期

一、宋元社会的民族矛盾和侠风流变

二、讲史话本中的武侠故事

三、宋元文言武侠小说

四、宋元武侠小说的特征

第五章 武侠小说的回暖期

一、明代社会的经济与文化

二、明代白话短篇武侠小说

三、明代文言武侠小说及《剑侠传》

四、宗教色彩浓郁的长篇武侠小说

第六章 武侠小说史上的里程碑《水浒传》

一、成书过程与侠盗意识

二、宋江形象的性格特征及其渊源

三、梁山上的“盗气”

四、水浒英雄的行侠特征

五、真实而传奇的江湖社会

六、侠的悲剧结局

七、《水浒传》的深远影响

第七章 武侠小说的盛行期

一、清代社会变局与武侠小说繁荣

二、忠义盗侠小说

三、英雄儿女小说

四、武侠公案小说

五、奇幻剑侠小说

六、清代文言武侠小说

第八章 武侠小说的狂潮期

一、国势贫弱与“武侠”情结

二、蓬勃兴盛与优劣评判

三、民国武坛两巨子:“南向北赵”

四、民国武坛三健将:姚民哀、顾明道、文公直

五、奇幻绝伦的剑仙还珠楼主

六、凄绝哀婉的情侠王度庐

七、“技击派”大家白羽、郑证因

八、采撷众长、自立门户的奇侠朱贞木

第九章 推陈出新的海外新派武侠小说

一、海外新派武侠小说总论

二、新派宗师梁羽生

三、武林盟主金庸

四、江湖剑客:卧龙生、司马翎

五、武林奇才古龙

六、江湖闯将:温瑞安、黄易

第十章 新时期大陆武侠小说创作

一、新时期大陆武侠小说概论

二、代表作家作品分析

主要参考文书目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新版后记

初版序

罗立群同志的《中国武侠小说史》,经过长时间辛勤撰写,现在厚厚的书稿摆上我的案头,不由得在我心中充满了喜悦。

《中国武侠小说史》

武侠小说作为一种文学现象,虽然源远流长,但直到最近几年,国内才有人作比较系统的研究,继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10出版了王海林同志的《中国武侠小说史略》之后,辽宁人民出版社又将出版罗立群同志的新著,无疑地,这都是在武侠小说系统研究上筚路蓝缕的开创之作。

《中国武侠小说史》和《中国武侠小说史略》一样,是贯通古代和当代的武侠小说通史,也是一个很大的特点和优点。过去的中国文学史、中国小说史,一般都截止到“五四”运动;“五四”以后的部分,划归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范围,难以使人得到完整的印象。现在改变了过去的划分法,从古代雏形期一直叙述到兴旺发达的当代,这在文学史的编辑体例上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也是有开创意义的。

过去的中国文学史、中国小说史的研究范围,往往只着眼于大陆的作家作品,忽略了港、台及海外的作家作品。这部武侠小说史,开扩视野,除收大陆的作家作品外,还收入了港、台以及海外的梁羽生、金庸、古龙等作家的作品,大大丰富了武侠小说史的内容。

对于历史上“侠”的产生,前辈学者已有论述。此书不囿于成见,而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说法,更加明确而又合理地论述了“侠”的定义和起源、“侠”的行为准则、“侠”的分类以及“侠”与儒墨道法各家的关系。

《燕丹子·西京杂记》

对于中国武侠小说的源流,此书的著者在论述了武侠小说形成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中国的第一篇武侠小说是《燕丹子》。接着对我国武侠小说的嬗变、发展进行分期,提出了雏形期、成熟期、盛行期、狂潮期、兴旺发达期等概念,同时对《水浒传》在中国武侠小说史上的地位、影响及招安悲剧的意义发表了新的见解,不失为对《水浒》学研究的一家之言。

此书还大胆提出了许多新颖观点和独创见解,诸如侠与盗的交互影响作用,武侠小说史上的两条发展线,武侠公案小说,侠情小说,小说“武功”的发展历程,武侠小说与欧洲骑士文学的区别,武侠小说对民族文化心理的作用和中国传统文化对武侠小说产生的影响,奇幻型武侠小说再评价,新派武侠小说与旧派武侠小说的区别,海外新派武侠小说与大陆武侠小说的比较,民国年间小说界“超技击”三大家的比较,港、台新派武侠小说三大家的比较,对大陆武侠小说创作的总体评价与展望等,都是在大量地占有材料后,用全新的价值观和全方位的角度去认真观察和思索后提出来的,因而也就有说服力。

《谈剑录》

罗立群同志一向酷爱武侠小说,醉心武术习练,并撰写武侠小说研究的论文。1986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古代小说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三年以来,刻苦学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古代哲学、美学、小说理论、文化史等方面的书籍,更集中精力研究武侠小说,发表的文章有《论唐代武侠小说》、《侠与文学和社会》、《谈剑说侠》、《复仇与女侠》等。硕士论文《武侠小说的演变及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受到好评。

现在完成的《中国武侠小说史》,乃是数年不懈努力的丰硕成果,必将对古代小说研究发生积极的作用,故乐而为之序。

朱一玄

1989年6月于南开大学中文系

古典小说戏曲研究室

再版序

我是在初中时受到父亲和三姐的影响去阅读武侠小说的。我父亲和三姐是环珠楼主迷,家里收藏的也多是他的名作。我最早入迷的当然是他的代表作《蜀山剑侠传》和《青城十九侠》。

《蜀山剑侠传》

现在回想,彼时着魔和被震撼的也是环珠楼主所展示的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带有玄幻色彩的猛士画卷。武坛精英的记忆残片一经作家的精神火炬燃烧,就精彩地烛照了深邃的时空隧道。那过去了的充满奇思妙想的神话般的时代情境,竟在我面前鲜活地展现出来。

到了高中,我因受到语文老师韩文佑先生和一位姓陈的先生的影响与引导,我竟然开始追求“深刻”了,想多看一些有思想的书。于是,鲁迅先生就成了我的偶像。从此,我告别了“暴力美学”的诱惑。

直到文革结束,我才有机会重新接触武侠文学。有趣的是,我竟加入到一大批武侠小说迷的同学中间。因为其中一位同学可以从香港搞到梁、金、古的几部名著,于是我们以“快速阅读法”去传阅诸如《射雕英雄传》、《书剑恩仇录》、《萍踪侠影》等作品。

可以想见,两天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即使是故事中的大关目也是模模糊糊,甚至连人物的名字都会张冠李戴。至今回想我看过的新派武侠小说,只有一个极肤浅的印象而已。
又是一个三十年,我忙于教学和杂事,再没有时间潜心地完整地去阅读一部武侠小说了。由于大半辈子从事文学史和小说戏曲的教学工作,我的习惯或曰思维方式总是往理论层面靠,兴趣也是在文化诗学和文史哲学方面徘徊,看的书都是理论性的,而经典文本则相对阅读得越来越少。

《中国游侠与西方骑士》

这种倒置的学习方法,使我总感到心虚,不敢对各类文本发表意见。可是后来,立群的一部武侠小说史却让我重新走上回归文本与史的梳理的道路。
对立群的武侠小说研究,开始只是闻其名,未见其实。因为他是我的授业恩师朱一玄先生的硕士研究生,所以约略知道他对武侠小说有过系统研究。然而,直到他快毕业并进行答辩时我才完整地阅读了他的《武侠小说的演变及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的硕士学位论文。从此我开始留意他在这个领域所获得的学术性实绩和随之而来的声誉。
一晃到了1990年末或是91年初,我突然收到了立群寄赠的《中国武侠小说史》。在阅读过程中,原先在武侠小说中感性地接受的那种扑面而来的刚性的雄风,那种惊世的豪性,那种对力与勇的激情和崇拜,现在竟一变而为理性的史的叙述和传达。

我立即发现武侠小说实实在在地给了立群一双睿智的眼睛。一部史著让我看到一般小说史以外另一类的更为特异的人性世界中血性的一面,找到文学中那种让人激动,让人玄想,让人骚动,让人热血沸腾而又不能不深思的另一脉血缘谱系。

《中国武侠小说史》

这当然是从立群的武侠小说情结转化成的一种理论的和史的叙述中受到的启发。于是它让你的感受不能不去追究立群的精神谱系,不能不去探索他在武侠经典文本解读过程中和史的叙述中,他的立意所在,他的精魂为什么和武侠结下如此深厚的不解之亲缘?

本来,立群攻读硕士学位时,按常规,他研究过从“三国”到《老残游记》的小说“正史”,他也不时地阐述这些名作的内容与形式的特色。但是,他更多时间是身体力行地实践在他太酷爱的武侠小说的情境里和史的演变的观照中。原来立群的心思和治学套路颇有剑走偏锋的味道,他力图在一个新的领域演绎、叙写武侠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中的文脉和魂脉!这实在是很值得玩味的审美走向。
  立群治史的路数是细读武侠经典文本和名家名作,因为他深知这是治武侠小说史的第一要义。而细读文本的落脚点则是对许多名家名作进行感悟式地评点,我认为这是一条很重要很正确的路经。点评的要义在于将心比心,以心会心。

《中国侠文化》

将心比心是要以自己的心去琢磨作家的文心,点评者要透过字里行间,穿透纸背去体验、把握作家创作心态以及爱与恨等等。因此,将心比心是一种真切的内心体验,是一种平等的对话。无疑,这种阅读与操作方式对治史大有裨益。现在,在我手边就有一部立群评点梁羽生的《萍踪侠影》。
  你看,立群评点的特色是通过审美鉴赏,锲入心灵的路数。他更注重批评个性的表现,直观,即兴的意味颇浓。由于是在审美的观照下,理论批评和审美感悟结合得很紧密,所以审美主体对客体的观照就呈现出立群的个性色彩。

通过这面透视镜显示出来的评点世界,充满了活力和灵气(此处恕我无法引用)。我想,人们一定会从立群的慧心点拨中驰骋想象,并同评点者在艺术生命的搏动中产生共鸣,从而得到审美情趣上的沟通,并逐步地获得多义性的领悟。这可能就是古代批评家袁无涯所说的:“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也。”

《中国武侠小说辞典》

这是从我们领略评点者立意一面的感受,而对立群这一面来说,这些评点则是一种知识、思想、感悟、深化的积累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史”的预演,更是知性和理论思维的磨砺和训练。这一切,才使他能更好地领悟到武侠小说的多义性和多层次的意旨,这就是为什么在立群的史著中有着那么多思辨性的论述的主要原因。
  我们说,治史必须做到史识、今识和诗识的高度结合。事实是,一切文学的阅读都是和阐释同步的。我们如果从理论层面来考察,科学意义上的阐释是一种更高级的阅读,是一种超越一般阅读的阅读,更是对阅读空间的拓宽。

那么对于“史”的叙述,正如美国文艺理论批评家韦勒克所说:“文学上某一个时期的历史就在于探索从一个规范体系到另一个规范体系的变化”。

德国的接受美学理论家姚斯也认为:“文学史是一种审美接受与生产过程”。这就启发我们,要从众多的单个作品中抽象和概括出文艺的规范体系或价值系统,要揭示出这些体系和规范的连续性或历史性。

立群的武侠小说的史的叙述,已经达到了这个要求。事实上,文学史也好,武侠小说史也好,都应当有一个标准尺度和价值要求:即它是可以帮助你寻求生活中、文学中、心灵中的另一部分,认识生活和文学中以及心灵中的另一半,也即略萨所说,优秀的文学必须帮助人们的生活。

黄淡如绘《风尘三侠图》

立群的武侠小说史的写作着眼点正是帮助我们的生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另一种小说的诗意,理解另一种人群,一种特异人群的特异的精神世界,从而提高我们审美愉悦的深度,并提供一种超出现实生活的现实。总之,它帮助你寻求到一种新的世界的诗意,从而达到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在人性美与丑的光照下净化人们心灵的目的。
我们过去耳熟能详的一句名言是:“文学是一个民族情绪的历史”(高尔基语)。是的,文学艺术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这当然包括优秀的武侠小说在内,它同样是我们这个民族情绪的历史。它反映了我们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反过来,又在我们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的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从这一视角去观照,武侠小说同样可以构成我们国人的一部性格史,一部心灵史,一部形象的心态史。
当下国际间兴起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论,即从被研究的对象自己留下的资料出发去分析研究,这种资料不是太史公门或董狐们制作的,而是第一手的心灵史的材料。据此,窃以为研究武侠小说和武侠小说史的意义就在于它常常不为“正史”所关注,或认为它超出了一切正统文学史的范畴。

《古今剑侠大观》

正因为如此,我们往往忘记人类探究历史时最朴素的出发点:历史过程和诸种社会方式以及各种文学文本和艺术类型都影响着人们的心灵。现在人们对自己心灵史的兴趣或许大大多于对自己政治经济历程的关心,所以人类历史中成为精神文化的底层基础的感情、情绪、伦理模式和思维习惯等等,应当是重大的研究课题。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才深切感到立群的武侠小说研究正是把“正史”(正统文学史、小说史)不屑一顾和埋没了的东西,通过历史文化的现场考察,梳理成一部生动的、形象的另类心史。
事实上,在武侠小说中反映出的中国人的性格和情绪是十分光彩照人的。只有从武侠小说中,我们才能领略那刚毅、蛮勇、有力量、有血性的世界。小说中的那些传奇人物当然不是文化上的巨人,但他们是性格上的巨人。

这些刚毅果敢的人,富于个性,敏于行动,无论为善还是为恶,都是无所顾忌,勇往直前,至死方休。他们大多不怕流血,藐视死亡,气势磅礴,恢宏雄健,给人以力的感召,其气度和襟抱构成了我们民族心灵史的底色,对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清光绪刊本《剑侠传》

武侠小说的历史研究正是要梳理出这种影响的魂脉,这也是读立群的武侠小说史令我感佩和神旺的主要原因。他的史的叙述一再强调的也正是这种个性、这种激情、这种气度、这种襟抱。作者是带着礼赞的口气,述说着小说家们内心翻腾的那一股浩然正气,那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一个个真正强者的激情。

一句话,立群意在通过武侠小说史的叙写去反映我们民族的一种英雄风尚,一种精神境界,同时又把它作为精神灯火,引导广大的读者走向更高的理想、更高的情操,也就是通过自己对武侠小说发展史的思考和叙述,展示我们民族灵魂的另一方面,反过来,又希望它去影响我们民族的灵魂。
前日立群打来长途,嘱我为其新版《中国武侠小说史》写一篇序。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这应当请我们共同的恩师朱一玄先生来写,因为立群的武侠小说史第一版就是朱师作的序。

现今我虽然已经是77岁的老人了,但在朱师面前我永远是“小字辈”,所以我对立群说还是请朱师写序为好。立群说,考虑到朱师年事已高,难以命笔。

北十大奇侠传》

后来,我虽然答应下这件事,但内心忐忑。放下电话,第一个动作是登高找到立群旧作并再次拜读朱师的序言。看了他老人家的序,我的畏难情绪又上来了,深感朱师对立群学业了解之深,其中褒扬鼓励之词都是实事求是的,对立群这项研究工作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还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所以我又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写这篇序了。

可是今天就收到了立群用快递寄来的新作《中国武侠小说史》书稿,我在拜读一遍后觉得又有话可说了。特别是我在与立群旧作比对后还发现,他改写了第一章、第七章和第八章,同时还增写了当代武侠小说走势和成就的第九章,增加了不少新的资料。阅读之后,心有同感,难免偏爱,于是写下了以上的一些文字。
立群始终关注武侠小说的发展态势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次修订版《中国武侠小说史》的出版,说明他在学术研究上的与时俱进。从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到现今,应当说,这也是一部跨世纪之作了。

任熊绘剑侠图

它的再版也说明社会需要它,学术界需要它,武侠小说爱好者也需要它。现在我借助写序的机会算是较早和它结缘的一个人,上面的文字也可以说是我和立群师生之间的一个念想吧。如果有读者看了这篇序,我只能说:鹊桥难度,心源可接,妄言多失,读者谅之。

宁宗一

2008年5月3日写于南开寓所

新版自序

武侠小说是中国文学特有的小说类型。在漫长的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武侠小说对反映和传递中华民族的英雄风尚,对鼓舞和塑造我们民族的灵魂,对树立和健全我们民族的精神境界,都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

中国武侠小说源远流长,在其发展演变的历史长河中,至少有六个重要阶段,且每个阶段都对武侠小说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唐代中晚期是武侠小说第一个重要阶段。唐代是一个极富游侠精神的浪漫时代,唐代武侠小说不但数量多,艺术上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黄山寿绘《风尘三侠》

武侠小说在唐代步入成熟的小说类型,且形成两大分支:一是豪侠类作品,偏重豪勇、技击内容;一是剑侠小说,专注剑术描写。豪侠类作品偏重写实,在真实的基础上夸张、润饰,再现了唐代社会的尚侠风气。剑侠小说想象丰富,是一个奇丽、飘逸、诡异的浪漫世界。两大分支的形成,对后世武侠小说的创作和发展意义重大。

宋元时期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民间“说话”艺术十分兴盛,从而产生了与传统文言小说形式不同的话本小说和章回小说,中国小说由此形成文言、白话两大系统。

至明代,白话长篇武侠小说《水浒传》问世,将游侠精神、中华武术与江湖文化融汇一体,展示了一个极为丰富的侠的世界。《水浒传》与明代话本武侠小说的出现,是中国武侠小说发展演变的第二个重要阶段,此后,中华武术与江湖文化成为武侠小说描写的重要标识。

清代中晚期是武侠小说的第三个重要阶段。这一阶段武侠小说可以形成四个流派:继承了《水浒传》余绪的“忠义盗侠”小说;武侠与公案题材熔为一炉的武侠公案小说;武侠与言情结合形成的英雄儿女小说;宗教色彩浓郁的奇幻剑侠小说。它标志着武侠小说从此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类型系统。

《绣像七侠五义》插图

二十世纪初至四十年代末是武侠小说的又一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因受新旧思潮交互激荡之剧烈影响,武侠小说创作声势浩大,盛况空前。以作品内容划分,大致可分为四个派别。

技击派,代表作家有向恺然、郑证因、宫白羽,代表作品有《近代侠义英雄传》、《鹰爪王》、《十二金钱镖》等。

幻奇派,以李寿民为代表,作品有《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等。

侠情派,王度卢最为出色,代表作品是“鹤—铁五部”,即《鹤惊昆仑》、《宝剑金钗》、《剑气珠光》、《卧虎藏龙》和《铁骑银瓶》。

历史派,以文公直为代表,他以明臣于谦的故事为经,以侠客义士活动为纬,写下了《碧血丹心》三部曲。值得一提的作家还有朱贞木。他的作品独树一帜,在情节布局、武功撰述乃至情爱描写方面,俱新颖别致。民国时期是现代武侠小说的诞生阶段。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末是武侠小说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极有影响的阶段。这时期的武侠小说兴盛地域是海外,主要是香港和台湾。

金庸签名本《连城诀》

香港有梁羽生、金庸、倪匡、温瑞安、黄易等;台湾有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古龙、上官鼎、杨残阳、萧逸等人。尤其是金庸和梁羽生,挟其灵动雄浑的文笔,超妙入微的想象,传统文学的技法,西洋文学的技巧,历史文化的运思,写出了内容切理而丰润,意境深沉而开阔的作品。

古龙才情横溢,以散文、电影剧本的笔法创作小说,注重心理、气氛与意境的描写,创造了一种“清水出芙蓉”的清新、平淡之美。港台武侠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令人耳目一新,名为“新派武侠小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由于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武侠小说创作和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天地。新时期的武侠小说创作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许多新元素,诸如现代科技的元素,异质文化的元素,电影、动漫的元素以及现代女性的观察视角等。

《开创新派的宗师:梁羽生小说艺术谈》

新时期的武侠小说作家大多热心于建构虚幻绮丽的武侠江湖,如凤歌的《昆仑》,沧月的“听雪楼”系列,步非烟的“武林客栈”系列,小椴的“杯雪”系列等;也有相当一部分作者沉湎于修真玄幻的剑仙世界,如萧鼎的《诛仙》,管平潮的《仙剑问情》,fresh果果的《花千骨》等。还有一些作家以民国武林为题材,描写武林人身处乱世的生活状态,如徐皓峰的《武士会》,慕容无言的《大天津》等。

与源远流长、声势浩大的武侠小说创作相比,武侠小说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平台、研究规模以及研究深度都非常欠缺。武侠小说发展史的研究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至今已经有好几部通史和断代史面世,可以说各有千秋。

笔者这部《中国武侠小说史》是一部连贯古今的武侠小说通史。论著阐释了侠的定义、起源、形态以及侠义精神,论述了中国武侠小说的三大要素、两大分支,勾勒出中国武侠小说的发展轨迹,脉络清晰,资料翔实,尤其注重理论批评与审美感悟的结合,表现出独特的学术个性。

《中国剑侠小说史论》

此论著初版于1990年,分为八章。2008年修订出版,对有关章节改写、充实,并增写第九章评述当代武侠小说创作。此次重版又再加修订,扩为十章,对某些章节进行调整,增补了不少内容,力求史论结合,立论公允,自成体系。

武侠有梦,奇书共读;疑义辨析,寸心相知。

罗立群

庚子年仲夏于珠海寓所

新版后记

这部《中国武侠小说史》初版于1990年,至今已经三十年了。三十年,修订过两次,于是就有了三个版本:初版本、修订本和新修本。

初版本问世于1990年10月,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八章,绪论一章,先唐、唐(包含宋元)、明、清各一章,《水浒传》单列一章,民国一章,当代一章。初版本共计二十八万五千字。

清咸丰八年王氏养龢堂刻本《剑侠传》

修订本是2008年7月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修订本对有关章节加以修订,将初版本第八章“兴旺发达的当代武侠小说”分成海外新派武侠小说、大陆新派武侠小说两章,补充了大量的内容,全数字数也达到三十八万言。

新修本对修订本作了调整,将“宋元武侠小说”独立一章,同时对其他各章的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增补,尤其是第一章绪论、第九章海外新派武侠小说和第十章当代大陆新派武侠小说,修改、增补的内容较多。新修本《中国武侠小说史》分成十章,全书共计四十三万五千字,将于今年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

初版本《中国武侠小说史》,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南开大学中文系读研三年的学习成果,那段岁月,学习很忙碌,精力也很充沛,与老师和同学们相处得也很好,感觉真的是很充实、很快乐!我至今还记得,当我收到出版社寄来的初版本《中国武侠小说史》时,心中难以抑制的兴奋和激动。

2006年10月,我调入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此期间,我开设了“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的选修课,于是结合旧作《中国武侠小说史》,对中国武侠小说开始重新梳理和研究,发现了不少问题。我一边查阅文献资料,一边阅读当代较有影响的武侠小说,希望能够准确解读中国文坛的武侠文化现象,其结果便有了修订本《中国武侠小说史》的面世。

作者近照

自2007年下半年,我开始关注武侠小说的两大分支中的奇幻类型——剑侠小说,研究成果是2012年出版的《中国剑侠小说史论》。在撰写此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武侠小说发展演变的整体格局以及古今作品文献,做一次系统而又认真的梳理,于是发现了一些在《中国武侠小说史》中未曾提及的,但对武侠小说发展起到一定影响的作家作品。

真正下决心再次修订《中国武侠小说史》,是在2015年。这一年6月,湖南卫视播出了仙侠剧《花千骨》。9月,电视剧《琅琊榜》播出。10月,电影《师父》在全国上映。三部影视剧都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这三部小说原著代表了当今武侠小说创作的三种类型:奇幻型的剑仙小说、虚构型的历史武侠小说和写实型的武林小说。这三种类型的武侠小说,其审美追求与艺术特征各不相同,但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大明奇侠传》

我决定对《中国武侠小说史》再进行一次修订,加上“武侠小说与电影艺术”一章。但在进行修订时,我没有叙写这一部分文字。因为牵涉两个艺术门类,内容太多,文化现象也较复杂,一章的篇幅是无法阐述清楚的,考虑再三,还是不写的好。以后有时间和兴趣的话,可以就这一问题写成一本书。

今年疫情蔓延,大多时间都待在家里,于是着手修订旧作。因为早就有所准备,半年左右修订即完成。

关于此次修订工作,我要诚挚感谢广州朗声图书有限公司的同仁,他们对我的专著给予很高的评价,激励我应该拿出更好的研究成果回报广大武侠文学爱好者。他们的关注和支持,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

清代飞云阁木板套色侠女图

此次修订工作能够顺利完成,我还要感谢我的研究生李榕、余聪、王听听、郑祝荣。他们有的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有的即将毕业,需要完成毕业论文,当我把查找、核对文献资料的任务交给他们时,他们没有丝毫推脱,马上抽出时间去图书馆查询资料,给我的修订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真是辛苦他们啦!

我特别要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支持,尤其是我的夫人。她在疫情肆虐横行期间,买菜、做饭,操持家务,毫无怨言地照顾我的日常生活,使我能够安心写作。我真心地感激她!

罗立群

庚子年仲夏于珠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侠小说的过去和现在
李寿民(1902~1960)著名现代武侠小说家
蜀山剑侠传为什么没人看了?谈谈还珠楼主的尴尬定位问题
盘点武侠小说中的十部巅峰之作,哪一部让你百读不厌?
北派武侠小说五大家,新派武侠的开拓者,有没有看过他们的小说?
梁羽生写的第一部武侠小说,历时八个月完成,让他登上武侠巅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