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出土后被军阀抢夺的文物,曾碎成50多块,修复后惊艳世界

  当今的时代,因为大规模建设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常会有古代遗址、墓葬被发现。关于它们的发掘整理工作,也经常受到质疑,有人就认为祖先留下的文物,最好还是长眠于地,不必发掘,做得不好可能会适得其反。其实,在这样的太平盛世出土,还算文物的幸运。相比之下,那些战乱时出土的文物,命运就悲惨多了。

  在上世纪20年代,一个叫党玉琨的人混成了小军阀。他本来就是文物学徒出身,利用所学,疯狂盗掘三秦大地的文物,特别是在1926年曾明火执仗疯狂发掘宝鸡斗鸡台遗址,劫掠了不少珍贵文物,其中就包括一件西周夔纹铜禁。

  所谓铜禁,实际上就是周代放置酒器的案几。东汉末年的儒学大师郑玄在《仪礼·士冠礼》明确注释:“禁,承尊之器也”。之所以取这个奇怪的名字,学界目前说法并不一致,但很多专家认为,周朝建立之后,反思商朝亡国的原因,就有饮酒无度。

  商朝贵族确实喜欢纵酒,纣王的酒池肉林虽然是戏说,但也可见当时的风气。周朝统治者认为,宝贵的粮食用来酿酒,劳民伤财,而且喝酒让人不理智,容易犯错。所以,周初颁布了《酒诰》,对喝酒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只不过,《酒诰》也规定祭祀等场合可以饮酒,为了提醒贵族们切莫贪杯,便将铜案几命名为铜禁。

  所以,在商朝时是不存在这种青铜器形制的,周朝才出现。而且,西周夔纹铜禁,一共才发现了三件,均是在解放前出土。其中两件已经流失海外,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就收藏了一件,而党玉琨所发现的这一件,是三件中尺寸最大的。

  这件西周夔纹铜禁,是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物。它的外形是长方体,长为126厘米,宽为46.6厘米,高为23厘米,为了节省材料,中间是空的。铜禁的上面是三个圆形的凹槽,这就是用来放置酒具的。它的周身密布夔纹,所以被命名为西周夔纹铜禁。

  党玉琨崛起很快,灭亡也很快,得到重宝后便被其它军阀剿灭。他那些文物,处心积虑巧取豪夺而来,也迅速散落四方。西周夔纹铜禁,落到了军阀宋哲元的手中。宋哲元视若珍宝,将它小心翼翼送到西安后,又辗转送往天津的寓所中。

  宋哲元的原意是想将这件重要文物转运到更安全的地方,不料抗日战争爆发,天津沦落后,宋公馆被查抄,反倒是落到了日本人手中。还是宋哲元的三弟宋慧泉得知后,心急如焚,花了重金上下打点,才赎回了这件文物,没有让它也流失海外。

  时光荏苒,一直到1968年,文管部门在清理宋氏家属院落时,在放置煤球的地方,找到了这件铜禁。可是,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它当时已经碎成了五十多块,而且还有一块最大的碎片已经送到废品回收店了。文物工作者跑遍天津,终于将那块碎片寻回。

  国宝能留下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碎成这个样子,却又让人痛心疾首。国家文物部门经过几年的酝酿,终于在1972年决定将修复任务交给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高英、张兰惠等老师傅完成。

  这是一个难度极大的工作,修复专家首先对文物整形,对凹凸不平之处进行平整。接下来,他们按照古法对文物焊接,将七零八落的零件安装起来。即便如此,还是发现仍有少部分地方缺失,专家们只能用厚铜板补好,再使用錾花法原样补齐纹饰,最后上锈。修复工作非常成功,文物看起来完好如初,足以惊艳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41年,日军嫌一"箱子"是垃圾,宋哲元弟弟低价买回,20年后成国宝
民国军阀将领传奇——民国盗墓天团之首的“凤翔王”党玉琨
他是西北五虎将之一,不顾骂名强行处决5000俘虏,事后证明真高明
1928年,宋哲元违反规定,斩杀5000俘虏,留言:宁愿背下千古罪名
民国三大盗宝军阀之党玉琨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