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圳,四十不惑
    ▲ 深圳蛇口海上世界。摄影/李灿荣

    -风物君语-
    从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
    深圳
    依然是少年





    李诞曾经戏谑地把“逃离北上广”称作“深圳市的一种人才引进手段”——
     
    “你看大家都说逃离北上广,人家深圳呢?来了就是深圳人!
     

    ▲ 深南大道是深圳的一张名片,横跨罗湖、福田和南山区。摄影/杨文杰


    虽然这只是句玩笑话,但在中国的四座“一线城市”中,深圳,的确与众不同。如果从1979年撤县立市算起,在过去的2019年里,深圳刚刚完成了从“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跨越。对于一个人来说,四十岁正值壮年;可对于一座城而言,四十年不过初露峥嵘气象。
     
    若是横向比较,相比北上广,深圳更富有年轻人的锐气和拼劲
    ▲ 深圳河两岸,连通深圳与香港。摄影/wenidon

    如果纵向分析,“不惑之年”的深圳更添了几分稳重和成熟早在2018年,深圳的GDP总量就已反超一水之隔的香港而在2019年的风波之中,深圳更是伸出援手,许多公司和青年驿站帮助了大批在港内陆学生,深圳还成为了香港阿sir们“吃海底捞”的“大后方”。
     
    ▲ 腾讯滨海大厦。摄影/云端

    这座年轻的城市,具有鲜活的少年感和强大的包容性,如同旭日初升之下奔跑的人群,只要敢迈开步子,就能加入其中。而在科技发达、商业繁荣的快节奏“跑道”之外,深圳同样拥有着别致的风景。

    ▲从莲花山公园望向深圳市民中心。摄影/云端

    当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之时,深圳在城市的“缝隙”里填补了大大小小的公园,至2019年已达1090座,喜提了“千园之城”的称号。而深圳的城市绿化覆盖率则达到了45.1%,更是凭借温润的气候与优渥的环境成为了中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而在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很少以“旅游城市”出现在大众眼前的深圳,却在《Lonely Planet》公布的2019十大最佳旅行目的地中位列第二,向来最怕被问“深圳有什么好玩的?”的深圳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道:“深圳,哪哪都好玩!

    ▲深圳市洪湖公园。摄影/卢文

    沉寂千年的“鹏城”,是如何起飞的?

    若从地图上看,深圳确如其“鹏城”之名,像是一只振翅高飞的大鹏鸟。
     
    ▲深圳地形图。制图/Paprika

    两侧广阔的水域,是她怒张的双翼,西边的南头半岛直抵珠江口伶仃洋,东翼的大鹏半岛则插入南海之中,隔开了大亚湾大鹏湾下辖的九个区及大鹏新区,则是她有力的躯干,南部各区与香港隔水相望,北方则和东莞、惠州二市接壤。
     

    然而在今日看来天生优渥的位置,在过去却使得深圳成为远离政治中心的边缘地区
     
    早在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这片土地上就有先民在此耕作。珠江水系裹挟着巨量的泥沙,在入海处形成广袤的冲积平原,然而深圳却有占陆地面积一半以上的丘陵台地,并不利于农业生产。先民们一边抵御着来自海洋的威胁,一边寻找着利于农耕的土壤,活动的范围颇为狭小。
     
    ▲深圳博物馆镇馆之宝——刻有“九九乘法口诀”的东汉陶砖。摄影/动脉影

    而正是这座城市自古以来的移民属性,为其带来了生机。汉代以来,中原一带的动荡使得一部分中原人南迁至此,带来了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技术。或许深圳这座城市天生与数字有缘,至今深圳博物馆“镇馆之宝”,就是在南头红花园出土的东汉“九九乘法口诀”刻文陶砖

    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版图上才出现了“深圳墟”的字样——当地人将田间水沟称为“圳”,而村边的水沟深,故名深圳。而至清嘉庆年间新安县(今深圳市的核心区域)人口达到二十多万,其中大部分都是南迁而来的客家人,他们聚族而居,历经多次迁移、几番漂泊才来到这里,饱尝了开创基业的艰辛。或许正是客家人筚路蓝缕、勤劳奋进的性情,奠定了后来深圳这片热土“开荒牛”精神的底色。
     
    ▲龙岗大鹏新区鹤薮古村的客家村民。摄影/卢文

    深圳的古史犹如一潭静水,波澜不惊。而她天生优渥的地理位置,则像一头在海中沉寂千年的大鲲,等候着化身为鹏“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机遇
     
    这个机遇首先出现在南头半岛20世纪70年代末的深圳,还是一片满眼滩涂、遍地荒芜的“不毛之地”;而仅一水之隔的香港,当时已经成为灯红酒绿、霓虹养眼的大都会,同时也逐渐显露出土地稀缺的趋势。而这时,在南头半岛南端的蛇口,建立起一个以码头为基础的工业区,用来承载香港受限于土地难以发展的产业,从而引进资金发展本土工业,成为了深圳极为“大胆”的一步。

     
    ▲蛇口渔港码头全景。摄影/云端

    新工业区的道路并不平坦,然而在一片质疑声中,蛇口逐渐摸索出一套接轨国际的管理模式,率先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如同一个涉过急水险滩的人,胆大而心细,终于抵达了对岸。“蛇口模式”的成功,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先声。
     
    此后,深圳于1980年8月26日成为经济特区,这一天也被大多数深圳人视为这座城市的生日。而作为城市中的“先行者”,深圳从来不会满足于只作为“香港的厂房”而存在,到90年代,还未到“及冠之年”的深圳,再次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和物流业发展为城市的支柱。至此,大风扬起,鲲已化鹏。
     
    ▲赛格广场。摄影/wendion

    1982年建成的电子大厦,作为深圳当时的第一高楼第一座地标性建筑,仿佛彰显着深圳人发展高新技术的决心;赛格大厦的诞生,则标志着“电子帝国”华强北的强势崛起,这以后,华强北一度成为“极客圣地”,雄霸中国社交网络的腾讯公司,就在此起航。

    ▲俯拍深圳国贸大厦。摄影/柏源

    1985年竣工的国贸大厦,则是我国最早建成的综合性超高层楼宇,当时“三天一层楼”的口号响彻全国,见证了何为“深圳速度”而2016年竣工的平安国际金融中心,高达592.5米,至今仍是深圳的最高楼,同样是亚洲企业中的一座“高峰”。
     
    ▲从卓越世纪中心望向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摄影/wendion

    作为一座以“经济奇迹”著称的城市,人们的目光总是聚焦于深圳的经济建设,然而深圳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同样得益于她舒适的环境这只金翅大鹏鸟,不仅飞得高,还拥有一身靓丽的羽毛。


    抱海环山的公园城

    时维腊月,北国早已披霜带雪然而在深圳的街头,姑娘们还穿着小裙子,只在早晚时段披上外套长袖。
     
    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南部,深圳深受亚热带季风的影响,夏天高温多雨,时不时还有热带气旋光顾,气候湿热且富产北方人没见过的大个蟑螂;冬季则气候温和,2016年挥师南下的“寒流”曾带来过一场的小雪,使得满城人欢呼雀跃,毕竟,上次深圳有记载的下雪还是在民国18年。
     
    ▲2016年1月24日,让深圳人民欢呼雀跃的一点雪花出现在了梧桐山上,严格来说下的不是雪而是“冰粒”。摄影/wendion

    而作为一个海滨城市,深圳拥有绵长的海岸线不仅为深圳提供了便利的航运码头,点缀其间的,更是如同一颗颗明珠般大大小小的海滩
     
    最老牌的大小梅沙,是深圳最受欢迎的海滩。据现今出土的贝丘遗址来看,先民们很可能就活动在大小梅沙一带,这里北边靠着层林茂密的山岭,东边倚着大鹏半岛,大鹏湾内的风浪较小,碧海青天,最是宜居之地。当然,太受欢迎也导致了游人过多,高峰出行,可一观“梅沙下饺”的奇景。
    ☞ 左右滑动查看 ☜
    ▲图1:大梅沙风光;图2:小梅沙海滨;图3:西冲黑岩角;图4:西涌海滩。图1-3摄影/云端,图4摄影/卢文

    坐落在大鹏半岛最南端的西涌海滩,则是深圳最大的海滩,素有“东方夏威夷”的美名,西边的鹅公湾依山面水,山涧中垂下一道白练似的银瀑,飞流入海;东涌则以水质优良著称,细沙如银绵延数里,南海潮来,一碧万顷。
     
    山、海的奇景,加上适宜草木生长的温润气候和丰厚的财力,使得深圳人特别热爱建造公园,这些穿插在高楼间、海岸旁、丘陵上各式各样的公园,在这座高速运转的城市里,成为了放慢节奏的最佳场所。

     

    有的依山而立在南山区的南山公园,当你站于335米的主峰之上,深圳湾一带的城市风景可尽收眼底,平安大厦、新修建的“春笋”等高楼依次展布,深圳湾大桥如长龙卧波,若天气晴朗,还能依稀望见对岸香港的浮流山脉
     

    有的沿海而筑始建于1999年的深圳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是当年修建滨海大道时填海而成的,其南是深圳湾吹来的猎猎海风,东、西两侧草木丛生、绿涛环抱,在成片的红树林与蔚蓝的海水之间,展开了一幅斑斓的长卷。
     
    ▲莲花山公园邓小平像。摄影/卢文

    有的蕴含着独特的纪念意义。位于深圳市中心区的莲花山公园,大气端庄,莲花山主峰顶上的广场里,邓小平铜像矗立中央,呈向前迈步之姿,凛凛生威;而在人才公园里,一座满载星光的长桥,记录了30位深圳的杰出人物,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向过去几十年中为深圳发展做出奉献的建设者们一一致敬。
     

    更多的则是点缀在楼间的社区公园,让忙碌的深圳人推窗能看见满园绿意,出门散步随处可遇繁花,正是这些城中绿地的最大的初衷。而深圳这座城市,正像这些大多免费开放的公园一样,广博而包容地接受着五湖四海的来客。
    ☞ 左右滑动查看 ☜


    来了,就是深圳人!

    深圳,是一座没有“本地人”的城市。
     
    你一定听说过“老北京”、“老上海”,但很少有人会说“老深圳”在沉寂千年的岁月里,这座城市并没有诞生耀眼的古城文化,她的性情大部分来源于陆续到来的他乡游子,不断有人扎根于此,开创基业,成为这片土地上新的“土著”。
     
    从前,这是深圳经常为人所诟病的一点,并以此认定她是“文化荒漠”——或许在传统的眼光里,只有坐拥千年的建城史、厚重的古城墙、独特的方言和腔调、老派的生活方式,才能算是“有底蕴”。然而,深圳的文化却是鲜活而滚烫的,是由一代又一代的“深漂”亲手打磨而成的,是由四十年风云激荡、短暂而足够精彩的历史构成的。
     

    换句话说,40年来的深圳人参与并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崛起,并不仅仅是文化的“继承者”,同样是深圳文化的“缔造者”。
     
    深圳文化的内核,首先是平等和包容几十年前,第一批来自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等地的建设者踏上了这片热土,他们携带着故乡的口音和口味,怀揣着简单而纯粹的梦想,来到深圳寻找机遇。在这里,没有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大家笃信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数十年后,这股风气依然影响着深圳人,使得这座城市高效而有序。
     


    深圳人也从来不会“排外”,事实上她本身就是一座移民城市,丰富差异性,反而促生了各地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的交融。在深圳,普通话才是主流,尽管身处乡土情结颇重的广东,在这里说粤语的人,或许还没有说着湖南话招呼朋友“去恰饭啵?”的人多;而饮食上,地道的湘菜、粤菜、东北菜、各色西餐、东南亚菜系、中西融合菜……漫天齐飞,很少有听见到深圳,吃不惯“当地菜”的说法。


    而在许多人的眼里每个人“独善其身”、行色匆匆的深圳,却是中国最早开始流行志愿者文化的地方,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成立了内陆第一个义工团体时至今日,深圳的志愿者活动依然火热,在深圳的大小公园、地铁站、医院,随处可见“红马甲”志愿者的身影。追求高效的深圳人,并非缺少“人情味”,只是不热衷于“世故心”。
    ☞ 左右滑动查看 ☜

    深圳的少年感,几乎是不限年龄的。深圳的“年轻人”,既是在灯火通明的高楼里彻夜奋斗的应届生,也是人近中年依然忙碌操劳的创业者,还是满头华发却坚持着登山锻炼的老一辈建设者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都会不由自主地打下这座城市的烙印,充满了澎湃的激情与活力。
     
    因而深圳,永远年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圳三湾
关于深圳的20条冷知识,大部分本地人都不知道!
全球十大最佳旅行城市,其中一座在广东,很多游客感到意外
你绝对想不到,深圳这些地方都是填海造出来的!
多彩深圳,这些深圳美景,你看过几个?
广东深圳湾大桥全景,气势如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