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是中国最传奇家庭的“悲剧”、失败者,却为何今天中国人都要感谢他?

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一个本是中国最为传奇的家庭,
令无数中国人仰望,
可史册上名字熠熠生辉的祖孙三代,
却绕不出魔咒似的“悲剧执着”,
他说:“爷爷,父亲,和我,
都是失败者。”

可是今天,
所有中国人都要感谢他,
无论是敢怒斥市领导“睁眼睛说瞎话”,
还是把满满一袋子垃圾,
扣在当地负责人的饭桌上,
或是为中国子子孙孙计,
留下宝贵财富,
历史都无法绕过这个名字:
梁从诫。

他出身于一个最为辉煌耀眼的家庭:
祖父梁启超,
开创中国近代史,

培育出“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写下“第一豪门”的佳话。

父亲梁思成和母亲林徽因,

挥就成“中国建筑双雄”的磅礴人生。

梁从诫降临那年,中华满目疮痍,

当祖父愤而疾呼: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当父亲和母亲,

拒绝当日寇统治下的“亡国奴”,

选择颠沛流亡奔向苦难,

先有国,后有家,

先为民,后为己,

已然成了梁门祖孙三代,

薪火相传的生命主旋律。


他的童年没有安稳,
七七事变后一家逃离北平,
好不容易流亡到长沙,

却整日面临日机的狂轰滥炸,

只好又逃到重庆。
生计唯艰,
年幼的梁从诫两腿长满了疥疮,
家里买不起鞋,他只能穿草鞋,
夏天被磨破皮满是伤疤,
冬天脚都冻烂了,
依然挪动着小步去上学。
日寇虎视眈眈下,
日子没有未来可言,他曾问母亲:
“如果日本人打到重庆,
我们又往哪逃?”
林徽因回答:
“逃不了,门外不就是扬子江吗。”
他慌忙拉着母亲:“那我怎么办呢?”
林徽因叹道:
“国之不存,怎顾得你......”

如此倔强、刚烈的骨气,
给林徽因带来半生痛苦,
也注定了儿子梁从诫的未来,
走向同样执着的悲剧。

新中国成立后,
熬过抗战的一家人,
不顾劝阻离美回国。
父亲在清华是建筑系主任,
母亲是建筑系一级教授,
然而梁从诫身为系主任的儿子,
愣是因两分之差上不成清华,
父母无一人说情,
只能到北大历史系就读。

时代割裂了他的人生,

他看到伏于病榻憔悴不堪的母亲,

仍固执地和父亲一起,

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殚精竭虑,

她的才华怒放,

和这座碑一样顶天立地。

他也看到父母亲为保护古城墙奔走呼号,
可是轰轰的推土机和铲车,
捣碎了伟大古迹的同时,
也捣碎了母亲的心,
她忧心如焚,生气痛苦,
一天天消瘦下去......
那年北京寒风凛冽,
在最后一堵古城墙倒塌之时,
曾为儿子写下“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

怆然离世!

她心里有家国大义,有建筑古迹,

终于还是为了这些,

顾不得了自己的儿子......

梁从诫无怨,
因为家国大义就是他们一家的宿命,
融于骨血,糅于灵魂。
祖父,父亲,母亲,
他们的生命似乎只为时代而生,
只为奔向社会苦难而去,
祖父走了,带着拯救危难国家,
却事业未竞的遗憾......
母亲走了,半生耀眼于时代,

半生尘满面,鬓如霜,

唯余一声护不住城墙的叹息 ....
十年蹉跎岁月之中,父亲也走了, 
曾攀爬过险仄难行的山道,
寻找千年古刹佛光寺,
曾为拯救古建筑遗迹倾尽余生,
说“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
剥去了外城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
最终还是无能为力郁郁而去......

而后,

梁家人未尽之愿,赤子之心,

总是遗憾而终的悲剧,

轮到了梁从诫自己。

自大学毕业之后,
他二十年时光仿佛虚无缥缈,

可不管怎样的风起云涌,

掩埋不了他走在时代最前面的步伐。

1978年,梁从诫回京,
为美国大百科全书访华团进行翻译,
并主编了《知识分子》杂志
在杂志的前言,梁从诫写道:
“有人把知识分子誉为社会的栋梁,
大脑等等,

我们却宁可对他的局限性,

保持一点自知之明。”

没成想,收拾旧山河之路上,
一封投稿逆转了他的人生航向。
一位环保学家的文章中说:
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
为失去土地的农民提供了出路,
但也成为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
分散的污染源。

梁从诫实地考察,

发现各地或多或少存在的环境隐患,

黑水如酱油,青山光秃秃,

空气中清爽日渐稀薄,

变成了刺鼻的工业味道,

这一切令他彻夜难眠。

沉浸于梁家人骨血中的责任感,

让他再不能视若无睹袖手旁观。

1988年,

他辞去了本走顺当的公职,

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家,

完全民办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
启动资金,
是他和亲戚朋友借的三百元。

可是,

要在一个大家都喊着发展的时候,
却发出环保的超前呼吁,
梁从诫这个格格不入的逆行者,
注定要走和祖父、父亲、母亲,
一样孤独和艰辛的道路。

这是中国人的一次不能再迟的醒悟。
他做的第一件大事,

是保住滇金丝猴的栖息地。

我国横断山区云岭山脉中,

分布着全球仅有的,

1000多只滇金丝猴,

是世界级珍稀濒危动物。

可是在1995年,

当地决定砍伐一片原始森林,

而林子里生活着200多只滇金丝猴。

“林子没有了,猴子也就没有了”,
梁从诫得知这个消息后,
发起保护滇西原始林的呼吁书,
四处奔走上书领导人,
并发动媒体进行报道。
千钧一发之际,国家的指示,
将金丝猴从斧头底下救了出来。
如今的金丝猴,
已是我国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而环保不是轻柔的田园诗,

风险总是有的,

梁从诫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可可西里,经年的大风隔绝了人类,
这里保留了最原始纯净的状态,
藏铃羊是这里特有的物种。
可是这片人迹罕至的地方,
后来成为偷猎者的屠宰场,
藏羚羊被剥去的皮毛,
成了锦帽貂裘,成了金钱万两。
为了保护藏羚羊,
像索南达杰一样抵抗偷猎者的英雄,
埋骨一方。

当67岁的梁从诫踏上这方土地,
登上昆仑之巅,
他为那些牺牲的英雄感伤,
为国际仍然走俏的藏羚羊毛绒制品,
感到痛心。
他写信给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
言辞恳切说:
这些属于人类的珍稀动物,
不该因为欧洲“致命”的时尚而被灭绝,
布莱尔表示,
一定尽力终止这种非法贸易。

在国内进行的保护藏羚羊行动中,
梁从诫亲自焚烧了收缴的藏羚羊皮,
熊熊大火,烧毁贪欲。
然而回程途中却遭遇严重车祸,
造成他右肩脱臼、胸部挫伤,
万幸捡回了性命。
家人十分担忧和后怕,
年纪大了你经得起几次这样折腾?
梁从诫却对这些“小伤”不以为然:
“风险总是有的,
为绿色活动付点代价,我无怨无悔。”

为环保奔波余生,

使得他在国际环保领域声望载道,

“民间环保组织第一人”

逐渐取代“梁家名门之后”的影子。

2005年12月,
他获得我国第一个环保人物大奖
“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盛誉之下,名副其实,

他身体力行,做到了真正的环保,

从各处收集来废纸,

将这些废纸裁成小块,

然后将姓名联系方式印在这些废纸上,
这就是他的名片。

有一年北京开会,
门外拦住了一个穿着布鞋,
骑着破自行车的老头,
问你替谁报道,
老头说,我替我报道,我叫梁从诫。

只要外出吃饭,
他一定会带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
从来不用一次性筷子。
他也从来不用纸巾,
一方寒酸的旧手帕随身携带,
哪怕参加的是香槟盛宴。

他的办公用品,
几乎都是“捡破烂”来的,
办公室里的打印机,文件柜等等,
都是朋友不要了给的,
黑色的沙发从垃圾堆里翻出来的。


环保人生,风雨无阻,

他曾因为河床干涸,

与一位市领导争得面红耳赤,

甚至直接当面斥责:

“你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也曾在世界500强财富论坛上,

面对全球一众经济巨头的言笑晏晏,

毫不客气指出:

“你们所津津乐道的'世界工厂’,

实际上只是'世界厨房’。
用我们的原料做好饭菜,
端上国际大餐桌,
给我们剩下一堆鸡毛蒜皮烂骨头,
还有烟熏火燎的污染!
中国的资源能支撑得起吗?
这是中国,也是世界的灾难!”

他还跑到三亚的沙滩上,

捡了满满一袋的垃圾,

在当地负责人吃饭的餐桌上,

将垃圾扣在桌上质问:

“这就是你所说的海水干净?!”

在当年环境保护异常脆弱的时代,

梁从诫,

无疑是个逆流而行坚强固执的存在,

这也注定他和他的祖父,父亲,

步上一样的后程。

梁从诫说过,
“我们开始来做这个事情的时候,
其实是因为我们知道的很少,
我们不知道这个领域到底有多糟糕。”
越往后走,就越难走,
知道了更多,看到了更多,
就越心痛。
好比表面看似结了痂的伤口,
其实内里早已溃烂到了骨髓,
他能救的不过冰山一角,

有人利用他的环保宣传,

佯装对着山林高高举起了斧头,

实则是为拿到穷困补贴;

有人为了眼前利益,

不顾他的阻拦和劝告,

污染环境,荼毒生灵。

阻力之难,令梁从诫越来越沉默,

越来越孤独,

可他依然固执,念念不忘。

2010年10月28日,

他带着满腔的放不下和忧愁,

永远离开了中国。

在他去世前,环境保护依然薄弱,

他曾遗憾的说:“祖父,父亲,和我,

我们三代人都是失败者。”

梁启超,

为拯救危难中的国家奔走呼号;

梁思成,

为拯救传统城市建筑而奔走呼号;

梁从诫,

为拯救万物赖以生存的自然而奔走呼号。

祖孙三代,都用一生做了同一件事:
启蒙中国。
遗憾的是,这种超前的悲壮的坚持,

在他们离开世界之时,

都未能看到所奔走的事业,

迎来真正的成功。

梁从诫失败了,可是却为我们后世,

留下了成功的种子!

他为中国推开了环保的大门,

为中国留下了宝贵的环保精神财富,

如今,我们最高领导人倡导:

为子子孙孙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如今,
梁从诫曾在“不合时宜”提出的,
要尽快建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已经成为现实。

如今,

再也不会有“洋垃圾”涌向我们的土地,

生态文明,环境保护,

已成为我们奔向伟大复兴路途中的,

不可或缺的重要征程。

他曾说“国家的地脏了,

总得有人扫吧。”

于是他为国家做了几十年扫地工,

如今的中国大地一天天变得干净,

先生若在天有知,足得告慰。

梁家风骨,家国天下,

三代忠义之人,都在拼尽一生,

无怨无悔做时代的启蒙者殉道者。

肩担道义,正直敢言,

一生为国,悲壮坚持,

无愧于一个真正中国知识分子的模样: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事开太平!

林徽因曾说她的儿子:

是暖,是希望,是人间四月天。

后来的梁从诫,

他满腔的热血和大义,

真真切切让所有中国人感受到了,

何谓爱和希望!

今天,2022年10月28日,

是梁从诫逝世12周年祭日,

致敬!缅怀!

感念他为中华千百年之大计,

热血尽倾所做的一切!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祖父梁启超,父亲梁思成,再到我,三代都是失败者!”
梁从诫:林徽因爱子,为环保事业奔走一生,晚年遗憾慨叹:我祖孙三代皆败者
他是林徽因的儿子,去世后清点遗物,意外发现一堆“无价之宝”
林徽因的儿子逝世后,葬礼上千人送行,“树葬”清华和北大
林徽因之子梁从诫:我们三代人都是失败者
儿子差2分没考上清华,林徽因复查试卷,看见卷子上的一句话瞬间泪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