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宋中间隔了多少年?
userphoto

2022.11.03 山东

关注

唐宋之间,仅仅相距53年,但却往往给人一种隔了几百年的错觉。

唐朝和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朝代,但在不少人的概念里,都觉得唐朝和宋朝之间,仿佛相隔了几百年的时间。

但实际上,唐朝和宋朝之间,也就仅仅相距53年而已。

之所以会有这种“恍若隔世”的错觉,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学习历史时,一般讲到“安史之乱”基本就结束了,这就让我们觉得好像安史之乱后唐朝就没了。

而事实则是,安史之乱发生时,大唐才刚过去不到一半。

也就是说,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朝又撑了两一百多年的时间才彻底宣告灭亡,而从唐朝灭亡至北宋建立,前后也就53年。

而这53年,便是历史上著名且又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

那么,五代十国是因何而起,最终又是怎么结束的呢?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就得从唐朝末年的一个私盐贩子说起。

唐朝末年,有个私盐贩子叫黄巢,黄巢不满于仅仅当个私盐贩子,因此就立下志愿,要考取一个功名。

但可惜的是,黄巢屡考数次,均名落孙山。

之后他一怒之下也不再考试了,扯起大旗,号召了一帮兄弟,开始投身于造反事业,并且,这事业越干越大。

最终,黄巢打到长安,赶走了当时的皇帝唐僖宗,自己登基,建立了“大齐”政权。

但黄巢称帝后,却丧失了之前的进取之心,沉迷享乐不说,还把军中大事交给了手下人去打理,而这其中,有一个叫做朱温的年轻人,工作方面历来表现不错,不仅受到了黄巢的器重,还被委任为同州防御使。

但刚升官没不久,朱温就遇到了一件大麻烦事。

前文提到,黄巢打进长安后赶走了唐僖宗,但唐僖宗自然不愿将长安拱手让给黄巢,因此就调集军队,准备开始反攻。

而朱温所驻守的同州,刚好是唐军反攻的第一站。

这样一来,朱温就“压力山大”,并且,当时唐军这边的统帅叫王重荣,这人是出了名的骁勇,因此,朱温在对上他之后,那可真是侄子带孝帽---“死叔(输)”。

不得已之下,朱温只能向老板黄巢开始求援,但这一求援,却求出了大事。

在接到朱温求援后,黄巢并没有当回事儿,为啥呢?当时朱温的一个死敌刚好很受黄巢信任,因此此人就煽风点火,说朱温不肯死战反而还求援,而黄巢信了这话,因此拒绝了救援朱温。

面对黄巢的不救援,朱温是气得破口大骂,但骂也无济于事,最终,朱温心一横,干脆直接投降了王重荣。

反正你黄巢不仁,那就别怪我朱温不义了。

之后,朱温正式投降唐军,而唐僖宗对此极为高兴,当即就封朱温为金吾大将军,又赐名“朱全忠”,满怀信心地指望朱温能干倒黄巢。

而朱温表现确实不错,打起仗来尽心尽力,但奈何黄巢也不是吃素的,因此,最终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因此就陷入了僵局。

面对这种情况,唐僖宗愁的是吃嘛嘛不香,而这个时候,有人出了一个主意。

什么主意呢?就是把沙陀人李克用请回来攻打黄巢,之所以请他,是因为沙陀人历来战力强悍,用他们对抗黄巢,显然十分合适。

但有人也提出质疑,毕竟这李克用当年是因为和几个节度使大打出手,才被朝廷免职赶走的,如今请他回来,他会不会翻旧账呢?

一时间,朝堂上对究竟要不要请李克用争论不休,但最终,唐僖宗认为目前黄巢的威胁显然更大,因此主张请的一派占据上风,所以一致决定,把李克用请回来。

既然决定要请李克用,唐僖宗自然是毫不吝啬,不仅对李克用大加封赏,并许诺只要赶走黄巢,要什么都不在话下。

而李克用这边,看唐僖宗如此大气,自然是相当满意,于是率领麾下的沙陀兵,玩了命的往长安进发,并最终成功击败黄巢,将其赶出了长安。

但黄巢被赶出长安后,有一个人十分不高兴。

这个不高兴的人正是朱温,为啥不高兴呢?很简单,因此黄巢从长安离开后一路流窜,来到了他的地盘上。

这下就让朱温极为头疼,并且他还打不过黄巢,不得已之下,他只能哀求李克用出手,来帮助他解燃眉之急。

最终,李克用三下五除二击败黄巢,而黄巢也在兵败后身死。

战后,朱温很是感激李克用的出手相助,因此摆下酒宴邀请李克用,原本这是一件好事,但谁也没想到,却成了李克用和朱温之间矛盾爆发的导火索。

怎么回事呢?当时李克用前来赴宴了不假,但他打心眼里看不起朱温,所以在酒宴上没少对朱温冷嘲热讽。

而朱温怎么忍受得了这个?所以,在当晚把李克用灌醉之后,朱温决定要将其弄死。

但最终,朱温的计划失败,让李克用得以侥幸逃走,从而保住了性命,但至此,双方之间彻底决裂。

因此,在此之后,李克用和朱温之间时不时爆发大小摩擦,但由于李克用的几次失误,导致自己实力愈加削弱,而朱温这边,却采取了诸如“攘外必先安内”的多个策略,实力逐渐增长,最终成为了唐朝北部实力最强的军阀。

而此时的大唐,唐僖宗已死,现任皇帝是唐僖宗的弟弟唐昭宗。

唐昭宗是个很有抱负的人,继位后一心想重振大唐雄风,因此首先就对当时干政的宦官集团下了手,但奈何实力不济,加上安排失误,最终不仅没除掉宦官集团,反而还被其幽禁了起来。

因此,唐昭宗十分不甘心,他决定秘密联络实力强横的朱温,帮助他除掉宦官集团。

而朱温在接到唐昭宗的密旨后大为高兴,毕竟这种天子求援的机会真的不多,于是马上带兵赶往长安,并迅速清除了干政的宦官,将唐昭宗迎了回来。

这下,朱温就成了唐昭宗心目中的大功臣,因此唐昭宗不仅将朱温晋封为梁王,还封他为兵马元帅,一时间,朱温权势显赫。

而朱温也借助这个机会,往朝堂上安插了不少自己人,总之到了最后,整个朝堂基本上是由朱温说了算。

做完这些,朱温还觉得不过瘾,不久之后,他觉得唐昭宗不听话,直接将其杀掉,改立唐昭宗的儿子为帝,也就是唐哀帝。

到了这个时候,朱温的野心已经人人皆知了,而唐哀帝只不过是一个傀儡,并且,就算是当傀儡,唐哀帝也没当多久,在他登基三年多后,朱温逼迫其禅让,自己登基称帝,至此,唐朝正式灭亡。

而已经禅让的唐哀帝,最终还是没能逃过朱温的毒手,在公元908年被朱温鸠杀。

朱温登基后,建立的政权名为“大梁”,后世一般称其为“后梁”,而后梁政权,便是五代十国时期的第一个政权。

但在朱温建立后梁的五年后,其政权却陷入了“夺嫡”的风波之中,最终,朱温被儿子朱友珪杀死,而朱友珪便是后梁的第二个皇帝。

但朱友珪由于是弑父篡位,因此就遭到了其他兄弟的不满,所以在他登基仅一年后,便在其弟弟朱友贞的重兵逼迫下自尽,皇位又落入了朱友贞手中。

而到了朱友贞继位时,后梁其实已经危机重重,朱温曾经的死敌李克用之子李存勖趁着后梁内部闹得不可开交之际,发兵攻打后梁,并在取得一定胜利后也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唐”。

之所以定国号为“唐”,主要取恢复唐朝之意,后世为进行区分,因此称李存勖建立的“唐”政权为“后唐”。

后唐,便是五代时期的第二个政权

后唐建立不久,李存勖便全力攻打后梁,最终在公元923年11月,在后唐大军包围之下,后梁末帝朱友贞自刎而死,至此,后梁仅坚果十六年便宣告灭亡。

灭了后梁之后,李存勖也开始沉迷享乐,当时他极其喜欢唱戏,还经常自编自导自演戏剧,因此历史上也称其为“戏子皇帝”。

而由于喜欢唱戏,李存勖自然对一些唱戏的伶人十分宠信,而这些人仗着李存勖的宠信,逐渐开始插手朝堂事务,甚至对一些大臣实行诬告,导致不少人因此被处死,一时间人人自危。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就有大臣忍不了了,因此就起兵造反, 而为了平定叛乱,李存勖派自己的干兄弟李嗣源征讨,结果不曾想,刚抵达前线,李嗣源在其手下将士的胁迫下,居然也造反了。

当然,至少在当时,李嗣源还不是真心造反,他只是出于自保才不得不答应手下,因此没多久,他就找了个机会逃了出去。

而他逃出去之后,为了躲风头,就联系上了自己的女婿石敬瑭,而在石敬瑭的劝说之下,李嗣源下定决心真的反了。

面对李嗣源的造反,李存勖自然极为恼火,于是就准备亲自带兵征讨李嗣源,但意外的是,还没等到他出征,他就被手下将领干掉了。

而这边,李嗣源在得到李存勖被杀的消息后,马上带兵反攻,没费多大功夫就继承了皇位。

但继承皇位没多久,李嗣源又因为次子李从荣的造反,连惊带吓之下,居然一命呜呼,而他死后,其幼子李从厚登基。

李从厚登基不久,为维护自身统治,便开始着手分解大将兵权,当时首当其冲的就是时任河东节度使得石敬瑭,以及时任凤翔节度使的李从珂。

从亲戚关系上来讲,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而李从珂则是李嗣源的义子,因此,石敬瑭、李从珂以及李从厚这三人,属于是平辈关系。

但亲戚又如何?皇位稳固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当时李从厚决定,将二人进行相互调任,以防尾大不掉。

对于李从厚的命令,李从珂第一个不愿意,他当即点齐兵马,以“清君侧”的名义,一路杀至洛阳,最终,李从厚不敌逃走,而李从珂则夺取了皇位。

而李从珂登基后,同样是为了稳固统治,决定对石敬瑭下手,由于当时石敬瑭兵力不敌李从珂,因此,他就决定找外援,来帮助他教训教训李从珂。

找谁来当外援呢?石敬瑭思来想去,最终把目光投向了契丹人身上。

当时,契丹人已经建立大辽,并且实力颇为强盛,因此石敬瑭就觉得,靠着契丹骑兵,一定能打败李从珂。

而为了请契丹人,石敬瑭也是下了血本,当时他就向契丹人许诺,只要帮他达到目的,那么就把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人。

这个条件,几乎让契丹人乐疯了,因此,果断答应了石敬瑭的请求,并派出重兵,帮助石敬瑭一举击败了李从珂。

最终,在公元936年,大势已去的李从珂带着自己的家眷登城自尽而死,后唐就此灭亡。

后唐没了之后,石敬瑭在契丹人的册封下,正是登基称帝,定国号为“晋”,史称“后晋”,这便是五代时期的第三个政权

由于后晋建国前后,都得到了契丹人的鼎力相助,因此,后晋太祖石敬瑭对契丹人的大辽国十分尊敬,甚至还不惜以年长之身,认比自己小几岁的辽太宗为父,而历史上称呼石敬瑭为“儿皇帝”就是从这里来的。

除了认辽太宗为父之外,石敬瑭每年还要给辽国送上大量的岁贡,另外辽国的使者在后晋那几乎都可以和石敬瑭平起平坐,而对此,石敬瑭却照样我行我素。

最终,在奉承了辽国数年后,石敬瑭病逝,由于当时他的儿子年幼,因此大臣们就推举其侄子石重贵登基,史称晋出帝。

相比于叔叔石敬瑭,晋出帝石重贵这个人显然更有骨气,他登基不久,就果断停了进贡大辽的岁贡,并且还十分硬气地要和大辽开战。

而契丹人自然也不会善罢甘休,因此双方一度杀得难分难解。

最开始,仗着将士拼命,后晋还算占据上风,但没过多久,石重贵就开始飘了,最终在公元947年,后晋被契丹人成功反击,而石重贵本人连带全家,也成了契丹人的阶下囚。

至此,五代的第三个政权后晋灭亡。

后晋灭亡后,中原大地陷入了一片混乱当中,当时契丹的辽太宗有心过一把当中原皇帝的瘾,因此就大举南下,并在开封登基,自立为辽国皇帝。

不过,由于契丹是游牧民族,所以在进入中原后依然不改游牧民族习性,他们没有沉下心来对中原进行治理,而是四处烧杀劫掠,久而久之,就激起了中原人士的不满。

所以,当时不管是中原的军阀还是普通民族,大部分都投入到抗辽的战争中,而辽太宗也因此陷入了人民的战争海洋之中。

因此,抵抗不住的辽太宗不得不撤出中原,而没等他走到家乡就一病不起,最终病逝于途中。

就在契丹人撤走之际,曾经担任后晋河东节度使的刘知远,以“驱逐鞑虏,复我大晋”的名义招揽了让不少义士,一时间实力大增。

趁此机会,刘知远笼络各方势力,最终在时机成熟后,刘知远登基称帝,定国号为“汉”,史称“后汉”。

后汉便是五代时期,第四个政权

后汉一共传承了两代,刘知远死后,其子刘承佑登基,而刘承佑的一个昏招,不仅让后汉亡了国,还导致自己最终身首异处。

什么昏招呢?原来,在刘承佑登基之后他就发现,下面的大臣们对他颇不以为然,甚至有大臣在朝堂上直接反对他的意见。

而这就让刘承佑忍不了,于是,他决定要立威,而他立威的方式十分直接,那就是把胆敢藐视他的大臣骗进宫来都杀掉。

而大臣这边,在接到刘承佑的召见后,根本没想到年纪轻轻的刘承佑会杀他们,所以依次进宫,结果均被刘承佑一一杀死。

但在这期间,刘承佑漏杀了一个人。

这个人是时任天雄军节度使的郭威,当时郭威听说刘承佑要拿大臣下手,因此就有了防备,但刘承佑虽说没杀成郭威,最终却把郭威留在京城的全家老小都给砍了。

因此,郭威便和刘承佑结下死仇,并为报仇带兵攻打刘承佑,最终,刘承佑不敌,兵败后逃走,而逃走没多久,就被部下杀死。

刘承佑死后,郭威带兵进入开封,当时大臣就推举郭威当皇帝,但郭威再三推辞,最终和大臣议定,拥立刘知远的养子,也就是刘承佑的干兄弟刘赟登基。

但就在刘赟开开心心准备登基之际,边境传来急报,说契丹人打过来了。

突如其来的战报,让当时后汉朝堂上下一片慌乱,关键时刻,还是郭威站了出来,表示自己愿意带兵去击退犯边的契丹人。

而就在郭威带兵走到澶州的时候,其部下发生“哗变”,一帮军士手持黄布,“逼迫”郭威自立为帝,历史上第一次“黄袍加身”,就是这么来的。

最终,郭威“被迫”同意了部下的“要挟”,而神奇的是,犯边的契丹人不知为何就此退去,因此,郭威带着部下,开开心心的返回开封,并在一番运作之后,成功登基称帝,建立“后周”政权。

后周政权,便是五代时期的第五个政权,也是五代时期最后一个政权。

后周建立四年后,郭威病逝,由于他的家人早已被刘承佑杀了一干二净,因此最终他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养子郭荣,也就是柴荣。

柴荣登基时,后周国力正值蒸蒸日上,加上他平定了不少周边的叛乱,因此后周的形势一片大好。

在这种情况下,柴荣开始发兵北伐辽国,而在开战之初,后周所向披靡,攻克了不少城池。

如果不是柴荣后来突然病倒,那么按照当时的势头,他决定有可能收回燕云十六州等不少土地,这样一来,最起码往后的千余年历史都会被改写。

但历史没有假如,就在后周军队节节胜利之际,柴荣突然病倒,无奈之下,他只得下令大军撤退。

而在撤退途中,他捡到了一块上面写有“点检做天子”的牌子,所谓点检,是当时后周的一个高级武将官职,全称为殿前都点检,掌握着后周的禁军,而当时担任这个职位的,是郭威的女婿张永德。

因此,柴荣就对张永德起了疑心,回去之后第一时间解除了张永德的兵权,并将自己极为看重的赵匡胤提拔为新的殿前都点检。

之后柴荣去世,继承皇位的是其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

而在柴宗训登基之后的那年正月初一,当后周文武群臣都在庆祝新年之时,边关传来急报,说契丹人又来了。

这一幕场景是不是很熟悉?没错,和当初郭威活着是一模一样,并且之后的情节更是如此。

当时赵匡胤挺身而出,主动请缨要去对付契丹人,而大军刚走到陈桥,士兵们就再次“哗变”,拿出一件黄袍,“逼迫”赵匡胤穿上,历史上第二次“黄袍加身”就这么上演了。

之后,同样是契丹人莫名退走,而赵匡胤班师回朝,“勉为其难”的接受了柴宗训的禅让,并在公元960年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宋”,史称“北宋”。

自此,五代中的最后一个政权后周宣告灭亡,宋朝也由此建立,之后,赵匡胤通过数年征伐,平定了多方实力,最终结束了五代乱世,实现统一。

这便是从唐末黄巢起义到五代政权更替,以及最终北宋建立的整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按时间来看也就53年(公元907年至公元960年),但听起来好像很长,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政权更换的太过频繁,各政权的皇帝也是如走马观花一般,所以才给人一种年代久远的错觉。

说完五代政权,我们再来简单说说十国政权。

十国政权,是在五代政权建立并交替期间,在中原之外的区域同时期存在的政权,这些政权灭亡的时间先后不一,有些是在北宋建立之前就以灭亡,有些则是被北宋消灭。

比如像前蜀,前蜀为原唐朝壁州刺史王建所创,在朱温灭唐那年(公元907年),王建于成都称帝,定国号为蜀,史称前蜀。

但仅仅过了18年,也就是公元925年,前蜀便在后唐李存勖的攻打之下灭亡。

而前蜀灭亡后,李存勖任命孟知祥出任西川节度使,但由于李存勖去世,加上李从厚和李从珂大打出手,孟知祥便趁此机会割据蜀地,并在公元934年登基称帝,国号沿用“蜀”,史称“后蜀”。

后蜀存在的时间较长,一直熬到了北宋建立,但随着北宋逐渐统一,后蜀终于在公元965年彻底被北宋击败,宣告灭亡。

另外还有南吴,南吴为原唐朝的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所建,但在杨行密死后,其子刚登基便被杀掉,之后朝堂陷入混乱,最终大权落在了权臣徐温手中,徐温死后,其子徐知诰彻底掌握南吴政权,而南吴则宣告灭亡,

之后,徐知诰登基称帝,建立南唐政权。

南唐在徐知诰的带领下,曾经一度实力强盛,但在北周建立后,遭到了多番攻打,导致元气大伤,到了北宋建立后,末代南唐君主李煜眼见大势已去,便向北宋投降,南唐就此灭亡。

另外还有吴越,建立者为临安钱氏家族的钱镠,该政权也是亡于北宋之手。

剩余的如闽国、南楚、南汉、南平、北汉,均是十国的政权之一,这几个政权中,闽国、南楚是被南唐消灭,南汉、南平以及北汉则是被北宋消灭。

综上,唐朝和宋朝之间,按时间来算的话,从朱温灭唐到赵匡胤登基称帝,实际上仅仅过去了53年的时间,而这53年中,却出现了五代十国共计十五个政权,正是因为政权多且更换频繁,因此,就给人了一种仿佛过去几百年的错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代十国的历史为什么很少提?
五代十国傻傻分不清?共计54年的五代,为何后梁和后唐是关键呢
五代十国的历史!
五代十国这段历史,到底有多乱?
五代十国这段历史,为什么很少被人提及?
一篇文章理清五代十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