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致云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致云雀》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中的一首诗,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青春,单元要求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并尝试写作诗歌。《致云雀》是英国诗人雪莱的抒情诗代表作之一。诗作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赞美云雀,抒发对欢乐、光明、自由和理想的深情向往。此诗赞美云雀美妙的歌声,反映诗人向往美好未来的欢乐心情,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作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将诗人理想世界中的景象通过眼前具体而微妙的事物生动有力地展现出来,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自由的化身,云雀欢乐的各场,伴随着自然界最美妙事物,传达出信念和理想,代表了诗人的情怀和寄托。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不少现代诗歌,对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已经了解。但就本课而言,学生对雪莱其人以及本诗的创作背景并不了解,这可能是造成学生难以读懂这首诗歌的一个阻碍,因此需要教师在课上介绍雪莱与本诗的相关情况。

【教学目标】

1.了解雪莱及诗歌创作背景;了解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2.朗读诗歌,把握作品节与节之间环环相扣的特点;

3.欣赏诗人想象的奇特和运用修辞手法的大胆、灵活;

4.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云雀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欣赏诗人想象的奇特和运用修辞手法的大胆、灵活;

2.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云雀的象征意义。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谁认识这是什么鸟吗?(出示云雀的图片,预设:云雀、百年鸟、告天鸟等)

大家有没有听到过它的叫声?(预设:有的听过,有的学生没有)

教师提问听过的学生,让其描述云雀的叫声具有怎样的特点。(预设:明快、清脆、悦耳、响亮等)

同学们对云雀的叫声描述的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英国诗人雪莱的诗歌《致云雀》,看看他笔下的云雀具有怎样的特点?云雀的歌声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二、相关介绍

1.作者介绍

雪莱,出生在一个古老而保守的贵族家庭。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1811年,诗人因为写作哲学论文推理上帝的不存在,宣传无神论思想,被学校开除。1818年迁居意大利,与拜伦成为好友。1822年7月8日逝世。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

代表作有叙事长诗《麦布女王》《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倩契》《西风颂》《致云雀》等。

2.创作背景

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黑暗恐怖正沉重地笼罩着整个英国。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百姓流离失所,大批工人流落街头,到处是弱肉强食;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国家物价飞涨,工人工资骤降,人民生活贫困;愤怒的工人因此起来罢工,捣毁机器,游行请愿,然而这一切行动均遭到统治阶级的血腥镇压。这种黑暗暴政几乎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因此人们对光明和幸福生活的渴盼非常迫切,而雪莱的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这一迫切愿望。

三、朗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

1.朗读诗歌,完成以下任务。

①圈点勾画出读不准的字词,不理解的成语。

②朗读完后,说一说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基调?我该怎么去朗读?

明确:

①正音、释义

犀利(xī):(刀、剑等)锋利,锐利。也形容言词尖锐明快,目光锐利。

晨曦(xī):太阳初升时的微光。

婉转(wǎn zhuǎn):说话温和而曲折,但是不失本意;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霓虹(ní):彩虹;指霓虹灯。

甘霖(gān lín):形容久旱以后所下的对庄稼十分有利的雨。霖:连下几天的雨。

闺阁(guī):闺房。

荫蔽(yīn bì):枝叶遮蔽;隐蔽。

花蕾(lěi)

迸涌(bèng yǒng):急速涌出。

倦怠(juàn dài):疲乏困倦。

摈弃(bìn):抛弃。

炽热(chì):极热,温度极高;热烈。

酣畅淋漓(hān chàng lín lí):酣畅:畅饮,引申为舒适、畅快;淋漓:畅快的样子。形容非常畅快。

不事雕琢:不加以任何修饰,不注意雕琢。

霞蔚云蒸:比喻景物绚烂缛丽。

基调:明快、清丽、诚挚、热切。诗歌文字洗练,节奏感强,风格清丽明快,而且文章有种雄浑磅礴、大开大阖而又圆融内敛的气势;诗歌充满活力和朝气,有一种前进的力量;全诗以一声喜悦的问候开篇,欢声赞美云雀这快乐的精灵不事雕琢的天籁之音,为全诗定下诚挚热切的抒情基调。我们应该以明快的语言,诚挚、热切的情感去朗读。

2.仔细听朗读音频,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音节的轻重。思考:本诗节与节之间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在诗歌内容上,诗歌的节与节之间,具有环环相扣的特点。

3.请同学们自读诗歌,梳理诗歌的内容,给诗歌分层,并概括每一层的主要内容。

明确:

第一层(1-2节):总体描写云雀高飞欢唱的特点,称赞云雀是“欢乐的精灵”。

第二层(3-7节):具体描写云雀高飞欢唱的特点,盛赞云雀叫声的美妙动听。

第三层(8-20节):诗人将云雀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他用“诗人”“少女”“萤火虫”“玫瑰”等一连串具象的比喻,概括云雀的欢唱带给人的独特审美体验及其甘霖般的无私和普惠。

第四层(21节):诗人表达心愿,他将学习云雀的欢欣与无畏,用自己和谐、炽热的激情长处欢乐的歌,为全世界带来欢乐、自由与真理。

四、合作探究,重点突破

探究一:云雀的形象特征及其象征意义。

明确: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的方式,对云雀加以描绘。他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

云雀又并不是纯然是自然界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云雀的振翅高飞体现着诗人的执着奋进、愤世嫉俗的态度。云雀的隐形不露,播洒歌声体现着诗人不求名利,只为唤起人间的爱与同情。云雀的歌声自然清新,雪莱的作品也是简单不做作,挣脱技巧的束缚,自然而然地放歌。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自然而然地放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雪莱表达了他对自由的赞美和对幸福生活的强烈追求,以及他为伟大理想牺牲的决心。

《致云雀》全诗无一处不写云雀,同时,无一处不有雪莱的自我,云雀正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

探究二:表现云雀形象采用的手法

1.找出诗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并作具体分析。

明确:

①比喻:诗人把云雀比作“欢乐的精灵”“诗人”“少女”“萤火虫”“玫瑰”,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②通感:第4节,将云雀嘹亮的歌声想象为划破夜空的星光(听觉——视觉)。(含义: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是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的修辞格式。)

③对比: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

④设问、反问:第13-17节强调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都是空洞浮华的贫乏,都比不上云雀的歌声。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学习了这首诗后,能在诗歌创作的风格上归纳出怎样的特点?

明确:浪漫主义风格

浪漫主义: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六、作业布置

选取自己喜欢的节,进行背诵。

七、板书设计

致云雀

雪莱

内容——

“云雀”象征意义——

修辞手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雪莱《致云雀》
一只云雀自西至东:雪莱在中国
雪莱经典诗歌《致云雀》原文及赏析
诗歌《独坐敬亭山》教案设计
华兹华斯 《致云雀》
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与文学彼此的影响(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