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医风采 | 刘延庆:是国宝级大咖,更是“宝藏医生”

编 者 按

日前,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开展了第一届名医评选活动,评选出5名“首席医疗专家”、10名“附院名医”、15名“青年名医”。

即日起,扬州新闻广播公众号将开设「名医风采」栏目,陆续展示“首席医疗专家”“附院名医”风采,“青年名医”风采在「新青年」栏目展示。

刘延庆:是国宝级大咖,更是“宝藏医生”

// 专家介绍 //

刘延庆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中医师,中西医结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扬州市名中医,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第一届首席医疗专家。曾两次赴日本留学,日本昭和大学客座教授。

从事中医内科学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三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恶性肿瘤、风湿免疫性疾病等疑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肿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荣誉副会长;江苏省中医肿瘤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江苏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世界中医联合会癌症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扬州大学--扬州市肿瘤研究所所长。

主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曾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奖励多项。

大医精诚,彰显医者心

“刘主任,你要救救我,我儿子还在上中学,不管怎么样我一定要看到他上大学……”这是一位母亲在面对病魔折磨时所表达的唯一愿望。十多年前,家住扬州邗江区的患者陈女士(化名)向刘延庆求助,当时陈女士已是淋巴癌晚期,且复发过一次,化疗之后的效果不理想。但是,陈女士强烈的求生欲令刘延庆十分动容,他下决心尽最大努力救治,在仔细研究病情后,制定了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当中,陈女士又向刘延庆提出了一个请求:“能不能三天只吃两剂药,或者一剂药吃两天。”原来,陈女士家住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差,丈夫又不舍得花费太多钱给她看病,在了解了病人的经济情况后,刘延庆又重新调整了方子:“尽量把一些很贵重的药,能够省下来就省下来。”

幸运的是,经过治疗,陈女士的病情得以好转。在刘延庆的治疗和帮助下,她不仅如愿亲眼看着儿子考上大学,还见证着儿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结婚、生子……十多年过去了,儿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陈女士都没有缺席。如今,她还帮着儿子、儿媳带起孩子。在谈到多少病人在他的治疗下康复,刘延庆满颜欢喜,似乎有说不完的故事。他说:“她这几年不太来了,但是身体挺好,我挺开心的。像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这些病人经过我们长期的中医调治,都有很好的生活质量,我很满足。”

高超的医术,让刘延庆成为群众口中称赞的名中医。患者们一个推荐一个,一传十、十传百,找刘延庆看病的人络绎不绝,不少病人甚至从宝应、兴化、泰兴等地大老远赶过来。大医精诚彰显医者仁心,在解除无数患者病痛的同时,刘延庆还对每一位患者细心关怀。有些病人从外地来扬看病,正好身上带的钱不够。多年来,刘延庆上门诊时,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在钱包里多塞两三千块现金,只为帮助那些带钱不够的门诊患者垫钱拿药。他说:“医生也好、医术也好,都是为病人服务的,使病人更大获益。在他们有困难和需求的时候,能够帮他们解决问题,这其实是很普通的事情,也是我的职责所在。但是这些微小的事情,病人都记得清清楚楚,感激你。我后来也慢慢意识到,这个其实也是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很重要的方面。”

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行走在扬大校园里,提到刘延庆教授,学生们都会很热情地告诉你:“刘老师的办公室在那里。”当记者说明来意之后,一名年轻的女学生带记者上了三楼,这里是“刘延庆教授全国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室”。在这里,大家学习、做实验,传承并发展中医药文化,而一系列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是从这里起步,应用于临床,造福更多患者。

刘延庆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并长期从事研究生指导工作,曾入选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指导老师”,获批第三批“江苏省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医学人才培养的周期长,对技术水平要求高,所以刘延庆在带学生时,严格要求他们勤学苦练。受疫情影响,学生们今年研究的课题有些停滞,所以这个暑期,研究生们没有放假。提到留守的学生们,刘延庆说:“我昨天下午还把他们‘骂’了一下,睡懒觉,工作不勤奋,拿其他学生跟他们比。”

不过,刘延庆所说的“骂”,在某种程度上,却带着几分偏爱。尤其提到学生们的成长和进步时,刘延庆脸上满是光彩,发自内心一笑。他说:“我的学生在临床上、科研上都有很多成就,特别是在科研能力提高上,很不错,有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有省自然科学基金,斩获都比较多,去年一年我的团队就有四个年轻的学者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他的还有很多,这个我很欣慰。确实是在培养的时候,我比较严格,但是你平时对他严格一点,他出去工作以后才能够出成绩。”

既是“严师”,也是“大家长”。自1983年从原南京中医学院毕业,到扬州医学院成为一名老师开始,刘延庆不仅注重学生们在课业上的进步,也关心学生们在生活等方面的成长。多年来,刘延庆始终保持着一个传统,那就是每年年底放假之前跟学生们开一个“新年会”,他亲自下厨做饭给孩子们吃。他说:“以前学生少的时候,在家里就可以做菜,一做做一二十个,现在研究生多了,所以我有时候借食堂,做点拿手的菜,大家一起坐下来聊聊天,迎接新年。”多年以后,已经毕业的研究生提起母校,对老师当时做的狮子头依然印象深刻,那记忆中的味道,非常美味,无可替代。其实,这哪里是一道菜品的美味呢,这分明是浓厚师生情谊的醇香。

如今,经过刘延庆教授 “锻造”的学生们,在临床和科研领域早已崭露头角,不少人已经在相应的领域内独当一面。刘延庆一直希望,自己教给这些青年人的不仅是医学知识。他说:“作为一个老师,对学生,首先要教他们做人,还有就是做学问,这两者不可偏废,既要把学问做好,又要把人做好。因为我们培养的学生是要做医生的,医德很重要,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等等,我觉得这个对我们教育学生来讲,是我们的一个指南。”

勇攀高峰,科研结硕果

教学成绩斐然的同时,刘延庆的科研成果同样丰硕。他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及风湿病等疑难病的中西医治疗研究。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5部;主持国家级和部、省级课题10余项。曾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诸多奖项。

刘延庆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对恶性肿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他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正气虚损、邪毒内侵关系较密切,并提出“癌毒”的观点,提倡用扶正抑癌的原则来治疗肿瘤。他说:“传统中医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更多地是强调正气,我想在中医重视扶正祛邪的总体治疗原则之下,对毒邪的治疗,做一些理论上的溯源和临床治法的归档。通过这些方法,我们把这些病人慢慢地调好,在调的过程中间,肿瘤不发了,或者不生长了,从我们来讲,是正气和病邪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

如何更好地缓解肿瘤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刘延庆在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上寻求进展,他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中草药南蛇藤的抗癌作用,给更多的肿瘤患者带去了希望。“对于中草药南蛇藤的抗癌作用,我们研究了十多年,里面的一个组分,一直在追踪,在不断深入地研究。”

刘延庆曾归纳过肿瘤患者的十大症状,比如疼痛、呕吐、厌食、疲劳、腹泻、脱发、手脚麻、失眠等等。对于肿瘤的预防,刘延庆提醒:“首先要戒烟限酒、心情舒畅、适当运动、营养均衡、膳食合理、远离污染,从中医讲,特别是心情舒畅,一定要调节好自己的心理、调节好自己的适应力,当一个人心情不好的时候,社会适应不良的时候,这个人体内的内环境会发生改变,就是中医讲的肝气瘀滞、肝火旺盛,往往容易产生痰、瘀、湿、毒等等。”

除了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刘延庆在风湿病等疑难病的治疗上也是一把“好手”,尤其在治疗痛风上,他独创的中医药疗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他说:“主要筛选了四味核心的药,组成了小方子,我做了大量的动物实验,带着研究生用高嘌呤食物把老鼠喂成痛风,然后吃药降血尿酸,再测一系列的炎症因子和各种化验指标,在治疗痛风上,这个临床用了很有效果。”同时,刘延庆还用传统药酒的方法,治疗内风关、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让病人不疼痛、不肿胀。

此外,中医疗法在新冠肺炎诊疗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自疫情发生以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积极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去。为彰显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在刘延庆教授、医院中医科主任陶玉坚等带领下,中医科联合医院相关部门,制订《扬州大学中医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专家共识》,完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通过使用中药汤剂、中药熏香、中药贴剂等各项治疗手段,使得中西医结合在这次新冠肺炎的救治中取得较好成效。据扬州市卫健委统计数据,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在新冠肺炎诊治过程中中医参与率达88.9%,使用中医非药物治疗方法占11.1%。

云鹤游天,平淡才是真

除了是医生、老师之外,刘延庆还有很多行政及科研职务,他历任扬州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学生工作部部长、党委办公室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2002年7月任扬州大学校长助理兼广陵学院院长;2005年4月任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2006年2月任徐州工程学院院长、副书记;2009年1月任扬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正校级)。2012年7月兼任扬州大学纪委书记。

初心不改,服务不止。在患者眼中,他是暖心的好医生;在学生们眼中,他是既严厉又亲和的好老师;在同事们眼中,他是有担当的“模范领导”,但刘延庆最为看重的仍然是医生的身份。尽管有着繁忙的临床、科研和行政工作要处理,他也从未忘记自己是一名医者的初心。

目前,刘延庆定期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开设专家门诊。他说:“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临床,我始终坚持一条,专业不能放,把专业当做自己毕生的追求。因为当初自己的职业理想就是当一名医生,做好一个医生,为病人解除痛苦,体现自己的价值。虽然走上行政岗位之后,工作上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帮助,也得到了肯定,承担着越来越多的领导责任。虽然很多时候行政工作很忙,自己做业务也很困难,但是我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业务上,不能因为忙而丢掉,晚上有空回家我要去看看书,我的娱乐就是看看书,主要是中医方面的书。因为医学是永远都学不完的,始终有新的东西,要不停地学习,需要很多新的东西来补充自己。”

从医30余年,刘延庆既是国宝级的大咖,更是“宝藏一样的医生”,他用自己的赤诚和专业托起百姓的健康。近日,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100名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称号。刘延庆教授成功入选。“江苏省名中医”是省内中医界最高荣誉,本次评选是自1979年以来的第5次评选。

在刘延庆的办公室里,悬挂着三幅他亲自书写的书法作品,内容均为“云鹤游天”,这四个字涵盖了刘延庆的人生哲学,即“平平淡淡也是真”。谈到未来规划时,刘延庆说:“将来主要精力要放在临床上,为广大的病人解除病痛,同时也通过临床研究指导学生。到我这个年龄,我没有太多其他方面的需求,恬淡一点,平平淡淡也是真,把自己的临床、教学、科研做好,以平常心对待自己的工作、事业和人生,挺好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宝级名医成名秘方
34名国宝级名老中医秘方汇编
名医在线课堂回顾 | 龙华医院刘苓霜教授谈肺癌的中西医治疗
跨越生死,3位抗癌明星讲述与抗癌名医李忠教授的不解之缘!
名中医消化病方【七】
明代名医李中梓的治瘤抗癌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