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证本草】豆蔻(白蔻仁)
豆 蔻 



(《名医别录》)
本品为姜科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 或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白豆蔻。按产地不同分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原豆蔻主产于泰国、柬埔寨;印尼白蔻主产于印度尼西亚爪哇,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等地亦有栽培。于秋季果实由绿色转成黄绿色时采收,晒干。原豆蔻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印尼白蔻气味较弱。以个大、饱满、果壳完整、气味浓者为佳。生用,用时捣碎。
【药性】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
【应用】
1.湿浊中阻,脾胃气滞,不思饮食,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本品既可化湿行气,又能开胃消食。治疗湿阻中焦,脘腹痞满,不思饮食,常与藿香、佩兰、陈皮等同用;若与黄芪、白术、人参等同用,可用于脾虚湿阻气滞之胸腹虚胀,食少无力者。治疗脾胃气滞,食积不消,胸腹胀痛,可与陈皮、枳实、木香等药配伍。
2.湿温初起,胸闷不饥 本品辛散入肺而宣化湿邪,故常用于湿温初起,胸闷不饥。若湿邪偏重者,每与薏苡仁、苦杏仁等同用,如三仁汤(《温病条辨》);若热重于湿者,又常与黄芩、滑石等配伍,如黄芩滑石汤(《温病条辨》)。
3.寒湿呕逆 本品能行气宽中,温胃止呕,尤以胃寒湿阻气滞之呕吐最为适宜。可单用为末服,或配藿香、半夏等药。若与砂仁、甘草等药研细末服,用于小儿胃寒,吐乳不食者。
【用法用量】煎服,3~6g,后下。
【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者慎用。
【鉴别用药】豆蔻、砂仁同为化湿药,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之功,常相须为用,用治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但豆蔻化湿行气之力偏中上焦,而砂仁偏中下焦。故豆蔻临床上可用于湿温痞闷,温中偏胃而善止呕;砂仁化湿行气力略胜,温中重在脾而善止泻。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挥发油:桉油精(1,8-桉叶素),β-蒎烯,α-蒎烯,丁香烯,乙酸龙脑酯等。《中国药典》规定原豆蔻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5.0%(mL/g),印尼豆蔻仁不得少于4.0%(mL/g);本品豆蔻仁含桉油精(C10H18O)不得少于3.0%。
2.药理作用 能促进胃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制止肠内异常发酵,祛除胃肠积气,故有良好的芳香健胃作用,并能止呕。挥发油对豚鼠实验性结核,能增强小剂量链霉素作用。
附药:豆蔻壳
本品为姜科草本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或瓜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的果壳。性味功效与豆蔻相似,但温性不强,力亦较弱。适用于脾胃湿阻气滞所致的脘腹痞闷,食欲不振,呕吐等。煎服,3~6g。
拓展阅读:
《古今名医药论》白豆蔻
辛,温。归肺、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陈嘉谟 散胸中冷滞,益膈上元阳。温脾土却疼,退目云去障。止翻胃呕,消积食膨。《本草蒙筌》
杜文燮 其用有五:肺经本药,一也。散胸中滞气,二也。除感寒腹痛,三也。温暖脾胃,四也。赤眼暴发,白睛红,用少许即愈,五也。《药鉴》
李中梓 白豆蔻辛宜入肺,温为脾胃所喜,故并入之。大抵辛散之剂,不能补益,《药性》称其补上焦元气,恐无是理,但不甚刻削耳。世俗不察而信之,误人不少。治寒气神效。肺胃中有火及虚者忌之。《雷公炮制药性解》
缪希雍 白豆蔻感秋燥之令,而得乎地之火金,故其味辛,其气大温,其性无毒。味大辛也,气大温也,宜其主积冷气,及伤冷吐逆,因寒反胃也。暖能消物,故又主消谷,温能通行,故主下气。东垣用以散肺中滞气,宽膈进食,去白睛翳膜,散滞之功也。
简误:白豆蔻辛温,其治在因寒呕吐反胃,其不因于寒及阳虚者,皆不得入。故凡火升作呕,因热腹痛,法咸忌之。《本草经疏》
张璐 散肺中滞气,治脾虚疟疾,呕吐寒热,能消能磨,流行三焦,营卫一转,诸证自平。古方治胃冷积气,呕逆反胃,消谷下气,宽膈进食,解酒毒,皆相宜也。若火升作呕,蕴热作痛者勿服。《本经逢原》
黄宫绣 本与缩砂密一类,气味既同,功亦莫别。然此另有一种清爽妙气,上入肺经气分,而为肺家散气要药。且其辛温香窜,流行三焦,温暖脾胃,而使寒湿膨胀,虚疟吐逆,反胃腹痛,并翳膜必白睛见有白翳方用,目眦红筋等症悉除。不似缩砂密辛温香窜兼苦,功专和胃醒脾调中,而于肺肾他部则止兼而及之也。是以肺胃有火,及肺胃气薄切忌。《本草求真》
张山雷 温胃醒脾,固亦与草豆蔻、肉豆蔻异曲同工,其同得豆蔻之名,固亦以此。惟白豆蔻其气清芬,辛烈视彼为尤,而无涩口之味,则芳香之气,尤善上行,开泄上焦气滞,已与草果、肉果之专治中下者不同。《本草正义》
施今墨 善上行入肺,以宣发理气、行气止痛;中入脾胃,以化浊散寒、开胃消食。治上、中二焦一切寒湿气滞、胸闷不舒、脘腹胀痛、呕吐、呃逆等症,又治湿温病初起时,头重胸闷、体倦无力、小便短赤、大便溏泄、舌苔白腻等症。《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
焦树德 本品有芳香行气温燥化湿的特长,可用于治疗夏秋之交发生的温湿病。常配和杏仁、薏苡仁、厚朴、半夏、滑石、通草、竹叶(三仁汤)等同用,而收到辛开、苦降、淡渗的功效,是治疗湿温最常用的药。白豆蔻配陈皮、生麦芽、香稻芽等,可用于食欲缺乏;配高良姜、香附、干姜、吴茱萸等,可用于胃寒疼痛。《用药心得十讲》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1》白豆蔻
为姜科植物白豆蔻和爪哇白豆蔻成熟去壳的果实。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行气化湿,温中止呕。主治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阻中,脘腹胀痛,饮食不消,呕吐呃逆,疟疾,口臭。
徐正廷等经验:笔者在临床上常以中药白蔻一味捣碎开水泡茶含服治疗百余例妊娠呕吐病人,屡屡收效。如张某,女,37岁,1990年3月2日诊,患者自诉,元旦结婚,停经40余天,觉头昏周身乏力,纳谷不香,且喜食酸物,每日晨起恶心呕吐,舌淡,苔薄,脉滑数,此乃早孕反应,即以白蔻10g,捣碎用开水泡茶含服,服时嘱其缓缓举起左臂,服药后当即见效,令其如法续用3日,反应完全消失。
按:白蔻系出自《药性切用》,为姜科植物白豆蔻之全果实,其微辛温,化湿行气,和胃消滞,治脘腹胀闷,呕吐、纳呆等。[徐正廷,赵华.中药白蔻治疗妊娠呕吐.黑龙江中医药,1994(2):30]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中药学》(新世纪第四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最少记一味中药-豆蔻
(八)化湿中草药(Ca)---虎杖
白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温中药
砂仁豆蔻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本草精荟》:温中止呕:白豆蔻的功效与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