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中丘壑——《水村图》探秘

前 言

在中国美术史上,有许多山水画的题材反复地出现在历代画家的笔下。例如,王维的《辋川图》、赵伯驹的《桃源图》、董源的《潇湘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等。这些山水题材早已不只是某处的风景,而成为了士大夫心中绝佳的隐逸之地。所以,备受后世青睐,历代摹本、仿本甚多。

本次展览所展示的《水村图》,为以汾湖水村为描绘对象的作品。而“水村”也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热门题材之一。关于《水村图》,相信观者会有很多疑问。“水村第一图”是为谁而画,作者又是谁?《水村图》有几个版本?有哪些画家临、摹、仿《水村图》?本展览将通过“《水村图》版本”、“丘壑寄怀抱”、“后世临、摹、仿本”三大模块为大家一一展开论述。

壹 《水村图》版本

汾湖古称分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分界湖,位于江苏吴江和浙江嘉善交界处,一半属江苏,一半属浙江。从宋末至今,汾湖成为了无数文人墨客争相吟咏、描绘的对象。元代著名书法家、画家赵孟頫所绘的《水村图》自元到清初三百年,流传有序,名家题跋,累累可见,是国宝级文物,元代大文豪杨维桢曾留下《游分湖记》……

那么问题来了,《水村图》是为谁而作?又有多少个版本呢?

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钱重鼎客居翰林典籍陆行直家。这一年的十一月十五,赵孟頫为其作《水村图》。十四年后,陆氏为钱重鼎卜筑于分湖,其风景宛如赵孟頫《水村图》所绘,钱氏因作《水村隐居记》,又遍邀名士题咏其后。

姚式跋赵孟頫《水村图》

除赵孟頫《水村图》外,据姚式、朱彝尊题跋,另有李衎为钱重鼎作《水村图》一幅。姚式跋赵孟頫《水村图》曰:

息斋居士旧尝为德钧作《水村图》,予题云:“问君何许水边村,亦有扁舟乘兴人。无限好山茅屋外,他年倘许我为邻。”既还吴兴,复来,见子昂此图,意象融会,使人应接不暇,又何暇诗,非德钧讵能领会耶!姚式书于姑苏寓馆。

由此可知,《水村图》是为钱重鼎所绘。

水村第一图

龚开曾为钱重鼎绘《水村图》(有李衎、赵孟补绘之竹石)赠予他,之后钱重鼎又分别请李衎、赵孟頫与方子玄三人为其绘《水村图》,如今仅存赵孟頫一幅。

▼请横屏观看

元代 赵孟頫 水村图卷 元大德六年(1302年)

纸本墨笔 24.9cmx120.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卷作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赵孟頫时年49岁,这是他最后一幅可靠的纪年作品。赵孟頫以水墨写江南水乡平远开阔的景色,从用笔到构图都受到董源的影响,但董源的画法已完全融入赵孟頫的个人风格之中,于不经意间表现出来。山用披麻皴画出,景物以平远的形式展开。渴笔较多,用笔松秀含蓄,“写”的意味较浓,体现了书法的审美趣味。画家借景抒情,表现了一种静穆的心态和对“平淡天真”的追求。此图重要之处在于其对元画独特风格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此可见赵孟頫在开创元、明、清文人画潮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水村第二图

在李含渼(明代书画家李日华曾孙)的这幅《水村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张廷济的题签,署“水村第二图”。

清代 李含渼 水村图 康熙己巳(1689年)

纸本设色

引首21×93cm

画心21.3×145.3cm

跋21.3×683cm

魏坤(1646—1706),字禹平,号水村,浙江嘉善人。魏大中从孙,当时称一门忠孝者,以魏氏为首。

赵孟頫《水村图》在清初曾为纳兰性德所藏。康熙二十四年(乙丑,1685)三月,容若携《水村图》嘱朱彝尊题跋,跋曰:“岁在乙丑三月,纳兰容若属予题签,留之匝月,卷还。未几,容若奄逝,真迹不复可睹矣。”(《曝书亭集》卷五十四)朱彝尊三月携归,四月书跋。而五月三十日,纳兰即溘然长逝。从康熙二十四年(乙丑,1685)至三十年(辛未,1691)间,魏坤常出入京师。朱彝尊此数年诗中,常有与之集饮的记载。朱彝尊为纳兰性德题《水村图》之事,当亦传诸魏坤之耳。魏坤世居之魏塘,即在汾湖之滨,故而重绘《水村图》,对魏坤而言,显然又多了一层意义。

朱彝尊跋李含渼《水村图》

据朱彝尊跋李含渼《水村图》“禹平魏子以水村自号,吴江徐虹亭检讨亦为作《水村图》”可知,魏坤曾请徐釚作《水村图》。

康熙二十八年(己巳,1689)九月,朱彝尊与魏坤、查慎行、徐善、朱茂晭、高佑釲游天宁寺,宿僧舍,魏坤出示徐釚所绘《水村图》,朱彝尊为题诗曰:

鸥波亭子赵王孙,曾为钱郎画水村。过眼云烟难再睹,披图仿佛笔踪存。

斜插鱼标扬酒旗,柳阴小犬吠笆篱。归田最是分湖好,我亦相期作钓师。

1689年8月,魏坤即已经另请李含渼为作《水村第二图》了。

徐亭跋李含渼《水村图》

徐亭:鹭渚鹙梁落涨痕,沙蓬溪柳暗篱门。爱它烟雨朝昏变,不住山村住水村。江乡云物望还賖,第二图成对客夸。他日分湖归去好,移船许我话桑麻。

蔡历跋李含渼《水村图》

蔡历:搆(同"构")得蓬茨三五屋,疏篱历落自成村。斜阳犊返童喧径,钓艇人归月到门。赵李风流今古符,满溪竹树尽千株。先生大有桃源想,故写村居第二图。

从卷后的题跋得知,徐亭和蔡历都将李含渼的《水村图》视为“水村第二图”。

<<  滑动查看

清代 李含渼 水村图卷 康熙己巳(1689年)

纸本设色

引首21×93cm

画心21.3×145.3cm

跋21.3×683cm

张廷济的生卒年为1768年至1848年,此时赵孟頫的《水村图》藏于内府,他无从得见。所以对于张廷济来说,此“水村第二图”为魏坤所请之第二图(李含所绘《水村图》卷而不是自元代以来所绘的第二图。

据《水村图索隐》作者个厂考证,如果我们将钱重鼎所请开始的每一件《水村图》都作一图核计(临、摹、仿本除外),则龚开第一图、李衎第二图、赵孟頫第三图、方子玄第四图、徐第五图、李含渼第六图、梅庚第七图、佚名第八图、佚名第九图、佚名第十图、郭鏖第十一图、许铨第十二图、吴榖祥第十三图、周斌第十四图矣。也就是说,除了临、摹、仿本,《水村图》已有十四个版本。

贰 丘壑寄怀抱

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 ,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赵孟頫一直有着“遗民”的心态,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对故乡的怀念、对渔樵生活的向往一直是赵孟頫内心的主要倾向,也是其诗文、绘画创作的主旋律。

仕元无奈,赵孟頫为了排解愁绪,将感情付诸笔端。而如《水村图》之类的山水画,对于赵孟頫来说,便成了世外桃源般的存在,这是他所向往的隐逸生活。

元代 赵孟頫 自写小像图页

绢本设色 23.9cmx22.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从赵氏的诗《罪出》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忧愁:

《罪出》元代 赵孟頫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

古语巳云然,见事苦不早。

平生独往愿,丘壑寄怀抱。

图书时自娱,野性期自保。

谁令堕尘网,宛转受缠绕。

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

哀鸣谁复顾,毛羽日摧槁。

向非亲友赠,蔬食常不饱。

病妻抱弱子,远去万里道。

骨肉生别离,丘垄谁为扫。

愁深无一语,目断南云杳。

恸哭悲风来,如何诉穹昊。

董其昌曾评论赵大年之画,谓“平远绝似右丞,秀润天成,真宋之士夫画”(《画禅室随笔》卷二)。赵大年亦曾绘过《水村图》(条幅),金梁《盛京故宫书画录》轴之属二著录:

宋赵大年水村图轴

素绢本,着色画。款题“大年”二字,下有“金粟道人”一印,又有二印,漶漫不可辨,上有“乾隆御览之宝”一玺。绢高四尺五分,广二尺一寸。

宋代 赵令穰 水村图轴

绢本设色 129.8x67.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幅水村图虽非《盛京故宫书画录》所记载的那幅,但也可由此看出赵大年《水村图》的风貌。

赵孟頫《题王子庆所藏大年墨雁》诗,有“羡煞承平公子,笔端万里沧洲”句,可见其亦受到赵令穰之影响。且赵孟頫生长于吴兴(今浙江湖州),自然山水佳丽,曾绘《吴兴清远图》,并多次写《吴兴赋》,另作有《记吴兴山水清园图记》,可见其对江南山水之熟稔,心中丘壑,皆能通过笔端写出清远之态。所以说,赵孟頫的山水画,能得古人之意趣,又能不落南宋院体画之窠臼,是一种复古而不泥古,带有创新精神的文人画。

<<  滑动查看

元代 赵孟頫、崔复 吴兴清远图合卷

绢本设色

赵画:24.9x88.5cm;崔画:25x77.5cm

上海博物馆

这本合卷描绘了作者家乡吴兴(今湖州)城外秀美的景色。前段是赵孟頫绘吴兴清远图,无款印,用笔著色属于朴质一路,与《秋郊饮马图》同。后段是崔复临赵孟頫绘吴兴清远图,系根据当时尚未残泐之原图临抚。卷首题篆书“吴兴清远图”。

<<  滑动查看

元代 赵孟頫 行书吴兴赋卷

大德六年(1302年)

绢本墨笔 25.8x282.95cm

浙江省博物馆

<<  滑动查看

元代 赵孟頫 元顺帝至正二年(1342年)书 吴兴赋卷

绢本墨笔 25.4x21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水村图》中所描绘的江南水乡平远开阔的景色,与赵孟頫心中所追求的宁静、恬淡、闲适的理想生活是十分契合的,所以他托丘壑寄怀。

元代官员、文人好与道士交游,且别号多“道人”二字,如赵孟頫号松雪道人、李衎号息斋道人、吴镇号梅花道人。而赵孟頫之书画内容,也有很多与道教有关,绘画如《玄真观图》《三教图》《轩辕问道图》《松石老子图》《溪山仙馆图》《玄元十子图》等,书法如《洛神赋》《道德经》《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太上无极混元一炁度人妙经》等。所以说赵孟頫笔下的山水,并不是只有文人的精神世界,也包含了道教的修行证悟。

叁 后世临、摹、仿本

赵孟頫为钱重鼎所绘之《水村图》(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于清圣祖康熙二十四年(1685)收归秘府,自此民间难睹,遂起重画之举。而它之所以被士林目为重宝,不仅来自于后世的评价与推崇,更因为它被一次次的临、摹、仿。本模块将展示八位画家留存于世的《水村图》临、摹、仿本。

01

董其昌

明代 董其昌 秋兴八景图册(八开)之二 1620年

纸本设色 53.8cm×31.7cm

上海博物馆

款识:余家所藏赵文敏画有《鹊华秋色》卷、《水村图》卷、《洞庭》两山二轴、《万壑响松风百滩渡秋水》巨轴,及设色《高山流水图》,今皆为友人易去,仅存巨轴学巨然《九夏松风》者,今日仿文敏笔并记。庚申八月朔前一日,玄宰。

从《秋兴八景图》册第二开的款识中,我们可以看出,董其昌曾经收藏过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水村图》等作品,并仿赵孟頫的笔意作了此册页。

此册描绘苏州到镇江一带的山水景色,或仿古,或写景,笔法虽然以师古人为主,但具有不少个性色彩,为董其昌66岁时的精心之作。采取以颜色直接勾勒、渲染、皴擦等“没骨法”,又连用水墨,干湿兼施,层次分明。落笔细润清雅,色彩明亮秀丽。画笔较为谨严,从中可以品味出他学巨然、赵令穰、赵孟頫、黄公望等人的痕迹,但从整体来看,还是他独特画风的不同表现。

明代 董其昌 山水图册·仿赵孟頫水村图笔意页

纸本墨笔 20.1x12.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明代 董其昌 书画合璧山水小景图册(十开)之三 水村图 1613年

洒金笺墨笔 29.5×22.5cm

款识:水村图。玄宰。

对题:黄子久有沙碛图,赵吴兴有水村图。画谱所谓湖天空阔之景,非曾游三湘七泽者不能领略也。其昌。

此册作于明万历四十一年癸丑暮春,董其昌时年五十九岁,正是他被排挤出京,闲居江南,悠游湖山,研精艺事,已趋大成之时。他擅诗文,工书法,精鉴赏,通佛学。尽读古今名迹,梳理中国绘画发展脉络,以儒学禅学贯通画学,创立南北宗论,集古之大成而终成一代大师;松江画派由此创立,吴门盛极一时的艺文风气遂逐渐由云间取代。其画远宗北宋董、巨,近师元四家,而于黄公望、倪云林、王蒙尤多会心。此册十开,造境似云林,一江两岸,平林远岫,构图简练而意境空阔;山石则以长披麻淡皴枯擦,松秀润淹;丛树多用率笔、复笔勾勒点染,极尽枯湿之变。淡墨轻岚,一派江南,情景宛然。

观画中落款,自云作于京口,又图上多张则之藏印,知为其老友张觐宸所作。觐宸精鉴赏,富收藏。王羲之《瞻近帖》、卢鸿乙《草堂图》、杨凝式《草书真迹》、杜牧《张好好诗卷》、黄公望《秋山图》、沈周《东庄图》皆其“培风阁”所藏。董其昌常常扁舟往访,留连名迹,不知时日。遇兴会,则泚笔作画,故其家独多董其昌精逸之品。此册或作江南水村;或作崇岗岩居;或写山村雨霁;或写夏木垂阴。有仿惠崇者,有仿吴镇、云林者,然笔底灵秀,书卷之气洋溢,则全然自家面目。对开诗题,亦风神散淡,跌宕不减晋人。(其绿溪青嶂一诗已载入其《容台集》)

此册张则之(孝思)之后,即归之于笪重光,重光亦镇江人,为清初颇享声誉之艺术评论家,与王石谷、恽南田友善,所藏亦精。雍、乾时则为康熙第三子允祉诚府及查映山递藏,嘉庆时复归文渊阁大学士卓秉恬,后为李玉棻所得。清末则入孙毓汶之子孙孟延之手。可见流传有绪,是董其昌凿凿可考的名作。

明代 董其昌 仿古山水图册(十开)之仿赵孟頫水村图

纸本墨笔 56.2cmx36.2cm

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此图册是董其昌61岁闲居江南时,在悉心模仿前代画家王蒙、惠崇、赵大年等人画作的基础上,融合自身的审美意趣创作的山水系列画。全册一页一景,皆以重峦繁树构成景致。画页构图均为平远式。近景树木枯荣相杂,远景山峦叠嶂连绵,中景以一潭静湖碧水扩展了画面空间,同时丰富了景致的层次变化。图中所绘山石树木不求逼真写实,只注重其意象的表达,通过娴熟的笔墨既表现出山水的神韵,亦反映出董氏对自然山水的独特认知。

02

文徵明

明代 文徵明(款)水村图卷

绢本设色 30×249cm

款识:尺素俄经十二年,秀岩流壑搃依然。羡君意趣犹如昔,顾我聪明不及前。万曲潺湲知水竞,千层紫翠为山妍。诗中真境何容画,聊毕当年未了缘。徵明。

钤印:文徵明印(白)、衡山(朱)。

文徵明,初名壁,字徵明,更字徵仲,号衡山、停云,别号衡山居士,斋名停云馆,江苏苏州人。贡至京师,授翰林院待诏。文师吴宽。书学李应祯,擅行草与小楷,尤其小楷温纯精绝。绘画初师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诸家,于山水、人物、花卉无所不精,是继沈周之后吴门画派的领袖。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

03

文伯仁

<<  滑动查看

明代 文伯仁 仿赵文敏水村图卷

纸本墨笔 26.7x18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卷为文伯仁仿元赵孟頫《水村图》卷之作,亦称《平桥远水图》卷。图绘一片淡恬的水边风光,汀沙澹荡,林树清幽,茅舍掩映,平桥秀水,远山遥接。作者用水墨之笔,轻渲淡染,以近景为主,远处则略加留白,以示水光苍茫。此图意境萧疏清旷,从容深秀,深得赵孟頫《水村图》之神韵。

全卷层峦叠谳,岗岭蜿蜒,起伏不断。江面空旷,波光激荡,舟帆点点,远山朦胧。野色桥边,树石掩映,露出茅屋草亭,人物幽闲。青山高耸,俯临秋水,草木茂密,掩映楼阁。此图兼工带写,构图严密,既继承家法,又追宗王蒙, 山石多用蜷曲皴笔,有条不紊,理具其中而得质感。整卷布景奇兀,笔力清劲。署“嘉靖庚午秋仿赵文敏笔,五峰文伯仁。”钤“五峰山人”白文印和“文伯仁印”朱文印。

04

王翚

<<  滑动查看

清代 王翚 临赵松雪水村图卷 癸未(1703年)

纸本墨笔 28×133.5cm

王石谷青年时代得王鉴、王时敏指授提携,获交海内名流,阅尽天下名画,揣摩临橅,集大成而成一代巨擘。一生创作无数,而临摹尤得神韵,得意者惟妙惟肖,几可乱真。此卷临赵孟頫《水村图》,连赵孟頫在图上图后的题识都一样照临,可见他是见过赵氏原迹的。按石谷六十岁应邀主持创作《康熙南巡图》,居北京多年,名公巨卿多乐与交往,应该可以见到藏于京城的赵氏《水村图》原作。估计当时即摹有稿本,故七十二岁时仿作仍能具体入微连题识都能摹写肖似。此图摹成不久,即为蔡巍公所藏,巍公官宦世家,好收藏古书画,于石谷尤有宿缘,藏弆多精品。蔡巍公后此图入安仪周手,安氏为清代最杰出的鉴赏家之一,泛泛酬应之作绝不可入其巨眼。此画同时为二大藏家所赏,可见魅力非凡。

05

王荦

清代 王荦 临赵孟頫水村图轴

康熙庚子(1720年)

纸本墨笔 75.8x32.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本幅自识:“点点沙鸥下渚田,荒荒渔舍隐溪烟。夕阳柳岸收鱼网,秋水芦花放鸭船。康熙庚子秋八月二十日枋赵文敏公水村图。茶磨山樵者王荦。”钤“耕南荦印”、“梅峤子”、“茶磨山樵”等印。“康熙庚子”为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

此幅仿元代赵孟頫的《水村图卷》,以平远法绘江南水乡的景色。画面意境悠远宁静,追求“平淡天真”的格调。王荦的画法从南派山水中来,远山用“董巨”法,只是苔点较之赵孟頫稍显呆板。王荦的存世作品不多,故此件较为难得。

06

査士标

清代 査士标 水村图镜片 1686年

绢本设色 132×45.5cm

题识:仿赵承旨水村图笔意,丙寅冬日,査士标。

钤印:士标私印、査二瞻。

查士标,字二瞻,号梅壑散人,安徽休宁人。后寓扬州,明末秀才,清初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诗人。擅画山水,精鉴别,与弘仁、孙逸、汪之瑞称“新安四大家”。

07

张崟

清代 张崟 水村图轴

绢本设色 150.5×47.5cm

款识:赵鸥波水村图法。

钤印:张崟之印(白)、宝岩(朱)。

签条:张夕庵仿赵鸥波水村图,绢本极精,适庐。

张崟,字宝崖,一字宝岩,号夕庵、且翁、夕庵老人、铁瓮城东蛰叟,室名饮渌草堂,丹徒(今江苏镇江)人。自坤子。幼承家学,以诗画著名京江。花卉、竹石、佛像皆佳,尤擅山水。善画松,时顾鹤庆善画柳,有“张松、顾柳”之誉,世称“丹徒派”。

08

李世倬

清代 李世倬 临古册(八开)1726年

绢本墨笔 35×37cm×8

清代 李世倬 临古册(八开)之三 1726年

绢本墨笔 35×37cm

款识:赵松雪水村图载诸画谱,称宝物也,曾于青门见之,每一濡毫辄为神往。

钤印:李世倬印(白) 汉章(朱) 燕南(白)。

李世倬,字汉章、天涛,号谷斋、菉园、星厓,别号十石居士,内蒙古人,一作沈阳人。两湖总督如龙子,高其佩外甥。官至副督御史。工山水、花鸟、果品,各臻其妙。

结 语

千百年过去,吴宫花草埋幽径,水村风波化烟云。“水村”不复存在,但它已成为了一个符号,一如陶渊明的“南山”,王维的“辋川”,黄公望的“山居”,寄托着文人墨客的隐逸之思、君子之志。纵有功名心,不忘林泉志,古今文人总在功名与林泉间徘徊。而笔者相信,“水村”这个题材将会一直延续下去,被越来越多的画家所描绘,从而被赋予更多丰富的内涵与更加深厚的文化寓意。

 参考文献 

[1] 个厂. 水村图索隐[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22.06.

[2] (明)董其昌. 历代艺术史料丛刊 画禅室随笔[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4.

[3] (明)李日华著;屠友祥校注. 味水轩日记[M].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6.12.

[4] (元)夏文彦. 图绘宝鉴[M]. 商务印书馆, 1938.06.

[5]段莹. 清初“四王”仿古画中的赵孟頫接受问题[J]. 艺术学研究,2022,(01):108-118.

[6]董唯珂. 赵孟頫与水村图[J]. 艺术品鉴,2021,(14):130-131.

[7]薛永年. 《水村图》及其"二进宫"[J]. 紫禁城,2020,(06):150-155.

[8]严新. 王翚仿赵孟頫《水村图》鉴赏[J]. 中国美术,2015,(02):108-110.

[9]于成娟. 赵孟頫《水村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10]杨高钰. 淡荡简远  秋意无尽——赏读王石谷《水村图》[J]. 中国艺术,2011,(01):142-143.

[11]林木. 元代画风变革中的材料因素——赵孟頫的《水村图卷》和《洞庭东山图轴》比较[J]. 中国书画,2004,(05):34-39.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乐诗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孟頫《谢幼舆丘壑图》欣赏
元赵孟頫传世山水画
纪念赵孟頫逝世700周年丨道人与山水
《谢幼舆丘壑图》 赵孟頫(元) - 中国名画鉴赏(117)
元代  赵孟頫《谢幼舆丘壑图卷》长卷
赵孟頫丨红衣罗汉图、渊明归去来辞图、双松平远图、谢幼舆丘壑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