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校园 | 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科学城畔,只争朝夕谋蝶变

四川天府新区,已进入第八个年头。作为书记亲临视察和系统谋划的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位,注定了这片土地要改天换地。而这,也同样意味着,高质量教育的配套。

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原兴隆小学),就处于这一关键时刻。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她曾见证了百年中国教育的进步和沧桑。而现在,一所曾经薄弱的乡镇中心校,必须突变为一所现代化优质城市学校。透过“一校两制”创新办学模式,两种身份(在编和新体制)的教师队伍相互推动,带领一群原乡镇小孩和家长,华丽转身。

摆在教育者面前的,还不简单是硬件的升级,更是从理念到课程、从教师到家长的全方位蝶变。

3月22日,四川日报整版刊发了一篇报道——《再见,华西坝;你好,兴隆湖》,宣布中科院成都分院搬迁完毕。这是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的一大里程碑。中科院新址,就在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旁边。

“生活终于稳定下来了。”美术老师刘小雨感慨。作为山东人,刘小雨落户成都,是因为爱情。爱人进入中科院成都分院后,她于2021年秋竞聘到附小。目前她住在中科院家属小区,距学校百米,小区保安、保洁中,不少是附小家长。

林立的科研机构,和本地家长、孩子之间,虽然只隔了一堵墙,但对教育而言,却不啻为一次翻天覆地的剧变。一二十年后,这批孩子能否在家乡立足,在新区找到合适的工作,幸福生活一生,是附小全体教师都要深度思考的。

01
理念蝶变:“这里阳光正好”

2019年9月11日,兴隆小学更名为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该校前身为1922年由地方乡绅筹建的私塾,1936年调整为兴隆初级小学,新中国成立后不断扩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教学质量名列东山片区六个乡镇前茅。但进入新世纪,一些师资流往华阳、东升等地,学校只得招聘代课老师,发展渐衰。

兴隆小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照片

2019年夏,天府新区面向全国招聘校级教育管理人才,四川省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熊英,考取第一名,2020年,被正式任命为这所老学校的新校长。

此时,新区成立已六年,几十万高学历人才和众多科研机构落户,但摆在熊英面前的这所老校,境况却如下:

教师九十多名,一半是代课资格,薪资低,师资流动频繁;生源中,95%是本地孩子,离异家庭占15%;家长中本科及以上不足5%,初中及以下近六成;因拆迁,每家至少3套房,家长对知识、文化的敬畏,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以及教育方式,都不容乐观……

考了第一,接手成绩倒数第一的老校,熊英并无怨言。“个人荣誉事小,孩子事大,教育优质了,影响的是一个区域,是一代人。”

但薄弱的发展基础,核心的区域位置,注定了这所百年小学要迎来一场攻坚战。

天府新区的飞跃发展,对新区所有学校提出了高要求 。图为教科院附小新校园

幸运的是,在天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教育卫健工委书记,社区治理和社事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广等领导大力支持下,以经济发展助推学校办学变革,“一校两制”应运而生。

教科院附小分本部(公办)和西区(非盈利民办校),有编制的老师隶属本部,无编制的隶属西区,两校区同一办学理念、同一课程体系、同一教师队伍、同一管理团队,打通人事安排,一张课表。此前的代课老师在2020年学校转制西区成立时,一律解聘,自动进入面向全国的招考序列。连续两年招聘70多位新体制老师,年轻化、高学历,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血液。

摸清了校情、学情,头等大事是顶层文化设计。

熊英邀请全校教师,及天府新区小学首席校长陆枋等圈内朋友,商议并确定了“这里阳光正好”的办学愿景,“阳光正好,童年正兴”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包括学校章程、理念、制度、校徽、校歌等学校文化元素的八万多字的《办学行动纲领》。

在治校方面,熊英也进行了针对性创新。例如师生全员管理。除了常规行政团队、各类师资团队,学校还成立了家校团队、阅读团队、课程团队、食育团队、关爱团队、文宣团队等,共计十几个,相互配合。

“方向目标一致,一路人同行,才会开心,走得更快。”但熊英深知,理念的背后是人,理念转型的关键还在人。

附小现有124名教师,在编教师49人,新体制75人。在编教师中,五十岁以上的有十多人,新体制教师几乎全是90后。

年龄的差异、身份的差异、教学经验的差异,两支队伍如何取长补短,深度融合,共同成长,是熊英校长践行“一校两制”最核心的问题。

团结奋进的校领导班子:熊英校长(中)、漆贵忠副校长(左)、叶永仙副校长(右)

02
“像孩子一样成长”

新老师入职培训时,都常常被熊英打一剂预防针:真实的教育是一地“鸡毛”。

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品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学会系鞋带,上厕所,收拾尿裤子,有序用餐,学会安静,与同学和平相处,看起来鸡毛蒜皮,却都是小朋友的“大事”……

2021年入职的陈媛媛老师,开学一个月,就经历嗓子哑、掉发、委屈等各种抓狂时刻。但教师节当天,一早进入教室,躲在桌子下面和门后的小家伙们一拥而上,献上鲜花和笑脸,她差点哭了出来: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个世界上,即使我没有那么优秀、那么完美,却还有仍然爱着我的人,除了家人、挚友,还有这一群可爱的孩子们。

情感是老师和孩子最好的融合剂,同样也是老师们最好的融合剂。

“从哪里来,都是归来”,是附小迎新的一句宣传语。每月,学校会为过生日的老师庆祝;对新老师,学校联系中介帮解决租房问题;未婚的,校领导操心介绍对象……

邓丽君老师称自己从陌生到温暖,仅用了一天。让她最难忘的,是校长的一条好友申请,和“欢迎加入附小”的开场白。

“老师的成长也像孩子一样,需要一个过程。只要大家全都向上向好,每天都在进步,才是我们真正能转型的关键。”熊英自我解压道。

带领老师向前冲的,是校长们。

去年10月,梁钰老师和同事接到“熊老大”(老师们给熊英起的绰号)的“紧急”任务——上《草房子》阅读三课。结果磨课时,大家发现许多孩子读过这本书了。为教学效果考虑,换书,继续熬夜,自感教案很成熟了,结果“熊老大”听完课后不客气地否定了。

正在一筹莫展之时,次日一早,三位老师在校长室看到“熊老大”笔记本上洋洋洒洒三大篇,那是她熬到凌晨一点构思的。“熊老大”讲了自己的设计意图,在启发下,三位老师有了自己的见解,开始一磨、二磨、三磨……“熊老大”再次听课时,露出了笑容。

这样以身作则地“逼”老师,收获的是大家日益高涨的学习劲头。

北大教授钱理群曾说,“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大家都不读书。”而附小老师的飞速成长,正是与阅读量成正比的。

张问晓老师,英国留学,2020年9月加入附小,目前担任阅读团队队长。在她看来,老师们的“阅读难”,关键就在于要厘清“教学任务”和“非教学任务”。

“日常一些工作看似杂务,其实都是教育的一部分。阅读的核心不在阅读,而是利用阅读解决问题。”比如家访,这些曾让老师们最头疼的问题,经一学期实践,反而成了阅读的助推器,《哈佛家训》成了许多老师的家校沟通指导书。

目前,每周二下午定为教师阅读沙龙,每周举行一次,方向也从个人分享,转到问题导向的讨论以及共读。

张问晓觉得,自己最大的改变,就是把童书捡起来了,“以前我会觉得这类书太幼稚,但你真正读了,就会感受到一些不同的东西,开始理解儿童的视角。”

李虹霖老师则是另一个例子,她的班上曾有俩孩子打架,她当全班面讲道理,自认教育很深刻,结果两天后双方又开打了。这一下,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试着运用“情本体”的教育方法,让两人互换角色,复原打架情形,再谈感受,说着说着孩子就不好意思了,开始互相道歉。此后,长期和平。

这样的故事,在附小还有很多很多。但就是在这样的细枝末节中,一个崭新的教师团队在悄然孕育。

阅读团队在组织教师阅读沙龙,主持者为队长张问晓老师

03
“一路人同行,才走得更快”

革难免遭遇消极抵抗,但在附小,舒适圈被打破的老教师和中青年教师们,与新体制老师,却很快拧成了一股绳。

谈及近两年的变化,很多“老”教师由衷感叹。

家住青羊区的李佳老师,成都本地人,教龄11年。她犹记第一天来兴隆小学上班,坐公交车花了三个小时。2020年秋地铁开通,四十多分钟到校,比开车还快。社区跟诸多科研机构对接,作为学生们开阔眼界的教学资源。熊英来后,专门请礼仪师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们一改“土”气着装,精气神倍增。

教师中心主任刘琴老师,兴隆本地人,20年教龄。在她看来,工作节奏变快,要求变高,是理所当然的。她见惯了此前劲头不足、军心不稳的代课老师走马灯似的来来去去,欣喜现在的新体制老师归属感更强,工作劲头更足,自我成长愿望更大。

在多劳多得、优劳优薪的机制下,队伍更稳定了。课程体系日渐丰富和完善,各个团队之间协同作战。

林毓敏老师已从教七年,几乎每年都报名参加赛课。她用“单打独斗”形容最初三四年接到赛课任务时的心境,因老教师基本不参加赛课,代课老师又觉得自己非“嫡系部队”,热情不高。“改制后,大家的活力被激发了,这两年我去赛课,校长、老教师以及新体制老师们,都会帮我磨课,再也没那种孤单无助感了。”

比起年轻教师,“老”教师更懂学生心理和教学规律,很多新老师得到点拨、提升。

比如赵丹老师,经老教师解惑,意识到因材施教和理解儿童的重要性:乖孩子习惯服从命令,缺乏冒险、坚强、勇敢的素质,老师要培养他们的独特个性。而当乖孩子有反抗信号时,更该高度警醒;爱表现又调皮的,要学会用“戴高帽”来正向引导……

新、老教师的理念冲突,也在慢慢弥合。

以体育组为例,汤元华老师明年退休。40年教龄,使得他的理念偏保守,坚持认为,体育课堂纪律性和动作示范是第一位,吃苦流汗、锻炼身体才是关键。

而2021年入职的体育老师汪涛,第一节课做自我介绍,却以“能扣篮”引爆了课堂,学生瞬间变成“小记者”。他融入游戏化教学,激发兴趣,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规则与纪律意识。看到娃娃们从起初的冲下楼,到处疯跑,到预备铃响排好路队,快静齐下楼。汤元华认可了新一代老师的教育方法。

第一届趣味数学节

04
课程蝶变,

背后是人的核心素养

但理想要落到现实,还要变革课程。

最初摸底时,大部分老师几乎没有课程开发的概念,学校只开设了国家基础课程,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极其零碎且稀少。

两年下来,经过1.0版的“七彩课程”,目前进阶到2.0版的四级分类课程——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兴趣课程、综合课程。四级课程融合五育,所有活动全部体系化成课程,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思维发展和能力发展。

以拓展课程为例,品格、国防、家校、节气、中药、农场等主题,都被开发为课程,覆盖全部学生。

学生在天空农场种菜

门类最多的,当属兴趣课程,已开设五十多门,全校选课走班。这些课程最初都是因为老师的兴趣而生,最终却推动了老师的成长。侯淇瑶老师就是一位从英语老师变成跨学科老师的代表。

2021年9月,附小搬入新校区,随后在食堂旁边开辟了一个教室——食育空间。机缘巧合之下,侯淇瑶成为了食育团队的团长。

起初,她只是隐约觉得可以把食育课和英语课结合起来,把英语课本里提到过的食物拿到食育空间来制作,附带练习英语句型。后来才意识到,仅仅只结合英语课是远远不够的。

比如《学和面做披萨》一课,她的初衷本是帮学生加深对中外饮食文化差异的理解。但在备课的过程中,她才逐渐发现中西式的面点烹饪方式差异如此之大,中式基本用蒸或炸,而西方基本是烤。

学习之后才知道,这背后涉及地理环境、物产资源、人文历史等一系列因素。随后,她便联合科学老师和数学老师一起,重新制作了课程,科学老师讲解了面团发酵的原理,数学老师则教授了如何平分披萨的各种方法。

如今,跨学科融合,已成为食育课的常态:探索番茄的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领略西班牙Tomato Festival的热情与疯狂,在制作美食的同时学习色彩搭配和摆盘的艺术……

英语嘉年华活动

“当我有了跨学科意识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教育本身。以前只会单一地关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而现在开始思考何为人的核心素养,以及老师要怎么样做才能真正达到学科育人的目的。教学目标也从我想要教授什么样的知识,变成了我想教出什么样的人。”侯老师说道。

对教师课程研发能力要求最高的,是跨学科的综合课程。目前已开发的有:兴隆湖课程,研学课程,博物馆课程,职业体验,国际理解等。

综合课程以很前沿的PBL式学习为主,设计学习情境,以问题为导向,任务驱动,项目式学习,来开阔学生眼界、提升学生思维和能力。

不同于兴趣课程,综合课程往往要汇集众人之力。以年级主题课程为例,结合学生成长节奏,分年级提取学科素养关键词,各科老师寻找相关知识点,与课程团队一起,综合、简化出更具趣味性的统整课程。

去年秋季,刘小雨老师带课程团队,围绕兴隆湖研发了一个统整课程,分为“兴隆名片”“兴隆记忆”“兴隆生态”,以及“兴隆未来”研学。

像“兴隆名片”课程,孩子们把独角兽岛、232米的财富中心、国科大成都学院等地标,手绘成明信片;观鸟课程,请成都观鸟协会会长沈尤主讲;刘瑞琦和李启宇、赵丹三位老师,在“兴隆湖鸟类生态保护”主题下,以“如何从美术的角度呼吁大家保护我们的鸟邻居?”为驱动性问题展开教学,孩子们用废旧材料制作鸟,制作鸟的故事定格动画,此外融入古蜀国的鸟文化,开发了《鸟图腾》课程,延伸到航空飞天梦,并加入扎染学习。

这样的课程体系建设,不仅提升了一批教师的课程开发和研究能力,更让原本普通的课堂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陈媛老师是武汉人,刚来成都一年多,在去年秋季学期,自然而然就提出了“新成都人计划”,没想到却引爆了课堂。

学生们积极组队,“方言组”的孩子做绘本,一下课就围在她身边教她说四川话,帮她纠正口音;“美食组”则迫不及待地跟她描述火锅、串串……听得她口水直流;“景区组”则做了精美的手抄报,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景点,详细介绍了景区特点和游玩攻略,还兴致勃勃地跟她分享游玩体验。

“整个9月,我像个团宠,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了解到了四川的文化,感受到了公园城市人民的热情,就这样,我和这47个孩子融为了一个集体。”陈媛说道。

研学课程,邓生原始森林科考

05
家校蝶变

孙寅龙老师还记得刚开始组建家长微信群后,立马收到多条语音轰炸:快速的四川话,未见面先提要求等,让他茫然无措。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条:“哎呀,你真的看着太年轻咯。你要凶一些哦,我们就喜欢'歪’老师。”和他曾经习惯的生活圈子,完全不一样。

但一学期下来,他改变了偏见,家长们看似“不尊重”的背后,其实只是不善表达,是生活环境和背景阅历的差异。例如有一次,俩小孩打架,一人脸被抓流血。家长到校,一位妈妈连说对不起,添麻烦了,请随便打骂,对方家长怎么处理都认……另一位妈妈则说没事,称知道自家孩子什么德性,打架绝不是一个人的错,消消毒就好了……

大事化小,完全超出孙寅龙预料。

“家长们很朴素,朴素到让人误解为'没有文化’,老师说的话就是家长心里的真理。但这两位妈妈,难道不是'高素质’吗?她们同样很真实,真实到我愿意为孩子的成长略尽绵薄之力。”

也正是这样的家长们,给附小的家长学校和家校合作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江梦婷老师是家校团队队长,团队工作可概括为“4+1”:“4”是常态工作,即建立班级和校级家委会群;家长进校园;家长培训;家访;“1”是每期一项家风建设主题活动,比如“阳光君子协议”“共读优秀家训”“寻宗族族谱,立现代家训”,这些活动都统属“树阳光家风,建阳光家庭”这一总目标。

随着学习的增多,家长的育儿观念在悄然变化,对学校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现任校级家委会主任杜娟,大专学历,丈夫高中学历,孩子读四年级,她很满意近两年的变化:儿子夸学校饭菜越来越好吃了,开始嫌弃她的厨艺;进校园,孩子们遇到她都问好致敬;儿子读一年级时,她是班级家委会成员,但一直没机会和学校有太多沟通,而熊英校长和漆贵忠、叶永仙两位副校长,都向家长公布了电话,随时会在微信群答疑并推荐育儿好文。

家长夜校,家长接受系统培训

杜鹃的丈夫,以前爱打游戏,儿子也跟着学会了“吃鸡”游戏。但近两年,他当孩子面再也不玩游戏,不刷短视频。杜娟也开始阅读。上学期,她和家长们,还到学校新落成的图书馆进行了一次读书分享沙龙。

赖先生是二年级家委会成员,1986年出生,爷爷是村小老师,父亲当过两年代课老师,但他高中读了一学期就辍学了。受学校影响,他开始思考自己所受的家庭教育,以及如何教育下一代。

他童年时,父亲在成都挣钱,祖辈陪伴多。轮到自己当父亲,他想多陪伴孩子。儿子有些胆怯,他入家委会,就是为了树立一个“胆大”的榜样。他跟儿子签“君子协议”,要求儿子及时吃饭,不要磨蹭;儿子要求他不玩手机。学校推荐的《哈佛家训》,是他觉得最受用的一本书。

“有其父必有其子,是大家的普遍感受。比起课堂和校内观察,家访能发现一些更深层的问题,老师们才能理解那些平日令自己抓狂的孩子,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环境。”江梦婷介绍道。

教师家访,是熊英到附小后的硬性规定。从校级领导到科任老师,全员覆盖。班主任和班辅,每月至少家访两户。

按类型,孩子会被分为积极型、需多沟通和需重点沟通。去年,学校还引进专业心理老师,对全校孩子进行筛查,重点孩子,老师们每学期都要家访,让人头疼的家庭,关爱团队和校领导会一起。

杨超老师,去年首次带一年级,刚开学就发现一个小孩,上课极不安分,常被同学告状。家访后,这一印象才转变。这个调皮的小孩长期不开心,一大原因是父母总拿他缺点说他,意在激励,但方法不当,使得他认为所有人都不喜欢他,进而心生逆反。

杨超意识到,自己没走入孩子内心。此后他常找孩子聊天,下棋,分配小任务,多表扬,家长配合,慢慢孩子的诸多优点凸显,缺点微不足道了。

“现在不听话的孩子,将来不一定就是坏孩子;现在表现好的孩子,将来也不一定就变得优秀。关键是我们老师在教会他们判断对错,学会做人的同时,我们的心里要有光,带给孩子的不止是信任和期许,更能让孩子的眼里充满阳光。”

作为教育人,还有什么比看到孩子的变化和成长更让人欣慰的呢?

“这里阳光正好”,是附小的办学理念,又何尝不是这蝶变的最美写照?

作为校长,面对科学城的区域压力,面对从百年老校向优质名校转型的压力,从顶层设计到所有工作均要一一高品质落地,熊英身心俱疲时难免会心生悔意,但很快又充满希望——比起刚接手时,“一校两制”的创新办学,已让学校质变:从文化到队伍,从管理到课程,从家长到学生,均在蝶变,学校口碑也一路攀升。

“理想的教育就像阳光般无私,迎着它走,师生眼里带光,身心越来越温暖,最终就是一个学校的阳光。”

END

2022年/第36期2022/4月刊


发现教育价值  记录教育改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天的孩子需要有糖 更需要有钙和盐
从“家校合作”走向“家校协同”,不断完善优化育人新机制
第二届山师附小家委会工作会议上苗校长讲话
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的思考——华师附小家委会专题研讨会
?观点|知名校长教育观,观观入心!!!(下)
小学生在五星级酒店办联欢惹谁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