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阳明心学】第三讲回顾上




王德峰--复旦大学哲学王子

王德峰,被称为哲学王子。“王子”是诗意、性灵的象征,用汪洋恣肆的才情表达,带你进入哲学的深刻、逶迤绵延的批判长城中,耳边响起王德峰教授的《哲学导论》上的箴言:哲学在当代就是怀着乡愁寻找家园。


听王德峰的课,似乎不是王德峰在说哲学,而是哲学在说自己。


《传习录》

第二讲回顾


阳明心学的核心是“习”,是实践。致良知的“致”,是达到之意,也是实践。


《传习录》的目标是生命情感的自我反省,是生命情感的升华,从而提升心灵的力量。有力量的是心灵,不是头脑,头脑没有力量,头脑中只有概念判断和推理。在人生的重要关头,面临人生的重大选择,起作用的关键是看心灵力量的强弱,而不是看头脑中有多少知识。



朱熹的“新民”,将《大学》古本“亲民”改动了一个字,王阳明认为是错误的。


“新民”,是改造百姓之意。改造来自西方柏拉图理念论思想,一要改造自然,二要改造社会。中国人的思想是天人合一,并无改造世界的愿望。改造百姓,偏离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天道不来自遥远的彼岸,而来自人民生活。天道也不是圣人了解后颁布给老百姓,天道就在人民生活中,天道即人道。就是柴米油盐,就是人之常情,如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脱离人之常情,脱离老百姓柴米油盐,即脱离天道。天道之极致,无非柴米油盐。


“一阴一阳之为道”,道在人民生活中留下痕迹。“六经”是老百姓生命实践的汇总,是中国人民最早的对道的领悟。圣人通过体察人民生活--即“亲民”了解道。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圣人学于众人而成为圣人。


如《中庸》所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与人打交道 , 人心是天下之大本,天下的人民生活与天道一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万事万物欣欣向荣。社会生活可见本体就是我们的心,心本是至善,至善就是生命情感的本真。天理,就是你怎样对待一件事,对待一个人,对待种种社会关系。似乎要教,管理科学中,社会心理学中也有,学多了会成为老奸巨猾,老于世故的人。这时候心里绝不是良知,都是别人经验之谈,所谓情商高。其实不用教,我们心本来就有良知,致良知不是教你良知,是去除对良知的遮蔽。如果此心存乎天理之极,良知没有被遮蔽,哪怕遇到离婚这样的事情,我们也能够知道如何妥善地处理。


“知止而后有定。”知道最高目标,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人生就是修行,人生也无处不是道场。佛家的最高目标是成佛,儒家最高目标就是止于至善。



第五节:如何使知行合一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命题对立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共同命题是都要说清楚天理。我们从《中庸》的第一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作为出发点来探讨两者的不同。


人之性从天命中来。天规定了猫有猫性,狗有狗性,人有人性。人性一定非人自己创造,所谓“天命之谓性”。


程朱理学认为:“性即理”。即了解人性,先要把天理讲清楚。


王阳明认为朱熹的“性即理”中少了最根本的“心”。把最关键的“心”--即生命感受拿掉,如何可以了解人性?高级灵长类动物也有“性”,这个性不是生物学概念。人仅有肉体存在不能称之为“人”,人还有一个心的存在。“心”不是心脏(heart),也不是指高级动物也会有的意识(mind),是超生物、超心理学意义上的,才构成真正的人性。


比如爱是人性的一个部分。如果将“心”从爱中拿掉,只有爱的道理,我们还能爱吗?爱之理本身不爱,孝之理本身不孝,就像热之理本身不热。


程朱理学认为,有孝之理,才有孝之心,因此要先学习孝的道理。而陆王心学认为孝心不从道理中来,而是真切的生命感受。孝顺之心来自父母的恩典,是一份真实的生命情感。对父母的恩典不去回报会心不安,也是一份生命情感中国人没有不知道孝悌之理的,但为何父母和孩子或者兄弟姐妹对簿公堂的例子还是比比皆是。即便赢了官司,他们的心恐怕也永远不安了。


所以陆王心学的结论:心即性——性即理——心即理。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命题对立

“知行合一”中的知,不是头脑中的知识,是真切的生命感受。


知和行本是同一东西,如果被私意隔断,就不是知行的本体。


知行的本体就是生命情感的本真。一方面表现为知,一方面表现行,同出一源。“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闻恶臭”是知,“好好色”“恶恶臭”是行。见到美好的事物就喜欢了,见到就喜欢都是我们的生命感受。真切的生命感受起来就马上去实践,实践就是行。


若“鼻子塞住了”,虽听说臭但没闻到,就不会去“恶”,也就是生命情感麻木了,被阻断了。得父母关爱和恩典但不去回报就是鼻塞了。


教育孩子就是要避免孩子“鼻子塞住”。现在很多孩子长大后没有爱的能力,是因为他们成长的环境无法真切感受父母或他人对他的关爱。改革开放30年,许多从农村到城市打拼的父母为金钱奔忙,把孩子扔在乡下不去关心教育,感受不到父母情感关爱的孩子很容易出问题,对社会只有恨。就是鼻子塞了。


父母对孩子的爱也要“此心存乎天理之极”,要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爱,无条件的爱。对孩子的爱不要被自己的“私意隔断”,比如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或者仅仅是光宗耀祖的工具。被私意隔断,等于不知。

 

知行合一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知和行可以分开说,但一定是在两者的相互关系中讨论。讨论知时不脱离行,讨论行不脱离知。


从关系上讲,一个是主意,一个是功夫;一个是开端,一个是完成。知是行的动力,行是知的完成。没有知作开端的行就是“冥行妄作”。对于冥行妄作的人,有必要跟他说“知”是什么,主意何在?另外一种人是“悬空思索”,有主意但总不能行。前者是主意未定就行动的,是乱作;后者虽然知道好,但没有勇气去追求,这样的知道还是不彻底的。要进入理想状态的究竟必须要行,行到自己与理想状态融为一体才是最真切的知。知和行分别说的原因就是针对上面两种人,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法。

 

第五节是通过“知行合一”的讨论,把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对立讲清楚。程朱理学的“知”不是心之主意,不是心向往之的“知”,一定带来不了实践。朱熹主张万事万物之理从事物自身中求,叫“即物穷理”。于一事一物上求事物本身的理,丢掉了“心”。穷了理也不能行,因为此理不是实践的动力。


王阳明是儒家中的慧能。慧能说“即心即佛”,佛性是真理,从心里发现。用儒家语言讲就是“即心即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理解阳明心学中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王阳明心学及其当代意义——王德峰(讲座文字转录)6
心学大师:王守仁_8
心学脉络
“知行合一”(二)
时势造英雄,而王阳明不属于任何时代,他的心学智慧你不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