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田间文学奖】此情绵绵​​——我与广西《家庭医药》(连载6)/ 王金山(安徽)|| 当代文学家杂志社

知名·专业·权威

原创·精品

清涟文化,致力繁荣!

此情绵绵

——我与广西《家庭医药》(连载6)

(散文)


文/王金山(安徽)


写在前面

本人从年轻时就喜欢写作,可一辈子也没写出个子丑卯酉。然而,也有引人自豪的是,我在全国各地100多家报刊以及电台、电视台发表(播出)各种长短不一的稿件约5000多篇,获奖100多次。
最近,笔者在闲暇中,从书柜里搬出了昔日的一大摞杂志,也“翻”出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记忆……
回忆是美好的。我们应该经常回忆回忆,这样您才不会焦躁、郁闷、烦乱,最起码可达到暂时的平静。
现在请继续分享我同广西《家庭医药》杂志的“不了情”。
 


说来也是富有戏剧性,我同广西《家庭医药》杂志是怎么“挂”上的呢?那是1999年3月底的一天,笔者也是到我们中医学院图书馆阅览室看书,发现书柜上有一本学院图书馆订阅的《家庭医药》杂志,我如获至宝,急忙将这家杂志社的地址以及投稿邮件信箱记了下来。当天晚上,我花了1个多小时的时间,终于将儿童不宜拔河比赛 稿件完稿,舒了一口气后,便将稿件发了过去。结果,在2003年4期发了出来。我十分高兴,陆陆续续又寄了数十篇稿件,大都见刊了。
新闻文学界有句名言:“以文章会朋友,举事业为生命。”我正是靠自己的勤奋笔耕,才“会”了一大群编辑师友。我们经常书信以及电话交往,谈稿件。谈生活,谈家庭,谈理想,谈人性,有的甚至成了“忘年交”。感谢他们为我文章能够问世而默默无闻的付出,感谢他们,记住他们的名字,谭翔、赵欣、侯叔霞、邱婷婷编辑,永远!
感谢、感恩他们!
现采撷几篇文稿,以飨读者及网友。


当“酒窝”恋上乳房

莉莉是某国营旅行社的部门经理,美丽的外表加上那对自然柔和的酒窝,更显得妩媚动人。游客们都亲切地称呼她“酒窝”经理。
然而,随着行业竞争的激烈,“酒窝”经理觉得身心越来越疲惫。她常常感到很茫然、很失落,每天都在担心,害怕有一天会被淘汰。这种担心和忧虑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弄得她每天神思恍惚、疲惫不堪,经常情绪不稳、夜里失眠,想到未来的生存危机,半夜还会突然惊醒。这段时间,她出现了潮热、烦躁不安以及性生活障碍等不适,更叫人烦的是,还经常发低烧、乳房胀痛。
一天晚上,刘莉莉突然发现自己的乳房上也有了“酒窝”。联想到最近身体的不适,刘莉莉有种不祥的预感,于是打电话咨询一位医生朋友。在朋友的建议下,刘莉莉到医院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她患上了乳腺癌。
 

别把乳房“酒窝”不当回事

乳房上长出“酒窝”,为什么很可能跟“乳腺癌”结缘呢?据医学研究证明,成年女性,也包括男性,乳房上长“酒窝”,大都是乳腺癌的一种早期表现。由于患者早期乳房并没有疼痛感,表面看起来也只有—些不平滑,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因此,如果乳房上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小“酒窝”,千万不要按揉捏拿,应尽快到医院检查。


别被乳房“自检”所误

我们知道,乳腺癌虽属于恶性肿瘤。但乳腺癌位于身体表面的突出部分,肿块容易被发现,同时乳腺癌发展比较缓慢。如能及早发现,早期进行根治术,5年治愈率可达60%以上。因此,乳腺癌应该早期发现,也可以早期发现。
多年来,我们都嘱咐女性,要经常或定期作自我检查,观察乳房大小是否对称,乳房位置是否高低相等,对乳房皮肤的颜色、乳头的位置等都要仔细观察。当然,女性每月或半月对自己的乳房进行一次自检并非多余,但对于早期乳腺癌却没有多大用处,且容易造成病情耽搁,延误有效治疗。
最新研究表明,女性光靠乳房自检,而没有接受每年1次的数字化乳腺摄片检查,往往会“大意失荆州”,造成难以挽回的悲剧。有关专家指出,所谓的早期乳腺癌,一般是没有临床表现的,能自检出来的基本都已经过了最佳手术期。况且,还有许多女性的自检方法不正确或相隔时间太长。
正因如此,美国等一些国家已不再推荐把每月1次的乳房自检作为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方法。我国一些专家也呼吁,35岁以上的女性应坚持每年或1年半左右到正规医院做乳腺专项检查,如超声影像、钼靶照相等,以免被“自检”所误。
 

(原载广西《家庭医药》杂志2009年6期)


二郎腿,少跷为妙

某公司白领丽人崔君,从事办公室工作,打电脑时喜欢跷着二郎腿,且感觉自我良好。近日,她因脊椎疼痛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说她的脊椎疼痛与脊柱侧弯有关,崔君百思不得其解:脊椎侧弯是老年人与小孩子的毛病,本人今年才30出头,年纪轻轻的,怎么也会脊椎侧弯呢?在排除其他原因后,医生分析认为,崔君的脊椎侧弯很可能与她的长期跷二郎腿有关。
架腿而坐,跷一脚于另一腿上,谓之二郎腿。不但人如此,连动物大猩猩等也有此喜好。那么,为什么叫“二郎腿”呢?据作家和诗人流沙河考证,说这是传说中二郎神的坐姿。很多女性爱跷二郎腿,不仅是中国,其他许多国家的女士也有这样的“通病”。


跷二郎腿害处多多

人在跷二郎腿坐着的时候,容易弯腰驼背,造成腰椎骨与胸椎骨压力分布不均,长期下去势必压迫脊椎神经引起腰背酸胀疼痛。有关专家在脊柱病研究中发现,凡平时有跷二郎腿的习惯,或长期歪头、伏案工作者,大多伴有颈椎3、4、5、6棘突偏歪,提示有颈椎小关节发生错位或颈椎间盘突出。“上梁不正下梁歪”,这种错位还会引起胸、腰、骨盆错位等。特别是坐公车时,如果遇到急刹车,交叉的两腿来不及放平,容易导致骨关节肌肉受损脱臼。至于女性长期跷二郎腿,骨盆和髋关节由于长期受压,更容易酸疼,时间长了还易出现骨骼病变或肌肉劳损,容易引起盆腔淤血综合征,导致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
其次,跷二郎腿会妨碍一侧下肢的血液循环,并使静脉回流障碍,时间长了便会引起下肢肌肉劳损以及静脉曲张,还可能引发腿部静脉曲张或血栓塞。因为跷二郎腿时,被垫压的膝盖受到压迫,容易影响下肢血液循环。两腿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容易麻木,如果血液循环再受阻,很可能造成腿部静脉曲张或血栓塞。特别是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老人,长时间跷二郎腿会使病情加重,且腿部长时间交迭在一起,会压迫下肢神经,甚至造成麻痹。前不久,美国纽约市静脉治疗中心负责人纳瓦罗调查发现,在35岁以上喜欢跷二郎腿的美国妇女中,有一半人患有程度不等的静脉曲张症,另一半人也常感到腿部有种种不适。
还有,跷二郎腿时,血压还会上升,虽然只有5~10毫米汞柱,但对高血压病人也是很不利的。
另外,经常跷二郎腿可影响男性生殖健康,亦可导致不育症。因为男士在跷二郎腿时,两腿通常会夹得过紧,使大腿内侧及生殖器周围温度升高,而高温环境不利于男性生精器官生存。如果穿牛仔裤或透气性不好的服装,更是如此。
可见,不良姿势不仅有损仪表风度,也不利于健康,且“跷”下多种疾病。民间有一句俗语:“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说的就是这个理。为此,美国还专门发起一项运动,要求妇女“停止交叉双腿一天”。培养和保持正确的姿势,可以陶冶情操,端正体态,放松身体,增加睡眠质量,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尤其是女士,良好的姿势还能增加魅力。


跷二郎腿别超10分钟

当我们跷二郎腿感到两腿肌肉麻木或酸痛时,应立即将其放平,用双手反复揉搓或拍打,以缓解疲劳,尽快恢复血液通畅;如果感到腰酸背疼,可适当做两分钟伸展或扩胸运动,左右转动颈椎,或靠在椅子上休息一会儿。男性跷二郎腿最好别超过10分钟,两腿切忌交叉过紧,如果感觉大腿内侧有汗渍渗出,最好在通风处走一会儿,以尽快散热。
此外,长期坐着的人,最好保持正确坐姿,少把腿跷起来。如果一时改不过来,跷腿的时间也不要过长,几分钟便应变换一种坐姿;或1小时后,站起来活动一下筋骨。乘飞机时不要跷二郎腿,每小时起身活动一下,尤其是运用腿部肌肉轮替做伸展屈收动作30秒至1分钟,并转换坐姿,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二郎腿也非一无是处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二郎腿也并非没有一点好处。比如:
1.适当跷跷二郎腿,有脾脏排毒的作用。每天的上午9~11点,属于脾经当令时段,此时跷起二郎腿,任意一只手攥起拳头轻捶小腿内侧,连续敲打5分钟,可达到防治面部长斑、四肢无力、体倦思睡的目的。
2.如果一侧骨盆倾斜或者隆起,经常跷跷对侧二郎腿,还有矫正的作用。
3.心理学家还发现,经常跷跷二郎腿,可使人有自信感、安全感、征服感、身体放松感。
4.人睡倒后“跷二郎腿”对身体健康则有利,甚至有防病治病的作用。笔者经常躺在床上,先将左腿弯曲,然后右腿跷在左腿上,左腿的膝盖顶着右腿的小腿肚相当于承山穴,上下左右进行挤压摩擦,只到腿酸无力停止。放下二郎腿,休息一会儿,然后再如此跷腿,左腿的膝盖顶着右腿的大腿弯(腘窝)相当于委中穴,上下左右进行挤压摩擦,只到腿酸无力停止。如此操作完毕,再休息一会儿,将左腿跷在右腿上,重复着刚才的同样动作,稍感疲劳为止。如果精力充沛,还可以进行第二个轮回。至于先跷左腿还是右腿无所谓,根据每个人的习惯而已。值得注意的是,局部皮肤溃破或皮炎者以及孕妇不要如此操作。
最后要说的是,如果发现您的孩子不能跷二郎腿(两大腿不能交叉搁起),则要考虑是否患有“臀肌挛缩症”。成年人若觉得跷二郎腿困难或根本不能跷,则要考虑是否患有臀上皮神经损伤、梨状肌损伤综合症、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马尾神经综合征、尾骨痛、下肢静脉血栓、腓总神经麻痹等,应尽快到医院医治。


相关链接

承山穴:位于下肢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承山穴及其附近的区域称为“承山区”。经常用膝盖顶挤按压摩擦左右侧小腿肚的承山穴或“承山区”,不仅有减肥健美、安神定志、清热解毒的作用,可防治的病症也很多,如小腿肚抽筋(腓肠肌痉挛)、脚部劳累、膝盖劳累、便秘、腰背痛、腰腿痛、脱肛、痔疮、痛经、月经不调等。
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经常用膝盖顶挤按压摩擦左右侧腿的腿弯(腘窝)委中穴等,不仅有减肥健美、安神定志、清热解毒的作用,也可防治如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性功能减退等病症。
 

(原载广西《家庭医药》杂志20163期)


“花样”懒腰也健身

我们知道,人在疲倦时,伸个懒腰是很舒服的。所谓伸懒腰,就是指伸直颈部、抬高双臂、呼吸扩胸、伸展腰部、活动关节、松散脊柱的自我锻炼。而现代医学认为,人体血液循环是靠心脏和肌肉的收缩、舒展来完成的,尤其是离心脏较远的静脉血管,就更要靠肌肉的收缩来加速血液流回心脏。当身体长时间处于某种姿势时,如打字、绘图、操作电脑等,肌肉组织内的静脉血管就会松弛、扩张,并淤积很多血液,使循环血量减少,胸腹内的脏器也因此受到挤压而血液流动不畅,使大脑及内脏器官的功能受到限制,新鲜血液供不应求,产生的废物不能及时排掉,这样便产生了疲劳现象。
由于伸懒腰时,人体会自然形成双手上举、肋骨上拉、胸腔扩大、深呼吸的姿势,使膈肌活动加强,以此牵动全身,并引发大部分肌肉收缩,遂将淤积血液赶回心脏,从而达到加速血液循环的目的。由于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作用,还可增进肌肉本身的血液流动,使肌肉的一些废物得以带走,从而消除了人的疲劳。尤其是老年人,如果经常伸懒腰,能不断增加大脑的刺激作用,使颈部血管顺畅地把血液输送到脑子里,让大脑得到充足的营养,消除疲劳;能使全身神经、肌肉得以舒展,促进机体平衡;能增加吸氧量,促进机体新陈代谢;能消除腰肌过度紧张,防止腰肌劳损,而且能及时纠正脊柱过度向前弯曲造成驼背,保持健美体型。
当然,伸懒腰也不是“单打一”,“花式”可多呢,现在顺便采撷几种,供大家飨之。
 (1)“猫式懒腰”,即双膝、双手跪趴在床上,双肩上耸,拱背缩腹,然后双肩放松,腰部下沉使脊柱凹下,做猫伸懒腰状。每个动作以20个为一组,每次做几组,年老体弱者可酌情处理,做一组亦可,对防止腰腿疼大有裨益,但腰椎前凸比较明显的人不宜采用。
2)“小燕飞”,或曰“飞燕点水法”,即早晨或晚上睡在床上使身体呈俯卧位,双下肢伸直,双上肢置于体侧,掌心向上,此时腰肌、上肢肌及下肢肌同时用力收缩,尽量使上胸及下腹部离开床面,保持10~15秒,然后放下休息片刻,连续做5~10次。但腰椎前凸比较明显的人不宜采用。
(3)“拱桥式”,即每天早晨或晚上仰卧在床上,双肘撑于床面,双膝微屈,头置于枕上,此时背部肌肉以及臀部肌肉和大腿后侧肌肉用力收缩,挺胸、抬臀,呈拱桥形,保持半分钟左右,然后复原,如此连续做5~10次。但腰椎前凸比较明显的人不宜采用。
4)“不倒翁操”,即每天早晨或晚上临睡前,仰卧在硬板床上,两腿屈膝贴腹,双手抱紧膝部,腰背肌肉放松;然后两腿用力下压,同时低头、含胸、团身;在两腿下压的作用下,使身体上部尽量抬起,抬到一定高度时,上体再向后倾倒还原成原来姿势。滚动幅度由小到大,身体像不倒翁一样反复地滚动。每天在床上做2~3组,每组30~40次。此操有防治腰背疼痛的作用,但适应于腰椎前凸和脊椎前滑脱症的人,如果腰椎平直及后凸的人,就不宜如此锻炼。否则,会使腰椎后凸更加明显而加重腰背疼痛。
(5)“抻拉脊背懒腰法”,即首先站直身体,双手扶住某固定物以保持身体平衡,然后仰头让后背向后尽量弯曲,臀部向后上方挺起,将注意力集中于后颈部和背肌,以自己能感到腰椎、背部有舒畅的抻拉感为宜。或者背部挺直,双手伸直,尽量向上举,感觉像在把自己往上拔。其次,亦可先用背部正中的脊椎骨(即督脉)对准门棱,向门框上轻轻挤压,并上下轻度蹭动,每分钟大约做20下,尽量把整个脊柱都挤压一遍。在上下蹭动时如发现一处特别痛,可在此处做左右轻度晃动,可使腰酸背痛症状明显缓解。另外,若脖子发酸,可用手抓抓后颈部,你会觉得舒服一点;如站立或坐过久觉得腰酸背痛,还可用拳头轻微地捶一捶腰背部,也觉比较舒服。如此运动,以增强脊髓神经的运动功能,促进疲劳感的消失。
(6)“懒腰枕法”,即腰下垫5—10厘米厚的枕头或枕巾等可以维持腰椎生理前凸姿势,使腰背肌放松,对于腰椎和下胸椎压缩性骨折还有促进骨折逐步复位等。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腰下垫枕,亦可拉宽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压力,消除对马尾和神经根的压迫,进而缓解腰腿痛等。同时也适宜腰椎往后滑脱的人,但腰椎前凸比较明显的人不宜采用。另外,大腹便便的肥胖者和孕妇,这些人腹部隆起,因代偿性的原因,他们的腰椎生理弧度基本上都是前凸较明显的。
最后要交代的是,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做这样的“花式”懒腰操动作应轻缓,千万不要动作莽撞。同时,患有肿瘤、结核、脓肿以及较严重的脑、肝、肾、肺、心脏等方面毛病的人不要做,女性在月经期、怀孕期也不要做,但产后的妇女休息一段时间后就需要进行这样的锻炼了。
 

(原载广西《家庭医药》杂志2009年8期)


女子患“弹腿”怪病谁之过?

生活实例

40多岁的齐大姐得了一种怪病,一到半夜双腿就不由自主地弹动,严重时愣能将丈夫一脚踢下床。据悉,齐大姐是辽宁人,饱受“弹腿怪病”困扰已有10多年,起初双腿弹动的范围很小,频率也很低,她认为自己很可能是缺钙或太疲劳等原因造成的,所以一直没有就医,而是自己忍着,有时胡乱吃点钙片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怪病的发病频率也越来越高,弹动的力量也越来越大,甚至好几次半夜睡觉时将丈夫踢下了床,弄得丈夫一段时间不敢和她同床共寝。于是,齐大姐很苦恼,到对面的私人诊所看了几次,均被告知是“'不宁腿’综合征”,服用了2个多月的肌醇、舒乐安定等药物,讨厌的“弹腿怪病”仍然未见好转。这天,她在丈夫的陪同下满脸愁容地来到了省城医院针灸推拿科就诊。“请坐,请坐!”王医师热情地接待道。经过仔细问诊,王医师发现齐大姐不仅有“弹腿怪病”,且有腰痛毛病。
王医师替齐大姐作了仔细检查,包括腰椎、骨盆X线片和CT等,发现齐大姐的左侧骶髂关节和腰椎小关节失稳并错位,同时伴有腰5骶1椎间盘脱出症。针对这一临床病例,王医师将其收住院治疗,首先采用脱水疗法,给予甘露醇、β—七叶皂苷钠等药物静滴,旨在减轻神经根部位的水肿和炎症,尔后,对患者进行拉压整复治疗。由于采用了快速牵引法,使患者的腰椎间盘神经根椎间孔的相对空间得到扩大,有效地减轻了神经根的刺激;又通过椎间孔阻滞方法,使患者的坐骨神经痛体征显著改善。标本兼治的结果,女患者间盘脱出被治愈。奇怪的是,折腾她10年多的“弹腿怪病”也消失了……


解析

“不宁腿”综合征,又叫腿部神经过敏综合征、感觉异常性脚无力综合征。此病的病人往往在安静状态下,尤其是在夜间卧床后易发病,膝、踝两关节之间的小腿深部常常出现难以忍受的不适感,如酸痛、酸胀、瘙痒、针刺、蚁走感等。多数病人是两侧腿部都感不适,但一侧重一些,另一侧则轻些;或先从一侧小腿开始,而后波及到另一侧小腿。此病常反复发作,往往搅得病人通宵不能睡觉,有的发作时间长达10年。至于“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病年龄范围也比较广,小则l0岁以下,大到80岁以上,男女都能发病。
目前,造成“不宁腿”的原因还不很清楚,它可以单独发生(这部分人通常具有家族遗传性),也可以与其他疾病共同发生,如贫血、缺铁、尿毒症、周围神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也有人认为,在肢体原有的血管运动功能失调的基础上,由于疲劳、外伤,受凉等影响,导致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局部血管痉挛,肢体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氧及组织代射产物存积而诱发此病。而年龄增长,妊娠,睡眠不足以及身心压力大等都是使“不宁腿”恶化的因素。“不宁腿”能导致严重的睡眠障碍,有时还可并发抑郁症,致使有些人自杀。治疗“不宁腿”综合征,首先应尽量寻找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亦可称为髓核突出(或脱出),或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顾名思义,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那么,为什么腰痛病会引起齐大姐的“弹腿怪病”呢?这正是问题的所在。我们知道,腰椎间盘突(脱)出后,致挤压部位的微循环受到障碍,使部分坐骨神经或股神经根的血供受阻,血供受阻段的神经因此而引起缺氧和微血管床的供氧不足以及破坏,一些致痛物质在这种情况下释放,造成受压神经根的疼痛,并导致支配下肢血管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其双腿才会不受自己控制发生弹动。而其临床表现很像“不宁腿”综合征,但本质上是脊柱病引起的,采用针灸及整脊疗法等,可对患者全身机能进行调整,脊柱部位的血供得到改善,脊柱内应力平衡恢复,使脊柱小关节趋于稳定,支配下肢血管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得到改善,从而使“弹腿怪病”消失。
如今,占临床上各类慢性病80%以上的脊柱及其相关性疾病有70余种,涉及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等多个系统,横跨内、外、妇、儿、神经、五官、脊柱外科、康复医学等多个学科,“鼠标手、网球肘、会计的脖子(颈椎病)、司机的腰(腰椎病)”,已经成为这类疾病普遍性的规律。至于腰椎间盘突(脱)出症,不仅仅引起腰腿疼痛、酸胀、麻木等,还可引起女性痛经、不孕、难产或早产、流产、子宫脱垂、阴道炎以及男性不育、慢性前列腺炎、尿道炎等,至于下肢奇痒、灼痛、抽动(如齐大姐的“弹腿怪病”)等也不罕见。所以,我们在诊疗中一定要多方考虑,不要犯“一叶障目”的错误。至于患者,生活中一定引起高度注意,包括正确的坐姿及必要的锻炼,而有病则要到正规医院积极医治。

(原载广西《家庭医药》杂志2010年1期,署名:康静)


腰下垫枕岂能“东施效颦”

施芸芸近来正为隐隐腰痛而犯愁,同事黄红丽见她愁眉不展,便询问缘由。“哟,是这回事呀,去年下半年,我也有过腰痛。后来,我睡硬板床,还在腰部下面垫个薄枕头,现在基本上没有发生腰痛了。”施芸芸听了,顿时眼睛一亮,当天晚上就“效仿”起来,可越睡越不舒服,弄得她一夜没有睡好觉,早晨起来腰痛反而加重。“我一开始也是这样,待适应了就好了。”听完施芸芸的诉苦,黄红丽这样安慰道。于是,施芸芸又咬牙坚持了几个晚上,但腰痛非但没有减轻,连两条腿走路仿佛也不灵活了。 
“不行,如此'睡’下去,我可受不了了。”在老公的陪同下,施芸芸来到医院就诊。接诊的医生检查后说,施芸芸的腰椎前凸增大,呈Ⅰ°滑脱,同时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睡硬板床以及在腰部下面垫枕头是不妥当的。 


腰椎前凸别再腰下垫枕 

不错,腰下垫5~10厘米厚的枕头或枕巾等可以维持腰椎生理前凸姿势,使腰背肌放松,对于腰椎和下胸椎压缩性骨折还可促进骨折逐步复位等。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腰下垫枕,亦可拉宽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压力,消除对马尾和神经根的压迫,进而缓解腰腿痛等。然而,很多人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即腰下垫枕是指那些腰椎平直以及后凸的人,其目的在于矫正不正常的生理弧度,使腰椎逐步往前凸一点,腰椎生理弧度正常即略微前凸的人一般无需垫枕。如果腰椎生理弧度已经前凸明显,同时不能排除腰椎峡部断裂,再在腰部垫枕,无异于“帮倒忙”或“助纣为虐”,会促使腰椎前凸更加明显,从而加重腰腿痛或促使腰腿疾病复发。施芸芸属于腰椎前滑脱,盲目模仿别人在腰下垫枕,岂能不使腰痛以及下肢症状加重? 
可见,不要盲目在腰下垫枕头,尤其是大腹便便的肥胖者和孕妇,由于腹部的隆起,他们的腰椎生理弧度基本上都是前凸较明显的,如果再在腰部垫枕头,无疑会加重腰椎前突,加重病情。


腰椎前凸切勿盲目锻炼

腰椎前凸比较明显的人,也不能盲目做一些我们熟知的腰背肌锻炼法,如站立位、仰卧位的拱桥式、俯卧位的飞燕点水法等。对于他们,正确的方法是做“团身滚动操”:仰卧于床上,尽量屈膝屈髋,用双手指交叉抱住双膝于胸前,使腰椎呈屈曲状,家人用一只手掌托其双足底部,另一只手掌托其颈背部,嘱其配合用力,双手用力帮助其作前后滚动10~30次,然后用力屈伸下肢3~5次。每日这样锻炼2~3次。患者也可自行练习,次数应从少到多,从轻到重,逐渐加大运动量,切勿急于求成。早期练功可出现腰部胀痛感,一般2~3天后即可消失。

 
硬板床并非越硬越好 

如今,“腰椎不好多睡硬板床”、“缓解腰酸背痛要睡硬板床”……网上关于睡硬板床治腰痛的帖子超过100万条。也许,大多数人理解的硬板床是指硬度很高的木板,甚至有人只在木板上铺一层薄薄的褥子就睡觉,其实这是欠妥的。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医生医嘱常常会要求睡硬板床,有的患者回家睡硬板床后腰背酸痛症状反而加重,这有的是医生没有交代清楚,有的是患者理解有误。因为过硬的木板床会让人体支撑面积减小,支撑力分布不均,易出现腰部悬空,不但对脊柱不利,而且长时间的肌肉紧张、收缩可能导致肌肉疲劳、酸痛、劳损。此外,仰卧时,髂后上棘和肩胛骨会直接接触床面,如果感觉不舒服,就会影响睡眠;而侧卧时,骨盆上的髂骨会顶着床板,年龄大的人或身体瘦的人会损伤皮肤。 
那么,医生说的“硬板床”指的是什么?原来,这里说的“硬板床”是相对于席梦思等较为柔软的卧具出现的一个名词,它并非指硬木板床,而是指床垫厚度小于10厘米的床。这样的床,能使人在睡眠状态腰椎保持正常生理曲度,避免腰椎过度弯曲,减少腰椎、椎间盘和椎间关节的压力。尤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发作期,须绝对卧床5~7天甚至更多天数。通过睡硬板床休息,可消除负重和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有利于解除腰部肌肉韧带痉挛,促使炎症、渗出吸收,减轻神经根的压迫程度,使症状得以缓解。比较理想的硬板床应铺上7~9厘米厚的垫子,枕头高度以8~10厘米为好。这样,仰卧时可保持脊柱颈、胸、腰、骶4个生理弯曲,侧卧时脊柱不会侧弯。患者可仰卧可侧卧亦可俯卧,但最好多仰卧。仰卧时膝窝可垫一薄枕,使骨盆稍稍倾斜,顺应腰椎的自然曲度。侧卧时,适当地屈膝屈髋,俗称“卧如弓”。 
最后要提示的是,年老体弱者,尤其是患有骨质疏松的人,做“团身滚动操”等动作应轻缓,千万不要用力过猛。同时,患有肿瘤、结核、脓肿以及较严重的脑、肝、肾、肺、心脏等方面毛病的人不要做。妇女妊娠期以及月经期尽量不要这样锻炼。腰椎滑脱症十分明显的人,要尽快找医生诊治。
 

(原载广西《家庭医药》杂志2015年7期)
说明
亲爱的的读者(网友),由于文章篇幅字数的限制,不能将每篇的文字都发出来,下面就单发图片,请品赏!
另外,因为发的稿件较多,即使图片也只有十分之一。特此说明,见谅!

(原载广西《家庭医药》杂志2009年7期下半月刊)

 (原载广西《家庭医药·快乐养生》杂志20124

 (原载广西《家庭医药·快乐养生》杂志2012年5期)

 (原载广西《家庭医药》杂志201510期)

 载广西《家庭医药》杂志2009年6期)

 (原载广西《家庭医药》杂志202010期上半月刊)

 (原载广西《家庭医药》杂志2020年9期上半月刊)

本期责任编辑:零下

《当代文学家》,刊号ISSN2708-3160,微纸同发,彩版印刷,由当代文学家协会主管,当代文学工作室主办。


‍‍‍‍‍‍‍‍‍‍‍‍‍‍‍‍‍‍‍‍‍‍‍‍‍

作者风采


本刊编辑、安徽作家:王金山




作者简介

王金山,男,66岁,安徽省中医院退休医生。年轻时喜欢写点文章,也发表了不少,但大都昙花一现。我的座右铭是:默默耕耘,不问收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善养生者养颈腰 2
健康 | 你知道吗,并不是所有的腰痛睡硬板床都有用!
打工人必备自嗨指南——护腰篇
腰间盘突出能练瑜伽吗?一套改善椎间盘突出的瑜伽体式!
为什么不能跷二郎腿
长期跷二郎腿,对身体真正的危害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