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盘点#三国#时期二十九场主要战役(图文)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二十九场至为重要的战役,以下战役按照时间节点一一为大家列举出来。

黄巾起义

地点: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

时间:184-186

参战方:黄巾军,东汉政府军

战局结果:黄巾军败亡

主要指挥官:张角、张宝、张梁、皇甫嵩、朱儁、卢植

基本概述: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平息叛乱,各地拥兵自重,虽最终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

讨伐董卓

地点:中原、关中地区

时间:189-191

参战方:关东联军,凉州军

战局结果:关东联军胜,董卓弃洛阳迁往长安

主要指挥官:袁绍、袁术、孙坚、曹操、王匡、董卓、胡轸、徐荣、吕布

基本概述:董卓讨伐战,是东汉末年各地群雄组织地方军对抗董卓的战役。中平六年(189年),掌政的董卓废少帝刘辩,拥立其弟陈留王刘协为帝,实行恐怖统治。关东各地方群雄见此,以讨董为名起兵,推举袁绍为盟主。虽然曹操出兵,及后到的孙坚夺战,但其他军队只驻军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弃洛阳,挟天子迁都长安,关东军起了内讧,联军决裂,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江夏之战

地点:湖北省云梦县

时间:190年

参战方:孙权军、刘表军

战局结果:孙权胜利,黄祖遭斩首

主要指挥官:孙权、周瑜、凌统;黄祖、陈就

基本概述:江夏之战是208年中国军阀孙权和刘表在东汉末年的一场战役。这是孙权和刘表在江夏附近驻守的部将黄祖的最后决战。

兖州之战

地点:兖州(治昌邑,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东南)

时间:192年

参战方:曹操军,青州黄巾军

战局结果:曹操击败黄巾军,取得兖州

主要指挥官:曹操

基本概述:兖州之战发生在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东郡太守曹操在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地区击败黄巾军的作战。此战,曹操以少胜多,不仅取得了兖州根据地,而且收编精兵数万,成为曹操的基干部队,为曹操尔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宛城之战

地点:宛城(今河南南阳)

时间:197年

参战方:曹操军、张绣军

战局结果:张绣胜

主要指挥官:曹操、典韦、张绣

基本概述:宛城之战,又称“淯水之战”,是197年汉末三国之前军阀曹操和张绣之间的一场战斗。张绣取胜,曹操败逃。曹操损失惨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等都被张绣所杀。

易京之战

地点: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

时间:197—199年

参战方:袁绍军;公孙瓒军、黑山军

战局结果:袁绍获胜,统一河北

主要指挥官:袁绍、公孙瓒、张燕

基本概述:中国东汉末年,割据冀州等地的袁绍率军于汉献帝建安二年至四年(197—199)攻灭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公孙瓒军的作战。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袁绍率兵攻公孙瓒。公孙瓒只守不攻,袁绍遂设下伏兵。公孙瓒中伏后,心知必败,逃回城中自杀。

官渡之战

地点: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

时间:199—200年

参战方:袁军、曹军

战局结果:曹操获胜

主要指挥官:袁绍、曹操

基本概述: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平阳之战

地点:平阳、汾水

时间:202年

参战方:东汉军;匈奴和高干联军

战局结果:汉军获胜

主要指挥官:马超、郭援、呼厨泉

基本概述:平阳之战是汉献帝建安七年(202年),司隶校尉钟繇联合关中将领马超击破并州刺史高干和匈奴呼厨泉的战争。南匈奴单于在平阳公开起兵反叛东汉,曹操派遣钟繇去征讨,久战不胜,双方僵持。并州刺史高干和河东郡太守郭援率数万人马,呼应南匈奴夹攻钟繇。马超临危受命,奉诏讨贼。最终凭借马超的骁勇善战大破匈奴、高干联军,斩杀郭援,平息这场叛乱。为朝廷(曹操)收复河北、平定辽东解决后顾之忧。

南皮之战

地点:南皮

时间:205年

参战方:曹操军;袁谭军

战局结果:曹操军获胜

主要指挥官:曹操、曹纯、袁谭、郭图

基本概述:南皮之战是汉末205年的一场战役。此战宣告了袁绍死后争夺其继承权的儿子之一袁谭被父子俩共同的敌人、位列三公的曹操所灭。曹操已经重创了袁绍的另一子袁尚,他在南皮的胜利使他对华北平原的控制再无人能撼动,袁氏余部则在追击下北逃。

赤壁之战

地点:赤壁、乌林

时间:208年

参战方:孙刘联军;曹军

战局结果:孙刘联军胜利

主要指挥官:曹操、孙权、刘备、周瑜

基本概述: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合肥之战

地点:合肥旧城、合肥三国新城

时间:208-253年

参战方:曹魏(曹军)、东吴(孙军)

战局结果:曹魏获胜2次(215年、253年),双方平手3次

主要指挥官:孙权

基本概述: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军与曹军以合肥为目标的争夺战。建安四年,孙策取合肥,以顾雍为合肥长。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后曹操表刘馥为扬州刺史, 刘馥占领合肥。自后孙权屡攻合肥不克,太和六年,满宠更治新城。终吴之世,不能有淮南尺寸之土。合肥是曹操命刘馥建设的一座东南方重要、繁荣的城市(后再增筑,命为合肥新城),而其主要作用是抵抗敌人的寨垒,所以守备能力对曹军极为重要;而东吴若要北伐,合肥是其中一个障碍点及补给点,所以双方于208年至253年在此地爆发过五次较大型的冲突。在215年(第二次)、253年(第五次),曹魏大胜,东吴败逃。在208年、233年、234年,东吴攻城不克,从容撤军,未分胜负。

渭南之战

地点:潼关、华阴等地

时间:208-253年

参战方:曹军;关中联军

战局结果:曹军获胜

主要指挥官:曹操、徐晃、夏侯渊、贾诩、娄圭、韩遂、马超、杨秋、李堪、侯选

基本概述:渭南之战是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年),丞相曹操击破马超、韩遂等关中联军的作战。当时曹操在南方战线失利,所以决定向凉州拓展。马超、韩遂等受消息影响,起兵抵抗,在关中潼关、渭南与曹军发生大战,最后曹操用计取胜,压制关中。渭南之战是一场讲求深谋远略,灵活用兵以智取胜的精彩战役。

汉巴之战

地点:汉巴

时间:215年

参战方:曹军;汉军

战局结果:曹操无奈,只好放弃汉中,同时迁移几万户百姓回关中

主要指挥官:曹操、刘备

基本概述:汉巴之战,是东汉时期曹操与刘备为争夺汉中这一区域,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平定了汉巴(汉中、巴东地区,其中巴东的首府为现在的重庆),对刘备构成极大的威胁。刘备主动向曹军发起进攻,采用法正的计谋,乘夜偷袭夏侯渊。第二天凌晨,刘备又派黄忠偷袭正在指挥修补鹿角的夏侯渊,夏侯渊遂被杀,张郃被逼收集残兵回守阳平关。由于形势更加严峻,曹操于是亲自到汉中前线指挥。刘备命令部下坚守阵地,同时袭扰曹操的补给线,又命令赵云、黄忠偷袭北山,烧毁了曹军万余袋粮草。曹操无奈,只好放弃汉中,同时迁移几万户百姓回关中。汉巴之战的结果,进一步巩固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汉巴之战

地点:汉中

时间:217年-219年

参战方:刘备军、曹操军

战局结果:刘备军获胜

主要指挥官:刘备,张飞,赵云、曹操,夏侯渊,曹洪

基本概述: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交战双方主帅分别为刘备、曹操。刘备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曹操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此战刘备占据汉中,领土得到扩张,进而称王。

襄樊之战

地点:荆州

时间:219年

参战方:曹操、孙权;刘备、梁郏、陆浑群盗

战局结果:关羽失荆州被杀,孙刘联盟破裂

主要指挥官:曹仁、吕常、于禁、庞德、徐晃、关羽、赵累、樊友、孙狼、吕蒙、陆逊、潘璋、马忠

基本概述: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的一次重要战役。此战中,关羽先是围困襄阳、樊城。于禁督七军三万人救援樊城,却遭遇了“霖雨”、“汉水泛溢”,以致于水淹七军。 [1-5] 关羽趁机乘船进攻,俘获于禁等人,重创曹魏,威震华夏,接着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关羽父子被东吴俘杀。襄樊之战,使得曹魏、蜀汉的实力受损,尤其是蜀汉,不但损兵折将、还丢失荆州,成为三国形势的重要转折点。此战还导致蜀汉与东吴十余年的同盟关系被打破、反目成仇,最后发生夷陵之战。

襄樊之战

地点:夷陵(今湖北宜都北)

时间:221-222年

参战方:蜀汉、五溪蛮夷;东吴

战局结果:吴军得胜,蜀汉元气大伤

主要指挥官:陆逊、孙桓、朱然、潘璋、徐盛、刘备、冯习、张南、傅肜、沙摩柯

基本概述: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为了给关羽报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称臣,避免两线作战,一面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曹丕伐吴

地点:曹魏和东吴交界地带

时间:222-223年、224年和225年

参战方:曹魏、东吴

战局结果:胜负未分

主要指挥官:曹丕 孙权

基本概述:三国时期,曹魏开国之君魏文帝曹丕曾于任内的222-223年、224年和225年三次入侵敌国东吴,起因是当吴名义上还是魏的附庸时,吴主孙权拒绝将儿子孙登作为人质送往魏廷。这些入侵被分为两部分。第一波进攻在222-224年,直至曹丕下令总撤退。第二波也是最后一波则在225年。

诸葛亮平南中战争

地点:南中

时间:225年

参战方:蜀汉;南中叛军与各蛮族

战局结果:南中平定,蛮族归心

主要指挥官:诸葛亮、朱褒、孟获

基本概述:诸葛亮南征,又称南中平定战;是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平定叛乱而对南中蛮族发动的一场战争。蜀国大臣朱褒、雍闿、高定等叛变,南中豪强孟获参与其中。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平定南中。从此南中蛮族归心,不再叛乱。

诸葛亮北伐

地点:陇西、关中

时间:228-234年

参战方:蜀汉、曹魏、东吴(只对曹魏发动了几次小型战役,侧面响应诸葛亮北伐)

战局结果: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魏国大将司马懿开始掌权。蜀魏两国互相对峙消耗,北伐未能取得战果

主要指挥官:诸葛亮、曹真、司马懿

基本概述:诸葛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历经7年。

石亭之战

地点:石亭

时间:228年

参战方:曹魏,孙吴

战局结果:孙吴获胜

主要指挥官:曹休、贾逵、朱灵、王凌、陆逊、朱桓、全琮、朱然

基本概述:三国时期,魏、吴两国对江淮地区进行激烈的争夺,都伺机寻歼对方主力。公元228年,吴国鄱阳(今江西鄱阳)太守周鲂用诈降诱敌之计致书魏国曹休,表示愿意叛吴归魏,请求曹休派兵接应。曹休中计,率军10万向皖(故治今安徽潜山),与另外两路魏军同时深入吴地。孙权率军进驻皖口(今安徽怀宁皖水入江处),派陆逊、朱桓、全琮各率兵3万,迎击曹休于石亭(今安徽桐城境)。陆逊等三路吴军同时向曹休的军队冲杀、追击,斩俘魏军1万余人。

魏灭燕之战

地点:辽东

时间:238年

参战方:曹魏,燕国

战局结果:自此辽东地区直接归于魏国统治

主要指挥官:司马懿、毌丘俭、牛金、胡遵、公孙渊、卑衍、杨祚、王建

基本概述:魏灭燕之战,为景初二年(238年),三国时期曹魏讨伐公孙渊的一场战役。东汉末年以来群雄割据,公孙氏一直占领着辽东地区。随着曹操统一北方的进程加快,一度依附于魏国,但始终离心离德,暗中与东南的吴国政权勾结。景初元年(237年)七月,公孙渊自立为王,是为燕国,并在魏国边境进行骚扰。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派时任太尉的司马懿讨伐公孙渊,双方在襄平展开激战,八月城破,公孙渊被俘。自此辽东地区直接归于魏国统治。

兴势之战

地点:兴势(今陕西洋县北)

时间:244年

参战方:蜀汉、曹魏

战局结果:蜀汉胜利

主要指挥官:蜀汉:王平,曹魏:曹爽

基本概述:兴势之战是指三国时期魏正始五年(244年),蜀汉军于兴势(今陕西洋县北)击退魏军进攻的一场战役。

姜维北伐

地点:陕西、四川、甘肃等地

时间:238-262年

参战方:蜀汉;曹魏

战局结果:双方互有胜败

主要指挥官:姜维、廖化、张翼、张嶷、邓艾、陈泰、王经、司马孚

基本概述:姜维北伐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后,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随后历任司马、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朝廷授予符节。《三国志》记载,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连年征战,蜀汉的国力耗损过度。

淮南三叛

地点:寿春

时间:251年四月,255年正月,257年四月至258年二月

参战方:司马氏,王凌,毌丘俭,诸葛诞,文钦,东吴

战局结果:司马氏铲除反对势力,完全控制魏国大权,为西晋代魏铺路。

主要指挥官:魏国:司马氏;叛军:王凌,毌丘俭,诸葛诞,文钦,东吴(支援)

基本概述:淮南三叛,事情发生于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氏夺权专政,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这三次分别为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毌丘俭文钦之叛(255年正月)及诸葛诞之叛(257年五月—258年二月)。三次叛乱皆为司马氏所平定。

东兴之战

地点:东兴

时间:252年

参战方:曹魏、孙吴

战局结果:孙吴获胜

主要指挥官:司马昭、胡遵、诸葛诞、诸葛恪、吕据、丁奉、唐咨、留赞

基本概述:东兴之战,发生于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吴建兴元年)十一月;魏出动15万大军,兵分三路,进攻东吴的南郡、武昌、东兴。其中,东路军以司马昭为都督,领兵7万,直逼东兴。东吴以太傅诸葛恪为统帅,率军4万,迎击向东兴进攻的魏军。魏军战败。司马昭因此战的战败而被削去侯爵,诸葛恪则在吴国的声望达到了顶点。

魏灭蜀之战

地点:汉中、益州(今甘肃、四川)

时间:263年

参战方:曹魏、蜀汉

战局结果:曹魏成功吞并蜀汉,晋公司马昭因此功封晋王

主要指挥官:钟会、邓艾、诸葛绪、姜维、廖化、诸葛瞻

基本概述:魏灭蜀之战是三国后期的吞并战,也是强者消灭弱者的一场战争。263年8月,魏国实际领袖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魏军具体进军路线是:西路邓艾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维,中路诸葛绪负责切断姜维后路,东路钟会军则主攻汉中诸城。姜维在沓中与邓艾交战后,晃飞诸葛绪,直奔东路抵挡魏军主力。而钟会大军在占领汉中大部分据点后,前进到剑门关外时 被回援的蜀军阻拦,僵持不下。邓艾则采用以迂为直的谋略,在魏蜀两军主力对峙于剑阁之时,自率精锐部队绕道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越过700余里荒无人烟的地区,凿山开路,奇袭江油(今四川江油北)。又在蜀汉腹地绵竹大破诸葛瞻、攻占涪城(今四川绵阳),进逼成都。后主刘禅因邓艾兵临城下,向魏军投降。

交州之战

地点:交州

时间:270年

参战方:西晋、东吴

战局结果:吴军收复交趾地区,打破西晋三面包围之势

主要指挥官:司马炎、孙晧

基本概述:三国末年,新建立的司马氏晋国为统一,与东吴政权在交州所进行的一场战役。

西陵之战

地点:西陵

时间:272年

参战方:孙吴、西晋

战局结果:孙吴获胜,攻克西陵,斩杀步阐

主要指挥官:陆抗、左奕、吾彦、羊祜、杨肇、步阐

基本概述:西陵之战,是三国后期吴国陆抗进攻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杀叛将步阐的作战。公元272年,吴国西陵守将步阐降晋,吴派陆抗讨伐步阐。西晋朝廷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援救步阐,陆抗率主力对杨肇军进行阻击。两军接触后,陆抗部将俞赞投降了杨肇,吴军情况十分危急。陆抗针对俞赞可能提供给晋军的情报,估计杨肇可能依俞赞之计先攻自己的薄弱环节,乃临机应变,将计就计,连夜撤下夷兵,换上精兵。第二天,晋军果然从原夷兵防守之处进攻,遭到吴军沉重打击。次月,晋军无计可施,趁夜间逃遁。陆抗遂攻陷西陵城,将步阐等人夷灭三族,西陵之战以吴胜晋败而告终。

晋灭吴之战

地点:荆州、扬州一带

时间:279-280年

参战方:西晋、东吴

战局结果:西晋灭吴,统一中国

主要指挥官:杜预、王濬、唐彬、王浑、周旨、孙皓、张悌、沈莹、孙震、陆景

基本概述:晋灭吴之战是公元279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晋武帝司马炎发兵水陆并进,直取建业(今南京),一举灭吴国,实现统一的战争。公元279年十一月,晋武帝发兵二十余万,分六路进军攻打吴国,第二年二月初,攻克丹阳城(今中国中南部湖北省秭归东)后,攻破吴军横断江路之铁锁铁锥,船行无阻,后来又擒获吴西线统帅、都督孙歆。在东线战场,吴国丞相张悌率领三万军队渡过长江迎战,被晋朝的军队夹击大败而归,晋军当机立断,挥师直指建业,吴军惊恐怯懦,不战而降,士卒闻讯逃散,于是吴国宣告灭亡。此战,西晋准备周密充分,善择战机,兵分多路,水陆并进,发挥强大水军作用,临机果断,一举获胜。吴主昏庸,防务松弛,将士离心,缺乏统一对策,招致节节失败。晋灭吴后,东汉末年以来分裂百年的中国复归统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三国历史事件( 公元220~280年)
让东吴人人闻风丧胆的曹操帐下最优秀指挥官是谁(转)
假如诸葛亮没有辅助刘备而是跟随了曹操,那么曹操能一统天下吗?
夷陵之战蜀国损失惨重,为何曹魏与东吴不乘机灭蜀,而是相互开战
曹丕220年称帝,刘备221年称帝,为何孙权整整迟到了8年才称帝?
孙权杀了关羽,真的是因为关羽出言不逊?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