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400多年的古城,名列“燕云十六州”(上)

蔚州古城位于河北省张家口蔚县。蔚县历史源远流长,古称蔚州,又名萝川,是古“燕云十六州”之一。蔚州所在的壶流河谷地曾发现有百万年的旧石器遗址和众多的新石器遗址。尧舜之时属冀州,商周时为代国。秦、汉、三国、西晋时,均称代郡。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改称“蔚州”,历代沿用,迄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

由于蔚州飞狐古道是南通华北平原,北达千里大漠的交通要道,因此,蔚州人口增加,物资流通,商业发达,文化和教育也空前繁荣。明洪武五年在原城址基础上,辟土修筑城墙,洪武十年重砖石,形成了一座“雄壮甲于诸边的铁城”。

蔚州古城始建于北周大象二年,因古代蔚县均属于和北方少数民族争取接壤的地段,经多次战乱,因此城墙历经多年毁建,至明代,因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于明代洪武十年重修的蔚县县城,将城墙大修,今所建的城墙即为明代遗存,蔚县城墙是国内现存城址中唯一的一座不是方圆建制的,而是依地势建造的不规则城墙,并且一反古城四门或九门的建制,而是在北方不建城门,这是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政权入侵,以便预留更多的抵御时间所建,为其他地区古城所罕见之处,是京西保存最为完整的、形制最为特殊的古城。

蔚州古城位于壶流河南岸平台地上。据《蔚州志》记载,蔚州古城周七里十三步,城墙高三丈五尺,城门楼三座,角楼四座,三级敌楼二十四座,垛口一千一百余。东门为安定门,楼为景阳楼,南门为景仙门,楼为万山楼,西门为清远门,楼为广运楼。三门外均建有高大雄壮的瓮城。隔护城河吊桥与内城相连,城外为三丈余深,七丈余宽的护城河,蔚州城为不规则形,南面宽阔,北面狭小,东、西两面多弯不平直。古城不开北门,而在北城垣上修筑玉皇阁。

从蔚县的西环路,在古城北街右转就可以看到后期修复的蔚州古城的城墙。蔚州古城墙古时非常有名,《万历野获录》记载“蔚州城墙,相传李克用所筑,无论精坚,其甃石光泽可以照面,赫连之统万城不足道也”,现存的城墙是明朝修建的。城门洞的上方镶嵌着“蔚州古城”的门额。

从“蔚州古城”的门洞进入,就是玉皇阁。

玉皇阁位于蔚州古城北城垣上,明代称靖边楼,又称玉皇飞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蔚州卫指挥史周房将蔚州土城改建为砖城,辟东、西、南三门,正北无门建玉皇阁一座,与三门遥相对峙。玉皇阁建造已有数百年,历经风雨剥蚀,战乱兵灾,虽几经修建重建,依然完整地矗立于高高的城垣之上,现存仍为明代建筑风格,表现出了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是研究明初建筑艺术的重要实例。

从玉皇阁向南,经马神庙街,财神庙街右转,大约800米左右,便是蔚州真武庙。

历史上蔚州八百村堡的北堡墙的最高处均建有真武庙,唯蔚州城真武庙规模最大。真武庙位于蔚州古城的西北,始建年代不详,明、清重修。坐北朝南,坐落在高约3米的夯土包砖台基上,殿宇禅房相连,形成一个封闭式独立院落。占地面积2944平方米。壁画是真武庙的一大看点,内部东西墙面上皆绘道教题材壁画,人物高约1.50米左右,东西各为7位手持笏板,神态各异的星君,老者睿智,长髯飘逸,青年英俊洒脱,均为透出一股仙风道骨。笔画绘制细腻传神,为上乘之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欣赏了真武庙之后,沿着财神庙街向东,不足200米,便是蔚州财神庙。

蔚县财神庙位于蔚州古城西北部,属明、清建筑。财神庙占地901平方米,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前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硬山卷棚勾连搭式,通体为九架前后用三柱式,硬山七架梁,卷棚四架梁。平梁上用人字叉手,背檩上绘“八卦图”。殿内陆面方砖正铺,东西山墙上绘水墨淡彩,左苍龙,右黑虎。东西山墙后部镶卧碑,东墙2块,为乾隆四十三年(1778),《功德布施碑》,嘉庆十五年(1810)《捐办庆云会碑》。西墙上为乾隆四十七年(1782)《立凭证碑》。前檐额枋为青绿苏式,和玺彩绘,碾玉装,椽头金虎眼,飞头万字彩绘,其沥粉贴金之多,甚为少见。

顺着财神庙街一直向东,迎面的一面白色墙壁上书写着“一座古城,一部史诗”,白墙的右上角有一块铭牌,上面写着“历史建筑观音堂(清代)”。转到观音堂的南面,门的上方有一块牌匾“鼓楼后综合商店”。

绕过观音堂向南就是鼓楼后街,鼓楼后街的路东便是吉星楼。

吉星楼为蔚县清末民国初年巨富王朴所建“聚义隆”绸缎店。该建筑为砖砌结构,磨砖对缝,一进院落,硬山布瓦顶九间正房,西下房为临街店铺,共有十余间青砖拱券窑洞房,均为封闭式,吉星楼位于院落的西北角,平面呈方形,砖券无梁结构式,楼的西、北均开设券门,临街砖门上砖雕“吉”字,西侧券门直接进入院内。二层南北开六角形窗,东西开拱形窗,西侧临街屋顶砌山字形十字空花墙。整座建筑布局严谨,是一处民国初年外形设计已受西方建筑影响的砖砌建筑。

吉星楼的南侧就是鼓楼。鼓楼位于蔚州古城的中心,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名为镇远楼,是蔚州卫指挥使周房所建,后过多次重修。清代,鼓楼被称为“文昌阁”,不幸毁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现存的鼓楼为1997仿建,是一座三重檐多角歇山布瓦琉璃剪边建筑,通高17米,面宽九间,进深五间,城墙南侧上方镶嵌“初哉首基”四个字,寓意“京西第一州”,是蔚州古城的重要标志。

穿过鼓楼,顺着鼓楼后街南行至十字路口右转,进入鼓楼西街,大约百米左右就是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常平仓。

常平仓位于蔚州古城鼓楼西侧,旧称“丰豫仓”,俗称“北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常平仓原有仓廒11座,共55间,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重修保持了当年格局,盛时储粮3.5万石,古粮仓占地7700平方米。现存仓房仅四座,砖木结构,硬山顶,分别为二仓(东仓、西仓),二廒(东廒、西廒),还有仓神庙和戏楼。2011年建成“蔚州常平仓博物馆”。被专家誉为“华夏第一仓”。

出了常平仓沿鼓楼西街大约前行200米左右,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岩寺。

灵岩寺位于蔚州古城鼓楼西街北侧,座北朝南。明代寺庙古建筑,是蔚州古寺名刹之一,寺院占地面积6682平方米。寺院布局从南至北依次为: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分布在一条轴线上。东西为钟、鼓楼、配殿、禅房等。规模宏大、气势不凡。现存寺庙建筑殿宇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以及禅房僧舍数十间。

游览过灵岩寺后,经西侧的小街北南行至牌楼西街,向东来到蔚州古城的牌楼十字。牌楼十字是蔚州古城的中心点。城内以东西南北四大街(牌楼西街、牌楼东街、牌楼北街和牌楼南街)为主干线,形成以文昌阁(鼓楼)与南门(万山楼)对称,南北大街为中轴的建筑格局。

历史上蔚州地区以汉民族文化为主流,可在古城形制上却一反汉民族传统“礼制”严格讲求:方正端庄、经纬分明、中轴对称的规划而建设,是蔚州古城最大特色。由于历史原因,古城遭受了一定破坏,但古城风貌基本没有改变,加之古城内衙署、寺庙、楼阁、民居众多,仍有明、清古城遗风。

未完待续

2023-01-25

感谢您的关注与观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蔚县访古一一蔚州古城
空中俯瞰 之 蔚县晨光(玉皇阁和鼓楼)
不老的蔚州
走在晋察的城墙下,宣化蔚县大同访古
| 去蔚县你不能错过的庙会! 蔚县庙会知多少
蔚州古城景区及各景点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