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么才99.5分,还有0.5分被你吃了吗?”杭州10岁男孩被父母“鸡”疯:摧毁一个孩子,就是父母稳不住心

点击关注“青榄家长地带”

→点击右上角“...”→点选“设置为星标”

1.怎么才考了99.5分!?

前不久,发生了一则荒唐的新闻。

杭州某四年级学生小飞,被父母硬生生地逼出了癔症!

那天,小飞拿着99.5分的试卷回家,可迎接他的不是表扬,而是一顿声色俱厉的批评:“怎么才99.5分?还有0.5分被你吃了吗?!”

内心的自豪与激动瞬间被撕碎,看着父母狰狞的面庞,小飞晕倒在地,手脚不停地抽搐。

原以为这能给小飞父母一个警告,没想到小飞住院后,他们依旧没放弃鸡娃,甚至在小飞住院时抽查乘法表。

评论里很多人说,这不就是现实版的“田雨岚”吗?

确实,以前以为电视剧《小舍得》里的妈妈田雨岚太极端,现在想想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父母并不少。

明明孩子已经尽力了,还要再多塞几张试卷,逼着孩子刷更多的题考更高的分数;明明孩子成绩已经不错,非要再多报几个辅导班,逼着孩子冲刺更好的中学更好的大学。

结果就是,很多父母在鸡娃路上,渐渐失控了。孩子越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鸡得越疯狂。嘴上说着“都是为了孩子好”,眼睛里却看不到孩子此刻的崩溃。

殊不知,焦虑的父母,只能养出焦虑的孩子。“稳不住心”的父母,只能养出“没有心”的孩子。

正如俞敏洪所说:

孩子的成长过程像一棵树,浇了大量化肥可能会迅速成长,但到后期会衍生病态。

2.“稳不住心”的父母只能养出“没有心”的孩子

还记得跳楼自杀的女孩素素吗?

素素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小学五年级,妈妈请了一对一家教,她才难得考一次全班第一。

初中一年级,妈妈要求家教老师陪着素素没日没夜地做题,才让素素保持在全班前五。

到了高中,素素终于“装”不下去了,第一次月考门门不及格。妈妈不仅没有反思,还报名了更多补习班,将素素的休息时间全部塞满。

素素不负众望地被“鸡”进了中国人民政法大学,但她依旧无法逃脱妈妈的控制,毕业后的就业单位,都由妈妈一手安排。

妈妈只管自己的面子,丝毫不顾素素千疮百孔的里子。别人感叹素素终于出人头地,只有素素明白,自己究竟有多煎熬。

专业不对口,她的工作迟迟无法上手;从小只顾死读书,不懂与人交往,她被同事排挤。

本该是港湾的妈妈,却把她拒之门外,绝望的素素,选择从21楼跳下,留下一封遗书:“爸爸妈妈,对不起,我成不了你们期望的那种人……太累了,或许天堂可以找到我的同类,不聪明,但活得很快乐。”

令人愤怒的是,素素的死,不仅没敲响警钟,还被有心之人过度解读。

有人说鸡娃果然有用,资质平平的素素都能考上中国政法大学;

有人说素素太脆弱,配不上父母的付出。

想起那头背着稻草的骆驼。

被压倒前,人们疯狂往它身上堆稻草;被压倒后,人们指责它怎么连一根稻草都支撑不住。

父母一旦将自己的焦虑投射在孩子身上,便看不到孩子的痛苦与煎熬。等孩子出了问题,才追悔莫及。

稳不住心的父母,只能养出“没有心”的孩子。

有的孩子,选择伤害自己。

《小舍得》中,颜子悠面对妈妈田雨岚的步步紧逼,只能无助地抠着手指,幻想出一个陪伴鼓励自己的朋友。

有的孩子,选择伤害别人。

去年,一则新闻震惊所有人:15岁女孩亲手勒死了自己的妈妈!

警察打开门时,女孩已经跟妈妈的尸体待了两天一夜。 她一脸平静地说明了作案动机:母亲对自己太严苛了,在学习上逼自己太紧。

甚至有的孩子,三观都毁了。

山东淄博,一位初三男孩因不甘心自己考第二,拿刀狂捅第一名13下!刀刀致命。

这三种孩子,就算成功,也不能“成人”。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说:

如果家长在任何事上都想说服孩子,按大人的想法来做,就教会孩子在无意识间也用同样的方法来对待他人。

父母焦虑,孩子就会焦虑。

父母怎么对待孩子,孩子就会怎么对待他人。3.父母“稳住心”孩子才能“稳住人生”

真正有格局的父母,稳得住心,耐得住性子。

他们明白,教育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能和天赋。与其急吼吼地给孩子灌知识,不如耐下心来找准孩子的兴趣点,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李玫瑾曾透露说,自己的女儿数学成绩很差。女儿曾哭着问她,如果自己考不上名校该怎么办?

李玫瑾说还好自己懂心理学,没有跟着孩子一起焦虑。而是鼓励孩子说,那一起看看其他科目能不能考好。

李玫瑾知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就看父母能不能静下心来去发现。最后,从小爱唱歌的女儿,考上了一所艺术院校,成为了一名音乐老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无底线鸡娃的父母,以为自己带着孩子走上了捷径,其实是一条死路;

懂得恰到好处助力孩子成长的父母,才能和孩子一起,在正途上奔跑。

而什么父母才能做到真正有效地助力孩子成长?不是那些经济实力雄厚的父母,而是稳得住心的父母。父母不过度焦虑,才能真正看见孩子的潜能和天赋。

马伯庸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感叹自己真的毫无亮点。

数学常年不及格,语文顶多70分。个矮,人怂,一上台公开发言就胃疼,是个缺乏专注力,没耐心,学习能力差的平庸小男孩。

他的父母也经历了从期待到失望,从鸡娃到放弃的过程,最终选择放平心态,静待花开。

谁也没有想到,那个平庸的小男孩,竟然成为了大作家!

如今,人到中年的马伯庸,也面临着“鸡”与“不鸡”的选择。

儿子马小烦喜欢弹弄家里的钢琴,马伯庸便为儿子报名了一个钢琴班。几堂课下来,连老师都忍不住劝说,应该让马小烦去考级。

马伯庸仔细想了想,还是摇摇头说:“算了,不逼他,看他自己吧。”

别的孩子练琴时总是“鬼哭狼嚎”,马小烦却乐在其中,开心自在。

父母的任务,不是帮孩子取得好成绩,而是教会孩子获得好成绩的品质。

当孩子拥有好奇心、自制力和毅力,他会自然而然地爱学习、会学习。

所以,与其“鸡”孩子成绩,不如“鸡”孩子品质。父母稳住了心,孩子才能把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4.在焦虑时代如何做一个恰到好处的父母?

在这个焦虑的时代,很多父母最深切的感受就是:身不由己。

如果可以,谁不想让孩子快乐成长?可排名和升学率摆在那里,不努力不行。

如果可以,谁不想让孩子专注自身?可别的家长在鸡娃,自己的孩子不进则退。

理解父母的苦衷,但是如果想要孩子真正更优秀,父母在鸡娃路上可以试着做到以下两点——

做园丁,不做木匠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在她的著作《园丁与木匠》中,把父母分成两类:

一类父母是木匠,在挑选木头与工具时,心里就有了明确的产品模型。她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把木头变成自己期望中的样子。

另一类父母是园丁,她们的职责是为植物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空间,至于开出的花是大是小,是粉色还是黄色,都没有关系。因为她们享受的,是培育的过程。

养育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

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孩子变成一个高收入、高社会地位的人,而是让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拥有高适应能力的人。健康茁壮成长的她们,能应对未来的种种变化,始终保持幸福。

我们不知道孩子未来会成为什么样子,但我们坚信,TA一定过得很幸福。

鸡娃的目标,必须切实可行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

他认为小孩子可以做的事能分成三种:能自己独立完成的,不管怎么样也完不成的,在别人的帮助下可以完成的。

其中,最后一种就处于“最近发展区”,指孩子踮一踮脚就能够到的目标。

这要求父母在鸡娃的时候,与自己比较,根据孩子现有的实力与隐藏的潜力制定目标,而不是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与别人比较,没有尽头,也是痛苦的来源。

与自己比较,才能在满足的喜悦中大步向前。

所以,鸡娃时父母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事实上,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但有最独特的孩子:你的孩子。

当你愿意用心观察孩子,你会发现孩子每天都在进步,或大或小;

当你愿意真心接纳孩子,你将不会用单一的成绩去评判孩子,而会发现孩子其他优秀的品质。

而当你开始发现孩子的优点,你便能稳住自己的心,不过度焦虑,不要求孩子完美,一切自然会越来越好。

正如马伯庸所说:

我一直觉得,鸡娃讲究的是因材施教、顺势而为。孩子什么双商,家庭什么情况,就给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逆商强鸡,学不配位,到头来不过是水中捞月。

与所有父母共勉。

“您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作者:李耳耳,终身成长的教育学研究者,与孩子一起,越变越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男孩儿怎么养?2个男孩妈妈的答案
患白血病的7岁男孩想活着,父母没钱欲放弃,孩子求妈妈“给我挂盐水”
父母的放手里,藏着最真的深情
监控曝光惊心一幕,压垮孩子的4大压力源,希望你的孩子一个没占
【杭州郁金香】父母的成长是一生的功课——线下分享疗愈活动
蒋欣又做了啥?!为什么全网都在骂“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