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军院士: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前言

陈军,1967年9月出生于安徽省宿松县,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于电池领域深耕30多年,为中国电池领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人物经历



陈军于1985年考入南开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2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1999年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日本工业技术院大阪工业技术研究所担任研究员;2002年回国后,担任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0年担任国家973纳米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14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至2019年担任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院长;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破格提拔为南开大学副校长。



主要成就



陈军院士提出了“室温—氧化还原—转晶”新合成方法,室温合成出稳定的导电纳米尖晶石CoMn2O4,替代了贵金属铂电极,应用于可充电金属锂、锌空气电池。提出电极微纳化可改善多电子电极反应活性和结构稳定性的设想,经大量实验制备了可充锂、钠、镁电池的微纳多级结构电极,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为降低电池电极材料成本及解决电池燃烧爆炸提供了新思路。

根据2020年10月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网站显示,陈军院士在Nature Chem., Nature Commun., Sci. Adv., JACS,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Nano Lett., Energy Environ. Sci.,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Acc. Chem. Res., Chem. Soc. Rev., Coord. Chem. Rev.等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400余篇,SCI他引30000余次,单篇最高他引1310次,为科睿唯安和爱思唯尔高被引科学家。



科研心态



从小时候对手电筒的兴趣,到现在的微纳化电池,陈军院士一路走来,遇到不少失败、痛苦,但也收获成功、快乐,回首关山思绪万千,感受最深的就是要把他的研究方向与国际学科前沿、学术主流、研究兴趣进行有机结合,同时要把科学研究贯彻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讲方向与思维、讲过程与结果、讲细节与实验(理论),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把理想与现实结合,勤奋积累电池研究的学术人生。这应该就是不忘初心,牢记本来、砥砺前行、向着未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纳米人. 人物专访:南开大学陈军院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技】Bryan Mccloskey、夏定国、郭玉国等在富锂锰基材料方向的最新进展
纳米前沿综述最新集锦2018年1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和深圳大学何传新课题组--受葱启发的石墨烯支架使高倍率锂金属电池成为可能
2010-1 JCIS-phase transition behavior of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microgel induced by tannic acid
比锂离子电池更强?它,成本能降30%!储能大赛场,谁是未来?揭秘→
Li-ion battery materials_present and future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