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锋——科技报国的锂电先驱













吴锋,男,1951年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新能源材料科学家,北京理工大学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理工大学求是书院院长,能源与环境材料学科首席教授,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清洁能源领域主任兼首席科学家。

科研成就

我国绿色二次电池与相关材料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长期从事新型二次电池与相关能源材料的研究开发,率先提出采用轻元素、多电子、多离子反应体系,实现电池能量密度跨越式提升的学术思想,研发出高比能二次电池新体系与关键材料,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吴锋作为我国锂离子电池研究最早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之一,带领团队自主开发出一系列锂离子电池关键新材料、电池制备新工艺和电池安全性技术,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和温度适应性,为我国锂电产业发展和抢占国际高端产品市场提供了技术支持;提出通过系列关键材料的协同作用提高电池本征安全性,发明了安全性电极、复合型陶瓷类聚合物隔膜、具有阻燃性和电化学兼容性的电解质体系;率先提出电池系统安全阈值边界的概念,带领团队开发出识别与控制技术;在废旧二次电池绿色回收技术等方面也获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和发明专利。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探索不同二次电池体系间的技术融合,在电池反应理论、关键材料和工程化技术方面取得了创新突破,为我国新能源材料和新型二次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技报国

他是我国锂离子电池研究最早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之一。继“七五”期间他作为新型储能材料专题责任专家在组织了“863”计划全固态锂电池及相关材料研究的基础上,1990年他又通过调研接受了查全性院士和吴浩青院士的提议,不失时机地建议将锂离子电池研究列入了“863”计划,这对发展我国锂离子电池和相关材料的研究和产业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他长期从事相关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提出了多角度、系统提高电池安全性的思路,发明了高强度复合隔膜、热关闭隔膜、具有阻燃性和电化学兼容性的电解质体系和热稳定性良好的电极材料;采用咪唑啉酮类离子液体作为电解液功能添加剂,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温度适应性,是多项锂离子电池新型材料发明专利的第一发明人。

人物评价

意大利罗马高技术回收中心主任L. 托罗:吴锋和他的团队发明了将天然有机酸用于废旧电池绿色回收技术,被评价为:“是一种经济、高效、无污染的回收技术。”

国际电池材料学会理事会主席R. Brodd博士:“2012年国际电池材料学会(IBA)理事会选定吴锋作为2012年国际电池材料学会(IBA)科研成就奖的获奖者是基于吴锋在新型二次电池和相关电池材料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这些贡献已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赞赏……吴锋所提出的基于多电子反应原理发展新型高容量电极材料的开创性思想十分重要,相信这一新的思想将成为发展高比能电池的指导性原理。

前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吴锋主持的项目以镍氢电池的工程化技术为重点,探索一条中国高技术产业化的路子,是一件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大事。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吴锋主持创建的中试基地也为我国锂离子电池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知识储备、技术储备、工程储备和人才储备。

吴锋院士说自己最大的乐趣之一是和朋友、学生们讨论问题,最大的心愿是学生能够超过自己,为祖国、为科学做出贡献。

参考资料:


北京理工大学文件.

情系绿色能源——记北京理工大学吴锋教授.

百度百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继锂电池固态化后的又一突破,能量提升15倍,新能源领域大突破
新型储能产业保持高增长态势,继续担任储能赛道的领跑者
华为石墨稀电池问世 超级快充手机将至
上海洗霸:固态电池A股最强科研组合,定增加速产业落地
40余载专注锂电池研发!陈立泉院士确认出席2023全国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唐山)论坛
3月21日全国高性能电池新技术与新材料应用发展交流大会在南京召开专家演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