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拉伯帝国的兴衰史:阿拉伯帝国是如何崛起的?又为何迅速的被灭亡?

阿拉伯半岛是阿拉伯人的故乡,是伊斯兰教的发祥地,也是阿拉伯帝国形成和发展的地方。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以一己之力创建了伊斯兰教,以一神崇拜取代了阿拉伯人的多神崇拜,将冲突不断的阿拉伯半岛各氏族部落结合为一个整体,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统一强大的神权国家,奠定了阿拉伯帝国的基础。

阿拉伯半岛地形图

先知的后继者们,从第一任哈里发阿布·伯克尔开始,走出阿拉伯半岛,踏上了征服的道路,拉开了伊斯兰远征的序幕,而远征的结果就是埋葬了古老的波斯帝国,动摇了拜占廷帝国的根基,阿拉伯人期待已久肥沃的新月及其毗邻的地区逐渐成为阿拉伯人的统治中心,形成了帝国的心脏,一个规模空前庞大、经济繁荣的帝国开始屹立于东西方世界之间。

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他用伊斯兰教义,把拉伯半岛的各个部落逐渐凝聚成一个强大的民族。到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时,已经统一了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岳父博客儿继承了他的事业,丞哈利发,也就是先知的继承者的意思。博客儿平时的一些部落的判断后,决定把伊斯兰教传播到阿拉伯半岛以外,同时向四周扩张领土。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阿拉伯人就打败了周边强敌,建立起庞大的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人对外扩张的第一步是夺取东罗马帝国属地叙利亚。这是东罗马最富裕的地区。为此哈里巴派出了号称真主之剑的大将哈立德。当时,哈立德远在伊拉克。公元634年3月,当哈利德接到命令后,他决定冒险穿越沙漠,直扑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出其不意的进攻东罗马军队。哈立德率领8000骆驼兵进入了人迹罕至的大沙漠。起先部队靠宰杀随行的骆驼充饥后来在向导的指引下,哈立德在沙漠中成功地找到水源

经过18天的艰苦行军,终于走出了沙漠了,哈罗锝避开了罗马军防守严密的要带后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大马士革城下。东罗马慌忙派出一支军队迎战。经过几次短暂的交锋之后,东罗马军便被击溃。哈立德的军队,开始包围这所历史名城。经过几个月的围困大马士革城内弹尽粮绝,一片恐慌,城内德高望重的大主教决定派出使臣与哈立德谈判。使臣来到哈立德的军营,他对将军说。尊敬的将军,我们的主教怜悯城内数十万百姓的生命。请问将军,若是我们停止抵抗,打开城门

我们的生命是否能够得到保护?哈立德沉思了片刻,一字一句地对使臣说。奉真主之命,我哈立德回复大主教。

圣教将士和平进入城市后,你们的生命和财产将受到保护,你们的教堂和宗教也将会保留,你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应按时缴纳人丁税。使臣回去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大主教,大主教认为哈立德的条件可以接受,于是就下令打开大马士革城门哈立德的骑兵浩浩荡荡的进了城。面对大马士革的尸首,东罗马帝国皇帝焦急万分,他决定尽力制止阿拉伯人的进犯

公元636年,它调来了一支十万人的大军,由他的弟弟率领开赴叙利亚战场。哈立德,此时只有25000名穆斯林战士兵力上显然不能同东罗马大军相抗衡,于是他采取了一个以逸待劳的作战计划,哈立德将大部分部队调到约旦河支流雅穆克河畔修养待命,只派出小股的骑兵前去骚扰敌军,一直拖到8月20日才决定与敌人展开决战。八月份的天气及其炎热酷热的风扬起了大量沙尘吹得人睁不开眼。此时进行决战是哈利德的一招妙计。所以等了两个月,一是为了避开敌军的锐气

再有就是为了等待这样一个炎热的天气,这对于生活在炎热沙漠中的阿拉伯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远道而来的东罗马军队这是实在是难以忍受的。就在东罗马士兵被热风吹的昏头昏脑时,哈立德下令发动进攻。东罗马军队使用铁索相连,组成坚固的方阵教士竖起许多十字架诵读圣经祈祷助威。然而,无论坚固的方阵还是教士的祈祷,都无济于事,穆斯林战士奋勇拼杀,攻势锐不可当。东罗马人阵脚大乱,溃不成军。在热峰及阿拉伯军队的冲击下东罗马人死伤极为惨重

一部分逃得快的虽然躲过了阿拉伯人的刀剑,但逃到雅穆克河边渡河时却被淹死了不少,一些渡过河的逃兵也未能逃脱厄运。原来足智多谋的哈立德早已在河岸不下大量伏兵那里成了东罗马军人的屠场。

经过几天战斗,东罗马军队被消灭了7万多连他们皇帝的弟弟也被打死了。雅穆克河战役的失败,使东罗马帝国丧失了叙利亚这一富庶的行省东,罗马皇帝听说叙利亚失陷后感慨又无奈的说道。叙利亚如此美好的锦绣河山还是归于敌人了。阿拉伯人在占领了叙利亚后乘胜进军

不久,小亚细亚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征服。公元661年阿拉伯帝国正式形成,首都由麦蒂那迁到大马士革。以后阿拉伯军队同时向北,东。西三个方向大举扩张,向东占领了喀布尔,在今阿富汗撒马尔罕布哈拉花剌子模向西征服了迦太基和西哥特

向北侵入高卢。在波瓦都战役中,遭到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抵抗。入侵西欧的势头被阻止。

到八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势力达到了鼎盛期,其疆域东起印度河流域,西临大西洋,成为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中国史书将其称为大食帝国。

强盛时期的阿拉伯帝国

从公元8世纪至12世纪,阿拉伯文明程度远超西方,而且在对外战争中也是胜多败少。早期伊斯兰教通过信仰迸发出的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在与阿拉伯人掌握的先进军事技术结合后,就转化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强悍战斗力。当然,前者也确实赶上了千载难逢的良机——他们对外征伐之际,正值波斯萨珊王朝和拜占庭帝国历经400多年漫长争斗而两败俱伤、精疲力竭

公元7世纪阿拉伯统一政权建立后四处开疆拓土,仅用100多年时间就扩张形成了横跨欧亚非、版图面积超过1300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帝国,治下人口近5000万之众,成为与唐帝国并驾齐驱的东西2大霸主。

阿拉伯帝国极盛时期的疆域:

1、沙特、阿富汗、伊朗、土库曼斯坦、伊拉克、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巴林、也门、阿联酋、卡塔尔、约旦、摩洛哥、塞浦路斯、马耳他、亚美尼亚、阿塞拜疆、阿曼、科威特、格鲁吉亚、突尼斯、黎巴嫩这些国家的全境。

2、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西班牙、葡萄牙、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耳其这些国家的一部分。

3、主要岛屿包括法国的科西嘉岛、希腊的克里特岛、意大利的撒丁岛和西西里岛。

鼎盛时期的阿拉伯文明,不仅军事上近乎无敌,而且在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领域也足以傲视世界,先后形成了亚历山大学派、巴格达学派等著名学术流派和西班牙科尔多瓦、埃及开罗2大文化中心,艺术家、工程师、学者、诗人、哲学家、地理学家、巨商富贾辈出,历代统治者也大多对科技创新予以鼓励和支持,使得阿拉伯世界在天文、航海、化学、农业、医学、物理、哲学、法律、艺术、工业技术等领域全面发展。

但是,任何文明如果不思自我革新,就难逃“盛极而衰”的命运。早期伊斯兰教虽提倡学习、研究新知,但其内在价值观始终将知识和科学视作手段而非目的。对于穆斯林来讲,掌握知识必须服从于宗教意义且有助于巩固伊斯兰世界统治地位,这一实用性目的导致阿拉伯科学发展虽可维持几个世纪的繁荣,却最终从源流上枯竭

另外,阿拉伯古代科学的一大“软肋”就是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19世纪埃及著名思想家艾哈迈德·艾敏在所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希腊人使用概括、分析研究的眼光观察事物,阿拉伯人则盘旋于一件事物的周围,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珠宝,却没有将之穿成珠宝串”。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菲利普·希提也认为,难以推导、演化出科学结论并建立最后的体系,“是阿拉伯人智力铠甲上最弱的一个环节”。

始自公元11世纪的外族入侵,也给了阿拉伯文明以重创。从1096年开始、绵亘近200之久的十字军东征,让小亚细亚、地中海东岸、尼罗河三角洲等古代阿拉伯世界经济最富庶、文明最发达的区域惨遭战火涂炭。

与此同时,西方却靠着十字军带回的阿拉伯先进文化技术和大批财富,不仅显著提升了军事和经济实力,还刺激了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地中海商业霸权也从阿拉伯人手中落入欧洲彀中。

值得注意的是,阿拉伯科学发展与主要靠外部需求(市场竞争、军事)驱动的欧洲科技进步有一个巨大区别,就是前者严重依赖统治集团(君主、高官和富商)的扶持和资助。其显然是不稳定的,一旦遭遇外敌入侵或改朝换代,这种脱离社会和大众的“皇家科学”就会随之衰落。上文提到的阿拔斯王朝被入侵的蒙古军消灭后,就导致大批受其资助的阿拉伯科学家死的死、逃的逃,科学发展因此停顿乃至陷入倒退

不过,虽然遭受重创,但直到15世纪之前阿拉伯文明仍较西方略胜一筹,而同时期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则让伊斯兰世界再次呈现“中兴”景象。长时间领先世界的优越感和奥斯曼帝国的赫赫武功,愈发固化了阿拉伯人的“唯我独尊”思想

15世纪阿拉伯著名学者伊本·赫勒敦尽管学识渊博,却对自然科学和哲学嗤之以鼻,宣称前者“对我们的宗教事务或日常生活来说无关紧要,不必加以理会”。他的傲慢与偏见可谓那个时代的阿拉伯学术界的典型代表。结果就是在伊本·赫勒敦去世后100多年的时间里,西方就在航海、天文、医学等领域迅速超越阿拉伯世界。

阿拉伯帝国的衰落

13世纪中叶蒙古入侵,则让两河流域、波斯蒙受空前浩劫,历史文化名城巴格达毁于一旦,数十万居民(包括大批学者)遭遇屠城被杀,阿拉伯文明的辉煌时代在1258年随着阿拔斯王朝覆灭戛然而止,从此由盛转衰。

1256年,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的弟弟旭烈兀,统率大军,渡过阿姆河,向波斯挺进,在花拉子模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各个小王国,被这支大军扫荡得一干二净。波斯和高加索的一些小国,纷纷投降,只有马赞兰地区的暗杀派,据守各个城堡观望。

旭烈兀

11月,旭烈兀大军到达麦门迪兹要塞,晓谕当时住在要塞内的暗杀派首领鲁铿丁,若五日内投降,保证全堡人员安全,鲁铿丁采纳著名天文学家突尼斯人纳绥尔丁等人建议,率众出降,旭烈兀命鲁铿丁转谕暗杀派其他城堡守将归顺,100多个大小城堡相继投降,悉被捣毁,一个不留。

12月,蒙古军攻克暗杀派的大本营阿拉木图堡垒,将其夷为平地,堡内财物被劫掠一空,所有建筑被彻底破坏。旭烈兀与鲁铿丁一道回到哈马丹,随之,派使者到叙利亚,晓谕叙利亚的暗杀派诸城堡,令其献堡归降。旭烈兀利用鲁铿丁荡平暗杀派势力后,即欲除之,以绝后患。鲁铿丁在去朝见蒙哥汗途中,被旭烈兀派遣的护送军校杀害。

旭烈兀又将暗杀派人员分给各营,下令悉数斩杀,一个不留,虽在襁褓者,亦不幸免,其余各地的暗杀派,也被同样处置,残存无几。这个有令必行,随处刺杀,一度在各地的国王和平民中造成恐怖的极端派别,受到了致命打击。

暗杀派既灭,蒙古军下一个征服的目标就是巴格达了。旭烈兀致书哈里发穆斯台耳绥木,责备他未应旭烈兀之请,合击暗杀派。旭烈兀警告哈里发,不要以拳头去碰铁锥,不要把太阳当作灯火,他要哈里发拆除巴格达城墙,填平城壕,纳款投降,以保人民和军队安全,否则,蒙古军攻入城内,必贻后悔,哈里发支吾其辞。

1258年1月,蒙古大军团团包围了巴格达,旭烈兀的抛石机,对首都的城墙进行了有效的攻击,有一个堡垒被打开一个缺口。旭烈兀有一个夫人是基督教徒,因此哈里发派景教教长陪同大臣阿勒盖米出城,谈判停战条款,但被旭烈兀拒绝,后来,他们提出警告,引证先例,说胆敢侵犯和平城或危害阿拔斯哈里发王朝者,将遭遇可怕的命运:

“如果杀害哈里发,全宇宙就要陷于紊乱,太阳就不露面,雨水就要停止,草木就不再生长。”

然而,旭烈兀对这些警告置之不理。

2月10日清晨,对于阿拔斯王朝来说,是一个不幸的日子。蒙古军终于破城,蜂拥而入,哈里发及其属下全体官员只得前来投降,但为时已晚,他们全被监禁起来。巴格达蒙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蒙古军疯狂烧杀劫掠七日,居民被害者数十万人,许多艺术珍品和华丽建筑遭到焚毁,和平城内无和平,一片废墟,遍街遍巷的尸体,数周无人掩埋,恶臭熏天,瘟疫蔓延,旭烈兀被迫撤出城去,好几天之后才重新进城。

旭烈兀可能打算把巴格达留做自己的驻扎地,因此,没有像对其他城市那样,加以彻底破坏,夷为平地。景教的大主教受到特别的优待,某些学校和清真寺幸免于破坏,并得到修复。蒙古人规定在聚礼日的祈祷词中不能提及任何哈里发的名字,这在穆斯林世界史上是破天荒的事件。

2月20日,阿拔斯王朝末代哈里发穆斯台耳绥木被装入袋内,纵马踏死,历时500余年的阿拔斯王朝遂告灭亡,阿拉伯帝国也随之寿终正寝。

阿拉伯帝国也曾是一个庞大帝国

阿拉伯帝国灭亡的背后因素

阿拉伯帝国的灭亡,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首先是政治上的分裂和离心。阿拉伯帝国是一个由军事征服起家的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内部矛盾重重,纷争不已。最初的征服,有些是有名无实的,在这些草率的、不完全的征服之中,早已种下地方分权和群雄割据的祸根。阿拉伯人与非阿拉伯人之间,阿拉伯穆斯林与新穆斯林之间,穆斯林与顺民之间,都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 内部不和

在阿拉伯人内部,南方人与北方人之间旧有的隔阂始终存在。无论伊朗的波斯人、东方来的突厥人、含族的柏柏尔人,都没有跟闪族的阿拉比亚人结合成一个纯一的整体。伊朗人念念不忘他们的古老的国家的光荣,从来没有服从新的政治制度,柏柏尔人随时准备拥护任何分裂运动,显示出强烈的部族情感和异族观念,叙利亚人在漫长的岁月中,总是期望有一个苏福扬人起来,把他们从阿拔斯王朝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伊斯兰教内部的离心力并不亚于政治和军事的力量,这种强大的离心力十分活跃,分离并建立了一系列新的教派,如什叶派、伊司马仪派、苏非派、德鲁兹派、哈瓦利吉派、暗杀派,等等。这些集团中有许多不仅是宗教派别,而且是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它们掀起一次又一次的狂风巨浪,对帝国发起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和冲击,阿拉伯帝国被撕裂得七零八落。

其次是经济上的破坏和衰退。横征暴敛和专为统治阶级谋私利的地方政治,都削弱了农业和工业,统治者日益富足,广大民众却日益贫困,二者适成反比。连年累月的流血战争,耗尽了人力,以致许多耕地变成了荒地,下美索不达米亚的洪水泛滥,定期造成巨大破坏,帝国各地的饥荒,又加重了灾难的危害性。

  • 天灾不断

在鼠疫、天花、恶性疟疾和其他热病的面前,中世纪的人们束手无策,坐以待毙,这些传染病时常流行,使许多广大地区的人口大量减少,自阿拉比亚人征服亚非地区400年以来,阿拉伯语的编年史上,记载了40次以上比较重大的传染病的流行。国民经济的衰退,自然造成文化的衰退和创造性思想的窒息。

  • 制度沦丧

再次是社会道德上的堕落和沦丧。由于社会生活的腐败,阿拉伯人的精力和道德都遭到了破坏,征服者的血液为被征服者的血液所冲淡,皇室里漫无限制的偏房、无数的异母兄弟和异母姊妹,不可避免地引起种种嫉妒和阴谋,再加上豪华的奢侈生活,经常的饮酒歌唱,这种种因素耗尽了家庭生活的元气,难免产生一代比一代懦弱的王室子嗣。帝国内阉人、纳妾、蓄奴弥漫盛行,男性颓废,女性堕落,社会道德日益沦丧。

  • 异族强大

最后是外族的入侵和征服。阿拉伯帝国后期,外族入侵不断,帝国命运多舛,不绝如缕,先是波斯布韦希人和塞尔柱突厥人对帝国心脏的挟持,接着是十字军在帝国西部的肆意蹂躏,最后是蒙古铁蹄的驰骋横扫。

曾将阿拉伯帝国踩在脚下的塞尔柱帝国

以游牧为业的蒙古人,刚刚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国家组织,国势兴旺,兵源广阔,保有视掠夺为荣耀的氏族遗风,作战骁勇强悍;蒙古骑兵,给养简单,行军时羊群随后,饥食羊肉,渴饮马乳,人有数马,轮流乘骑,来如天坠,去如电逝,很难防御;加之从汉族学会使用炮火和飞火枪等先进军事技术,如虎添翼;成吉思汗和旭烈兀均长于战术,善于用兵,常常出奇制胜。因此,阿拉伯帝国这位垂暮老人,难免丧生于蒙古铁蹄之下。

虽然铺天盖地的蒙古风暴给摇摇欲坠的阿拉伯帝国以最后的一击,最终将其彻底埋葬,但它实际上只不过起了推动作用。阿拉伯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如上所述,是其自身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诸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正如希提所说:“跟西方的罗马帝国类似的情况一样,在病人已经气息奄奄,命在旦夕的时候,强盗们才明火执仗地打进门来,把帝国的遗产抢得一干二净。”

阿拉伯帝国遭到了蒙古人的毁灭,然而,跟塞尔柱人的先例完全一样,在穆斯林武力失败的地方,他们的宗教得胜了。在阿拉伯帝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蒙古伊儿汗国,最终承认伊斯兰教为国教,重新高举起伊斯兰教的旗帜,这一旗帜后来又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接了过去。伊斯兰教能够在中世纪迅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最年轻而又最富活力的世界宗教,这一盖世功劳,不能不归功于阿拉伯帝国。


 曾经的阿拉伯帝国有多强大?其实力甚至一度超过了大唐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前世今生:阿联酋是个怎样的国家?由7个酋长国组成,酋长轮流做总统

 沙特阿拉伯的前世今生:沙特阿拉伯是个怎样的国家?

 在历史上阿拉伯人能征善战,为啥现在却处处挨揍?

 中东有三大势力:波斯、阿拉伯、突厥,这一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阿拉伯对外扩张战争
地狱之火挡住了阿拉伯帝国征服世界的步伐(一)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17-(2)哈立德:真主之剑
二分钟看懂阿拉伯:称雄五百年,横跨三大洲,堪称圣唐匹敌者
雄霸世界几百年曾击败过唐朝:1945年3月22日阿拉伯联盟成立
中东文明也辉煌:先有626年的阿拉伯帝国,后有震慑西欧的奥斯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