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元平衡定律》第五章 反物质对称与平行宇宙论

第五章 反物质对称与平行宇宙论

反物质:

通过对前面的讲解,我们知道物质是由电子、质子、分子等粒子,在三元平衡定律的作用下,形成的复杂而混沌的三元平衡系统。而电子、光子等基本粒子,则是电场和磁场在三元平衡定律作用下,形成的基础三元平衡系统(电磁波),再由这个最基础的三元平衡系统(电磁波),在三元平衡定律的作用下,形成的等级更高、复杂度更高的三元平衡系统(粒子),如此往复下去还会形成更加复杂、等级更高的原子、质子、分子、物质等混沌三元平衡系统。

知道了形成物质的最基础的三元平衡系统,就是电磁波。那么就可以推断,要想形成反物质,那么就必须要有能够形成反物质的最基础的三元平衡系统,也就是反电磁波。那么什么是反电磁波呢?

要对反电磁波进行探讨之前,就必须先对正的电磁波展开探讨。在电流产生的磁场中,有一种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的方式,这个判断磁场方向的方式叫做“安培定则”。

用“安培定则”判断磁场方向的方法就是,伸出右手大拇指和四指弯曲后要使五个手指同一平面且垂直,当我们已知电流方向时,四指弯曲,四指表示电流方向,此时大拇指表示的是磁场方向。

5-1,利用安培定则判断磁场方向的示意图。

由于电流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反,而根据三元平衡定律对电子的解释,可以知道电子运动的方向和形成电子的电磁波中的电场方向是一致的。

5-2,安培定则中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关系,电磁波中电场方向和磁场方向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对比。

通过安培定则中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关系,和电磁波中电场方向和磁场方向关系的对比,不难发现电磁波中电场方向和磁场的向的关系,与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关系正好相反,完全可以用左手以类似于安培定则的方法,来判断电磁波中电场方向和磁场方向的关系。

所以我们可以假设,反电磁波的电场方向和磁场方向关系。正的电磁波电场和磁场的方向,通过类似安培定则的方法,可以用左手来判断。反电磁波电场和磁场的方向,通过类似安培定则的方法,可以用右手来判断。

5-3,反电磁波电场与磁场方向关系示意图。

通过示意图,再结合电磁波在三元平衡定律作用下形成电子的过程,如果这个电子是反电磁波在三元平衡定律作用下形成的,我们想想当这个电子移动的时候,它的磁场方向和电子移动方向的关系是什么?它的电子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又是什么?只要用安培定则稍作分析便可以判断出来。

通过分析判断之后,是不是会发现这种电子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判断这种电子,其实就是“正电子”。通过这一系列的论证,可以证明“正电子”是反电磁波在三元平衡定律的作用下,形成的三元平衡系统。

通过三元平衡定律对电磁波形成物质的所有过程的阐释,我们同样可以推导出反物质形成的整个过程。

电磁场三元平衡对称:

我们知道人的左手和右手从外形上来说,其实是一种对称的关系,而电磁波与反电磁波的关系也恰似这种情况。通过前面对反电磁波的讲解,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反电磁波其实是一种对称的电磁波,是正常状态下的电磁场三元平衡系统的对称状态。

既然知道这是一种对称的状态,那么这种对称状态是如何产生的呢?

关于这种状态的反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或许很难通过现有的物理知识去理解这当中的最根本原因,就象是不能理解光速为什么是30万千米每秒,而不是300万千米每秒的道理一样。

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根据现有对“三元平衡定律”的理解,来假设一种状态,就是假设一种形成反电磁波的环境状态。

通过前面对三元平衡定律建立起的宇宙时空观的讲解,我们知道宇宙中的物理能量具有,时间、力学、空间三大基本属性,而宇宙空间则具有空间属性。

我们假设,如果存在这样的一种空间,就是这个空间与我们所处空间正好对称,那么在这个空间形成的物理能量,就一定会和我们所处的空间的物理能量呈现出对称性。也就是这种物理能量的时间、力学、空间三大基本属性,和我们所处的空间的物理能量的三大属性正好对称。

电场的时间和空间效应对称,磁场的力学和空间效应对称,这种对称关系就很象是,现实中的物体与镜子中物体的影像之间的对称关系。

5-4,假设一个镜像时空中的镜像电磁波。

通过假设一个镜像的时空,我们会发现镜像电磁波几乎和反电磁波一模一样。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认为,形成反电磁波的环境条件,就是一种对称的类似于镜像的时空呢?我想这种假设是一定存在的,因为在我们的这个宇宙时空中只发现有反物质的存在,却并没有发现有反电磁波的存在。

这就说明反电磁波一定是在某个对称的镜像时空里,才有的一种基础物理能量,在那个对称的镜像时空里反电磁波会形成最终的反物质。反物质或许因为某种特殊的情况下,突破了时空的束缚之后,才来到了另一个正物质的时空里。

在正物质的时空里,因为反物质同样是一种复杂的混沌三元平衡系统,只要是复杂的混沌三元平衡系统,就必然存在复杂的混沌磁场力的作用。所以使得反物质即使进入到与它相反的正物质的时空里,反物质也不会因为时空发生了对称性变化而解体。

反物质只有和正物质碰撞或接触时,会因为两种物质的三元平衡系统被破坏,以及物质中某些物理能量(包括电子等基本粒子)的交换而发生部分湮灭。物质中的湮灭的部分物理能量,就会直接导致物质的整个的混沌三元平衡系统的失衡,失衡的系统就会立马面临进一步的解体。当然在这个解体的过程中,同样伴随着巨大能量的释放也会加速物质(混沌三元平衡系统)解体。

而物质与反物质解体之后,就会变成最基本的三元平衡系统,这个最基本的三元平衡系统就是电磁波,而这些电磁波中其实是不存在反电磁波的。

那是因为反电磁波作为最基础的三元平衡系统,它简单且单一的磁场力不足以对抗对称空间对它的影响,所以当反物质解体成反电磁波的一瞬间,宇宙时空就会直接作用于反电磁波,直接扭转它相反的对称属性,使它变成正常的电磁波。

反物质变成正常电磁波之后,就会随着物质产生的电磁波一同被释放出去。而释放出去的电磁波,则会重新在三元平衡定律的作用下,形成电子、质子等不同形态的物理能量,物理能量就包括了各种三元平衡系统的形态。

太阳与黑洞:

通过前面一系列对三元平衡定律的阐释,以及对三元平衡定律作用下,形成的三元平衡系统的讲解,知道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的本质,其实都是各种各样或简单或复杂或混沌的三元平衡系统。

而所有的三元平衡系统,都只是在其系统内部发生能量移转,除非当有外部能量加入到系统中之后,在三元平衡定律能量溢出效应的作用下。系统要么保持原来的系统的平衡状态,对外释放相等大小的能量。要么原来的系统的平衡状态被打破,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平衡状态,这时就会释放出多余的能量。

然而有两类天体则似乎与三元平衡定律不符,这两类天体就是恒星和黑洞。恒星源源不断的对外释放能量,而且仿佛永不停歇。然而在人们现在的认知的范围内,恒星对外释放的能量,似乎也并不是由于外部的能量加入到恒星的系统中,然后再对外溢出的结果。

黑洞则会因为自身巨大的引力作用,吞噬一切靠近他的能量和物质,然而黑洞好像也并没有因为吞噬大量的物理能量,而出现能量溢出的现象。

三元平衡定律建立的三元平衡系统化的宇宙,到了黑洞和恒星这里,似乎撞到了一堵巨大的铁墙,将三元平衡系统化的宇宙认知,一时间撞得不知所措。

然而是不是用三元平衡系统就不能解释恒星和黑洞呢?其实这个答案在上一章的《电磁波与黑洞现象》中,已经给出了部分的解答了。

那就是物理能量(包括物质等)在黑洞中,会因为黑洞巨大的引力,而对物理能量形成挤压效果。在巨大引力的挤压作用下,构成物理能量最基础的三元平衡系统(电磁波),会由于空间被无限挤压,导致组成物理能量的时空属性发生一些变化。物理能量的时空属性发生变化之后,就会形成时间的坍缩,时间坍缩就会导致这部分物理能量去到另一个时空中。

然而与现在人们所身处的时空,相邻的另一个时空,其实就是一个相反的对称时空,也就是反物质对称时空。

当黑洞中的物理能量(包括物质)来到对称时空之后,物理能量周围的引力导致压缩作用瞬间就会被解除,这些被压缩的物理能量就会很快的重新回到原来的三元平衡状态,变成反物质世界(反物质对称时空)里的正物质。当这些正物质一旦遇到反物质(不包括反电磁波)之后,就会释放大量的能量。

5-5,镜子中的镜子,镜子中的世界就是和现实世界对称的状态。而相邻的时空就是对称的时空,就像这镜中镜的世界一样。

这些能量会在反物质对称空间中,被重新塑造成反电磁波,由反电磁波在三元平衡定律的作用下,形成更多相反的物理能量(包括正电子、反质子、反中子等)。这样相反的物理能量的绝大多数,会同正物质和反物质释放能量的过程中被释放出去,只有极少的物理能量会由于质量较大(复杂的粒子),被能量释放处(恒星)的引力吸引,而不能被释放到很远的地方。

没有被释放到很远的极少的物理能量(复杂的粒子),则会重新加入到正物质与反物质的湮灭中。这个过程往复循环,而被释放出去的相反的物理能量,则会在反物质对称时空中遨游,直到形成更复杂混沌的三元平衡系统(反物质),这些反物质最后会形成反物质天体,慢慢的围绕恒星运转形成恒星系统的一部分。

物理能量由黑洞到恒星这整个过程,其实就是通过三元平衡系统推论出的恒星形成的过程。恒星和黑洞其实就是横跨两个时空的三元平衡系统,能量加入这个系统是通过黑洞完成,能量溢出则是通过恒星来完成。

5-6,时空与反物质对称时空、黑洞与太阳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黑洞与恒星在两个不同的对称宇宙时空中,分别作为这个无比巨大的三元平衡系统的两个部分。黑洞通过吞噬物理能量使自身的质量和引力变的无比巨大。当黑洞的引力足以吞噬光波(电磁波)逃逸的时候,就说明这个强大的引力就几乎可以吞噬一切物理能量。当这些被吞噬的物理能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黑洞中的部分物理能量受到极大地作用力挤压,从而使得这部分物理能量中的电磁场的空间被无限压缩,最后导致这部分物理能量时间的坍缩。

当物理能量由于巨大引力产生的压缩作用,最终导致时间坍缩之后,就会进入到一个对称的宇宙时空中。而进入到这个对称的宇宙时空中的物理能量,会按照某种规律随机分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而这个范围是以某一点为中心,会随着距离的增大而递减,具体的表现就是如宇宙中星系内恒星的分布状态。

在现代对黑洞的研究之中发现,在宇宙星系的中心位置都存在着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我们想象,如果在对称宇宙空间中的同一位置上也存在一个同样巨大的黑洞,这个巨大的黑洞也同样是对称时空中的星系的中心,这会是一种什么情况?

5-7,时空坍缩后,物理能量在对称时空中的分布示意图。

就这样在星系、黑洞、恒星、行星、反物质对称宇宙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三元平衡系统,而它们之间的能量也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循环。即恒星通过正反物质释放物理能量,黑洞吞噬所在空间的物理能量。

然后通过巨大的引力形成时空塌陷,时空塌陷将物理能量带到反物质对称宇宙中,然后这些物理能量与反物质(相反的物理能量)发生剧烈的反应,这个剧烈的反应就是反物质对称宇宙以及平行宇宙中的恒星释放能量的过程。

恒星的形成和死亡:

在反物质对称时空中,黑洞中心由于时间坍缩作用,将反物质带到和它对称的正物质时空之后。关于这部分反物质的分布状态,除了以星系中心黑洞周围为中心,随着距离的增大而递减之外,就是按照星系中的天体分布位置分布(天体质量分布)。之所以呈星系中天体分布位置状态分布的原因,可能和天体引力导致的对天体内部的压力有关。

天体的内部,同样会受到天体引力所产生的,对天体内部压缩的作用力,只不过这种作用力要远比黑洞中心点,受到的作用力要小得多。但是可能正是由于这种影响,使得从对称时空通过时空坍缩过来的反物质,更容易去到一个有一定作用力,而产生一定压强的地方。也许这个作用力产生的压强,在一定大小的范围内,越大越容易吸引到对称时空过来的反物质。

在现实宇宙中,大部分行星内部都拥有巨大的能量,在它们的内部大部分都有高温熔岩。这部分行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质量和体积相对比较大,而质量很小的小行星,一般就没有这样的现象。虽然这在宇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但却同样又是一个极为奇怪的现象!原因是,究竟一种什么样的神秘力量,可以将行星内部变成高温岩浆?

如果仅仅是行星的自转和公转,我相信这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行星的自转和公转,本质上还是三元平衡系统(太阳系)内部的运动。如果是自转和公转所导致的话,就意味着动能转化为行星内部的热能,如果动能大量减少的话,就会导致行星在恒星系统中的平衡被打破,最终行星就可能会被恒星吞没。

所以行星的自转和公转,并不可能使行星内部形成如此巨大的能量。如果说地球这部分能量,是直接来自太阳的照射,则是更不可能,因为太阳的照射在地表的温度,根本不可能达到地下熔岩那样的温度。

根据这几点分析,行星内部蕴藏的巨大的能量的来源,就有可能和恒星能量的来源一样,来自对称时空中的反物质的作用。通过时空坍缩的极少的反物质,会由于行星内部压强的作用,来到这颗行星的内部。这部分极少的反物质与物质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将行星的内部融化成岩浆。

随着行星的质量和体积增大,行星内部受到引力产生的压力也会逐步的变大。这个压力大小在一定的范围内,压力越大所获得的反物质就越多。最后慢慢的使巨行星内部的熔岩,全部从行星内部渗出来。当这颗巨行星完全被高温熔岩覆盖的时候,巨行星就变成一颗对外释放能量的红色天体,这种对外释放能量的红色天体其实就是红矮星。

当这颗天体的质量更大的时候,所获得的反物质也会更多,这时对外释放的能量也会越大,到了某个时间段,这颗巨行星或许就成了一颗真正的恒星。

通过一系列的理论猜想,关于恒星的形成和死亡,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对恒星影响很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天体的内部由于引力产生的向内的压迫作用。这个向内的压迫作用当达到某一个值的时候,就会吸引从对称时空过来的反物质,导致行星内部产生巨大的能量。在这个一定的范围之内,这个值越大,则吸引的反物质越多,反物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行星就会变成红矮星、棕矮星、恒星等。

当这个值达到下一个临界点的时候,就可能会对吸引反物质形成一种阻断作用。这时的恒星已经变成了一颗巨型恒星,恒星内部反物质的补给突然瞬间消失,会导致恒星体积的收缩,当收缩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恒星向内的压迫就会到达下一个临界点,就会导致恒星中某些物质的三元平衡系统被逐级破坏,最终塌陷成白矮星、中子星、黑洞。

恒星塌陷而成的黑洞,其实还是和星系中心的超级黑洞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在质量上就可能相差数十万倍。这种恒星形成的黑洞的中心点,受到的引力压迫还远远不足以使内部的物理能量出现时空坍缩,所以这类黑洞一般最后会被更大的黑洞所吞噬。

其实可以总结一下,引力产生的向内的压迫作用吸引反物质,就相当于是说,在高压的环境下可以产生(从对称空间吸引)反物质。而地球核心位置的压强可达361700Mpa,相当于360万个大气压。也就是说地球核心位置处受到的压力,大约相当于手掌大的面积(100平方厘米上下),承受36万吨的压力。

即便是这么巨大的压力和地球如此大的体积,整个地球内部的能量也是通过数十亿年的积累而成的(积累的同时也在释放,如地球板块运动、地震、火山、地热温泉等)。所以虽然在巨大压力的作用下,可能会出现反物质,但要想通过巨大的压力来获得反物质,到目前来看短时间之内仍然遥不可及。

而粒子对撞机产生的极少反物质,可能就是粒子对撞瞬间产生的局部高压,而俘获的极少反物质。通过粒子对撞机进行粒子撞击,而得到的某些新的粒子(微观粒子系统),事实上是由于粒子在对撞的时候,对原来的“微观粒子系统”(粒子)造成了某种程度的破坏,被破坏的“微观粒子系统”会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快速重组,进而形成某种新的“微观粒子系统”(粒子)。

也许这种通过压力吸引对称时空的反物质,就相当于一种天体之间通过这种压力,来竞争以获得反物质的关系一样。当压力不足以与周边天体竞争这一巨大区域的反物质的时候,其内部就不能获得反物质。

例如,太阳系中的各个天体获得的反物质,是对称时空中反物质时空坍缩之后,在太阳系和太阳系周边巨大的区域中分布的总量,在太阳系中各天体之间竞争的结果。由于在太阳系以及周边区域中,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所以太阳最后获得的反物质也就最多。

根据天体可能通过内部压强来获得反物质,反物质与正物质之的间的剧烈反应而释放能量的理论。我们其实可以得出地球气候呈周期现性变化的另一个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太阳通过与反物质剧烈反应释放出去的能量,也同样存在一定规律的周期性变化。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当与其它星系之间通过引力产生作用的时候,银河系整体的运动轨迹就可能产生一定的变化。当银河系整体的运动轨迹发生改变之后,太阳的整体运动状态也会发生变化。但是如果天阳系在宇宙空间中的绝对运动速度变化的话,大家想一想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物体的运动会产生磁场。对太阳而言,构成太阳的物质同向运动时,整体之间就会形成相互间的额外吸引作用。这样的话就相当于,构成太阳的各种物质会受到更大的吸引力(引力+磁场力),那么就会导致太阳内部的压强增加。根据本章的理论,当太阳内部压强增大的话,太阳就可以从对称反物质空间中获得更多的能量来源,也就是获得更多的反物质,从而使太阳的能量释放变得更加剧烈。

行星磁场对行星环境影响的分析:

我们在《行星自转与火星磁场》这一章节中,讨论了导致火星磁场微弱的可能原因。同时科学家在对火星的研究中认为,正是因为火星的磁场过于微弱,所以导致了火星不能有效的阻挡来自太阳粒子的辐射,使火星的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这里将要讨论的是,行星的磁场真的对行星的环境影响这么重要吗?还有行星磁场对形成行星环境的作用是什么?以及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其实在《行星自转与火星磁场》中讲到过,人们测量到的行星的磁场,其实是对这一区域内,所有磁场叠加的结果的测量。这一区域内的磁场叠加,就是这一区域内的整体磁场。而这个整体磁场,其实可以是相对于其他周围空间区域磁场的一个不同磁场状态。

而行星所在的区域,作为宇宙中的某个区域,对这个区域内磁场叠加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个行星的自转。如果这一区域之内磁场叠加之后,呈现出一种与其他空间明显不同的磁场状态,那么就说明这颗行星具有一个很强的磁场。

太阳由于对外释放能量,这些能量最开始都是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但由于在三元平衡定律的影响下,这些电磁波会在被释放的一瞬间,就会形成电子、质子、中子、原子等高能粒子。这些高能粒子,同样会被释放到太阳周围的各个地方。

太阳在释放这些高能粒子的时候,这些高能粒子中大部分都带有一定的电荷。当遇到具有很强磁场的行星,由于磁场的作用,这些磁场会形成一种改变带电粒子运动轨迹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结合行星的引力作用,最终就会俘获一部分带电粒子。

   5-8,带电粒子因磁场而改变运动轨迹,最后在地球的南北极上空形成美丽的极光。

由于太阳内部的电磁波,在三元平衡定律的作用下,形成的粒子中,电磁波和电子都是一种绝对运动(受绝对速度影响的粒子)的粒子,而当同向运动的电子形成其他质量较大的粒子之后,也就自然会带有一定的初始速度。

而质量较大的粒子,由于形成的过程也相对复杂,所以这些粒子在太阳内部生成之后,往往保留的初始速度也相对较小。这种质量较大的粒子,也会受到更大的太阳对它的引力作用,会慢慢的使得这些质量较大的粒子,远离太阳的运动速度逐渐的减小。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些质量较大的粒子更容易在距离太阳较近的地方聚集起来,聚集起来的粒子围绕太阳公转。

如果当这些质量较大的带电粒子,远离太阳的动能比较小的时候,突然受到来自行星的引力和磁场产生的作用力,那么这些质量较大的粒子,就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被这样的行星所俘获。

而这种质量较大的粒子,可能就是一些比较复杂的原子,比较复杂的原子与电子结合之后,就会形成一些比较重的元素。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距离太阳较近的行星,往往都是密度较大的固体行星的原因了。

而行星之所以能够产生生命,自然是离不开液态水对行星生态的影响。而液态水则是由氢和氧构成的,而氢原子则是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组成,都是一种相对较轻的粒子。质子和电子都是一种带电粒子,具有强磁场的行星,则会更容易俘获这类带电粒子。当这类粒子被俘获之后,就会与氧原子结合形成液态水,慢慢的就会影响生命的出现。

由于太阳形成的质量较大的粒子,相对来说生成的概率也相对较低,同样也不容易被释放到距离太阳较远的地方,而距离太阳较近的地方又很容易被太阳重新吞噬。因此距离太阳较近的行星,通常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小,所以一般都很难形成一个拥有较强磁场的行星。

由于这些行星没有较强的磁场,所以就非常难以俘获像质子这样的带电粒子。也就是这个原因,使得这些星球往往难以形成一个有水的环境。

当然也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距离太阳较近,温度也相应的会很高,过高的温度也不利于液态水的保存。高温会使液态水蒸发成水蒸气,而超强的太阳紫外线又会使水蒸气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使得氢原子最后从行星中逃逸出去。

然而地球距离太阳的位置正好不近不远,地球磁场正好可以有效俘获足够多的质子,这就保证了地球上充足的水资源。而火星由于没有强大的磁场,使得不能俘获太多的质子,所以导致了火星上的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现象。

在地球上,当地球上的水形成水蒸气时,水蒸气在大气圈上部会被短波紫外线分解,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由于氢原子形成的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这些氢气会漂浮在距离地球最远的大气层上空。这样也就使得这部分氢气,相对来说更容易从地球上逃逸出去。

然而逃逸出去的那部分氢气,就需要通过地球磁场来俘获从地球附近经过的质子,这些质子和经过的电子结合形成氢原子,以此来补充逃逸出去的那部分氢原子。这就使得地球上的氢元素形成了一种循环,而产生这个循环的最关键一环,就是地球的磁场。

而在火星上,由于没有强大的磁场,使得火星上的水蒸气被短波紫外线分解成氢原子之后,一旦形成的氢气从火星的大气中逃逸之后,火星的磁场又不能俘获更多的质子,所以火星上就会出现液态水的流失现象。而流失之后的氢元素又不能得到足够多的补给,所以慢慢的火星就会变成一个干涸的星球。

金星的自转速度非常小,所以导致了金星整体磁场非常微弱。由于磁场过于微弱,所以导致了金星上恶劣的环境。这背后的原理,其实和火星也差不太多。

而现在对火星的探测,发现火星上存在曾经被巨大水流冲刷过的痕迹,以此认为火星上曾经有过大量的水资源。然而这些水资源,可能由于在一次巨大的天体撞击事件之后,由于磁场的改变等因素,使得这些水从火星上流失到宇宙中。同时撞击导致了火星磁场的改变,由于大部分磁场的消失,使得火星再也没有重新俘获足够多质子的能力。

距离太阳较远的行星,往往都是一些气态巨行星,这些气态巨行星都有很强的磁场。而辐射的质量较轻的高能粒子,相对来说可以到达距离太阳较远的地方。当较轻的粒子来到这些较远的地方之后,由于太阳引力的作用,向外辐射的动能也差不多被消耗殆尽。所以这些质量较轻的粒子就会在这些地方,随着太阳系的叠加磁场力以及引力的共同作用下运动。当遇到这一区域内行星强大的磁场和引力时,就会被这些行星俘获。

当然还有一种最主要的情况,就是这些带电粒子(以质子为主),在太阳引力和太阳系的叠加磁场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一个特殊的运动轨迹。在这个运动的过程中,这些带正电的质子会因为电场力(复合磁场力)的作用下,俘获一个太阳辐射经过这一区域的电子,使这些带电粒子变成氢原子,最后形成氢气。

由于氢原子整体上不带电,所以这些由氢原子形成的氢气,就会主要受到太阳引力对它的影响,形成围绕太阳公转的气体物质。当这些气体物质,遇到这一区域内行星强大的引力作用时,就会被这些巨行星吞噬,成为气态巨行星的一部分。

而气态巨行星由于质量越来越大,其中心位置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中心位置巨大的压力,会吸引越来越多对称反物质空间过来的反物质,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巨大的能量释放的同时,也可能使这个气态巨行星中的氢气发生核聚变反应。这样的结果就会加剧能量的释放,核聚变则会使质量较小的氢原子,变成质量更大的其他原子。

太阳辐射带电粒子的结果,就是向外散播这些粒子。当这些粒子带电的时候,其运动轨迹除了和这些粒子的初始运动有关之外,主要会受到太阳叠加磁场对运动轨迹的影响,这种影响会使带电粒子产生一种特殊的运动结果。

当带正电的粒子在运动的过程中,与电子结合形成不带电的粒子之后。其运行轨迹,除了和这些粒子的初始运动有关之外,还和太阳对这些不带电粒子的引力有关,以及运动产生的磁场与太阳系整体磁场叠加对它的影响。

所以太阳辐射出来的高能粒子(包括带电粒子,也包括不带电粒子),其运动方式和运动轨迹,是极其复杂而多变的。所以这些高能粒子的这种运动规律,不能用行星在太阳系中的运行规律去生搬硬套。

恒星坍缩现象:

通过之前的内容,我们大体上已经勾画出恒星的形成过程,以及黑洞与恒星在三元平衡系统中的关系。

我们在更早的《电磁波与黑洞现象》的内容中,讲到过恒星的坍缩。

在之前的讲解中,虽然对恒星坍缩的过程,以及坍缩的原因,包括坍缩的不同形态也都讲的比较清晰。但是在最后的内容中却留下了一个疑问,这个疑问就是,为什么不同质量的恒星坍缩的结果,会出现白矮星、中子星、黑洞三种不同的情况。而不是统一的先坍缩成白矮星,再由白矮星坍缩成中子星,再由中子星坍缩成黑洞。而有些恒星质量明显已经超过了坍缩成白矮星甚至中子星的质量的时候,为什么却并没有立即坍缩,而是最后直接坍缩成为黑洞。

其实这个问题和恒星的密度是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是说恒星的体积很大,而表层物质(粒子)却离太阳核心很远。因为物体受到天体的引力和距离成反比,所以太阳要达到坍缩的条件,就必须使太阳的内部物质受到足够的引力压迫。

再一个原因,也是主要的原因,就是太阳释放能量时,就会伴随着物理能量(包括各种粒子)被同时释放出去,这些物理能量(主要是一些大粒子)最终会到达一个很远的地方才会被恒星的引力束缚住,最终形成恒星外围物质。

太阳的内部就象是一个剧烈反应的中心,只要存在源源不断的能量释放,这些物理能量(包括大粒子、物质等)就很难在接近恒星的能量释放中心聚集,从而始终难以形成一颗高密度的恒星。而恒星内部释放能量的过程,就象是向四处滚动的沸水,所以很难形成一个固定对内产生压迫的作用力。

大质量恒星没有坍缩的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和恒星自转的速度有关。可以想象恒星绝不可能是一个固态天体,所以恒星内部不同位置的物质,其自转周期也有可能会不一样。如果这些物质在恒星内部的自转速度产生的向外的离心力,如果正好等于恒星引力所产生的向心力,那么这时恒星中的物质受到的引力,就不能对恒星内部产生有效的压迫作用。

当然这时一种极端的假设,但是恒星自转产生的向外的离心力,确实是可以抵消部分引力产生的向心力,这两种力相互抵消一部分之后,剩下的引力才能对恒星内部形成有效的压迫作用。所以恒星的坍缩和其自转速度有很大的关系,其自转速度也会影响恒星的寿命,还会决定恒星最终能成长为多大的质量和体积的恒星。

我们想象一下,一个自转很慢的恒星,当它内部释放能量不足的时候,它的中心由于能量释放不足,不足以将中心附近的物质发射出去。在引力的作用下,就会引起恒星长年累月释放能量过程中,累积的大量物质向恒星中心区域聚集。使中心区域在引力形成的压迫下,形成一个高密度区域,当这个高密度区域受到的压力,超过某个临界值时就会引起恒星的坍缩。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恒星的坍缩与它的能量释放有关,更和它的自转速度有关。当能量停止释放时,恒星周围累积的质量形成对恒星中心的压迫,就会成为它坍缩的主要原因。恒星坍缩的结果和恒星能量释放有关,能量释放和恒星中心受到的压迫有关,恒星中心受到的压迫又和恒星自转速度有一定的关系。

通过前面的内容知道,恒星释放的能量,源于对称时空的黑洞吞噬的反物质。一方面对称时空中的黑洞源源不断的吞噬反物质,另一方面恒星释放能量,源源不断的消耗反物质。

被消耗的正反物质,会在时空的重塑作用下,形成属于本时空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会在三元平衡定律的作用下,形成更复杂混沌的物理能量(包括粒子、物质等)。

这些物理能量(包括粒子、物质等),通过恒星漫长时间的释放能量,会在恒星周围逐步堆积。一部分会随着各种射线到达宇宙中很远的地方,一部分会在距离恒星不远处形成物质,最后堆积成天体(行星),还有一部分则会留在恒星内部,继续参与正反物质的能量释放。

最终随着恒星释放能量的过程,留在恒星内部外围的物理能量(粒子)不能完全参与到正反物质的能量释放。加上恒星对周围天体的引力,使得部分天体被恒星的引力吞噬,使物理能量形成越来越多的堆积,使得恒星的质量也慢慢变大。当恒星的自转速度和释放的能量,不足以平衡引力对内部产生的压迫作用时,最后就会引起恒星的坍缩。

在这里特别指出一点,由于恒星不是一种固态星球,然而内部又伴随着剧烈的能量释放,所以说恒星的自转,一定是一种极不规律运动。只是一种整体上呈现出的自转状态,这是因为恒星围绕星系公转而形成的整体上的自转。由于恒星的外围物质围绕核心的自转状态极不规律,所以就会导致恒星自转而形成磁场不规律的变化,这种不规律的磁场,会对于恒星系统中的行星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反物质对称与平行宇宙:

前面讲了很多反物质对称宇宙,其实在反物质对称宇宙之外,还有平行宇宙的存在。通过三元平衡定律一系列的推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猜想,一个宇宙必然具有两个和它相邻的宇宙(这个相邻不是指空间位置上的相邻,而是时空坍缩之后相邻的宇宙时空),每一个和它相邻的宇宙,都是它的反物质对称宇宙。而平行宇宙则是与反物质对称宇宙相邻的宇宙。

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是镜子中的镜子中的世界,现实中的世界和镜子中的世界对称,但是又和镜子中的镜子中的世界平行。如此这般往复,对称、平行、对称、平行、对称、平行……。

5-9,两面镜子对照,出现的一个个镜子中的世界,它们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分别是,对称、平行、对称、平行、对称、平行……。

我们想象一下,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范围之内,全部放满镜子。或者是在一个球形的空间里,前、后、左、右、上、下,各个方向全是同一个镜面,这时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的空间,是不是都是像对称、平行、对称、平行、对称、平行……,这样的空间呢?

镜面中的每一个空间,都象是宇宙空间和它的反物质对称宇宙空间与平行宇宙空间。如果非要用一个波形图来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话。我想比较合适的图,如图5-10所示:

5-10,反物质对称宇宙与平行宇宙关系示意图。

简单的三元平衡系统其实都可以用波形图来表示,这种波形图就是三元平衡关系示意图。简单的三元平衡系统可以用三元平衡关系示意图来明确表示,复杂的混沌三元平衡系统则很难用三元平衡关系示意图来表示。就象是单摆和混沌摆,用三元平衡关系示意图,很容易表示单摆的运行,但却很难表示混沌摆。

但是混沌三元平衡系统如果在大体上,可以明显表现出三元平衡特性,则可以用三元平衡关系示意图来表示。就象是水波和单摆,从物质的角度来说,它们其实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三元平衡系统。反物质对称宇宙与平行宇宙的关系,用波形图来表示,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

每两个相邻的宇宙之间(时空坍缩之后相邻的宇宙时空),都是一种对称的关系,这种对称宇宙关系,就使得为形成相互之间三元平衡状态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一旦条件满足,就会形成三元平衡的关系。这种三元平衡状态的关系就是通过黑洞与恒星,加上引力(力学效应)、空间(空间效应)、时间坍缩(时间效应)、三元平衡定律,实现物理能量间的转换(传递)。

平行宇宙和对称宇宙之间的“恒星与黑洞”这种跨系统的三元平衡状态,其实和原子间的三元平衡状态类似。两个原子(两个大系统)之间通过一个游荡于两个原子之间的电子(另一个小系统),使得原子与原子之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个电子(三元平衡系统)就好比是黑洞与恒星等,形成的横跨两个相互对称宇宙空间的三元平衡系统,而这两个相互对称宇宙空间,就好像是两个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原子(两个大系统)。

在反物质对称宇宙之外就是平行宇宙,每一个平行宇宙和我们身处的宇宙,都有相同的电磁波、电子、物质、宇宙等,就象是克隆出来的无数个相同的宇宙。每一个和平行宇宙相邻的宇宙,都是反物质对称宇宙。

在平行宇宙中,万物都同样按照和我们身处的宇宙一样,以相同的运行规律运转,只不过在平行宇宙中,虽然按照宇宙运行的规律运转,但万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相同条件下的随机事物。就像我们身处的宇宙一样,每一个天体或生命的出现,其实都是在一定条件之下随机生成的。

可能大家会觉得平行宇宙,和我们身处的宇宙的初始条件(物理能量的三大属性)一模一样,环境也一模一样,那么事物随机生成的条件也是一模一样,可能就会认为平行宇宙与平行宇宙中的一切,也都是一模一样的。

这样认为其实并不正确,这是因为就算是完全一模一样的条件环境,也可以产生出多种不同的结果。就拿投掷硬币来说,完全一模一样的条件和环境下,依然有正反两面的两种不同结果。

所以平行宇宙与平行宇宙之间,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宇宙。换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在这个宇宙中有一个自己,但是在平行的宇宙中,未必有个一模一样的自己。

平行宇宙与平行宇宙之间,并不是事物上的平行雷同关系,而是物理属性上的平行关系。反物质对称宇宙和我们身处的宇宙,同样也并不是事物上的对称雷同关系,而是物理属性上的对称关系。

不管是反物质对称宇宙,还是平行宇宙,为什么每个宇宙的事物和发展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说了这么多,其实这当中可能还会涉及到一个非常关键的话题,这就是关于宇宙如何起源的问题。

关于宇宙如何起源的问题,我们在这里先放一放,等到后面用三元平衡定律阐释更多的宇宙奥秘之后,我们再通过三元平衡定律来推导出一个和“大爆炸”理论,完全不一样的宇宙起源的假说。

暗物质:

在现代的科学研究领域,始终有这样一片乌云笼罩在天文物理学研究的天空中,这片乌云就是暗物质。

在现在的天文物理研究中,差不多大多数科学家都已经默认了暗物质的存在。但是无论科学家怎样去观测或实验,却始终不能直接证明暗物质真实的存在。

那么什么是暗物质呢?就是理论上提出的可能存在于宇宙中的一种不可见的物质,而它可能还是宇宙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又不属于构成可见天体的任何一种已知的物质。也就是说这种物质不会和其他可见的物质发生作用,但却存在引力作用,会影响天体的运行。

而提出这种暗物质理论的原因是,现代天文学通过天体的运动、牛顿万有引力的现象等观测结果,表明暗物质可能大量存在于星系、星团及宇宙中,其质量远大于宇宙中全部可见天体的质量总和。

5-11,围绕星系中心运行的天体的距离和速度与理论值不符。

星系中的天体都是围绕着星系中心旋转的,根据牛顿力学理论,恒星等物质围绕星系中心的旋转速度,跟星系的质量以及离星系中心的距离有关,在超出一个范围之后,这些物质离星系中心越远,旋转的速度应该就越慢,画成曲线图的话就应该是,如图5-11中理论值曲线。

但问题是,科学家们经过观测,却发现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超过一个范围之后,不管这些物质离星系中心有多远,它们的旋转速度都差不多。画成曲线图的话,如图5-11中实际值。

也就是说,根据理论和我们观测到的星系质量,这些物质根本不应该转的那么快。那这种诡异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排除了测量误差之后,大部分科学家都认为,我们的理论没错,但其中的一个参数出了问题,这个参数就是星系的质量。

也就是说,这些星系真正的质量,应该比我们目前,所观测到的物质的质量要大得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拉住高速旋转的恒星,正是为了解释这些多出来的质量,科学家们才提出了“暗物质”的概念。

“暗物质”不跟电磁波发生作用,更不会发出电磁波。所以无论是多么高端的望远镜,都完全看不到它们。

在这些论证“暗物质”的理论中,认为星系外围天体围绕星系中心的运行速度太快,星系中心的引力不足以产生对外围天体的束缚力,也就是说这些天体根本不应该转的那么快。于是科学家们提出了“暗物质”的假设,用假设的“暗物质”来弥补那部分引力。

其实这个推论,虽然基本理论没有错,同样也不是星系质量参数出了问题。

但是这当中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三元平衡定律推导出来的一个结论,就是万有引力是一种混沌磁场力。也就是说物体相对于绝对静止空间的运动,会产生相对应的磁场,这个相对应的磁场和物体相对于绝对静止空间的运动的速度成正比。

当天体靠近星系中心位置时,它的运转主要受引力和离心力作用,相对于运动产生的磁场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当天体远离星系中心位置的时候,它和星系中其他天体之间相对于绝对静止空间的运动,都会形成一个磁场,受这些磁场的作用,最终会形成天体相互间的磁场力,受磁场力形成的牵引力的影响,就会改变远离星系中心的外围天体的运转。

在《第三章 混沌磁场》中,讲到过物体的运动,会使物体的混沌磁场产生一定的规律性的变化。这种规律性的变化的结果就是,运动物体会呈现出一种带有磁场的状态,而同向运动的物体产生的磁场力,则是相互间的吸引。

5-12,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增大,相对于物体而言,物体内部磁场在这个方向就会变慢,停留的时间就会增多,最后的结果是相当于磁场增强。反之亦然。

当星系中远离星系中心且彼此相邻的两个天体,围绕着星系中心同向运动时,它们之间的运动方向基本一致。这时它们各自因为运动产生的磁场,就会在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相互牵引的吸引力。

而星系中所有天体之间,其实也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即星系中距离相近的天体之间互相牵引。而且由于星系外围天体运动速度更快,所以这种现象距离星系中心越远越明显。所以在天体之间相互牵引的作用下,就自然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天文现象,这个现象就是,星系中的天体的分布,呈现螺旋式分布的现象。

5-13,星系中天体呈现螺旋式分布。

其实这种,通过运动产生磁场,同向运动产生的磁场形成吸引力,也就基本上就完全可以解释行星外围天体运动速度过快的原因了。只不过是天体相对于绝对静止空间的运动产生了磁场,这些磁场最终产生了相互之间的作用力,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就是相互间的牵引力,所以最终影响星系外围天体的运动速度。

其实还有,离星系中心很远的天体,会受到三个主要作用力的影响,即受引力、离心力、磁场力影响。受到星系中心的引力和距离成反比,运行速度和离心力成正比,而运行速度又和磁场力也同样成正比。运动方向又和形成磁场力的性质有关,同向吸引,逆向排斥。

如果是远离星系中心的天体,磁场力就会成为影响天体运行最主要的作用力之一。当这个天体运行的速度不够快的时候,这时磁场力加上引力很可能与运行速度产生的离心力之间,是一种不平衡关系。那么就会使天体靠近星系中心运行,直到三种作用力形成平衡的时候为止。

通过三元平衡定律中混沌磁场理论,可以完美的解释围绕星系中心运行的天体的距离和速度,与万有引力得出的理论值不符的真实原因。

所以通过三元平衡定律中混沌磁场理论,就足可以证明“暗物质”其实可能并不存在。那部分所谓的“暗物质”的引力,其实是天体相对于绝对静止空间的运动时产生的磁场力。

暗能量与宇宙膨胀:

科学家通过长时间对星系的观测,发现天体之间的红移现象,因此认为星系之间正在彼此远离,于是得出了整个宇宙在不断膨胀的结论。

星系彼此之间的分离运动就是膨胀的一部份,而不是由于任何斥力的作用。一些科学家认为“暗能量”是导致宇宙膨胀的原因,他们认为“暗能量”是驱动宇宙运动的一种能量。“暗能量”不会吸收、反射或者辐射光,所以人类无法直接使用现有的技术进行观测。

如果将某一种未知能量称之为“暗能量”,其实也未尝不可,因为宇宙中的确存在着大量未知来源的能量。例如,宇宙中构成物质的能量来源的问题?即这些能量的原始来源状态,是否就是一种未知的能量?还有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等。所以我认为所谓的“暗能量”可能就是一种未知的能量,或者说是一种能量的未知状态产生的某种作用。

根据一些宇宙现象而得出的宇宙膨胀的结论,这些宇宙现象可能就是已知能量的某种未知状态,产生的某种作用的结果。那么可能是一种什么样的未知状态的能量产生的作用结果呢?

其实根据三元平衡定律对引力(混沌磁场力)的阐释,我们知道物体相对于绝对静止空间的运动会产生相应的磁场,相应的磁场会产生对应的磁场力。而宇宙中的天体运行,会受到三大作用力的影响,分别是引力、离心力,还有一个就是《三元平衡定律》这本书提出的磁场力。对天体运行产生最主要作用的,则是引力形成的向心力和它的反作用离心力,而在这两种力的作用下,就形成了天体在每个系统中的公转,天体的公转就会产生一个磁场。

比星系低一级的恒星系统与其他平级恒星系统之间,就必然存在旋转角度的不同。低一级的系统会受高一级系统运行产生的整体磁场的影响,使低一级的所有系统差不多都处在同一平面上。而在同一级的不同的系统中,它们之间的磁场力就会出现同极(两个低级系统之间旋转角度相差180°)相斥、异极(两个低级系统之间旋转角度相同)相吸的情况。

也就是说在低级系统之间的磁场力,会形成相互排斥,或者相互吸引两种情况。例如,在银河系中,银河系就是高一级的系统,恒星与它的行星形成的恒星系统,就是低一级的系统。当两个恒星系统旋转方向相差180°时,两个恒星系统就会相互排斥。如果两个恒星系统旋转方向完全相同时,两个恒星系统相互吸引。如果两个恒星系统旋转方向相差角度为其他角度时,就会有吸引、排斥、改变各自恒星系统旋转方向等,多种复杂的情况同时出现。

但这一系列通过磁场呈现出的复杂情况,最后的结果都是将星系内较小的天体系统,聚集成为一个更大的天体系统。因为这种有聚有散,如果是在一个可观察到的空间下,当十个天体系统聚集成为五个的时候。人们可能就会认为空间发生了膨胀,剩下五个天体系统被膨胀到了一个不能被观察到的地方。

其实这种天体系统吸引和排斥共存的现象,如果放在物质形成的过程中,就相当于是,某一级物理能量向物质聚集的过程,星系与星系之间同样也是一个道理。

例如,在靠近银河中心的位置,就有许多双恒星系统,这种双恒星系统的出现,就是两恒星系统在各自旋转产生的磁场力的作用下相互吸引的结果。到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恒星系统中,恒星数量最多的恒星系统,有达到七颗之多。

所以就根据目前对宇宙的一些观测,发现的红移现象或蓝移现象,而得出的宇宙是否在膨胀的结论。其实从电磁波(光波)的本质上来说,这些观察结果,其实并不能得出宇宙是否是在膨胀的结论。所以说“暗能量”导致宇宙膨胀的说法,从理论源头上来说,其实就存在诸多问题。而天体之间的彼此远离或靠近,其实只是已知能量的未知状态产生作用的结果。

而关于宇宙是否在膨胀的问题,其实完全是可以用后续的“三元平衡系列”的理论来论证。但现在可以说的是,宇宙的确是通过“时空”膨胀而产生的,而非是宇宙大爆炸产生。

虽然宇宙通过“时空”膨胀而产生,但并不意味着宇宙会一直膨胀下去,更不意味着宇宙就会在同一时空内收缩,或者在同一时空内收缩之后再爆炸。

通过三元平衡定律推导出的“宇宙膨胀理论”,宇宙中的“膨胀”仅仅是宇宙早期的一个现象,这种“膨胀”其实是一种“维度意义上的膨胀”,这是一个远远比大爆炸理论更加复杂而系统的理论。

这一部分内容,由于会涉及到很多后续“三元平衡系列”理论,所以这里暂时还不到展开讨论的时候。关于这一部分内容,我们会在“三元宇宙系列”的第三部《宇宙进化论》中,结合“宇宙起源的问题”再做详细的阐释。

电磁波传播特征与哈勃红移的本质:

哈勃红移,是由光的多普勒效应和时空膨胀效应一起产生的。远离我们的恒星发出的光的光谱会向红色的一端移动,这个现象是由哈勃证实。

当你用望远镜观察一个高速远离地球的天体时,它的光谱就要向红色方向移动,就是红移;当观察一个高速靠近地球的天体时,它的光谱就要向蓝色方向移动,就是蓝移。

这是通过多普勒效应,对哈勃红移现象的解释。

在上一章节的内容中,我们说过天体间的红移现象(哈勃红移),其实从电磁波(光波)的本质上来说,并不能得出宇宙是否是在膨胀的结论。为什么说哈勃红移,不能证明天体间正在彼此远离,而得出宇宙正在膨胀的结论呢?

这是因为电磁波的传播特性的原因,也就是电磁波在宇宙中传播的距离增加,就会出现红移的现象,而传播的距离越远红移现象就会越明显。

而这当中的原理又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电磁波(光)的“类波”粒子特性必然产生的一种结果。

电磁波(光)其实是一种电场与磁场呈现周期性转换的“类波”粒子,而光源发出这些粒子的时候,又是不断的连续性发射。这就使得在空间相邻的两个电磁波之间,会由于电磁场转换的原因,彼此之间就会呈现出一定的磁场力吸引。

这是由于空间相邻的两个电磁波的磁场状态非常接近,磁场状态非常接近,就会形成粒子之间的磁场力,这就使得连续空间里的电磁波之间的状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又由于电磁波传播的绝对速度不变,所以这种“连续空间里的电磁波之间的相关性”,就会变成另一种波动特性。

如图3-14所示;

3-14,假设红色表示电磁波呈现磁场时的状态,蓝色表示电磁波呈现电场时的状态。图中每一个细微变化的颜色,都代表一个电磁波,以及电磁波的状态。连续空间里的电磁波之间,会出现电磁波状态的连续相关性,这种连续相关性也会表现出波的某种特征。连续的具有相关性特征的电磁波之间(一串周期连续的电磁波,呈现出来的整体波动性),其实也是一个某种意义上的“三元平衡系统”。

一串周期连续的电磁波,呈现出来的整体波动性,形成的这种“三元平衡系统”中的每一个电磁波,其实也是大系统之下的一个较小的“三元平衡系统”。

所以当一光束(一串周期连续的电磁波)中的电磁波,和另一光束(一串周期连续的电磁波)中的某一个电磁波产生作用,建立起其他的“三元平衡系统”之后(例如,两个电磁波形成新的系统“电子波”),就可能使得这一光束(一串周期连续的电磁波)中的电磁波的缺失。

一串周期连续的电磁波中,如果缺失了一个相应的电磁波之后,这一串周期连续的电磁波就会在传播的过程中,寻找其他适合的电磁波代替。由于电磁波的绝对速度恒定不变的原因,所以这种适合的电磁波,事实上仅仅只是空间位置上的适合,所以这种电磁波所携带的能量大小,会和“一串周期连续的电磁波”不同。

携带的能量较小的“一串周期连续的电磁波”,往往会被携带能量较大的“一串周期连续的电磁波”抢夺。这是因为携带的能量较大的“一串周期连续的电磁波”中的电磁波,转换为磁场之后,可以产生更强的磁场力。

所以当“一串周期连续的电磁波”中缺失的电磁波,被携带能量较小的电磁波“补位”之后,就会在“三元平衡系统的趋同效应”的作用下,使“一串周期连续的电磁波”携带的能量整体大小的改变,这种改变会慢慢的影响这“一串周期连续的电磁波”的整体频率和波长的改变。

这就是光在宇宙中的传播,会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出现红移的最根本的原因。也是哈勃发现距离地球越远,天体红移现象越明显的原因。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理用一句话总结,其实就是“宇宙中不存在绝对独立的系统”。电磁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就是小系统(电磁波)在一个更大系统(电磁波在宇宙中的传播环境)中的传播,必然会受到其他各种形式系统的影响和干扰。

人类向宇宙中不停发出无线电信号,希望以此能得到其他地外文明回应,试图以这样的方法,来和地外文明取得联系。但结果数十年的时间过去,却始终没有收到任何地外文明的回应,所以甚至有人开始怀疑,人类文明是否就是宇宙中唯一的文明?

人们始终没有收到过任何地外文明的回应,这当中的原因,其实也和“光线在宇宙中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出现红移”的原理类似。

也就是说,无线电携带的信息会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出现“信号缺失”的现象。包括这一串(系统概念)电磁波中的某一个电磁波被其他系统“抢夺”,也包括这一串在“三元平衡系统的趋同效应”下,导致的在传播过程中系统整体性的变化。

当一串携带信号的电磁波在宇宙中传播的时候,就会受到来自各种系统(包括其他电磁波,以及其他电磁波形成的各种系统)的干扰,这种干扰会随着电磁波传播时间的增加(传播时间和传播距离成正比)而越来越明显。

如果这一串电磁波信号,在宇宙中传播了1光年的距离,就相当于这些电磁波被其他各种系统连续干扰(影响)了1年的时间。想一想,被其他各种系统连续干扰(影响)了1年的电磁波,到底还能不能保持电磁波发射时的初始状态呢?

可见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的能量缺失,会直接导致“哈勃红移”(非宇宙膨胀导致的红移)现象的出现。而无线电携带的信息,则会导致“信号缺失”现象的出现。

无线电信号,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必然会出现“信号缺失”现象。也就说明,在复杂的宇宙环境中无线电信号,其实并不能无限距离的传播。所以无线电信号并不能用于星际间,动辄就是数光年距离的信息传输。

本章小结:

电磁波是电场和磁场在三元平衡定律作用下,形成的最基础三元平衡系统,由这个最基础的三元平衡系统(电磁波),在三元平衡定律的作用下,会形成更高等级、更复杂的三元平衡系统(粒子),如此往复就会形成更加复杂、等级更高的原子、分子、物质等混沌三元平衡系统。

而构成反物质的最基础三元平衡系统(电磁波),则是电磁场三元平衡对称空间下形成的系统,构成反物质的电场和磁场方向与构成正物质的电场和磁场,是一种镜像对称关系。

形成反物质的基础条件是镜像对称时空的存在,因此我们假设,我们所处的宇宙时空,存在一个反物质镜像对称时空。恒星、黑洞、反物质镜像对称时空、物理能量三大基本属性、三元平衡定律等现象,正好可以通过三元平衡理论,来解释恒星释放能量和黑洞吞噬能量的原因,以及这些天体运行的规律,即宇宙和反物质对称宇宙,本身就是一个无比巨大的三元平衡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黑洞吞噬能量,然后通过巨大的引力将这些能量带到反物质对称宇宙,在反物质对称宇宙中与反物质相互作用,通过恒星释放能量,被释放的能量(电磁波)被对称时空重构,重构之后的电磁波(能量)就是镜像电磁波(反电磁波),最后再在反物质对称宇宙中形成反物质,如此生生不息的往复循环。

除了反物质对称宇宙之外,还有平行宇宙的存在,与平行宇宙相邻的就是反物质对称宇宙,反物质对称宇宙之间永远隔着平行宇宙。就象是镜子中的镜子里的镜子世界,二者之间无限循环。

在宇宙中的星系中,远离星系中心的天体运行的速度过快的现象,那是因为在天体的运行中存在着三大作用力,分别是引力作用形成的向心力、圆周运动惯性形成的离心力、相对于绝对静止空间的运动产生的相应磁场力。

而传统的物理学忽视了运动产生的相应磁场力,所以出现了远离星系中心的天体运行的速度高于理论值,于是推出暗物质假说。其实只要在天体运行中,加上运动产生的相对磁场力,暗物质的假说自然就会不攻自破。

除此之外,运动产生的相对磁场力,还对解释“宇宙膨胀”的原因、天体形成过程等,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宇宙中最怪异的东西
像太阳那么大的正反物质相遇,是瞬间湮灭,还是有个过程?
物理学中五个未解之谜
宇宙没有义务让你理解,但我们有权认识宇宙
科学家沸腾了!首次发现反物质围绕黑洞旋转秘密!
《140亿年宇宙演化全史》读书笔记:物质起源、宇宙的其他成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