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字写不活,还得学米!米芾原来是这么“造势”的!

书法艺术不像绘画本身与自然万物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字与字之间基本上是孤立存在的,即使像草书,字与字之间的联系也是有限的。

汉字内部结构也是线条的组合,而线条是对万物的一种抽象概括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字的字形组合相对来说也是松散的。

领取福利

点击上方

免费领取更多福利!



而这种孤立和松散与中国艺术本质上所要表达的生命意识相违背,能否通过一种内在的生命联系使汉字上升为一种艺术形式,这也是书法艺术自产生以来的核心命题之一。

“笔势”就是书家营造生命联系的一种方式。从东汉蔡邕作《九势》、传卫夫人作《笔阵图》到王羲之作《笔势论》,再到智永作“永字八法”,都对“笔势”做了深入的探讨。

概而言之,“势”就是书法中所体现的往来运动的态势,就是造成线条内在的冲突,使本来直来直去、一笔而过的线条,有意一波三折,使线条之间不连而连、连而不连,由此见出线条内部生命往复回环,成为一个融通一体又富有节奏的生命之线。

“笔势”赋予了汉字线条丰富复杂的变化,书法只有有了“势”才能使生命真正展现出来。米芾通过侧锋刷字、书备八面、往垂收缩等笔法造势,形成了独具个性的书法生命形象。

刷字笔法——迅劲

米芾精研前人笔法,选择了侧锋刷字法,使其具有了书法史意义的关键点。

米字的起笔侧锋取势,下笔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这种选择是其在深入传统中建立起来的独创性的个人风格。历代书评对“刷字”的理解大相径庭。


米芾学书“悟竹简以竹聿行漆”,认为笔法妙古,由此悟出“刷字”一词。邓散木在《临池偶得》中这样评价米书:“叶有正背偏侧,竹枝有长短粗细,一丛竹子,从头到叶,绝不相同。所以画家画竹,也运用不同笔法画出它的不同姿态。

米南宫的字就跟画家画竹一样,用正锋、侧锋、藏锋、露锋等不同笔法,使整幅字里呈现正背偏侧、长短粗细、姿态万千,各得其宜。这样就形成了他的独特风格的'刷字’”。


刷字笔法,就其线条质量来说是有所损失的,但在节奏、丰富性和气势上却得到了提升。

往收垂缩——聚敛

宋朝姜夔《续书谱》中记载:“翟伯寿问于米老曰:'书法当何如?’米老曰:'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必至精至熟,然后能之。”

这句话总结了米芾用笔精妙的艺术经验,强调起笔和收笔时连贯上下点画的笔势,每一笔画无往而不复,无垂而不缩。


所谓“得势”就是将起笔的“逆入”看作是上一笔画的继续,将收笔看作是下一笔画的开始,也就是说只有在上下笔画相互贯通的基础上,“逆入回收”才能成为“真言”。


书备八面——张力

米芾特别强调开张之势对于字势的作用,曾有“书备八面”之说,认为唐人笔法只有一笔。“八面”指上下左右和四隅,“书备八面”就是从多个方向入笔,也从字的中心向八面敞开,呼应整体,如人体一样形成生命之势。

汉字空间造型展示了一个富于包孕的片刻,正是书法不能突破的汉字空间造型导致了书法势的形成。


这种势是一种含蓄的形式,体现为一种暗示、隐喻的特点,在作品内部形成一种冲突形式、一种不平衡,使其达到一种将行未行、将动未动的态势,给观者留下一个最大的玩味空间和想象空间。

这正如苏珊·朗格所说的生命形式所具有的一种“生长性”特点,无数书家都在极力营造这种冲突空间,以便更好地展现书法艺术的生命感。米芾观书也以“飞动气势”衡量,认为达到飞动,也就有了“逸韵”。


米芾书法的结字之势与其笔法一样,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构成这个特征的主要手段是左低右高,单字外形以右上尖角为基调,呈峭拔雄秀之势,给人以向上豪迈的精神风貌。

米芾书法的这一结构特点一改过去书法内部空间结构相对稳定的模式,成为其书法作品中的主流。


这也许与宋代“意造”的美学思想,以及其癫狂的人格特点、痛苦的人生阅历有关。米芾终其一生在“出身冗浊”的阴影下,以冠异服、好洁、石痴等各种“癫”狂行为,身于周边的社会环境。

他“不入党与”,却用书法作为干谒权贵、打通仕途的工具,在极为用功与多方取法的磨炼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书法形式,“柴几延毛子,明窗馆墨卿,功名皆一戏,未觉负平生”。


他在“一扫二王恶札,照耀皇宋千古”的自负中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癫”影响了米芾的仕途,却成就了米芾的书法。正因为“癫”,米芾才可以摆脱世俗戒律的束缚,获得内心真正的自由,展现自己天真本性,将自己的生命融入书法创作,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突破了前人。

进入学习更多书画教程!


生趣:书法生命精神的最高境界

写字如立人,一字一篇之成,犹如一个生机勃勃的人的出现。骨肉血气,只是人之外形,人还要通过生命整体产生独特的气质。书法亦然,线条和结构产生独特的势,这只是血肉的形成,而由骨肉血气组成的完整生命所产生的外在风神,才标志着书法的最高理想生命境界的形成。

萧衍评王僧虔书“凛凛皆有一种风流气魄”,袁昂评王羲之书“爽爽有一种风气”,都是以人作比,重在品评是否具有生命的韵味。这种韵味在米芾而言就是“生趣”,只有具备了“真趣”的书法才能“犹如一佳士也”。

作为书法审美观念,“趣”在汉魏六朝被引入书学评论中,通过分析字体笔画来考察书家尚“趣”创作心理,进而论辩书法美学风尚流变。唐张怀瓘发展了“趣”在书法审美中的重要作用,宋人论书多讲“知趣”“识趣”“悟趣”,“趣”逐渐升格为一个书法审美批评范畴。

“真趣”是米芾书法艺术的最高追求,崇尚的是一种天真自然之美,反对过分夸张造作,是其不随流俗、张扬个性、书写自我性情的艺术表现。米芾所追求的书法美是以文字为基础,通过富有生命力的书写表现出“真趣”的神韵气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笔势”生命联系的一种方式 .“笔势”赋...
《蜀素帖》临习指导 - 崔靖(屈白斋主)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米芾的草书和他的书法观 1
笔锋藏露和笔势收放(郑晓华)
笔性与笔法听课笔记(二)
米芾用笔三大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