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教育中如何正确惩戒孩子
首先看以下一个案例
案例一:
放学之后,小明坚持要吃路边摊。妈妈以吃了会生病为理由,拒绝买。但小明却坚持要,哭闹打滚地要吃。众目睽睽之下,小明妈妈从开始的哄、到后来训斥,软硬兼施,小明依然要吃,妈妈觉得颜面尽失,为了让孩子尽快地离开,她便恶狠狠地对孩子说:“你买吧,我要回家了,我再也不要你了!”说着就走。这时,孩子发现妈妈没吓唬她,是真走了,便爬起来追妈妈,一边追,一边痛哭,“妈妈等等我,我要妈妈”。跑了好一段路,妈妈才停下来,训斥孩子:“你还吃不吃,再敢说吃就真不要你了!”妈妈的惩罚似乎起到了效果,孩子之后再也没敢说要吃。直到孩子成年以后也很少再对妈妈说要什么。
案例二:
小龙上九年级,经常说脏话、打架,老师发现他在厕所吸烟,新班主任在教育疏导的同时,和家长取得了联系,在与家长沟通后的她发现,小龙的胳膊上有伤痕。老师私下寻问原因,学生的回答让老师瞠目结舌。孩子说,父母很生气便打他了。老师与家长取得联系后,孩子妈妈说:“老师不用心疼他,他从小就这么挨打,打到十几岁还是这么没出息!”他还坚持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
案例三:
明明在家里盛饭时不小心把饭洒了,妈妈气急败坏地走过来,说:“你从小就这样毛躁,这么笨,什么也干不好,那次让你倒水你把杯子摔了,学习也这样,马马虎虎,就没见你考好过!我看你这辈子就这样了!一边呆着去!”明明怯生生地看着妈妈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有时候,讽刺与挖苦比打骂更具杀伤力。
一、惩戒不当的危害
孩子出现思想及行为的偏差时,家长不娇惯、不姑息是对的,但不当的惩戒方式会引起不良后果也是值得家长重视的。
案例一中妈妈对孩子说的“不要你了”是很多家长惩戒孩子时的口头语,家长只是认为又不是真的不要孩子了,只是吓吓孩子。可孩子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呢?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在很小的时候会依恋父母及养育者,这种依恋会让幼儿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是幼儿探索外部世界的支持。一旦安全感被破坏,孩子会出现敏感、多疑、退缩、自卑以及情绪的不稳定,这种类型的惩戒是得不偿失的。
案例二中的惩罚是过于严苛的,体罚孩子尤其是暴力体罚是任何时候都不可取的。正因为小龙从小开始就受到家长的体罚,他才会用暴力来解决他遇到的问题,经常性地和别人发生语言和肢体冲突。家长体罚孩子很多时候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气愤,而不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为孩子做出了用暴力方式发泄情绪的榜样,孩子的脾气也会越来越暴躁,长大后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行为偏差。
案例三中看似是言语上的教导,实则属于语言暴力。在整个过程中,家长并没有告诉孩子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好,没有就事论事,而是“翻箱倒柜”地数落,并且把孩子的未来都贴上了“干什么都干不好”“一辈子就这样”的“标签”,孩子心理会受到严重的伤害。
二、惩戒孩子的目的
惩戒不是以发泄家长情绪为基础的,而是要以尊重孩子,不伤害孩子为前提,立足于解决问题、改善及纠正不良行为的。当孩子出现行为的偏差后,家长带有或多或少的情绪,相对弱小的孩子很容易成为家长的“泄愤工具”。带着情绪的家长处理问题的时候很容易陷入只是发泄情绪,而忘记了解决问题的境地。所以家长应该首先发现自己的情绪问题,不带着情绪的惩戒才会是理智的,要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任何惩戒都是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否则就失去了意义。
三、惩戒孩子应该坚持的原则
当父母惩戒孩子的某一个不良行为时,要让孩子明白,他并不是一无是处,只是某个行为需要改正。爱心是惩戒的底线。
(一)惩戒之前有规则
惩戒不是为了泄愤,不是一时兴起。平时父母应该和孩子讲清楚要求,把自己的希望、要求和一起商定的规则让孩子明了,达成共识。这样违反约定时的惩戒才是有效的。
(二)惩戒要说明原因
在惩戒之前父母应该冷静地、耐心地向孩子讲明他的不良行为的负面影响是什么,他错在哪里。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否则小一点的孩子会不清楚为什么受到惩罚,也不会去纠正自己的行为;大点的孩子不明白为什么受到惩罚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三)惩戒不要“翻旧账”
很多父母把惩戒演化为无休止的“翻箱倒柜”。每次都要把孩子之前犯得一些错误拿出来一并来回说,孩子听着有时候会忘记这次的错误究竟是什么,而且会反感父母揪住不放的说话习惯。
(四)惩戒对事不对人
在惩戒之前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家长只是对孩子这次的行为很生气,但对一直都是爱他的。这样孩子才会接受中肯的建议。
四、惩戒孩子的正确方式
(一)承担后果
让孩子承担错误的行为后果是一种最直接的惩戒。在体验中成长,在承担错误的行为后果的同时,孩子就会汲取教训,在下次做出不良行为之前,孩子会自然想到会有怎样的后果。而这种惩戒方式,在较小的错误的行为形成后是最容易被父母忽略的。
(二)取消“特权”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之前约定好的“特权行为”取消,以示惩戒。例如孩子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完成约定好的任务,那么家长就可以取消约玩电脑的特权。但这种惩戒是和孩子有言在先的。
(三)冷处理
在孩子犯错误时,不予以特别的关注和领会,给予孩子“冷处理”的惩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孩子的方法全在里面了!看看这精心挑选的32个案例
批评是把刀,关键要用好
好的家庭教育,是无条件接纳孩子
每天给孩子十个“一分钟”
心理专家告诉你,发脾气的小孩,到底在“说”什么?
让我走近你——家访农村留守学生后的心理疏导案例分析(德育论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