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芯片短缺局势依然严峻,供应链上下该如何破局?


数据智能产业创新服务媒体

——聚焦数智 · 改变商业



始于去年年底的芯片短缺并未得到缓解,局势依然紧张。近日,据外媒报道,初始于汽车领域的全球性芯片短缺已蔓延到了消费电子等诸多领域,汽车领域的影响尤为明显。

西班牙《经济学家报》曾报道称,在汽车制造厂商首次遇到芯片短缺问题时,解决方案是暂停生产线运转,寄希望于短缺问题从今年6月开始得到缓解。然而,到了8月,形势非但没有好转,影响面反而继续扩大:

先是交付周期整体延长。据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球芯片的交付周期,也就是下单到最终交付的时间,达到了20.2周,较6月份延长了8天。20.2周,是这一机构自2017年开始追踪芯片交付周期以来的最长时间。

此外,汽车、工业设备和家用电子产品所需的逻辑芯片,供应紧张情况在7月份有加剧,交付周期达到了26.5周,远长于通常的6-9周。

其次是对汽车产销的严重影响。AlixPartners 曾预测,全球汽车行业可能因芯片短缺问题损失 610 亿的销售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8月11日公布了7月中国汽车产销数据,数据显示,受芯片紧缺、原材料上涨等影响,7月份国内汽车市场产销同比和环比均呈现下滑。

“芯片短缺对汽车供应影响很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指出,中国汽车产销近期下降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汽车芯片的供应不足,目前生产端的汽车库存是比较低的。

具体到公司层面,芯片短缺潮下,很多工厂纷纷暂停生产:

8月11日,日产汽车宣布,由于芯片短缺,其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的一座大型工厂从下周一(8月16日)开始将停产两周。8月12日,沃尔沃汽车公司宣布,由于半导体芯片短缺,其位于瑞典哥德堡的工厂将暂停生产;此前,该公司位于比利时的工厂曾在6月份停产一周。

为什么芯片短缺潮迟迟不退?艰难时刻,公司该如何应对及自救?

为什么芯片短缺潮迟迟不退


为什么会出现汽车芯片短缺且很难缓解的现象?

首先,疫情是芯片短缺的罪魁祸首。疫情爆发初期,很多汽车制造商错误预判了疫情局势,大幅削减芯片订单量,而等到后期疫情相对得以控制,消费市场重新焕发活力时,汽车制造商再想增加订单却为时已晚——此时芯片制造商已纷纷转战电子消费产品赛道。

这是因为疫情作用下,居家办公人数增多,市场对手机和电脑所使用芯片的需求增加,半导体芯片公司于是调整了生产布局,重点生产消费电子产品,可以看到,疫情以来,电子产品出货量较往年显著增长。

根据IDC和Digitimes的数据,2020年全球5G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全球出货量的19%,同比大幅提升,全球PC出货量达3.03亿台,同比增长13.47%,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达2.01亿台,同比增长26.89%,增速均较往年大幅提升,这也让芯片生产商“乐不思蜀”。

因此当汽车制造商复产复工后,半导体芯片已经无法大规模供应,这才有了如今的大困局:不止汽车芯片短缺,消费电子等赛道也由于汽车行业的“回马枪”而卷入短缺潮。

同时,海外疫情局势依然严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介绍,从2021年7月的最新情况看,海外疫情的发展使得汽车芯片供应链受到进一步影响,尤其马来西亚等国疫情发展迅速,当地芯片厂家出现停工等新情况。

另一方面,半导体芯片制造技术方面的人才缺失严重。正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表示:“中国无法制造高端芯片,问题不在硬件层面,而是缺少高端人才。什么专业火,中国学生就上什么专业,大学就建什么专业。近几年最多的是计算机、软件开发,还有就是经济、金融专业,反倒是工科的学生越来越少。”

那么,芯片短缺潮究竟何时能得到缓解,整个链条应该如何破局?

增产、竞价、自主研发:产业链上下谋求破局之道


先,为了增加产能,满足市场需求,多家芯片生产公司已在今年表示增加生产线。

英特尔宣布将投资200亿美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建两个芯片制造厂;台积电表示将在未来3年投资1000亿美元以增加产能;三星电子宣布,将在2030年前增加对System LSI和Foundry业务领域的投资,投资总额扩大至1516亿美元,以加快先进半导体工艺技术的研究和新生产设施的建设。

然而,远水救不了近渴,短期内,芯片短缺依然无法缓解。在供不应求局面下,芯片及代工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如此前,台积电曾宣布从今年8月份开始,将16nm工艺制程芯片的造价在原基础上提高10%至15%。对于对芯片需求强烈的企业,如新能源车企,则需要忍痛花大手笔买芯片。

新能源汽车7月成绩不错。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7月产销继续刷新纪录,产销环比和同比继续保持增长,分别达到28.4万辆和27.1万辆,均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14.3%和5.8%,同比增长170%和160%。

为什么“缺芯少魂”、传统汽车企业产销不乐观的局势下,新能源汽车可以逆势上扬?有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认为,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在市场上的芯片短缺持续时,竞价机制会发挥作用,市场需求旺盛的新能源车企愿以更高的成本获得芯片资源。

当然,芯片价格不会一味抬高。8月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宣布,针对汽车芯片市场哄抬炒作、价格高企等突出问题,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价格监测和举报线索,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立案调查。

此外,自主研发也是一条破局之道。可以看到,科技巨头正在纷纷抛弃他们的芯片老朋友,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

去年,苹果电脑已经开始使用自研的M1电脑芯片,并扬言要在2022年实现对英特尔的全面取代。近日,谷歌也宣布,将制造一款名为Tensor的自研芯片,用于今年秋季将发布的新款Pixel 6和Pixel 6 Pro上——这意味着其在抛弃高通的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没有胜利可言,挺住意味一切。芯片短缺的凛冬短期不会过去,保存实力、积极变通才是破局之道。

文:威化化 / 数据猿

❷ 创新服务企业榜 
❸ 创新服务产品榜
❹ 最具投资价值榜 
❺ 创新技术突破榜
☆条漫:《看过大佬们发的朋友圈之后,我相信:明天会更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大轮胎市场全面下滑!
芯片荒导致汽车涨价,啥时候买车最合适?
长城汽车5月份销量同比增6.2% 增速放缓因缺芯影响
半导体芯片短缺 经济型车辆涨价或停售
“芯片荒”对全球汽车产业影响多大?
[首藏作品](6361)“缺芯潮”消退或需3年,企业跨界“造芯”是件好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