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植物圖文大觀】植物誌第1輯:一年蓬等十個品種(64P)
【植物圖文大觀】
植物誌第1輯:一年蓬等十個品種(64P)
圖文資料/網絡   編輯/雨中笠翁
植物名稱目錄
1.一年蓬
※※※※※※※※※※※※※※※
2.一串紅
※※※※※※※※※※※※※※※
3.一枝香
※※※※※※※※※※※※※※※
4.一枝黃花
※※※※※※※※※※※※※※※
5.台灣一葉蘭
※※※※※※※※※※※※※※※
6.七葉一枝花
※※※※※※※※※※※※※※※
7.七叶胆
※※※※※※※※※※※※※※※
8.七层塔
※※※※※※※※※※※※※※※
9.九芎
※※※※※※※※※※※※※※※
10.九重葛
※※※※※※※※※※※※※※※
植物資料美圖
1.一年蓬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一年蓬
英文名稱:Annual Fleabane
學名:
Erigeron annuus (Linn.) Persoon
科名:菊科(Compositae)飛蓬屬(Erigeron)
別名:女菀、野蒿、牙腫消、牙根消、千張草、地白菜、白馬蘭、千層塔、治瘧草、姖紫菀、白頂飛蓬
原產地:美洲地區,中國大陸東南部及中北部馴化自生。
分佈:台灣近年始馴化自生於北部山野或海邊之草叢中或路旁。
用途:1. 觀賞用:開花時極為耀眼,讓野地充滿了生機。2.藥用:性味:全草:性平,味淡。效用:全草:有清熱,解毒,抗瘧,止血,消食,助消化,止瀉之效。治傳染性肝炎,淋巴腺炎,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腹瀉,瘧疾,間歇熱,牙齦炎,尿血。
莖:草本,莖直立,高 30~100 公分,上部分枝,全株被彎曲硬毛。
葉:
葉互生,基生葉矩圓形或寬卵形,長 5~10 公分,寬 2~5 公分,基部漸狹成翼柄,先端尖,邊緣切刻狀或不整狀緣;莖中上部葉漸小,具短柄或無柄,葉片矩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 1~8 公分,寬 0.5~2 公分,不規則疏齒裂,最上部葉條形,近全緣,具睫毛。
花:
頭狀花序頂生,排列呈繖房狀或圓錐狀;總苞半球形,總苞片 3 層,革質,密生長毛;外圍 2 層為舌瓣花,白色或淡粉紅色至淡藍色,瓣片線條形;中央為管狀花,多數密集,黃色,先端 5 裂;雄蕊 5 枚;雌蕊 1 枚,柱頭 2 淺裂。
果實:瘦果扁平形,邊緣有稜。花果期 5~11 月。
特性:
一年或越年生草本,莖直立,高 30~100 公分,上部分枝,全株被彎曲硬毛。葉互生,基生葉矩圓形或寬卵形,長 5~10 公分,寬 2~5 公分,基部漸狹成翼柄,先端尖,邊緣切刻狀或不整狀緣;莖中上部葉漸小,具短柄或無柄,葉片矩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 1~8 公分,寬 0.5~2 公分,不規則疏齒裂,最上部葉條形,近全緣,具睫毛。頭狀花序頂生,排列呈繖房狀或圓錐狀;總苞半球形,總苞片 3 層,革質,密生長毛;外圍 2 層為舌瓣花,白色或淡粉紅色至淡藍色,瓣片線條形;中央為管狀花,多數密集,黃色,先端 5 裂;雄蕊 5 枚;雌蕊 1 枚,柱頭 2 淺裂。瘦果扁平形,邊緣有稜。花果期 5~11 月。一年蓬根中分泌出聚乙炔化合物母菊酯和脫氫母菊酯等,可抑制水稻等穀物之胚軸和根的生長,是一種很具危害的外來物種。
植物圖片
※※※※※※※※※※※※※※※
 
        
    
    
        
2.一串紅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一串紅                          一串紅-新社花海          大圖  更多一串紅
英文名稱:Scarlet  Sage,Redstring
學名:
Salvia splendens Ker-Grawl.
Salvia splendens Ker. Grawl.
Salvia splendens Ker. -Grawl.
科名:唇形科(Labiatae )鼠尾草屬(Salvia)
別名:牆下紅、炮仔花、西洋紅、象牙海棠、象牙紅、爆竹紅、鮮紅鼠尾草、一串紫(紫花)、緋衣草
原產地:巴西
分佈:普遍被種為花壇、盆栽觀賞植物,是常見的植物。
用途:1.觀賞用:良好的庭園花壇、盆栽觀賞植物。2.藥用:性味:全草:甘、平。效用:全草:清熱,涼血,消腫。外用治癰瘡腫毒,跌打,脫臼腫痛。
莖:高 20~80 公分,莖四稜形,光滑,分枝多呈叢生狀。
葉:
葉對生,卵圓形或卵圓形,先端尖,銳頭,葉緣有鋸齒,基部圓形,兩面無毛,長 4~8 公分,寬 2.5~6 公分。
花:
輪繖花序,花穗自莖頂抽出,具 2~6 花,密集成頂生假總狀花序,苞片卵圓形;花萼鐘形,長 1~2.2 公分,緋紅色,上唇全緣,下唇 2 裂,齒卵形,頂端急尖;花冠紅色,冠筒伸出萼外,長約 3.5~5 公分,外面有紅色柔毛,筒內無毛環;雄蕊和花柱伸出花冠外。
果實:瘦果,卵形,有 3 稜,平滑,其種子外表有一層膠質。
特性:
原產巴西,現有許多園藝栽培種。一、二年生草本,高 20~80 公分,莖四稜形,光滑,分枝多呈叢生狀。葉對生,卵圓形或卵圓形,先端尖,銳頭,葉緣有鋸齒,基部圓形,兩面無毛,長 4~8 公分,寬 2.5~6 公分;花色有紅、粉紅、紫、黃等,具長筒狀花冠及鐘形花萼,幾乎全年開花。輪繖花序,花穗自莖頂抽出,具 2~6 花,密集成頂生假總狀花序,苞片卵圓形;花萼鐘形,長 1~2.2 公分,緋紅色,上唇全緣,下唇 2 裂,齒卵形,頂端急尖;花冠紅色,冠筒伸出萼外,長約 3.5~5 公分,外面有紅色柔毛,筒內無毛環;雄蕊和花柱伸出花冠外。瘦果,卵形,有 3 稜,平滑,其種子外表有一層膠質。
更多資料:
http://plant.tesri.gov.tw/plant/  搜尋 一串紅
http://140.127.10.49/plant/dicot/dicot-sym/hypo/lab/lab1.htm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一串紅 92年10月400頁
植物圖片
※※※※※※※※※※※※※※※
诗一
“片片丹色盏盏灯,蜂萦蝶绕露华侬。
风霜不解怜香意,一夜尽消芳菲踪。”
诗二
有花无果串串红,近日盛开色正浓。
都曰四月芳菲尽,节令是否已变通。
3.一枝香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一枝香             更多一枝香           一枝香0           大圖      台灣俚語
英文名稱:Little Ironweed
學名:
Vernonia cinerea (L.)Less.
Conyza cinerea L.
Vernonia cinerea (L.) Less. var. cinerea
科名:
菊科 (compositae)斑鳩菊屬(Vernonia)
別名:
傷寒草、大號一枝香(台灣)、生肌香、假鹹蝦、夜仔草、夜香牛、夜牽牛、香山虎、紫野菊、四時春、生枝香、星拭草、寄色草、返魂香、消山虎、枝香草、紅花一枝香、四眼草、天紅草、拐棍參。
原產地:熱帶亞洲
分佈:廣泛生於臺灣全島及澎湖、蘭嶼、綠島,平野至山野路旁、空曠地。
用途:藥用 : 可治外感發熱、支氣管炎、肺癰咳嗽、喉痛喉炎、眼疾、風火牙痛、瘧疾、痢疾血痢、腹脹、毒蛇咬傷。性味 : 全草 :淡、苦、微甘、涼。效用:全草 :疏風散熱,拔毒消腫,安神鎮靜,消基化滯。治感冒發熱,痢疾,疳積,跌打損傷,蛇傷,乳癰,瘡癤腫毒。
莖:草本,莖高 20~80 公分,莖細長,上半部分枝,全株具灰白色短毛。
葉:
葉互生,有柄,倒披針形或倒卵形,基部狹楔尖,先端鈍或短尖,長 2~6 公分,寬 1.5~3 公分,有淺鋸齒緣,兩面被毛,漸上之枝葉越小。
花:
頭狀花序排列成疏繖房花序,總苞片 4 列,銳尖頭,向外漸短,皆為管狀花,約 20 朵,兩性,淡紫紅色;花細管狀,先端 5 裂,長約總苞的 2 倍。花期全年。
果實:瘦果圓柱形,褐色,長約 0.2 公分,具綜線,被毛,冠毛白色,多數。
特性:
一枝香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粗被白毛,莖高 20~80 公分,花期全年,頭狀花紫色小型,頭狀花序 15~20(或更多)個,一枝香在藥用上的價錢相當高,它能解熱、消炎,又能治眼病及喉痛;更能止咳、治痢疾及毒蛇咬傷等。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晒乾皆宜。莊兆祥?增訂嶺南采藥錄曰:「傷寒草,又名消山虎。草本,莖圓,莖互生,花開則有白色絨毛飛散。」
其他:
http://plant.tesri.gov.tw/plant/ 搜尋 一枝香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1) p229一枝香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傷寒草 92年10月468頁
植物圖片
※※※※※※※※※※※※※※※
4.一枝黃花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一枝黃花                                          更多一枝黃花
英文名稱:Goldenrod
學名:Solidago virgaurea L. var. leiocarpa (Benth.) A. Gray
Amphirhapis leiocarpa Benth. in Hook.
Solidago decurrens Lour.
Solidago virgaurea L. subsp. leiocarpa (Benth.) Hulten
科別:菊科(Compositae)一枝黃花屬(Solidago)
別名:黃花一枝香、千根癀、柳枝癀、大葉七星劍、老虎尿、山白菜、金邊菊、黃花草、百條根、土澤蘭、黃花仔、金鎖匙
原產地:分布於中國大陸、日、韓及臺灣。
分布:常見於全臺 1800~3500 公尺之間陽光充足的崩塌地、開闊地、岩屑地,少數分布於玉山箭竹草原地區。
用途:1.藥用:全草:辛、苦、微寒,有小毒。效用:全草:清熱解表,消腫解毒。治感冒頭痛,黃疸,跌打,上呼道感,扁桃腺炎,咽喉腫痛,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咳血,急、慢性腎炎;鮮品搗爛敷患處,外用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毒蛇咬傷,乳腺炎,瘡瘍腫毒,手、足癬。孕婦忌服。
莖:莖直立,分枝少,基部帶紫紅色,高 15~80 公分。
葉:基生葉呈叢生狀,具柄,漸向上則葉越小,幾無柄;莖生葉,互生,卵圓形、長圓形或披針形,長 4~10 公分,寬 1.5~4 公分,先端尖、漸尖或鈍,邊緣有銳鋸齒,上部葉鋸齒漸疏至全近緣,初時兩面有毛,後漸無毛或僅脈被毛;基部葉有柄,上部葉柄漸短或無柄。
花:花莖直立單出,上有分枝,光滑;頭狀花序直徑 0.5~0.8 公分,聚成總狀或圓錐狀,總苞闊鐘形;苞片 3 列,披針形;花黃色,舌狀花約 8 朵,雌性,排列於頭狀花外輪,管狀花位於中央,多數,兩性,呈繖房花序;花藥先端有帽狀附屬物。花期 9~10 月。
果實:瘦果圓柱形,近無毛,冠毛白色,成熟時黑褐色,長 0.4~0.45 公分。果期 10~11 月。
特徵: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分枝少,基部帶紫紅色,高 15~80 公分。基生葉呈叢生狀,具柄,漸向上則葉越小,幾無柄;莖生葉,互生,卵圓形、長圓形或披針形,長 4~10 公分,寬 1.5~4 公分,先端尖、漸尖或鈍,邊緣有銳鋸齒,上部葉鋸齒漸疏至全近緣,初時兩面有毛,後漸無毛或僅脈被毛;基部葉有柄,上部葉柄漸短或無柄。花莖直立單出,上有分枝,光滑;頭狀花序直徑 0.5~0.8 公分,聚成總狀或圓錐狀,總苞闊鐘形;苞片 3 列,披針形;花黃色,舌狀花約 8 朵,雌性,排列於頭狀花外輪,管狀花位於中央,多數,兩性,呈繖房花序;花藥先端有帽狀附屬物。瘦果圓柱形,近無毛,冠毛白色,長 0.4~0.45 公分。花期 9~10 月,果期 10~11 月,落葉期 11~12 月。一枝黃花最大的特徵除了在其本身「一枝」花莖、串串「黃花」的形態外,在排他性極強的玉山箭竹草原裏,一枝黃花算是相當普遍的物種,如果您看到有一枝耀眼的黃花挺立於箭竹草原之中,十之八九就是它了!
更多資料:http://plant.tesri.gov.tw/plant/  搜尋 一枝黃花
Flora of Taiwan Vol.4-P 938 一枝黃花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下冊2519一枝黃花 p1260 國立編譯館主編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2)-P 251 一枝黃花
邱年永等著 高山藥用植物-P 155 一枝黃花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一枝黃花 92年10月465頁
植物圖片
※※※※※※※※※※※※※※※
5.台灣一葉蘭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台灣一葉蘭               更多台灣一葉蘭        台灣一葉蘭980320
英文名稱:Taiwan Pleione
學名:
Pleione formosana Hayata
Pleione bulbocodioides (Franch.) Rolfe
Coelogyne bulbocodioides Franch.
Pleione bulbocodioides (Franch.) Rolfe var. nivea (Fukuy.) S. S. Ying
Pleione formosana Hayata f. nivea Fukuy.
Pleione formosana Hayata forma nivea Fukuyama
Pleione formosana Hayata var. nivea (Fukuy.) Masam.
Pleione pricei Rolfe
科名:蘭科(Orchidaceae)一葉蘭屬(Pleione)
別名:一葉蘭、獨蒜蘭、冰球子、台灣慈姑蘭、山慈姑、珠露草、窗台蘭、臺灣一葉蘭
原產地:一葉蘭為亞洲的特有植物,生長海拔高度介於 600~4200公 尺之間,分佈範圍西從尼泊爾中部起,向東延伸至台灣,北由中國中部起,向南延伸至緬甸西南、泰國北部及寮國,遍及夏季季風地帶,而雲南是分佈的中心。
分佈:台灣一葉蘭為山原生蘭之一,原產於海拔 1,500~2,500 公尺森林蒼鬱山區的潮濕岩壁或樹幹上。北自桃園插天山,南達屏東大武山,均有他們的蹤跡。原生地一葉蘭著生於陡直岩壁或稀疏光可透入之林地,球莖埋於水苔或腐葉內,或著生於倒伏樹幹上,三~四月開花,每朵花壽命 1~2 星期,花期約一個月。台灣阿里山、溪頭與梅峰等地,皆闢有保護區可供欣賞。
用途:1.觀賞用:屬於中海拔地區的原生蘭,其唇瓣捲成喇叭狀包住上方的蕊柱,並且露出內側的黃斑,極具特色,觀賞性高。2.藥用:球莖清熱,解毒,消腫。外敷廱腫,蛇傷。性味:全草:苦、微辛、涼。效用:全草:消腫散結,化痰,清熱解毒。治癰疽癤腫,咽喉腫痛,喉痹,瘰癧。
莖:假球莖角錐狀,基部圓球形,光澤,紫色、紫褐色或深綠色。
葉:
葉片長披針形或較闊,長 15~25 公分,寬 3~5 公分,葉於花後出現,具縱摺紋,冬季脫落。
花:
花多單生,頂生,1~2 朵花,大而豔麗,粉紅色、淡紫至深紫色,唇瓣上有黃褐或紫紅斑,前端邊緣碎裂為鬚狀,鮮麗,稀近全白;花瓣與萼片相似;唇瓣基部包住蕊柱;蕊柱長;花粉塊 4,蠟質,具柄。花期為 3~5月。
果實:蒴果紡錘形,長約 4 公分,黑褐色;種子細小,量多。
特性:
台灣一葉蘭為臺灣高山原生蘭之一,宿根落葉性多年生草本,通常只長出一較大葉片及一較小葉片或只長一大葉片,植物體由一個假球莖和一枚葉片組成,故名一葉蘭。假球莖角錐狀,基部圓球形,光澤,紫色、紫褐色或深綠色。葉片長披針形或較闊,長 15~25 公分,寬 3~5 公分,葉於花後出現,具縱摺紋,冬季脫落。花多單生,頂生,1~2 朵花,大而豔麗,粉紅色、淡紫至深紫色,唇瓣上有黃褐或紫紅斑,前端邊緣碎裂為鬚狀,鮮麗,稀近全白;花瓣與萼片相似;唇瓣基部包住蕊柱;蕊柱長;花粉塊 4,蠟質,具柄。花期為 3~5月。蒴果紡錘形,長約 4 公分,黑褐色。本種植物常成群附生在布滿苔蘚的潮濕樹幹或岩壁上,一旦花季來臨,十分醒目。 繁殖能力強,除可依靠球莖進行無性繁殖外,亦可透過開花結果的方式,以種子進行傳播。
更多資料:http://plant.tesri.gov.tw/plant/    搜尋   臺灣一葉蘭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下冊 3175台灣一葉蘭 p1566 國立編譯館主編
邱年永 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3)-247臺灣一葉蘭 p2784 台北南天書局出版
http://blog.sina.com.tw/sow_village/article.php?pbgid=30621&entryid=176602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台灣一葉蘭 92年10月153頁
植物圖片
※※※※※※※※※※※※※※※
6.七葉一枝花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七葉一枝花    6 葉    7 葉   8 葉    9 葉    更多七葉一枝花  果實種子
英文名稱:One flower with sevenleaves,Leafy Paris,Chinese Paris Rhizome
學   名:Paris polyphylla Smith
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polyphylla
科   名:百合科(Liliaceae) 或 延齡草科(Trilliaceae )七葉一枝花屬 (Paris)
別   名:蚤休、重樓、重台、重樓金線、燈台七、鐵燈台、草河車、白河車、枝花頭、海螺七、螺絲七、三層草、七葉蓮。
原產地:中國廣東、廣西、江西、福建、陜西、四川
分布:生於山坡林下蔭處或溝谷邊的草叢陰濕處。
用   途:1. 藥用:性寒,味苦。有小毒。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治流行性乙型腦炎,胃痛,闌尾炎,淋巴結結核,扁桃體炎,腮腺炎,乳腺炎,毒蛇、毒蟲咬傷,瘡瘍腫毒。2. 觀賞用:植株和花形極為特殊,是頂級觀賞植物。
莖:高 30~100 公分,莖直立,光滑無毛;根莖肥厚結節,黃褐色,側生多數鬚根;莖單一,直立,青紫色或紫紅色,基部膜質鞘葉包莖。
葉:葉 5~10 片輪生於莖頂,幾無柄,葉片長圓狀披針形、倒卵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 10~25 公分,寬 2.5~6 公分,基部楔形,尖短,全緣。
花:花梗從莖頂抽出,外被片葉狀,綠色,通常比葉長,頂生一花,萼片 4~7,葉狀,綠色,長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 3~7 公分,寬 1~1.5 公分,漸尖頭;內被片與外被片同數,細線形,黃色或黃綠色,寬 0.l~0.15 公分,長為萼片的 l/3 至近等長;雄蕊 8~12 ,線形,金黃色,花絲扁平,花藥長 1.2~2 公分;子房上位,4~6 稜形,花柱短,先端 4~7 裂,向外捲,胚珠多數。花期 3~7 月。
果:蒴果球形,直徑 2~2.4 公分,3~6 瓣裂,熟黃褐色,內含卵形紅色種子。果期 8~l0 月。
特徵:多年生宿根性草本,高 30~100 公分。莖直立。葉 5-10 片輪生於莖頂,葉片長圓狀披針形、倒卵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 7~l7 公分,寬 2.5~5 公分。花梗從莖頂抽出,通常比葉長,頂生一花,萼片 4~6,葉狀,綠色,長 3~7 公分;花被片細線形,黃色或黃綠色,寬 0.l-0.15 公分,長為萼片的 l/3 至近等長;雄蕊 8~12 ,花藥長 1.2~2 公分。蒴果球形。花期 3~7 月,果期 8~l0 月。(關刀山)
更多資料:
http://plant.tesri.gov.tw/plant/ 搜尋 七葉一枝花
邱年永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1) 245蚤休 p250 南天出版社 880102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下冊 2897七葉一枝花 p1449 國立編譯館主編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七葉一枝花92年10月128頁
植物圖片
※※※※※※※※※※※※※※※
7.七叶胆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七葉膽                                                七葉膽-花
英文名稱:Fiveleaf Gynostemma
學名: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 Makino
Gynostemma simplicifolium Blume
Vitis pentaphylla Thunb.
科名:瓜科 ( Cucurbitaceae)絞股藍屬(Gynostemma)
別名:絞股藍、龍鬚藤、小苦草、公羅鍋底、遍地生根、五月五、五葉參、金絲五爪龍等,在日本稱之為甘蔓茶。
原產地:大陸陜西南部及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以雲南種類最多。日本的九州、北海道,韓國,越南,印尼等地區及台灣。
分佈:台灣全島在 600~2000 公尺的山谷陰濕處均能生長。
用途:1.食用:明朝《農政全書》記載七葉膽為救飢食物,《全國中草藥匯編》記載七葉膽是一種極佳之「食藥同源」的天然保健食品。2.藥用:七葉膽性寒、味苦甘、無毒。《全國中草藥匯編》聲稱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抑制腫瘤細胞繁殖、抗胃潰瘍、消除疲勞和鎮靜等作用。性味:全草:苦、微甘、涼。效用:莖葉:清熱解毒,止咳袪痰,補虛。治體虛乏力,虛勞失精,白血球減少症,高血脂症,病毒性肝炎,慢性胃腸炎,慢性氣管炎,咳嗽,傳染性肝炎小便淋痛,吐瀉,癌腫。
莖:莖細長扭曲少分枝,長 1~2 公尺,直徑 0.2~0.7 公分,被毛或無毛,表面輝煌色或灰綠色,見縱溝紋,節上生有不定根,捲鬚生於葉腋,分叉或不分叉,翠綠色,纖細,質稍靭。
葉:
掌狀複葉,成鳥足狀,葉膜質,易破碎,小葉 5~7 片,倒卵形至披針形,長 4~10 公分,寬 1.5~3 公分;基部楔形端尖,疏鋸齒緣;中間小葉長橢圓形;柄長 2~4 公分。
花:
雌雄異株,圓錐花序,花冠黃綠色,五裂,具有小苞片;花萼短,5 裂;雄蕊 5,花絲極短,聚合成筒,每一雄蕊 2 花藥,藥室直立;子房球形,花柱三枚。
果實:漿果球形,綠黑色,徑 0.5~0.9 公分,中線以上具橫條淺白紋;內有種子 2~3 粒。
特性:
瓜科多年生蔓草植物,莖細長扭曲少分枝,長 1~2 公尺,直徑 0.2~0.7 公分,被毛或無毛,表面輝煌色或灰綠色,見縱溝紋,節上生有不定根,捲鬚生於葉腋,分叉或不分叉,翠綠色,纖細,質稍靭。掌狀複葉,成鳥足狀,葉膜質,易破碎,小葉 5~7 片,倒卵形至披針形,中間小葉長橢圓形。雌雄異株,圓錐花序,花冠黃綠色,五裂,具有小苞片;雄蕊 5,花絲極短,聚合成筒,每一雄蕊 2 花藥,藥室直立。漿果球形,綠黑色,徑 0.5~0.9 公分,中線以上具橫條淺白紋;內有種子 2~3 粒。
更多資料:http://plant.tesri.gov.tw/plant/    搜尋   七葉膽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 1244絞股藍 p622 國立編譯館主編
邱年永 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2)-205絞股藍 p233 台北南天書局出版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絞股藍 92年10月437頁
植物圖片
※※※※※※※※※※※※※※※
8.七层塔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七層塔
英文名稱:Sweetscented Basil
學   名:Ocimum gratissimum Linn.
科   名:唇形花科(Labiatae )零陵香屬(Ocimum)
別   名:印度零陵香、東印度羅勒、印度羅勒、丁香羅勒、毛葉丁香羅勒、美羅勒、樹羅勒、灌木羅勒、大本九層塔、臭草
原產地:熱帶地區
分布:台灣低海拔地區有栽培並可發現有逸出現象。
用   途:1.調味用:烹調各式料理可增添風味又有開胃之功效。2.藥用:性味:全草:辛、溫。效用:全草:治風溼背痛;葉治咳嗽,感冒,發汗,蛇傷,腹瀉,痤傷,癩疥;葉汁:治眼疼。
莖:植株大型,高約 80~120 公分,莖直立,方形,灰白色,木質化,被柔毛,叢生。
葉:葉片橢圓形至卵形,長 5~15 公分,寬 2~4 公分,基部楔形,先端銳尖至漸尖,鋸齒緣,兩面疏被短毛及腺點;葉柄長 1~4 公分。
花:聚繖花序頂生枝端或腋生,由多數假總狀花序組成,小輪著生,苞卵狀零形至披針形;花萼鐘形,外被柔毛及腺點,5 齒裂,頂端芒狀;花冠唇形,白色或黃白色,長約 0.4 公分,上唇 4 淺裂,下唇矩圓形,全緣;雄蕊 4 枚;子房 4 裂,花柱短。
果:小堅果暗褐色,長圓形,徑約 0.1 公分,具網紋。花果期夏秋間。
特徵:植株大型有白色柔毛味道兼具檸檬、丁香及薄荷味,叢生,高約 80~120 公分,莖灰白色,木質化。葉片橢圓形至卵形,長 5~15 公分,寬 2~4 公分,基部楔形,先端銳尖至漸尖,鋸齒緣,兩面疏被短毛及腺點;葉柄長 1~4 公分。花萼下唇微凹缺,上側齒先端漸尖;花冠白色或白黃色;後對雄蕊基部附屬物橫棒狀,上被白毛。
更多資料:http://plant.tesri.gov.tw/plant/    搜尋   印度零陵香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下冊 2772印度零陵香 p1386 國立編譯館主編
邱年永 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6)-164印度羅勒 p191 台北南天書局出版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七層塔 92年10月97頁
植物圖片
※※※※※※※※※※※※※※※
9.九芎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九芎                                                                大圖
英文名稱:Subcostate Crape Myrtle
學名:
Lagerstoemia subcostata Koehne
科名:
千屈菜科(Lythraceae)紫薇屬(Lagerstroemia)
別名:
小果紫薇、拘那花、猴難爬、苞飯花、九荊、南紫薇、Dari-nusu(排灣)
原產地:台灣中低海拔森林、大陸中部、琉球
分布:分布在台灣低海拔森林。
用途:1. 優良薪炭材:木質堅硬,耐燒是,臺灣優良之薪炭材之一。2. 水土保持植栽:可栽植於河岸及邊坡供水土保持。3. 農具用材:木質堅硬,乾燥後不太會反翹,是做農具的用材。4. 食用:花、根入藥,味淡微苦,敗毒散瘀;花蕾味苦有清香,可生食,亦俗稱苞飯花。。5.葉子是長尾水青蛾幼蟲的食草。6.藥用:性味:根、花:淡、微苦。效用:敗毒散瘀。治痢疾,鶴膝風。
莖:落葉大喬木,可達 20 公尺,樹幹通直,樹皮褐色夾雜著白色的塊斑,十分光亮平滑,茶褐色,好像上過一層蠟;常會呈片狀剝落。
葉:
葉具短柄,有的互生,有的對生,長橢圓形或卵形,先端銳形,基部為鈍形或近於圓形,全緣 1.5~4.8 公分,寬 1~2.5 公分。綠葉的邊緣平滑,嫩葉帶紅,葉背是淺綠色。
花:
圓錐花序頂生,花密生;萼鐘形,花瓣 6 枚,白色的花瓣皺縮,花絲長短不一,花數多而密;雄蕊多數,內 5~6 枚特長。
果實:蒴果長橢圓形,長 0.6~0.8 公分。種子小,但是有有狹翼,是長尾水青蛾幼蟲的食樹。
特性:落葉大喬木,可達 20 公尺,樹皮褐色夾雜著白色的塊斑,十分光亮平滑,好像上過一層蠟。葉具短柄,有的互生,有的對生,長橢圓形或卵形,先端銳形,基部為鈍形或近於圓形,全緣 1.5~4.8 公分,寬 1~2.5 公分。綠葉的邊緣平滑,嫩葉帶紅,葉背是淺綠色。圓錐花序頂生,花密生;萼鐘形,花瓣 6 枚,白色的花瓣皺縮,花絲長短不一,花數多而密;雄蕊多數,內 5~6 枚特長。蒴果長橢圓形,長 0.6~0.8 公分,種子小,但是有狹翼。是長尾水青蛾幼蟲的食樹。
其他:
九芎是落葉喬木,它的樹幹是最容易辨認的部分,樹皮褐色夾雜著白色的塊斑,十分光亮平滑,好像上過一層蠟,連善於爬樹的猴子都會被滑下來,所以又叫做猴滑樹、猴不爬。九芎能耐乾旱,插枝也容易活,是用作水土保持的好植物。木質堅硬,乾燥後不太會反翹,是做農具的用材。九芎與紫薇相似,惟紫薇葉無柄,果略大而花常紫紅色,故可以此為區別要點。 芭樂、九芎、紫薇的比較
更多資料:
http://plant.tesri.gov.tw/plant/  搜尋 九芎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五卷 1.拘那花 p306 民840915初版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1) 131拘那花 p133 南天出版社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1540九芎 p770 國立編譯館主編
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twtrees/book4/82.htm 拘那花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拘那花 92年10月333頁
植物圖片
※※※※※※※※※※※※※※※
10.九重葛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九重葛                              更多九重葛            九重葛0             大圖
英文名稱:Paper Flower、Bougainvillea、Hairy Bougainvillea
學名:
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Willd.
科名:
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  九重葛(Bougainvillea)
別名:
南美紫茉莉、刺仔花、洋紫茉莉、紫藤、龜花、葉子花、葉似花、三角梅、三角花。
原產地:南美巴西、秘魯、阿根廷
分布:栽培,台灣全島廣泛栽植為盆栽、庭園樹、花棚、綠籬用樹。
用途:1.園藝植栽用:盆栽、庭園樹、花棚、綠籬。2.藥用:性味:苦、澀、溫。效用:花:調和氣血。治月經失調:藤莖:治肝炎。
莖:多年生木質大藤本,莖多少呈直立狀,常攀援他物而上,粗壯,徑可達 5 公分,光滑無毛或近似無毛,具有多分枝;枝細長,下垂,水平伸展或斜上昇狀,常具有鉤刺或針刺,老粗莖無刺;細枝條上有褐色毛茸。
葉:
葉互生,卵形、闊卵形形至圓形,有時亦有卵狀披針形,全緣,長 3.5~8 公分,寬 2~6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圓或鈍,紙質或膜質,表面呈有光澤綠色,背面淡綠色,表面多少密生毛茸,背面光滑無毛或散生毛茸;葉柄長 0.4~0.6 公分,基部常有一鉤刺,有毛茸。
花:
花多數,常三枚聚集一起,小而不顯著,(通常無花瓣),排列呈聚繖花序,然後由聚繖花序排成一大形頂生的圓錐花序,部分腋生花序的花梗長 1~5 公分,苞片大而明顯,三合生,卵狀橢圓形或長卵形,長 2.5~5 公分,寬 2~3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略圓或鈍,稍帶有毛茸,全緣;苞片中肋中部與花柄相連生;花萼筒綠色或略帶綠褐色,長 1.5~2.5 公分,先端瓣片長 0.35~0.5 公分,先端淺裂,黃色或淡黃色,稍帶毛茸;雄蕊 8 枚,長短不一,最長的一枚雄蕊略伸出於花萼外,花柱(含柱頭)長 0.6~0.8 公分;苞片似花(我們通常所認為的花),有紫、紅白、橙黃或深紅等色,有單瓣、重瓣及斑葉等品種。花期視品種而定,常見於冬、春季。苞片三片合生,質地很薄有如紙張,因此又被稱做「Paper Flower」。
實:台灣栽植的很少見到結果。
特性:多年生藤狀灌木,嫩莖有刺,老粗莖無刺。葉心臟形或三角形,全緣,對生。花小不顯著,(通常無花瓣),聚繖花序,花苞特別大而明顯,三合生,似花(我們通常所認為的花),有紫、紅白、橙黃或深紅等色,有單瓣、重瓣及斑葉等品種。花期視品種而定,常見於冬、春季。苞片三片合生,質地很薄有如紙張,因此又被稱做「Paper Flower」。
其他:
九重葛常見品種有紅苞九重葛、黃色九重葛、斑葉九重葛…等,性喜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蔭溼會造成枝條徒長不易開花。栽培土質不拘。增加日照,少施氮肥,注意澆水,春末及夏初,宜少灌水,使達枯萎邊緣,並行整枝,就可開出豔麗的花朵。
更多資料:
http://plant.tesri.gov.tw/plant/  搜尋 九重葛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三卷(增訂一版)南美紫茉莉p551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1199九重葛 p600 國立編譯館主編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 九重葛  92年10月190頁
植物圖片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退休三年多,活成别人眼里的“笑话”,我是不合群又不社交的女人
原47军141师421团战友在西安
爆笑经典奖金搞笑冷笑话,老公新发了一笔奖金,喜滋滋地跟老婆说!
老祖宗传下来的生意经,这四个生意不起眼却能让你翻身。
俏皮话(2992)
苏州上方山森林公园风光(3)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