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植物圖文大觀】植物誌第2輯:臺灣山黑扁豆等十個品種(71P)
【植物圖文大觀】
植物誌第2輯:臺灣山黑扁豆等十個品種(71P)
圖文資料/網絡   編輯/雨中笠翁
植物名稱目錄
1.臺灣山黑扁豆
※※※※※※※※※※※※※※※
2.九節木
※※※※※※※※※※※※※※※
3.九層塔
※※※※※※※※※※※※※※※
4.人心果
※※※※※※※※※※※※※※※
5.鐵莧菜
※※※※※※※※※※※※※※※
6.人厭槐葉蘋
※※※※※※※※※※※※※※※
7.八字蓼
※※※※※※※※※※※※※※※
8.八角金盤
※※※※※※※※※※※※※※※
9.八角蓮
※※※※※※※※※※※※※※※
10.刀豆
※※※※※※※※※※※※※※※
植物資料美圖
1.臺灣山黑扁豆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臺灣山黑扁豆                      更多臺灣山黑扁豆
英文名稱:Bicdor Dumasia
學名:
Dumasia villosa DC. ssp. bicolor (Hayata) Ohashi & Tateishi
Dumasia bicolor Hayata
科名:豆科(Fabaceae)山黑扁豆屬(Dumasia)
別名:二色葉山黑豆、台灣野豇豆、台灣山黑豆
原產地:臺灣特有種
分佈:台灣全島中低海拔 500~2500 公尺之山坡地,次生林與灌叢中。
用途:1.藥用:莢果有舒筋活絡,止痛之效。治作骨神經痛,筋骨疼痛。葉治腳痛,雞眼。方例:治腳痛、雞眼:二色葉山黑豆與臺灣爬崖藤,共敷患部。『甘?藥植誌二』
莖:纏繞性草本,全株被毛,莖細長。
葉:
葉互生,稀疏,具長柄,三出複葉,有小托葉,頂小葉卵圓形,長 3~6 公分,寬 1.5~5 公分,基部截形或急狹尖形,先端圓形或鈍形,葉面暗綠色,常顯白斑紋,背面灰綠色,被白灰色毛;托葉剛毛狀,小托葉絲狀。
花:
總狀花序,腋生,總花梗細長;苞片細小,花萼筒狀,上端截形背面突起;花瓣蝶形,黃色,旗瓣具距,倒卵形,先端凹入,翼瓣長橢圓形,具長爪,龍骨瓣先端鈍形,較翼瓣為短;花柱及子房柄短且具毛。
果實:莢果線形,念珠狀,長 2~3 公分,果莢圓柱狀,果皮披棕色柔毛,成熟時黑色;種子 1~2粒;種子呈紫黑色。花期:秋、冬間。
特性:
臺灣山黑扁豆為豆科山黑扁豆屬纏繞性一年生藤本。三出葉,有小托葉,頂小葉卵形,長 3~6 公分,寬 1.5~2.5 公分,先端銳形,葉基銳尖、具柔毛。總狀花序,花萼筒狀,上端截形;花瓣蝶形,旗瓣具距,花黃色;花柱及子房柄短且具毛。莢果線形,念珠狀,長 2~3 公分,果莢圓柱狀、果皮披棕色柔毛、成熟時黑色;種子 1 粒;種子呈深藍色。本植物的葉面暗綠色常帶白斑,灰色葉背白,種子紫黑色,故名為二色葉山黑豆。
更多資料:
http://plant.tesri.gov.tw/plant/  搜尋 臺灣山黑扁豆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二卷(增訂一版) 1台灣山黑扁豆p435
邱年永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2) 95 二色葉山黑豆 p106 2003七月五版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 0813台灣山黑扁豆 p407 國立編譯館主編
劉嘉卿。2000。台灣產山黑扁豆屬植物系統學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植物圖片
※※※※※※※※※※※※※※※
 
        
    
    
        
2.九節木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九節木                                          更多九節木         九節木0              大圖
英文名稱:
Wild Coffee
學名:
Psychotria rubra (Lour.)Poir
Antherura rubra Lour.
Psychotria elliptica auct. non Kerr.: Maxim.
Psychotria reevesi Wall. in Roxb.
科名:
茜草科(Rubiaceae)九節木屬(Psychotria)
別名:
山大刀、山大顏、大傷木、大丹葉、暗山公、暗山香、刀斧傷、九節、刀傷木、大羅傘、散血丹、青龍吐珠、牛屎烏、吹筒管、Korizyayaba(排灣)
原產地:
中國大陸南部、越南、琉球、日本
分佈:全島低海拔山區闊葉林下普遍可見的野生植物。毘盧寺後山整山都是九節木。
用途:
1. 綠化植物:是優良的庭園植物,九節木的果序生於枝端,核果熟時黃色或橙紅色,甚美觀,可供下木觀賞材料。 2. 藥用:性味:根、葉:苦、寒。效用:根、莖:清熱解毒,袪風除濕,消腫拔毒。治感冒發熱,白喉,乳蛾,咽喉腫痛,痢疾,胃痛,風濕骨痛;葉:外用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毒蛇咬傷,瘡瘍腫毒,下肢潰瘍;全株:治風濕骨痛,牙痛,胃痛,感冒高熱,咳嗽,木薯中毒;外用治跌打損傷,骨折,供作接骨生肌、跌打用藥;俚醫用來治感冒、喉痛、跌打損傷及腫毒等。
莖:嫩枝黑綠色,株高 1 至 5 公尺,枝條具有許多明顯的節。
葉:
葉對生,略帶革質,叢生於枝梢,長橢圓形或倒披針狀長橢圓形,先端銳或突尖,基部漸狹,全緣,長 12~19 公分,寬 4~7 公分,表面深綠色,背面顏色較淺。
花:
花多數,較小,淡綠色或綠白色,雌雄異株,開放時徑 0.3~0.4 公分,呈頂生圓錐狀聚繖花序;花序長 4~7 公分,光滑無毛,有分枝;花柄長 0.4~0.6 公分,略有毛茸;苞片三角形,長 0.1~0.15 公分,先端銳尖;花萼鐘形或杯形,長 0.15~0.2 公分,先端截斷狀或微 4~5 齒裂;花冠杯形,長 0.4~0.6 公分,內面常密生毛茸,先端 5 裂;裂片闊披針形,長 0.2~0.3 公分,先端銳尖;雄花:雄蕊 5 枚,少數 4 或 6 枚;花絲密生毛茸,長 0.15~0.2 公分;花藥長橢圓形;退化雄蕊短,不伸出花冠筒外;雌花:子房 2 室,每室具胚珠 1 枚;花柱細長,長 0.4~0.45 公分;柱頭 2 裂,有乳頭狀突起,退化雄蕊著生於花冠開口處。花期 5~6 月。
果實:果實為近球形漿質核果,徑 0.5~0.7 公分,於11~l2月間成熟呈紅色,乾時會出現直稜,又名山大刀、青龍吐珠;種子 2 枚,有縱溝紋。
特性:
背光性的常綠性灌木,株高 1 至 2 公尺。葉對生,略帶革質,叢生於枝梢,長橢圓形或倒披針狀長橢圓形,先端銳或突尖,基部漸狹,全緣,長 12~19 公分,寬 4~7 公分,表面深綠色,背面顏色較淺。 5~6 月間開花,圓錐狀聚繖花序頂生,被毛,花多數,花冠白色或淺綠色,漏斗形,長約 0.5 公分, 5 裂。果實為漿質核果,近球形,直徑約 0.5 公分,熟時紅色或橘紅色,乾時會現直稜。喜溫暖潮濕且耐陰性極強的九節木,是台灣本島闊葉林下普遍可見的野生植物。因其枝條具有許多(九即多)明顯的節,故名九節木。
更多資料:
http://plant.tesri.gov.tw/plant/   搜尋  九節木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六卷 2.九節木 p481 民870730初版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1)-203九節木 p207 南天書局出版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 1925九節木 p963 國立編譯館主編
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twtrees/book5/98.htm 九節木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九節木 92年10月428頁
植物圖片
※※※※※※※※※※※※※※※
 
        
    
    
        
3.九層塔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九層塔                                                                                      大圖
英文名稱:Basil,Sweet Basil
學   名:Ocimum basilicum Linn.
Ocimum bullatum Lam.
科   名:唇形花科(Labiatae )零陵香屬(Ocimum)
別   稱:羅勒、零稜香、七層塔、千層塔、佩蘭、菜板草、香草、魚香、薰尊、光明子、蘭香子
原產地:中國大陸
分布:臺灣全島各地普遍栽培,一般的家庭的庭院或陽台,也常有種植。
用   途:1.食用:具特殊強烈香味,供調味用。 2.藥用:性味:根:辛、溫、芳香;果實:(光明子):甘、辛、涼。效用:根:治小兒黃爛瘡;全草:袪風利濕,發汗解表,健脾化濕,散瘀止痛。治風寒感冒,頭痛,胃脹腹滿,消化不良,胃痛,泄瀉,月經不調,跌打損傷;外用治蟲蛇傷,濕疹,皮炎;嫩葉:驅風發汗,芳香健胃,並可代茶;種子:明目。治目赤腫痛,目翳。
莖:一或二年生草本,株高 50~ 90 公分,莖木質化,幼莖呈四稜形,綠色。
葉:單葉,對生,具葉柄;柄長 1~1.5 公分,光滑或疏被細毛;葉片長 3~5 公分,寬 1.5~2 公分,橢圓形至卵形,葉基楔形至鈍形,葉尖銳形,上部葉緣細鋸齒狀,上下表面光滑,散布腺點,主脈明顯。
花:花序呈垂繖花序,形成頂生總狀排列,長可達 15 公分;花梗長 0.2~0.3 公分,被細毛,小苞片長 0.4~0.6 公分,寬 0.1~0.2 公分,橢圓形,邊緣具細毛;花萼鐘形,被腺點,基部被柔毛,內部被長毛,上唇闊卵形,銳形,下唇 4 齒裂,2 側裂片廣三角形,另 2 裂片三角形;花冠筒形,花瓣光滑,邊緣唇狀,先端凹入;花穗狀,每5朵花環生於花軸上,如寶塔狀。
果實:果實為小堅果,長約 0.15 公分,暗褐色,長圓形;全株散發獨特的香味,種子沾到水時,會因吸水而表皮產生一層膠質。
特徵:一年生或越年生亞灌木草本植物,植株高度為 50~90 公分,莖四稜直立而多分枝,葉對生,呈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表面有光澤或皺摺,且長葉柄,葉片基部揳形,先端鈍尖,葉全緣或粗鋸齒狀,葉色依品種不同而分為淺綠、綠及紫紅、暗紅色等;莖上部以輪繖花序頂生,開唇形白色或淺粉紅色的花,花小;小堅果暗褐色,長圓形;全株散發獨特的香味,種子沾到水時,會因吸水而表皮產生一層膠質。
其他:九層塔味道極特殊,它在菜餚中經常扮演配角,但在民間藥典上卻佔重要的角色。烹調上具有去腥增香氣的效果,諸如煮海鮮類、炒烏賊、炒田螺、下水湯、蚵仔湯或魚羹等,加入1小撮九層塔嫩葉,其香味就不同凡響了。九層塔枝葉所含的芳香精油風味獨特,作調味菜以新鮮為佳,加水煮得過份熟爛,芳香精油極易揮散,因此在烹調時,最好在起鍋後再適量調配,熱湯一燙即可食用。
據靈草妙藥記述,九層塔葉可治毒疔毒瘡、跌打損傷,將葉搗爛敷患部,具有消炎止痛之效。煎蛋食用可治胃痙攣、風濕症或老年人腰酸背痛。根或枝莖清燉瘦肉,可治婦女病。平時嫩葉煮蛋花湯或煎蛋食用具行血、益氣,無病可養生,風味絕佳。在民間藥用上,皆認為紫枝品種比綠枝品種藥效更卓越。
藥用:(本草綱目)羅勒為婦科良藥,使分娩前後血行良好,治胃痙攣、腎臟病、跌打。種子為眼科藥、避孕藥。全草含精油、皂素、蕈醣,葉含Ocimene。莖葉有疏風行氣、化濕消食、活血解毒、治外感頭痛、食脹氣滯、脘痛、泄瀉、月經不調、蛇蟲咬商、皮膚濕瘡。
以前菜農極少有大量專業栽培,菜攤上很不容易多量買到,現今為香酥雞不可或缺的調味菜,需求量激增才有大量專業栽培。在鄉下可謂「九層塔,十里香」,誰要是種植1株九層塔,鄰居總會聞香而至,「先禮後兵」採摘。品種常見的有綠莖白花及紫莖紫花種、大葉種等。繁殖法:播種法。
小故事:九層塔」這名字由來據傳,是在古時候有一皇帝出巡,適逢洪水被困於一座年久荒廢的九層塔中,在缺乏食物下便摘取塔上屋簷生長的青草充饑,發覺到該植物風味絕佳,便命隨從取種帶回宮中栽種,而將此生長於九層塔上的青草命名為「九層塔」。
更多資料:http://plant.tesri.gov.tw/plant/    搜尋   羅勒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下冊 2771零陵香 p1386 國立編譯館主編
邱年永 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1)-180羅勒 p184 台北南天書局出版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羅勒 92年10月396頁
植物圖片
※※※※※※※※※※※※※※※
 
        
    
    
        
4.人心果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人心果                             賞樹情報-人心果     000
英文名稱:Chicle,Sapodilla,Nispero
學名:
Achras zapota L.
Manikara zapota (L.) van Royen
Zapota (Linn.) Van Royen
科名:山欖科(Sapotaceae)人心果屬(Achras)
別名:吳鳳柿、沙漠吉拉、查某李子、查某囡仔、牛心梨。
原產地:熱帶美洲,在熱帶國家多栽培作庭園樹,台灣於 1902 年便已引進。
分佈:台灣零星栽培於雲林、嘉義之平地和淺山坡地。
用途:1. 食用:ㄅ.在食療上人心果是解暑清熱的良品,炎夏時節,口乾舌燥,勞動流汗過多,偶爾多吃幾個,可調節生理作用,增加體力。ㄆ.除生食外亦可製造果醬、果汁。2. 木材堅硬,可作貴重家具。3. 株體含有乳狀液,稱為樹膠,是製造口香糖的主要原料。4. 作行道樹用:栽培作為行道樹。5.藥用:性味:樹皮:甘、淡、平。效用:樹皮:治胃痛,泄瀉,乳蛾;果實:治胃脘痛。
莖:常綠中喬木,樹高可達 18 公尺,株體含有乳狀液。
葉:
葉深綠橢圓呈倒卵形。
花:
花甚小,單生於新枝葉腋。
果實:果實圓球形,徑約 3~5 公分,淡褐色,  果實採下後放置 5~7 天,後熟軟化即可食用。
特性:
常綠中喬木,樹高可達 18 公尺,株體含有乳狀液。葉深綠橢圓呈倒卵形。花甚小,單生於新枝葉腋,花期長,周年均能見花,花謝後約經 9~10 個月果實成熟。果實圓球形,徑約 3~5 公分,淡褐色,果實採下後放置 5~7 天,後熟軟化即可食用。
更多資料:人心果是廣東的土名,果形縱剖面似人心,因形而得名,這種果樹在嘉義及斗六栽培最多,幾成當地名特產,地方政府鑒於果實似柿,又為了紀念義人吳鳳,於民國 37 年正式命名為「吳鳳柿」。但一般人均以英名Sapodilla稱呼,若是音譯可以稱為「沙漠吉拉」,閩南話乾脆叫它「查某囡仔」。人心果皮薄呈銹褐色,極似帶黑的馬鈴薯,貌不驚人。果肉黃褐,含有膠質和砂細胞,含糖分極高約14%,吃起來潤滑甜蜜,風味特殊。未熟果膠質和砂細胞常黏附牙齒,有口香糖膠混合細砂的感覺。人心果是較特殊的水果,不但很多人不認識它,且有很多人不敢吃它,有人怕它有股特殊味道。成熟的果實偶爾會掉落地上,就像 1 堆爛熟的烤番薯,色澤不太雅觀,但吃起來卻是最甜蜜,敢吃的人均會讚口不絕。
更多:http://plant.tesri.gov.tw/plant/  搜尋 人心果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鑑 第六卷 1.人心果 p56 870730初版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1707人心果 p854  國立編譯館
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twtrees/book4/182.htm 人心果
植物圖片
※※※※※※※※※※※※※※※
 
        
    
    
        
5.鐵莧菜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鐵莧菜                                      更多鐵莧菜
英文名稱:
Virginia Copperleaf
學    名:
Acalypha australis Linn.
科    名:
大戟科(Euphorbiaceae)鐵莧屬(Acalypha)
別    稱:
人莧、鐵莧、海蚌含珠、六合草、半邊珠、血見愁、燈盞窩、金榭榴、金石榴、金射榴、茶絲癀、榎草、蚌殼草、
原 產 地:
亞熱帶至溫帶地區。中國大陸、韓國、日本、琉球、菲律賓。
分    布:
台灣全境平野至低海拔山區之農園、路旁自生,較多見於夏、秋間。
用    途:
1.藥用:性味:苦、澀、涼。效用:清熱解毒,利水,止痢,殺蟲,止血。治菌痢,腹瀉,便血,吐血,咳嗽,疳積,崩漏,腹脹,皮炎,濕疹,創傷出血。
莖:
草本,高 30~50 公分,有時高可達 1 公尺,單莖成直立狀,光滑或疏被毛。
葉:
葉互生,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或菱狀卵形,長 2~7 公分,寬 1.5~3.5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鈍,薄紙質,葉緣有鋸齒,基生的三出脈,表裡兩面散生毛茸;葉脈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葉柄長 2~4 公分,略有柔毛。
花:
花小,腋生,單性,穗狀花序,雌雄花生長於同一花序;花序長 1~3 公分,直立或斜上昇;雌花基生,雄花生長於花序上方,直立葇荑狀;雄花,花萼 4 裂,裂片鑷合狀排列;雄蕊 8 枚,花藥長橢圓形,彎曲狀,無花盤及退化子房;雌花;苞片腎形,長 0.8~1 公分,先端銳尖;萼片 3 枚,卵形,邊緣有毛茸;子房有柔毛,三室;花柱短,長 0.3~0.4 公分,邊緣撕裂狀。
果    實:
蒴果三稜形,徑 0.3~0.4 公分,有柔毛;種子徑 0.15~0.2 公分,平滑。
特    性:一年生草本,高 30~50 公分,有時高可達 1 公尺,單莖成直立狀,光滑或疏被毛。葉互生,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或菱狀卵形,長 2~7 公分,寬 1.5~3.5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鈍,薄紙質,葉緣有鋸齒,基生的三出脈,表裡兩面散生毛茸;葉脈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葉柄長 2~4 公分,略有柔毛。花小,腋生,單性,穗狀花序,雌雄花生長於同一花序;花序長 1~3 公分,直立或斜上昇;雌花基生,雄花生長於花序上方,直立葇荑狀;雄花,花萼 4 裂,裂片鑷合狀排列;雄蕊 8 枚,花藥長橢圓形,彎曲狀,無花盤及退化子房;雌花;苞片腎形,長 0.8~1 公分,先端銳尖;萼片 3 枚,卵形,邊緣有毛茸;子房有柔毛,三室;花柱短,長 0.3~0.4 公分,邊緣撕裂狀。蒴果三稜形,徑 0.3~0.4 公分,有柔毛;種子徑 0.15~0.2 公分,平滑。
更多資料:http://plant.tesri.gov.tw/plant/ 搜尋 鐵莧菜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四卷 1.鐵莧菜 p608 民870730初版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2)-49人莧 p52 南天書局出版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 1327鐵莧菜 p664 國立編譯館主編
植物圖片
※※※※※※※※※※※※※※※
 
        
    
    
        
6.人厭槐葉蘋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人厭槐葉蘋
英文名稱:Floating Moss
學名:
Salvinia molesta D. S. Mitchell
科名:槐葉蘋科(Salviniaceae)槐葉蘋屬(Salvinia)
別名:速生槐葉蘋、宿生槐葉蘋、槐葉蘋、蜈蚣蘋、蜈蚣萍、山椒藻
原產地:歐洲、亞洲、北非
分佈:各地池塘或水田。
用途:1. 水盆栽觀賞,水池美化。適合在水族箱中栽培。
莖:槐葉萍根莖細長,其每節上長出 2 片對生浮水葉。
葉:
槐葉萍根莖細長,其每節上長出 2 片浮水葉,對生。 2 枚浮水葉,卵形或橢圓形,像張開的蚌殼,長2-3 公分,寬約 2 公分,排成二列類似槐葉而得名。葉面密生細毛,有四根白毛,但是毛尖端卻相連,並有小黑點存在,所以仔細看葉面,會有很多黑點。在放大鏡下可看見 4根分叉毛狀物,連接成像打蛋器般的突起。
花:
蕨類植物不開花,野外也較少發現孢子囊果。
果實:葡萄串狀的孢子囊果群生於沈水葉的基部。
特性:
水生蕨類植物。植株飄浮水面,無根。葉三片輪生於節上,二片浮於水面,卵狀長橢圓形,表面密生小突起,變態葉懸垂於水中,可長達十餘公分,形似鬚根。孢子曩著生於葉背基部,呈葡萄狀。台灣原生槐葉蘋( Salvinia natans  ),葉表面上有著 2~4 根分叉毛狀物;而速生(人厭)槐葉蘋葉表面的毛狀物為4根。人厭槐葉蘋平均 2-3 天日就可以增加一倍的族群數量,對魚池的生態系統勢必造成影響,特別水體內部空氣的交換,因而使得魚類因缺氧而大量死亡,在水域生態河流系統中,經常被視為水體優養化生態殺手。
植物圖片
※※※※※※※※※※※※※※※
 
        
    
    
        
7.八字蓼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八字蓼                                      更多八字蓼
英文名稱:Grand-flowered Knotweed
學名:
Polygonum pubescens Blume
科名:蓼科(Polygonaceae)蓼屬(Polygonum)
別名:腺花毛蓼、腺花蓼、辣蓼、伏毛蓼、線花蓼
原產地:溫帶及副熱帶地區。
分佈:台灣平地至低至中海拔山區濕地或湖泊,廢耕水田濕地、溝岸邊、池畔、沼澤區及湖泊水邊。
用途:1.觀賞:因其生長迅速、茂盛,高可達 1 公尺,葉綠、且花密紅豔,適於觀賞,是綠化、美化庭園的優良草本植物。
莖:一年生草本,高 70~130 公分;莖短粗毛及腺點,直立,具分枝。
葉:
單葉,互生,具短葉柄,柄長 0.4~0.6 公分;葉片長 6~10 公分,寬 1~2.5 公分,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葉基楔形,葉尖漸尖形,上下表面被毛,下表面被腺點;脫葉鞘長 1~2 公分,圓筒形,鞘緣密被硬毛及纖毛,纖毛約為托葉鞘的 1/2 長;苞片表面光滑,漏斗狀,先端有時被纖毛。
花:
花序為穗狀花序,長 10~20 公分,頂生,纖細,花疏生,容易落下;花被 5 裂,長約 0.3 公分,綠色,上部呈紅色,密被腺點;花白色,結果期紅色。
果實:果實為堅果,長約 0.3 公分,三稜形,有條紋,灰黑色或灰棕色,稍具光澤。
特性:
一年生草本,高 70~100 公分;莖被硬毛,直立,具分枝。單葉,互生,具短葉柄,柄長 0.4~0.6 公分;葉片長 6~10 公分,寬 1~2.5 公分,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葉基楔形,葉尖漸尖形,上下表面被毛,下表面被腺點;脫葉鞘長 1~2 公分,圓筒形,鞘緣密被硬毛及纖毛,纖毛約為托葉鞘的 1/2 長;苞片表面光滑,漏斗狀,先端有時被纖毛。花序為穗狀花序,長 10~20 公分,頂生,纖細,花疏生,容易落下;花被 5 裂,長約 0.3 公分,綠色,上部呈紅色,密被腺點。果實為堅果,長約 0.3 公分,三稜形,有條紋,灰黑色或灰棕色,稍具光澤。
植物圖片
※※※※※※※※※※※※※※※
 
        
    
    
        
8.八角金盤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八角金盤
英文名稱:Japan Fatsia
學名:
Fatsia japonica (Thunb.) Decaisne & Planch.
科名:
五加科(Araliaceae)八角金盤屬(Fatsia)
別名:
八角盤、日本八角盤、八手、手樹
原產地:日本
分佈:常見於大陸江南-杭州、蘇州、無錫、南京林園風景區,作觀賞植物。
用途:1. 園藝觀賞植物:八角金盤是優良的觀葉植物。適宜配植於庭院、門旁、窗邊、牆隅及建築物背陰處,也可點綴在溪流滴水之旁,還可成片群植於草坪邊緣及林地。另外還可盆栽供室內觀賞。對二氧化硫抗性較強,適於廠礦區、街坊種植。2. 藥用:葉、根、皮均可入藥。
莖:高可達 5 公尺;莖光滑無刺。
葉:
葉綠色,近圓形,橫徑 12-30 公分,掌狀 7-9 深裂,裂片長橢圓狀卵形,頂端短漸尖,邊緣有疏淺齒,表面深綠色,有光澤,無毛,背面淡綠色,有粒狀突起,邊緣有時呈金黃色;葉柄長 10-30 公分。
花:
傘形花序集生成頂生圓錐花序,花白色;子房 5 室,每室有1 胚珠,花期 10-11 月。
果實:漿果球形,紫黑色,外被白粉,直徑約 0.8 公分,果熟期翌年 4-5 月。
特性: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 5 公尺;莖光滑無刺。葉綠色,近圓形,橫徑 12-30 公分,掌狀 7-9 深裂,裂片長橢圓狀卵形,頂端短漸尖,邊緣有疏淺齒,表面深綠色,有光澤,無毛,背面淡綠色,有粒狀突起,邊緣有時呈金黃色;葉柄長 10-30 公分。傘形花序集生成頂生圓錐花序,花白色;子房 5 室,每室有1 胚珠,花期 10-11 月。漿果球形,紫黑色,外被白粉,直徑約 0.8 公分,果熟期翌年 4-5 月。
其他:常綠灌木。葉大,掌狀,5-7深裂,厚,邊緣有鋸齒或呈波狀,傘形花序集生成頂生圓錐花序,花白色。花期10月-11月。,翌年5月成熟。
植物圖片
※※※※※※※※※※※※※※※
 
        
    
    
        
9.八角蓮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八角蓮                                                   更多八角蓮
英文名稱:East-chinese Many-flowered May-apple
學名:
Dysosma pleiantha (Hance) Woodson
Podophyllum pleianthum Hance
Dysosma versipellis (Hance) M. Cheng
科名:
小蘗科(Berberidaceae)八角蓮屬(Dysosma)
別名:
獨腳蓮、八角盤、鬼臼、山荷葉、八角金盤、六角蓮(大陸)、一碗水
原產地:中國大陸南部、東南部及西南部,中亞熱帶至南亞熱帶廣大地區。
分佈:台灣中北部低中海拔山區,台北、桃園、台中、南投、花蓮,海拔約 1000~2500 公尺的山區。
用途:1.園藝觀賞用:園林種植可作為觀葉植物,常被栽種盆植於室內,供作為盆栽觀賞用。2.藥用:根莖有毒,為蛇、蟲咬傷之解毒藥;可治毒蛇傷,並有抗癌及降血糖作用。性味:根莖:苦、辛、平,有毒。效用:根莖:清熱解毒,袪瘀消腫,化痰散結。治癰腫疔瘡,瘰癧,咽喉痛,咳嗽,痹症,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莖:莖單一直立,青綠色,外被白粉,株高 20~60 公分,有匍匐之地下莖。
葉:
葉生於莖頂部,多數為 2 葉;盾形,展開呈圓形,直徑 10~30 公分,四周有 4~9 淺裂,邊緣具細齒,有緣毛;正面青綠色,有光澤,背面淡綠色。
花:
花數朵著生於葉柄頂端,花下垂,花瓣 6 枚,倒卵形,長 2~2.5 公分,暗紅色,有光澤;花期 4~7月。
果實:上位子房,結橢圓形漿果;果期 7~10月。
特性:
多年生草本,根莖橫走地表,具多數鬚根,根莖由葉枯萎脫落後,於離層處留下凹形痕跡,莖單一直立,青綠色,外被白粉,株高 20~60 公分,有匍匐之地下莖。莖頂部具 1~2 葉,多數為 2 葉,具長柄;葉葉形似蓮,盾形,展開呈圓形,直徑 25~30 公分,寬長近相等,四周有 4~9 淺裂,邊緣具細齒,有緣毛。繖形花序,生於莖頂兩葉交叉處,花 5~8 朵,花下垂,花瓣 6 枚,2 輪,外輪 3 枚,橢圓形,內輪 3 枚,倒卵形,長 2~2.5 公分,暗紅色,有光澤;雄蕊 6 枚,花絲扁平,花藥與花絲等長或較長,內向;花期 4~7月。上位子房,結橢圓形漿果;果期 7~10月。依據綱目拾遺記載,八角蓮在毒蛇咬傷治療方面有如下的神奇功效:識得八角蓮,可與蛇共眠。
植物圖片
※※※※※※※※※※※※※※※
 
        
    
    
        
10.刀豆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刀豆                                      更多刀豆
英文名稱:Swordbean,Sword Jack Bean
學名:
Canavalia ensiformis DC.
Canavalia gladiata  DC.
Canavalia gladiata (Jacq.) DC.
科名:豆科(Legumen)刀豆屬(Canavalia )
別名:關刀豆、挾劍豆、洋刀豆、立刀豆、矮性刀豆、刀豆子、馬刀豆
原產地:熱帶美洲
分佈:台灣地區原由美國引進作為綠肥作物,過去於平地、山園栽培普遍,今日已見稀少,僅剩零星栽種
用途:1.綠肥作物:過去於平地、山園栽培普遍,今日已見稀少,僅剩零星栽種。2.藥用:性味:種子:甘、溫;豆莢:淡、平。效用:種子:溫中下氣,益腎補元,止呃。治虛寒呃逆,腎虛腰痛,嘔吐;豆莢:益腎,溫中,除濕。治腰痛,呃逆,久痢,痺痛。
莖:半直立纏繞草質藤本植物,高 60~100 公分(有攀爬物亦可高達數公尺),莖無毛。
葉:
三出複葉互生,葉柄長 8~12 公分;小葉片闊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約 8~20 公分,寬約 5~16 公分,全緣。
花:
總狀花序腋生,花疏,花梗極短;花冠白色,蝶形,長 3~4 公分,旗瓣圓形,翼瓣較短,約與龍骨瓣等長,龍骨瓣彎曲;雄蕊 10 枚,單體或 1 個雄蕊部分分離;子房具短柄,有疏長硬毛。花期 6~7 月。
果實:莢果大而扁,略彎曲,長可達 30 公分,徑 3~5 公分,被伏生短細毛,邊緣有隆脊,先端彎曲成鉤狀,內含種子 10~14 粒。種子橢圓形,粉紅色或紅色,種臍約佔全長的3/4,扁平而光滑。果期 8~10 月。
特性:一年生半直立纏繞草質藤本植物,高 60~100 公分(有攀爬物亦可高達數公尺),莖無毛。三出複葉互生,葉柄長 8~12 公分;小葉片闊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約 8~20 公分,寬約 5~16 公分,全緣。總狀花序腋生,花疏,花梗極短;花冠白色,蝶形,長 3~4 公分,旗瓣圓形,翼瓣較短,約與龍骨瓣等長,龍骨瓣彎曲;雄蕊10枚,單體或1個雄蕊部分分離;子房具短柄,有疏長硬毛。莢果大而扁,略彎曲,長可達 30 公分,徑 3~5 公分,被伏生短細毛,邊緣有隆脊,先端彎曲成鉤狀,內含種子 10~14 粒。種子橢圓形,粉紅色或紅色,種臍約佔全長的 3/4,扁平而光滑。花期 6~7 月,果期 8~10 月。
台灣全島大部分地區均可栽培。
植物圖片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92年克林顿当选总统,希拉里坐在他的腿上一脸娇羞,像个小女人
冷知识(385)散落人间的12个冷知识(12)
图文:三味药治愈慢性咽炎
哇塞!这位电脑高手真是让人佩服,竟然自己动手整理出了一套全面详尽
神奇秘方:长年糖尿病患者终得痊愈!
高情商沟通话术、公式大全(建议收藏)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