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侃庐随笔】张延龄:美哉《洛神》
美哉《洛神》
电脑、网络真是个好东西。鼠标在手,找什么有什么。所以一般像我这把年纪的老哥们、老姐们,凡是有馀钱剩米的,都在讲究进补。补钙、补铁、补维生素,“花一样钱补五样”。我们老两口却省下买盐的钱来,装了台破电脑,上网过把瘾。——但愿不要“过把瘾就死”,希望过够了瘾再死。
平生无其它嗜好,就爱听个戏儿。我所说的“过瘾”,也就是过戏瘾。有一天在“中国京剧艺术网——曲库搜索”中搜得董圆圆《洛神》的几个唱段,听了一下,觉得真表现出了一些缥缈的仙气和缠绵不尽的恋情。有一天在中央电视戏曲台直播中看了王艳主演的全部《洛神》,继而从“视频”中又搜得李胜素表演该剧《洛川歌舞》的一段。还有梅兰芳先生1955年拍的电影《洛神》,由吴祖光导演,梅兰芳扮洛川神女,姜妙香扮曹植,都是被后人视作大师级的人物,这真是大饱了一下眼福和耳福。
要不是看京剧《洛神》,怎么也不会去读《洛神赋》。就我记忆所及,近六十年来的文学史论著,几乎没说过“赋”这种文体的好话。所以除了幼年时读过很少的几篇以外,后来几乎就没再读过。这次因为看京剧《洛神》,也便从橱子里把那部破《文选》找了出来,认真地研读了相关的几篇,也觉颇有心得。后悔过去被理论家牵着鼻子走,上了一当!
《洛神赋》叙述了曹植由京城返回雍丘封地,途经洛水时的一个白日梦。这个白日梦是真做的还是虚构的,我们不得而知。从其《序》中所言“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好像实际上并没有这个白日梦,是为模仿宋玉作赋而虚构了这个白日梦。赋中先说洛川神女静态的美,次写其动态的美,即曼妙的舞姿。舞蹈也不是独舞,而是满川的众仙群舞。写的华采纷呈,美不胜收。直到风收波静,神女的车队走出好远,回过头来“动朱唇以徐言”,才算是说了话。在此前后还互赠了纪念品。整个过程就是如此。
这篇《洛神赋》在《文选》“赋”这一大类别十九卷、十个项目、十五个小类中是最后的一类。标为“赋癸·情”共四篇,它是最后的一篇。前三篇都是宋玉的,并且前两篇便是对它产生重大影响的《高唐赋》和《神女赋》。这两篇赋所述的是接连两天发生的事情。头一天宋玉陪着楚顷襄王旅游,到了云梦之台。宋玉告诉襄王,他的老爸楚怀王在这里曾梦见神女主动地投怀送抱,“王因幸之”。听得楚顷襄王动了心,问:“寡人方今可以游乎?”宋玉说可以。顷襄王叫宋玉“试为寡人赋之”,于是就有了第一篇《高唐赋》。当天夜里果然梦见了神女。这个神女毕竟是他老爸的性伴侣。虽然不是固定的,而是一次性的,并不能算是他的小妈。可是旧时代父子同狎一妓都是很不光彩的事,何况是老爸的情人?所以顷襄王这场艳遇不肯说清楚,只说“晡夕之后,精神恍惚……寐而梦之,寤不自识。”用记不清了赖了过去。再次叫宋玉“试为寡人赋之”,这才有了第二篇《神女赋》。宋玉,写奉命文学的高手,主子的什么眼色看不出来?什么心理揣摸不透?在《神女赋》中说“欢情未接,将辞而去,迁延引身,不可亲附。”总之,虽然“回肠伤气,颠倒失据”,“惆怅垂涕,求之至曙。”曾经想过,但没有真事儿。洗白得无聊,撇清得无聊。
《洛神赋》较之宋玉那两篇赋,写法上有重大发展。首先,宋玉是代别人述梦,而曹植是自述所见。这个角度比较自如;其次,前两篇赋是记,客观地状人状物,基本没有过程;《洛神赋》是叙,有交流来往的过程叙述。
“赋”本来是古代诗歌的三种表现手法之一。三种手法是“赋、比、兴”。《诗·葛覃》注:“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作为文体的“赋”,班固《两都赋》开篇就说:“或曰:赋者,古诗之流也。”但从体制上看,与《诗三百》之“诗”似乎并无继承发展的关系,而与《楚辞》有较近的亲缘。《楚辞》是诗歌,到了“赋”,则界于诗与文之间,不过还是用韵的。再衍变一步,不用韵,只是句式整齐,两两相对,便成为骈文了。可是作为文体的赋,既名为“赋”,说明他还有“敷陈其事”的特点。并且由于篇幅大、句式长,更便于大事敷陈。螭(当是提手旁,打不出)藻错采,踵事增华,把语言的美推到了极致。如《洛神赋》中许多描写女性美的语言至今还在被反复引用着。堪笑前些年有个什么人写了一篇《茶花赋》。且不说他的矫揉做作,且不说他的无病呻吟,只那一个“赋”字就暴露了作者的懵懂。他知道什么是“赋”?但就是那篇不通的文字,竟是那个时期几篇有名的美文之一,多年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不知现今剔除出来了没有。改革开放之初,我得以重拾喝粉笔灰的生涯,教初中语文的时候,虽不敢彰明较著地说那篇“美文”不好,但也颇有微词。我的学生是能够听得出我的微词的。叫我说,当代中国散文的小家子气,就与那几篇“美文”的影响有关。
李善注《文选》,在《洛神赋》篇中,于曹子建名下注称:“魏东阿王,汉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与五官中郎将。植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与食。黄初中入朝,帝示甄后玉镂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时已为郭后谗死。帝意亦寻悟,因令太子留宴饮,仍以枕赉植。植还……将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见女来……遂作《感甄赋》。后明帝见之,改为《洛神赋》。”但通读全赋,并看不出作者与神女之间有“尚有未尽之缘,犹负相思之债”(《洛神》剧中语)的痕迹来。好像此说并无根据。但这一附会,使这个故事更美了,感情也更缠绵了。
京剧《洛神》表现的便是李善《文选注》所附会的这个故事。在剧中,死后成为洛川神女的甄后,托梦约曹植在洛滨相会,“略表因由,藉通诚愫”。次日曹植如约而至,与神女各表思慕之情,互道珍重,依依而别。说这个戏美,除了这个凄美的故事以外,它的唱词、唱腔、舞蹈无一不是美的。
《洛神》善于通过诗一般的唱词,营造优美的意境和氛围。如神女上场的头一段唱:“满天云雾湿轻裳,如在银河碧汉旁。缥缈春情何处傍,一汀烟月不胜凉。”“梦会”一场旦唱:“夜荒荒星皎皎夜深人静”,和“进门来暗昏昏一灯摇影”。“洛川歌舞”一场开始时是:“红日初升景色新,罗袂轻扬乘彩云。遥望洛川伊人近……”听着这样的唱词,让观众在虚拟的舞台上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它还善于融化《洛神赋》中原文入唱词,用现代语言稀释古老的赋文,不但好懂了,而且比原文更活泼、灵动了。如原文“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和“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化为戏词是:“我这里翔神渚把仙芝采定,我这里戏清流来把浪分,我这里拾翠羽斜簪云鬓,我这里采明珠且缀衣襟。”甚至可以说,旦唱的每句戏词,都能在原赋文中找到影子。
《洛神》的唱腔十分优美。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板式和旋律,演唱上也没有高难度的地方。“洛川歌舞”之前,唱腔全用二黄,没有大的唱段,多是二句或四句的散板。只有一段六句的原版。沉郁、宛转,略带些悲凉,但并不悲悲切切。“洛川歌舞”则是一大段整套的西皮,由导板、慢板、原板、二六、流水,最后转散板结束。所传达的感情是欢快的、逍遥自在的。整个唱段几乎占全部折子戏的三分之一。酣畅淋漓,声情并茂。配合上演员婀娜的身段和翩跹的舞姿,真是如有个“京歌”所唱的“美极了,棒极了。”就连电影《洛神》的字幕都是美的。那是一笔十分规范、劲健的《九成宫》欧体,十分悦目。
遗憾的是最该有美感的地方,反而缺乏美感,那就是梅兰芳和姜妙香两位前辈的扮相和身段表演。拍摄该剧时梅先生已经六十二岁,而且心广体胖。姜妙香先生更是到了六十六岁高龄,不但面目憔悴,而且佝偻着腰,整个人像不经意写的个英文字母“C”字。梅先生居四大名旦之首,可这时扮演的洛神完全可以用《三国演义》上描写张飞的“豹头环眼,虎背熊腰”来形容。那一双胖嘟嘟的大手,伸出“兰花指”来,倒像佛陀的手印。当年盖叫天先生的风采我无缘瞻仰,有“活武松”之称的厉慧良先生我是见过的,并且握过他有力但有些枯瘦的手。如果梅先生和厉先生站在一起,叫人说能打死老虎的不会是厉先生而会是梅先生。过去看男旦的演唱习惯了,觉得是很自然的事。好像“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一样。现在怎么看怎么别扭。拍摄该剧时,梅派传人言慧珠已到中年,且久负盛名。连杜近芳也已经二十四岁,和现在主演过《洛神》的王艳差不多了。我想当时为什么不叫她们扮演,非得叫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头儿装男变女地去扮演呢?其实不难理解,国人本就是崇拜名人的,何况还有在银幕上保留梅先生形象的目的,就不顾能否愉悦观众了。其实这样也有一部分观众得到愉悦,那就是对名人持崇拜态度的人。可惜这种享受我得不到。
进一步讲,男旦现象是历史的大倒退。中国戏剧从开始就是男女分担剧中不同角色的。元代已经出现了珠帘秀、天然秀、顾山山、朱锦绣等女表演艺术家群体。为什么五百年之后,历史发展到近代,反而一律由男人扮演女人呢?这是由于清代统治者推崇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的禁欲主义出现的怪现象。我并无意亵渎前贤。对前辈表演艺术家尤其是梅先生对京剧艺术的贡献,我是深表敬意的。社会现象的出现不是由哪一个人负责的。如果非要找个人负责的话,也只能是当代作家、剧作家们齐声歌颂的玄烨、弘历之辈,即被他们尊为“康熙大帝”、“乾隆皇帝”的那些家伙们。
梅先生演的《洛神》还有一个细节我觉得不大好。在剧中曹植邀请神女到馆驿中去而神女不答应时,曹植突然去抓神女手中的拂尘,被神女乘势抽出,还把曹植闪了一个趔趄。尽管以下生白:“得罪了!”旦白:“无妨。”总给人双方不大知心的印象。王艳的表演有所改变。那是曹植抓住拂尘做恳求状,神女无奈地轻轻抽出。这样双方才是互相理解的、心心相印的。可惜与王艳搭档的也是一位老人,而且身子凉得像个票友,哪有半点能表现出才高八斗的曹子建的气概来!
我曾想,曹植为什么要用小生行当来扮演呢?我孤陋寡闻,没听过演曹植的其他戏。这个戏是梅先生的文人班子新编的,应当有选用什么行当来演的自由。按曹植活了四十一岁。写《洛神赋》时三十一岁,已度过了一生的四分之三。三十一岁,在今天看来固然是青年,但在当时应当视为中年了。他本人在赋中也说“怨盛年之莫当”,就是说少壮之时已经过去了。为什么不能给这个角色戴个薄薄的黑三绺,用须生来表演呢?小生这个行当,不养老不养小,费力气不讨好。柳子戏界内从前流行一句谚语:“十旦好找,一生难求”。不知其他剧种有没有这个说法。年轻人可以演老生。连京剧神童王陶阳小朋友唱的老生,我们都能接受。但让一个老年人演青年人,对观众简直是一种折磨,一种虐待。
一个小钱儿不花,白听戏,还在说三道四。已故和现在的表演艺术家们,多有得罪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洛神赋》注解及译文
曹植:《洛神赋》(全文)|经典朗读
「古文」千古名赋!上古宓妃,河洛之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甄宓是怎么死的?为什么要赐她鸠酒?
《洛神赋》
洛神赋赏析:曹植很会吊人胃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