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干预,是一种明智之举
不干预,是一种明智之举
葛昆元
  葛昆元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首安徽民谣,既说了徽州过去因人多地少,将男孩早早送到扬州、上海等地闯荡的真实情况,同时,也说出了徽州人才大量涌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即:敢于放手和不干预。

  反观我们现在教育孩子,干预的就太多了。因为是独生子女,输不起。家长都有一套教育计划。你看,孩子还未出生,就要进行胎教,出生后,那就更复杂了,早期教育不可少,幼儿园、学校都要选最好的,理由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至于高考,那是必须要参加的。如此时间一长,成了惯性,孩子的一切都得由家长来安排。孩子则变得低眉顺眼,唯唯诺诺。假如有点什么想法,也不管有无道理,都得服从家长的计划。这种时时关心、事事安排的做法,使孩子觉得了无生趣,甚至还会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后果。

  我有一位朋友,孩子在念高中时,对高考并不热心,先是想学姚明,当篮球明星,我朋友不允;后来孩子又对家藏的许多中外文学名著产生浓厚的兴趣。他想读完这些文学名著后,再复习高考。我朋友又担心这样会影响孩子的高考成绩和前途,又不允,而是要他按计划参加高考后,再读文学名著。孩子无奈,只得努力奋斗,终于考上了一所大学,但他打篮球、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也就此消失了。更严重的是,他对上大学也没有兴趣,不久,竟退学了。

  朋友很痛心,也很自责。他说,如果当初对孩子的愿望,不横加干预,而是尊重孩子的愿望,让他去学打篮球,或者读完家中的文学名著,或许孩子就不会厌学。退一步说,即使孩子因打篮球或者读文学名著而耽误了高考,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明年不是还可以参加高考嘛!我很赞成朋友的话。我们就是太喜欢为孩子作决定,做计划,总是不敢让孩子独立决定自己的前途。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在美国,孩子一满18岁,父母就让他们独立到社会上去闯荡了。打工、上大学,都由自己决定,父母从不干预,这就养成了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竞争能力。

  实际上,成才的道路有千万条,除了高考,自学成才的大有人在。我朋友如果尊重孩子的意愿的话,他的孩子有可能会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也可能走上文学道路。在这里,我绝不是反对孩子考大学,而是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千万不能一刀切,一切按家长的“计划”为转移。如果姚明的父母一定要他念完大学,再去打篮球的话,恐怕姚明就没有机会到美国NBA去打球,也不会成为一名世界级篮球巨星了。如今,姚明退役之后,选择攻读上海交大的计算机和金融专业,不是更得心应手吗?

  哪个父母不爱孩子,徽州的父母爱孩子,美国的父母也爱孩子。但他们都很尊重孩子的意愿,特别是当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独立自主地选准目标,并为之努力的时候,他们决不去干预他,去阻止他,即使孩子的想法可能很幼稚,也可能一无所获。因为他们知道,这时候,保护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奋斗精神,远比结果更重要。

  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上,有时不干预,的确是一种明智之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者问姚明会要第二个孩子吗?姚明的回答让人感动
姚明的育儿经:最好的教育来自父母的爱和陪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女姚明”诞生!12岁身高破2米20,父母打职业篮球
姚明叶莉会生第二个孩子吗?面对记者提问,姚明的回答感动所有人
青春期的洪水能疏不能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