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6-7)

颜回对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有深刻的理解,并将“仁”长期贯穿于自己的言行之中。所以,孔子赞扬他“三月不违仁”,但别的弟子就很难做到。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注释】
三月:指较长、长期的时间,与“日月”相对。
违:离。
其余:其他的人。
日月:指较短的时间。
至焉:至,达到;焉,指代“仁”。达到仁的境界,这里指“不违仁”。

【译文】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弟子则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

古时常用以“三”代指多。《道德经》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论语·述而》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都是虚数,极言很多。这里所说“三月”并非是三个月或者一个季度,而是指长时间。颜回能够做到长时间不违仁,所以孔子才认为他做到了仁。

“其余”就是余人、其余的人,自然也包括除颜回以外的孔子其他三千门徒。除了颜回以外,孔子所了解到的其他所有人都只是暂时可以达到仁,或一天或一月能够做到“不违仁”,时间都不是很长,都不能像颜回那样始终保持着仁。

《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儒家所指的“道”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人的自然禀赋就是天性善良,保持本性、直率而行才符合道的本质。君子要通过修身养性,确保不受到后天环境的任何污染,不偏离人的本性,严守仁义礼智信,在道德上为人楷模。所以,强调“道”是片刻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的也就不是“道”。君子还要心性诚笃,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要心存谨慎,在人家还没听闻的时候要保持戒惧。从最隐蔽、最细微的言行,往往可以观察审视一个人的品质,君子务必要学会慎独。

《论语·里仁》有云:“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特别强调,君子须臾不可离仁,必须经常保持仁心,即使在一顿饭的功夫之间都不能去仁;形势急遽、仓卒迫切、颠沛流离、遭遇危险甚至面临死亡之际,心也必须保持仁。

“仁”这个境界是孔子所崇尚的圣贤境界。儒家的“道”其本质就是“仁”,仁心、仁道、仁德。颜回能够长时间做到“心”与“仁”不相违背,心一直保持仁的状态,充分表明具有“仁心”。我辈虽不如颜回,但只要恒心永在,一日一日、一月一月,坚持不懈,始终守“仁”,自觉做到时时自悟自省自律,处处慎独慎微慎隐,不断提升自我修养水平,完全可以达到片刻都不违“道”的至仁至贤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君子知人 人不知而不愠
《论语·学而》第二则,也许,你并不了解
有声读物丨君子之道
《论语.学而篇》小结
论语7.30
人生修养的道理可以用这一句话来概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