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都印象(五)




四、成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什么是文化底蕴?这是一个广义且略带抽象的概念,简单地说,文化底蕴就是千百年来人们传承下来的生活智慧和民间习俗,以及个人的情怀和节操。

文化底蕴是指渊源流长的文化积攒和沉淀,是经过历史选择留下来的最好的东西。

成都从古至今,男不缺鸿儒,女不缺名媛,有那么多善词赋有才华的文人,有那么多好看的天府美景,还有中国八大菜系中首屈一指的川菜……因此说成都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一点也不过分。

一座城市有了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称得上是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在巴蜀四川,在天府成都,男有李杜、“三苏”,女有文君、薛涛,但我总认为最有文化底蕴的人非巴金莫属。

文化底蕴的核心是爱和道德节操。成都的巴金就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最有爱心和最有良心的作家之一。

巴金,本名李尧棠。中国现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2003年被国务院授于“人民作家”荣誉称号。巴金的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随感录》等。

巴金的一段甜美动人且略带凄美的爱情故事,足以说明他是一位中国最伟大的人民作家,足以说明他是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

1936年,巴金凭借长篇小说《家》在上海掀起一股“巴金热”,在这股热潮中巴金每天都能收到不少读者来信,在众多的读者来信中,-个十几岁的小女孩给巴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女孩字迹娟秀、言词恳切,每次的落款都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两人通信长达半年之久。直到有一天这个小女孩在给巴金的信中写道: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希望先生能答应我的请求……在这封信里女孩还附了自己的一张近照,她身着白衫黑裙,梳着齐耳短发,头上顶着一个花边草帽,活泼俏皮,照片背面写着:给我敬爱的先生留个纪念,阿雯。

这样一个内心澄明、直白纯粹的女孩是很难让人拒绝的。巴金按照信中约定的时间、地点如期赴约了。他比她还要早到,他要了杯茶慢慢品着,抬头间一个梳着学生头,身穿校服的女生就站在了他面前。她眨巴着大眼睛,文雅快活地笑着对巴金说:“李先生,您比我猜想的可年轻多了。”女孩的爽朗和活泼一下子感染了本来有点拘束不善言词的巴金。面对她的洒脱自如,巴金少了许多拘束,他笑着说:你比我想象的还像个娃娃呢!现在可以告诉我你的名字吗?她热情大方地说:“我叫陈蕴珍,小名长春,笔名萧珊。我可不愿意李先生把我当小孩看。”这一年萧珊十七岁。

二人这次见面之后,巴金在信里亲切地称萧珊为“小友”。而萧珊也经常去出版社找巴金并开始关心起巴金的起居生活。

在情窦初开的年纪里,萧珊不可自拔地爱上了巴金,她爱他的作品,也爱他高贵的人格。面对萧珊炽热的感情,巴金也为之所动。萧珊的活泼开朗就像生命阴霾中的一缕阳光,让巴金感到温暖美好。但巴金心里也明白,萧珊小了自己13岁,她对自己的爱恋只是纯洁心灵的一种自然流露,而自己对萧珊的喜欢更像是一种诱惑之下的心动,甚至有亵渎感情的嫌疑。于是他对萧珊一直小心翼翼地呵护,将她当做一个小朋友对待。这样一方主动,一方克制的感情一直持续着,直到有一天萧珊来到巴金在霞飞路的住处。萧珊对巴说,家里人要把她许配给一有钱人家,让巴金拿个主意。巴金没有表态。萧珊一下子失望了,原以为他会挽留、会争取,没想到他漠不关心,原来都是自己一厢情愿。其实箫珊是误会巴金了。他的意思是你还小,要考虑成熟,婚烟大事关系一辈子。如果以后你长大了,有主见了,还愿意选择我这个老头子,那我们就生活在一起。正是巴金的这一番发自肺腑的表白,更加坚定了萧珊追求巴金的决心。1942年,抗战吃紧,巴金离开了桂林出版社。为了能陪伴在巴金身边,萧珊不等大学毕业就来到巴金身边。再也没有一个姑娘矢志不渝的挚爱更令人潸然泪下的事了,巴金感激的说不出话来。他更加努力了,他要给她一个交待。

1944年5月1日,巴金和萧珊在桂林完婚。此时巴金己经40了,萧珊27岁。她在他眼里依然是一个小女孩,再也无法从自己的生命中割舍了。从相识到结婚,几度相聚,几度离散,唯一不变的是不离不弃的两颗心。如今终于要结婚了,萧珊清澈的大眼睛里盛满了对未来的懂憬和渴望。他们的婚礼很简单,只是达成了默契,不需要其他的东西了,有你就够了,有你就好了。是夜,两人依偎在公园的滕椅上,谈着过去的缘分和对未来的向往。萧珊突然灵机一动说:我提一个条件。“请讲”,巴金打趣地说。“从今天起,我是你的妻子了,再不许叫我小女孩了。”“可我这一生永远忘不了那个忽闪着一双大眼睛的小女孩。”……两人不禁相视而笑。爱情甜美如斯,任神仙眷侣也会羡慕的。婚后第二年生下女儿李小林,5年后又添了儿子李小棠,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在巴金和萧珊共度30余年的生活中,他们相亲相爱,相濡以沫,一辈子都没吵过一次架。特别是在文革时期,很多夫妻经不住考验,大难临头各自飞,但巴金和萧珊在中国这段特殊的岁月里却拥抱得更紧了。十年浩劫,巴金成了批斗对象,萧珊成了罪人家属,萧珊无数次被揪出批斗,饱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但她从不向巴金倾述,她怕巴金担心和难过,她一直盼望丈夫的“问题”能得到解决。而她却未能等到这一天。苦苦支撑的萧珊终于倒下了,她被检查出患上了肠癌。病床上的她无限深情地对巴金说:“看来我们要分别了,我不愿离开你,没有我谁来照顾你呀……”巴金用手轻轻地捂住萧珊的嘴巴,两人的泪水相互交融,肝胆欲碎。生命的最后,萧珊最担心的还是巴金,巴金内心翻云覆雨得酸楚。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1972年8月13日,萧珊闭上了眼,永远地离开了人世。萧珊用她的一生换得了巴金一生的爱,一生的珍惜,一生的缅怀。

萧珊去世时,巴金才68岁,他怀念她整整37年。“我比她大13岁,为什么不让我先死?这不公平!她住过牛棚,扫过大街马路,一切都是因为她是我的妻子。”巴金哭着说。他将自己的无限怀念寄予作品上,写了《怀念萧珊》《再忆萧珊》《一双美丽的眼睛》等文章。

萧珊走后,巴金在短短几天内就白了头发。他把妻子的骨灰捧回后放在自己的枕边,每夜抱在怀里与之共眠。巴金说,她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血和泪。从萧珊离开的那一天起,无数个夜里与妻子在梦里相逢成了巴金望眼欲穿的期待。但每次从梦里醒来,枕边却空空如也。

此后的许多年,从上海武康路113号路过的人们经常看到一位形单影只的老人,如倦归的鸟儿在黄昏里在暮雨中踽踽独行,满身满眼都是无枝可依的凄凉。

萧珊是他今生第一个爱上的女人,也是唯一爱过的女人。弱水三千,但对巴金来说,所有的山川都只有一个名字叫萧珊,巴金一生,除了萧珊再无婚娶。

1978年巴金开始连载散文《随感录》,他开始对自己反思,也对时代反思,他以罕见的勇气写真事,说真话,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被世人称为“良心作家”。如果萧珊在天有灵,一定会欣慰巴金的所作所为,她不后悔自己嫁给了这样一个男人。

巴金的孙女在回忆里有过这么几句话,她说,在奶奶去世前,爷爷的身体一直很硬朗,只是在奶奶走后,爷爷的健康才一落千丈。过年时我帮他收拾房间,看到他的床边放着一只旧簪子被摩挲的已泛白光,无疑那是奶奶生前戴过的,爷爷一直放在枕畔,就像奶奶仍在身边……

在中国作家中,巴金无疑是长寿的。2005年10月17日19时6分,巴金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晚年的巴金,身体每况愈下,他活在自我价值丧失的巨大恐慌中,也活在对妻子萧珊的无穷追忆里。他对朋友说,长寿于他而言是一种惩罚。晚年的他并不畏惧死亡,他说:人死如灯灭,我不相信有鬼,但是我又多么希望有一个鬼的世界,倘使真有鬼的世界,那么我同萧珊见面的日子就不远了。这些话越发的看出巴金对萧珊是多么的爱,多么的思念。

巴金生前留下遗嘱,等自己永远闭上眼睛,就让他的骨灰同她的掺和在一起。巴金去世后的第二年,他和妻子萧珊的骨灰撒入上海附近的东海,他们双双投奔大海的怀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此再没有什么能将他们分开。

记得一位哲人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不爱自己的女人的人,一定不会是一个好人。此话颇有道理。巴金是个什么人?巴金伟大不伟大?看了巴金的爱情故事一目了然。

一个人能写几篇文章,能出几本书或许能成为一个作家;一个人能写几首诗也或许能成为一个诗人。但能有中国“良心作家”“人民作家”称号的人,在中国也就巴金一人,巴金的去世,标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成都还有一位极负盛名的大名人、大文人,叫郭沫若。

郭沫若,原名祁开贞,乳名文豹,出生于四川乐山。他的头衔和光环很多,他曾任政务院副总理、文教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全国政协一、二、三届主席,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政治家。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是历史剧的写作,如《屈原》《武则天》《蔡文姬》《甲申三百年祭》《李白与杜甫》等等。

郭沫若对中国文化的贡献还在于它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郭沫若有过三段婚姻,有11个子女。也曾毁誉参半,但毕竟瑕不掩玉,他的文学成就是不可取代的。他的艺术天分和造诣是世人公认的,他在中国科技大学设立的“郭沫若奖学金”是他生前积攒的15万稿费。80年代初的15万元,就相当于今天的1500万元啊。由此可见,郭老也是一位有爱心的大文豪大作家。邓小平曾称赞郭沫若开一代诗风,是中国新诗运动的开创者。

郭沫若也是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作家。1978年郭沫若逝世,根据他的遗嘱,他的骨灰洒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人民公社的梯田里。大寨人专门为他建立了纪念碑。

晚年,郭沫若喜欢人们称他“郭老”,可见,他实际上是一位非常低调的大作家,和巴金一样,他是中国现代最有文化底蕴的作家之一。

“天府之国”成都或许就是因为有过花蕊夫人、卓文君、“三苏”、李、杜、薛涛、巴金、郭沫若等这些有文化底蕴的才子、名媛,才变得那么锦绣繁华。

鸟笑蜂吟梨嗔桃醉,
庭闲石瘦潭净天高。
濯锦浣花沧浪一水,
飞红叠翠旖旎成都。

天府成都,即使你用尽天下溢美之词来夸赞它,也绝不过分。

四川土语有“巴适”“安逸”两个词,成都实在巴适的很、安逸的很。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如果灵魂也需要歇息的话,那么成都便是安放灵魂和心灵的最好地方。(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家都在问
温志航 ▏走进“慧园”拜见巴金
富二代作家巴金的坎坷人生,到底有多传奇?
12年前的今天,用《家》赢得一个家的人民作家巴金逝世
1972年7月底,巴金的妻子萧珊患了直肠...
巴金(三)| 萧珊:不要难过,我在你身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