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会计,总是免不了现实的一顿毒打!

最近陆陆续续写了一些关于合并报表的文章,有老铁说了,感觉合并报表也不难。

我很开心你有这种感觉,这说明我的文章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合并报表给人的高冷感。

一个勇往直前的心态是学好合并报表的第一步。

但我可能要泼点冷水了。

简单的例子是破解复杂理论的大杀器,但要想透彻理解理论,后期还是要上复杂的例子。

很多困难,你绕不开,也逃不过。

而我之前举的例子都是非常简单的:

简简单单的母公司,收购了简简单单的子公司100%的股权。

但现实情况中,100%的收购是极为罕见的,除非这个子公司是自己全资设立的,或者说规模很小,全资收购也花不了几个钱。

大部分情况,都是非100%收购。

比如,我开了家A公司,你开了家B公司,我看上了你的B公司,但我没有足够的钱收购你100%的股权,那就部分收购,比如收购你60%的股权。

凡事要看ROI,合并也不例外:

能花60%的钱就解决的问题,就不必花100%。

我没有花全额的钱,却能对你的B公司实施全额的控制。

我愿称之为会计界的【四两拨千斤】

问题来了,如果我的A公司,只收购了B公司60%的股权,请问合并报表该如何编制呢?

之前的文章写过,合并很简单,先将母公司和子公司报表逐行加总,再将重复的部分抵消即可。

说线做泪。

虽然涉及的算术很简单,小学数学就可以搞定,但问题是如何列出这算式?

是将A公司和B公司报表中100%的资产、负债等进行全额加总,还是将A公司和B公司报表中60%的资产、负债进行加总?

抵消时又当如何?

是将A公司和B公司发生的内部交易全额抵消,还是只抵消60%?

你陷入了纠结,你觉得好像大概也许似乎都有道理。

全额加总有道理:

因为A公司虽然只取得了B公司60%的股权,但60%的股权足以让A公司股东在B公司呼风唤雨;

只要A公司股东决策的事,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其他小股东根本无力反驳,股权少,所谓的投票权不过是跑路权罢了,大股东搞利益输送,疯狂侵占小股东利益的新闻,我都看倦了。

既然A公司股东完全可以操控B公司所有的经济资源,那合并B公司100%的净资产自然有理。

部分加总也有道理:

作为一个实事求是的会计,我合并报表应该如实反映整个集团实实在在取得的净资产,毕竟A公司只取得了B公司60%的股权;

虽然A公司有绝对的决策权,但B公司赚的钱,也不是100%都分配给A公司,还要把40%分给少数股东,你A公司只是能全权决策,但并不能取得决策所带来的全部经济利益,那合并60%也说得过去。

你沉默了,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现实给的毒打就是这么突如其来。

母公司收购子公司100%的股权自然是屁事没有,毫无争议,但这种毫无争议的情况在现实世界中发生频率又极低,就像童话里的爱情故事大家都听说过,但没几个人见过。

怎么办?

不只是你困惑,我们的会计老学者们也为此争论不休。

各位老学者各种撕逼,oh不对,是友好的学术交流,总共衍化出3种理论,分别是所有权理论,实体理论和母公司理论。

每种理论各有其道理,不同的理论下,合并报表加总、抵消的逻辑,和列示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职研究】合并财务报表:“母公司理论”与“实体理论”(二)
我最怕的三个会计科目:少数股东权益
部分权益法与完全权益法对比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程序是怎样?
合并报表编制步骤之我见
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怎样确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步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