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流的财务分析师

又到了一年一度年终汇总的时候了,有时候不得不感慨一句:

财务分析师和财务分析师的区别,比人和狗都大。

(没有侮辱狗的意思)

一流的财务分析师,是企业争相抢夺的人才;

而三流的财务分析师,本质上只是个提数工具人。

市面上对财务分析师的常规要求是,

理解业务,出具符合业务逻辑的管理报表,赋能业务,给出业务建议,并推动业务将建议落地。

理解业务逻辑?

只要是个脑子正常的人,听业务老大说几遍肯定能知道个大概;

即使了解得不够深入,也不影响财务分析师出具管理报表。

工作嘛,谁还不会糊弄两下。

出具符合业务逻辑的管理报表?

这个就更不用担心了,入职的时候大概率会有上一任留下来的管报模板和取数来源,听话照做就行。

但凡受过9年义务教育,当个数据搬运工还是不难的。

给出业务建议?

这个也简单,听业务吹吹水,看他们都抱怨啥,抱怨啥就写有啥问题。

当然了,业务说的并不一定对,但按照业务的说法来,大概率不会出啥大错,就算是错了,反正业务都认了,财务分析师纠结什么。

不想跟业务交流?那也可以,直接给个模棱两可温吞水不会出错的原因。

很多财务分析师给的建议,换到一个大家更容易理解的读书的场景,就是:

老师给学生定了个考清华的目标,然后学生在月考中没考好,老师给出的建议是好好进行错题复盘,多努力。

你说这个建议对吗?

对。

有用吗?

屁用没有。

一堆正确的废话。

推动业务将自己的建议落地?

这个就更别扯了,财务分析师都不确定自己的建议对不对,或者说给出的建议本质上是喊口号性质,还落地??

糊弄工作,就是从头糊弄到脚。

所以到期被淘汰,也没啥好抱怨的。

企业也不傻,为啥要持久雇佣这样一个【对业务了解也不深,管理报表出具的数据也不准,除了日复一日的贴数字,改数字,好像没有别的价值】的人?

什么是真正出色的一流财务分析师?

那必须得具备顶层设计能力,要有能力搭建财务核算和分析体系。

宏观层面,

要有对商业模式的深刻理解,要根据业务重点环节抽象出符合业务逻辑且方便业务理解的经济模型。

多看看行业相关报告,多和业务聊天,这一点做到并不算太难。

难的是微观层面。

要理清每个业务环节产生的数据,这个数据是如何流转到核算部门的,核算部门又是如何记录这个数据的,核算部门的记录是否符合分析的要求。

这一步就比较难了,很少有人这么抽丝剥茧去弄,因为太累太麻烦。

而且往往走到这一步,就会发现,核算部门的记账一定是不符合分析要求的。

或者说,符合的概率略高于0.000000001%

然后,真正的大工程才刚刚开始:

1. 你要重新设计一套符合分析要求的核算记账体系,规范好每个科目的含义、入账原则和取数规范。

有些情况下,分析的要求跟核算准则是冲突的,比如有些成本费用在分析报表上需要预提,但是在核算层面无法预提,那还要理清勾稽关系,做好核对的底表,月度或者季度进行核对,确保二者之间的差异可以被解释。

2. 你要开始重溯历史数据了。

因为如果不追溯,你的同比根本没法看,而且本身做未来的预测也需要真实靠谱的业务数据作为基础。追溯二字说线做泪,不要说财务分析师会累个半死了,搞不好会连带着核算部门集体离职。

难吗?

难。

复杂吗?

复杂。

所以能做到这一点的财务分析师少之又少。

而这个也是企业所真正需要的:

不是只会涂数据的应声虫,而是真正能设计分析和核算体系,根据可靠的数据、行业的经验等挖掘出业务真正问题的分析师。

前者必然遭遇中年危机,后者则可以越老越吃香。

一切选择都在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才能成为真正高水平的财务分析师?——对专职财务分析师的基本要求
财务人管理日记(五):阿米巴核算,如何画出经营的“地图”
华为的财务管理模式是什么样的?
华为的账务集中管理
会计报表不靠谱时如何做财务分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在线查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