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所有的小心思都逃不过CPA大佬的法眼!

前面几篇文章都在讲合并报表的几个理论,但其实学习合并报表最重要的事情,倒不是这些高大上的理论,而是:

【判断合并范围,也就是判断哪些公司应该并入合并报表】

也就是说,

你首先要判断,这个公司要不要纳入集团的合并范围;

然后再考虑用什么理论来指导你整个的合并过程。

先判断是不是,再决定怎么做。

为什么这个判断这么关键?

那一定是因为以前踩过坑。

你要相信,

每一个艰深晦涩的会计术语背后,都是当年会计界前辈跟企业界斗智斗勇总结的精华;

每一条你看起来罗里吧嗦跟废话一样的会计准则的背后,都是我们会计界前辈踩坑斗争的血泪史;

真的,别抱怨CPA难学,CPA会计这本书已经是浓缩的精华了,相当于不给我们喂饭,而是直接喂饭里的各种营养素,连消化过程都帮我们省了,如果我们还懒得张嘴的话,那多多少少有点不礼貌了。

你要相信,

对于公司而言,

与其纠结合并报表具体如何处理,它们更喜欢的操作是,把一些本应纳入合并但业绩状况一坨屎的子公司排除在合并范围之外,把一些不应纳入合并但业绩状况不错的公司强行纳入合并范围。

不同的合并理论确实会影响最终的合并报表数据,但如果说这个影响程度是1的话,那是否正确判断了合并范围的影响程度就是10。

1VS10………..

牛逼的人,就是喜欢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都不说需要进行【把不应纳入合并但业绩状况不错的公司强行纳入合并范围】这种高难度的操作,单单【把一些本应纳入合并但业绩状况一坨屎的子公司排除在合并范围之外】这种操作就足够企业老板爽翻天了。

你猜猜看,老板会不会把亏损都留在某一家公司,然后丝滑地把这个垃圾桶一键剔出合并范围。

你想要多少盈利,就可以有多少盈利。

一家狗屎一样的公司,都可以做出令人咋舌的盈利水平。

和这个相比,什么【拉长折旧年限】【费用资本化】【在建工程不转固】这些都弱爆了,麻烦得要死,最终效果也就那样。

我直接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修改初始数据源,把亏损留给别人,把盈利留给自己。

不管你用A方法,还是B方法,还是C方法合并,都不影响我公司最终傲人的盈利曲线。

很可惜,企业的骚操作虽然牛逼,但CPA会计大佬更牛逼。

会计准则中,直接把【合并范围的确定】列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

这就好比,你出了个四个2的炸弹以为自己稳赢,我冷笑一声,直接来个大小王把你轰得找不着北。

你企业所有的小心思都逃不过CPA大佬的法眼。

跟我玩斗地主,你还嫩了点。

而合并范围是以【控制】为基础界定的:

如果是母公司能控制的公司,就应该纳入合并范围;

不能控制的公司,就不能纳入合并范围。

至于如何判断母公司是否能控制?

要说的点太多,且听下回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任何蛛丝马迹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一体性原则”是理解合并报表的关键
那些一次性CPA过六门的人是怎样做到的呢?
2019年CPA注册会计师《会计》备考
假阴真阳过左峰,次日涨停急先锋,主力也逃不过我的法眼!
财政部修订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