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说认知决定了人生,那又是什么决定了认知呢?

猎豹CEO傅盛说,人跟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认知上的不同。

那什么是认知?

认知其实就是我们的思维活动,我们的所思所想。

更具体一点来说,认知就是我们的“三观”,是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对万事万物的看法,是我们的洞察力,是我们在人生路上做出所有决策所依赖的基础元素。

那又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认知?

01 你的行为,塑造了你的认知

在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用PVC管和硬纸板做了一个盒子,每一面都是1.5米高。

接下来,研究人员邀请了一些志愿者,让他们完成合成词的谜题。研究人员先给了三组新词,然后让志愿者再加一组新词,这个新词要和之前的三组词有关联。

志愿者完成游戏时,既可以选择坐在盒子里,也可以选择坐在盒子外。

这两种选择,会影响到他们做题的效果吗?

实验结果发现,坐在盒子外面的人想出来的词组,比坐在盒子里的人多了很多。

我第一次看到实验结果的时候,有一种“毁三观”的感觉。怎么可能坐在不同位置,就能影响到人的思维活动?我们的思维活动,有这么“脆弱”吗?

而事实上,我们的思维,还真有这么“脆弱”。

比如,一个人心情很差,逼着自己笑,笑着笑着,就会发现心情好起来了。再比如,一个不自信的人,天天昂首挺胸,时间一长,发现自信心已经大幅度提升了。

反之,也同样成立。比如,让你皱着眉看书,你会发现更可能不同意书中的观点。

你的所有身体动作,都会影响到你的思维活动,这个理念,来源于“具身认知”科学。

我们刚才提到的实验,之所以在盒子里和盒子外,人会有不同的做题效果,是因为当我们能自主活动身体,感受身体流畅动作的时候,我们的思维也就更容易不受限制,更可能发挥出创造力。

这和我们今天要聊得“什么决定了认知”有关系吗?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获取认知,自然就是要看书,去听大师的课程,去和牛人对话...对,这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决定认知的重要因素:“干货版”的文字或者声音信息。

这些信息,既是我们认知的来源,也是决定我们认知能不能升级的重要养料。

我们对“认知的认知”的这种认识,本身并没有错误,但是却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我们的行为,也在影响着我们的认知。

或者说,我们的行为,在塑造着我们的思维,心智,对我们的认知有着难以替代的影响。

这对我们有什么重要启发?

当你关注自己的认知时,你不妨先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行为上。

你的行为,能告诉你关于认知的秘密。当你想改变认知时,你不妨先改变自己的身体活动、姿势、语言等等。

富兰克林曾经有一个对手,经常批判指责他。

富兰克林知道之后,就写信主动联系了这名对手。他在信里提到,我听说你有一本罕见的书,可否借我一看。对手很快就把书借给了他。

人会把自己的东西借给什么人呢?肯定不会是敌人,我们通常只会把自己的东西借给亲朋好友。

当寄出书的行为发生的这一刻起,这名曾经的对手,已经从思想上发生了改变,不再把自己放在富兰克林的对立面了。之后,他们也果真成了朋友。

行为和认知,互相塑造了彼此。如果你想改变、推翻某种认知,不妨先从行为着手。

Tips:

1、多参加实践活动。“知行合一”的精髓,就在于行动会促进认知。没有行动的认知活动,很多时候就是“耍流氓”。

2、想改变认知,可以先改变行为。比如,你对某人抱有敌意,想放下敌意,可以先做出接纳的动作,握手,微笑,试着交流。

3、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姿势、面部微表情、语言、做事的方式等等。

02 认知尺度,决定了一个人的认知格局

了解行为对认知的影响,能为我们找到认知的源头,以及为改变认知,带来一个新的视角。

回到认知本身,又是什么决定了我们最终的认知格局?

有一句话叫“格局决定结局”。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决定了结局有多精彩。

格局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认知。但并不是但凡认知,都可以称得上“格局”二字。

在你所有的认知内容中,只有“尺度大”的那一部分,才可以称得上“格局”。你的认知尺度越大,你的格局就越大。

认知尺度包括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

在《认知尺度》一书中,爱聚公益创新机构创始人,中国社会创新领域领军人物安猪,提到了自己做公益的经历。

2004年,安猪发起了“多背一公斤”活动,是一个面向背包客的公益活动,鼓励背包客在包里多放一些图书、文具,交给乡村老师。

在发起活动之后,安猪设想三年后,活动能够发展到一个什么程度,设定的目标,是能够影响到5万乡村学校的学生。

2006年,重新设定了目标:影响100万名乡村学生。随着项目的推进,又把目标改为影响1000万个学生。

安猪把自己设定目标遵循的逻辑,称为“空间尺度”。

空间尺度,就是以空间覆盖率、空间影响力为思考的着力点。影响的空间越大,影响的人口基数越多,空间尺度就越大。

比如说,你开了一家奶茶店,你想先在本地开3家,计划2年后在全省开10家,而在5年后,你想在全国开100家。

从3家到100家,从本地到全省到全国,甚至到全世界,你能够影响的空间和人数,都是越来越多的趋势。

时间尺度则着力于思考你做得事情,能够延续多久。

安猪提到自己在写文章的时候,会去思考自己的这篇文章,在三五年之后,是不是还有人在看。这种时间尺度模式,会让他更关注内容的品质。

我在最开始写文章的时候,总是把关注点放在这篇文章的阅读数据上,能不能有好的点击量,能不能“爆”,也就是被很多平台转载。

在这个目标指引下,我确实写出了不少爆文。而现在回头去看,有一些文章,别说三五年后会不会有人看,一年后有没有人看都不一定。其中的一些热点文,更是如此,可能一个月后就没人会再看了。

关于选择空间尺度还是时间尺度,安猪说:“很难说哪种更好,哪种更差,但如果能掌握不同的思维,会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开阔。”

我们要用空间尺度还是时间尺度去指导自己的认知,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项。很多时候,你可以把它们合二为一。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鼠目寸光,缺乏格局思维,实际上就是缺乏“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思维。如果你能够把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都去放大,思考自己做这件事情到底有没有价值,有多大价值,你的格局自然就会大起来。

比如有些人当了老板还很“抠门”,只盯着眼前利益看,典型的格局小。假如他把自己的行为放在大的时空尺度里去看,问一问自己,自己的抠门行为,在三五年后,会为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能让自己的空间影响力不断增强吗?

想成为一个大格局的人,就要先成为一个认知尺度足够大的人。

尺度越大,格局越大,你的结局也就越繁荣。

Tips:

1、从空间尺度思考,是由点到面到体的过程。

2、无论是空间尺度,还是时间尺度,要跨越多大幅度,取决于你此时当刻的具体能力,并随着能力数值的变化而变化,最终实现从小尺度到大尺度的跃迁。

03思维模式,是认知升级的核武器

《终身成长》里有一句话:“进入一种思维模式,就如同进入一个新世界。”

这本书里提到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自己的才能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培养,所以会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自己上,不相信所谓的天赋,能够坦然面对失败,擅长从错误中学习。

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会把重点放在如何证明自己的能力上,相信天赋,害怕失败,拒绝努力。

这两种思维模式,对我们的认知有什么样的影响?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先来看一下,傅盛提到的人的四种认知状态。

傅盛说,人的认知状态有这么四种:第一种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也就是自以为是的“满杯”状态。

在这种状态中,个体会感觉自己无所不知。换句话说,这个人的认知是没有边界的。

第二种是知道自己不知道,准备提升自己的认知,傅盛称这种状态为“开始有空杯心态”。

当我们知道自己不知道时,就意味着走出了无所不知的满杯心态,开始承认自己有不知道的东西,开始有了认知边界。

第三种是知道自己知道,也就是抓住了事情的规律,提升了自己的认知。

我们不仅知道自己有不知道的东西,而且还知道自己确确实实知道了哪些东西。认知不仅有了明确的边界,而且在边界里面也有了明确的不同领域。

哪些领域认知更深刻,哪些领域是蜻蜓点水,我们都了然于胸。

最后一种是不知道自己知道,这是认知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我们常说得“空杯心态”

如果一个进入了空杯心态,他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也知道自己知道的东西。

而且,会把这种知道或者不知道的状态,统一放在过去时态里,允许未来的自己,随时用新的认知替换掉旧的认知,永远不固守曾经获取的认知,即使是付出过千辛万苦才获取到的认知。

在第四种状态里,我们每个人的认知,才能真正像一条河一样,持续流动,奔腾不息。我们经常说得认知升级,认知迭代,事实上就全都建立在空杯心态的基础之上。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是什么这样的人才会拥有一种空杯心态?

是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吗?显然不可能,一个人如果是固定型思维模式,他会抱守着过去获取的认知。因为一旦发生改变,抛弃过去的自己,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否定,是对自己价值的轰然推翻。

我们很难期待一个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会成为一个终身成长者。

而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不会害怕改变,不会畏惧推翻过去的认知,对他们来说,认知迭代是对自我的提高而非否定。所以,他们更容易进入到空杯心态中,成为一个终身成长者。

万维钢说:“越进步的人越虚心,越落后的人越骄傲。你越不知道,就越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能够保持虚心,用空杯心态,实现认知的持续升级。

Tips:

1、多接触开放性的知识。开放性的知识,可证伪,接受并欢迎挑战,随时准备更新换代。

2、建立“绿灯思维”。不要把不同于自己认知的信息,当成对自己的否定,而要看成成长的契机,为新知识开“绿灯。”

3、做解释的朋友。越是感觉自己无所不知时,越要尝试对自认为了解的知识,或者领域,能够做出清晰的解释。一旦你用语言开始去描述,就会发现自己的认知边界。

04 编写底层代码,开启人生新纪元

身体塑造着我们的认知,思考尺度又决定了我们的认知格局,最终影响到了一个人的结局好坏。

而不管是身体对认知的影响,还是尺度对认知的影响,都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我们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

你只有拥有了成长型思维模式,才可能去改变自己的身体动作、活动方式、行为习惯,从而改变自己的认知;你只有拥有了成长型思维模式,才可能从空间和时间两个尺度,去思考自己做某件事情,某项决策所带来的价值。

甚至可以说,你只有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你才可能去审视自己的认知。

对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来说,认知是什么,认知要不要升级,都没有多大意义。他们的价值感,不来源于付出努力,获取进步这个动态过程。他们的价值感,来源于在现实中不断“被证明”。

从这个视角来说,长型思维模式,就是我们认知中的底层代码。

你想成为一个终身成长者,想实现认知的不断升级迭代,那就先为自己编写好底层代码。

这个底层代码,会帮助你成为一个终身成长者,不断重塑自己的行为,扩展自己的认知格局,持续开启人生的新纪元。

认知成长,从来没有终点。

你准备好起跑了吗?

柳一一,千锤百炼锤炼侠,富书主创团作者,重度阅读者,年阅读200本 ,愿我们一起破万卷,行万里,能经常听得见耳边“嗖嗖嗖”的声音,那是成长时的风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是我见过蕞牛的赚模式#商业思维 #赚钱思维 #思维格局 #认知思维
这位美女的模式你看懂了吗?#商业模式 #认知思维#思维格局
格局决定人生,认知决定格局:认知层次有6层,你在哪一层?
寒假初中阅读 | 决定一个文明能走多远的,是看待世界的认知模式
总裁商业思维
北初说创业:富人思维与穷人思维有什么不同?看完就懂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