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建筑可阅读|《申报》的创始人,原来曾住在这座古镇里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泗泾古镇位于松江区泗泾镇泗泾塘两侧,西起江川路,东至沪松公路,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整体格局保留完好,现存文保建筑54处,四水会波、街巷纵横、桥梁相望,代表了松江地区传统水乡民居的特色风貌。泗泾下塘村是上海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曾孕育出一大批学者名人,其中就有《申报》创始人——史量才先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位于泗泾的史量才故居,了解一下这座老房子与它背后的故事。

建筑本身

史量才故居位于松江区泗泾镇下塘历史风貌区内,由史量才先生建于1916年,1918年春竣工,以夫人庞明德的名字命名,又名“明德堂”。

史量才先生

1949年5月-8月期间,松江县人民政府所在地设立于此。此后又曾先后作为镇文化站、图书馆等办公地。 

2000年6月,史量才故居被列为松江区文物保护单位、松江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泗泾镇人民政曾分别于2006年与2011年先后两次斥资对故居进行保护修缮。现为史量才故居纪念馆。

故居东临东邻薄氏宅、蔡氏宅,西近文化路26号民居。共三进,面南,占地6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11余平方米。

史量才故居由一处古色古香的中式院落和一幢砖木结构的小楼组成,四周围墙将其围住形成花园式住宅。

二进建筑立面

中式院落共计两进。第一进为前厅,外立面为传统槅扇门窗。第二进为传统一正两厢式布局。入口处有仪门一座,院落内庭院为传统槅扇门窗样式,外立面墙体为传统纸筋灰做法。一、二进均为小青瓦双坡屋面,屋脊为传统哺鸡脊做法。室内木材面层原为桐油做法,后期更改为红色木油漆。 第三进砖木结构小楼面层为纸筋灰,结构形式偏近现代,早期功能上作为饭厅、浴室等使用。

史量才故居是民国泗泾中西合璧的民宅建筑典范。一方面,它保有老式的门厅和仪门,仪门做法细腻,工艺考究,上枋和儿肚位置有砖雕图案,图案内容为人物故事,栩栩如生;二进建筑的鹤颈轩和承重梁上有精美雕花,车木雕花檐柱等,都体现出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典型特点。

另一方面,第三进的门窗具有西式建筑特点,简约实用,采光良好,屋顶平台采用水泥花饰栏杆;二进建筑二楼围廊设有铸铁卷花栏杆等建筑构件等,既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又在工艺做法上体现当时的西式建筑特点,是研究民国时期江南民居住宅的重要实物资料。

建筑修缮

2020年,史量才故居迎来新的一次修缮设计。此次保护修缮工程的修缮范围是整个史量才故居,包括了主入口处的牌坊和照壁、一进建筑、庭院及两个小天井、二进建筑及庭院、第三进建筑及庭院。

此次修缮以尽量维持原貌为原则,保护修缮重点包括原有木结构体系、主要立面、具有入口的门头、一进建筑的仪门,以及具有特色和价值的遗存构件及细部,如梁柱、瓦片、木结构基层、墙面、花窗、木窗等。

本结构修缮

脱漆过程

木结构修缮过程中的重点是手工脱漆。机器打磨固然很快,但会对木质表面造成损坏,采用手工的方式才能最大程度保留木面的原色和原纹。

 隔扇门脱漆前(左)脱漆后(右)

建筑中的榫卯结构、门窗的镂空花格、木质的楼梯栏杆都有很多细微边角,满是细节,工人处理起来需要投入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他们用小铲刀一点一点地对木面进行脱漆,光脱漆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此外,在木柱的修复中,按照传统工艺对腐烂的柱脚进行墩接,使修复前后的木柱浑然一体,兼具稳固性与美观性。

墙面修缮

墙面修缮也是此番修缮的一大工程。首先要判断建筑的原有材质,针对不同的建筑材质需要使用不同的修复材料,并且要遵循文物建筑修复的基本原则——可逆性原则。

中国古代建筑中,墙面抹灰通常使用纸筋灰面层。纸筋灰在传统材料中透气性较好,但容易产生空鼓,比较考验工艺。

此次修缮中,经含水率测试实验,最终选择透气性与硬度坚固的水硬性石灰材料,并在其中按传统比例加入纸筋灰,以最大程度恢复建筑风貌。水硬性石灰的修复效果要比水泥沙浆更好,是一种可逆性修复。

装饰细节修缮

瓦片的修缮,用相似古建筑材料的切片,补接破损的挡檐瓦片,由木工模拟原瓦进行雕花。

琉璃窗的修缮,则是寻找对应的花色琉璃片进行精心修复,即使原窗的海棠纹正斜不一,难以模仿,修复后,游客在观赏时也难以分辨新旧。

驻守在屋脊上方的两只石狮,在风雨的侵蚀下,由棱角分明到柔和圆润,在修缮时为它们刷上一点憎水剂,以减慢其风化的速度。

诸如此类的匠心修复遍布于史量才故居的各个角落,让这座历经风雨的故居传承延续,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根底。故居经过此次修缮,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展览功能仍然保留,历史文化的传承得以延续。

周边建筑

南村映雪新概念文化书店

地址:松江区开江中路377号

南村映雪,这间被诗意化的新华书店,正如它的名字一般,有着江南韵味。藏在松江泗泾古镇中的这间“书房”中,不少人正享受着午后悠闲时光。

马相伯故居纪念馆

地址:松江区开江中路354、358号

游客在此穿梭百年间,看到马相伯负重前行,读书爱国、教育救国、抗日护国的一生。

云间草堂

地址:松江区开江中路399号

云间草堂地处泗泾古镇文化艺术区,建筑面积近四百平方米,临街倚河,为两层三进明代砖木建筑,环境古朴优雅,与安方塔、马相伯故居比邻而居,文化底蕴深厚。

安方塔

地址:松江区开江中路414号

泗泾历代流传着“三弓一箭安一方”的民谚,“三弓者”即泗泾武安桥、福连桥、普渡桥三桥,“一箭”则指安方塔。安方塔园入口设置在响,颇有几分野趣。庭院内主要种植罗汉松、黑松,配以鸡爪槭、紫薇等小乔木,还在每块绿地区域种植了杜鹃、绣球等开花植物。

建筑游览路线

安方塔→云间草堂→南村映雪新概念文化书店→马相伯故居纪念馆→史量才故居

注:部分图文摘自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辑:刘义

来源:乐游上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忆】建筑可阅读:泗泾古镇里这座古香古色的名人故居,你了解多少?
【探索】史量才故居修缮工作基本完工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86)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下塘村
它们是松江人的宝藏,经历百年,历久弥新
松江30余处历史建筑修起来了,用起来了,活起来了
【提示】泗泾古镇百年古桥启动修缮,预计年底前完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