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重温道德经,悟老子智慧】

“道教是中国人的游戏姿态,孔教是工作姿态。每一个中国人,成功发达春风得意的时候都是孔教徒,一旦失败落魄了,便都成了道教徒。道家的自然主义是一副镇痛剂,抚慰受了创伤的中国人灵魂。”

《道德经》蕴藏着俏皮智慧的精髓,是全世界最光辉灿烂的自保阴谋哲学。老子是中国人“聪慧,渊博,才智”的代表。老子提倡谦恭,再三重复柔和、忍耐、争论之无益、柔弱的力量和低位的战术优势。他宣扬自足之道,注重以柔克刚。

《道德经》阐述老子的哲学、老子的功用论,可以直接作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全篇八十一章,如同八十一扇门,从哪一扇推入,都可见一番天地。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假设得道是一种全知全觉的认知状态,那么在未得道时,个人对于整体的认知都只是部分的,是局限的认知状态。

所以如果个人能够知晓认知的局限,那是比较正确的认知观。如果不知晓认知的局限,那是有些病态的认知观。圣人不存在认知的局限问题,是因为知晓“不知晓认知的局限”也是一种病态的认知状态。也因为圣人知晓“不知晓认知的局限”是一种病态的认知状态,所以圣人不会存在认知上的局限。

01、全知全觉的状态?

老子的道是包容万事万物的,如果悟透的话,也就可以称之为得道,这是一种无所不知,全知全觉的状态。但是自古至今,能够达到此状态的都是极少数的人。所以在未得道时,个人的认知都只是部分性的,区别就是对于整体的认知程度的区别。

所以真正的全知全觉,也就是得道之后认知状态。但在此之前,如果个人对于自己有限的认知有着清晰的认知,也能够很好的知晓自己的认知之外,存在着未知的事物。这样虽然没有完全认知,但是有限的认知加上未知的存在,其实也包含了整体了。

02、认知的局限性?

每个人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程度都不一样,存在着深度与广度的区别。而个人的思想、言语、行为等也都是取决于其深层的认知情况。

老子说:自见者不明。如果个人被自己的认知所束缚,仅仅认为自己认知到的就是全部的东西,那么他看到的世界是片面的,言行可能也是片面的。而且也因为自我认知的束缚,不能够去拓宽加深认知。这样的个人似乎就定型了,成为了一个存在固定认知的人。

03、破除自己的认知局限?

老子说:不自见故明。如果个人能够知晓自己的认知局限,那么局限本身也就不会再成为障碍,因为个人会知晓已知之外还存在着未知的东西。这样虽然可能还不知道未知的到底是什么,但至少已经不会被自我的认知所束缚了。

这样也因为知晓自己的认知之外还存在未知的东西,因此能够去不断的完善自我的认知,去拓宽加深认知的程度。这样完善认知的方式,也就是去打开自己的内心,去悟道、学习、修行等,更好的去察觉现实世界的运转过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3、知自己所不知是有上德之道的圣人也——走进《老子 》
慢读|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成为强者
精彩回顾!中国人民大学罗安宪教授讲《道德经》(七十一章)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不知,尚矣
人之本性 四. “我”与“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